東晉狂士王徽之邀請桓伊吹笛 造就南京名勝「邀笛步」

2020-12-09 江蘇頻道

導讀:有一次,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赴都城建康,泊船青溪,恰好遇到桓伊乘車從岸上經過。王徽之聽人說這就是知名音樂家桓伊時,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於是叫人過去攔住桓伊的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謝安撫琴傅抱石/作中國嘉德提供

梅花董壽平/作中國嘉德提供

「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瓊瑤的言情小說三部曲《梅花三弄》,其標題取自古琴名曲。這首曲子的作者,便是東晉時期的音樂家桓伊。

桓伊出身士族大家,《晉書》稱其「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桓伊擅長聲樂,他唱輓歌與羊曇唱樂歌、袁山松唱《行路難》辭,被時人稱為「三絕」。他的樂器演奏水平也堪稱一絕,善吹笛,能彈箏,據說曾得到東漢蔡邕製作的「柯亭笛」(用柯亭的竹子製成的笛子,聲音清越嘹亮)。桓伊苦心鑽研吹笛技法,盡得其妙,名聞天下。

有一次,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赴都城建康,泊船青溪,恰好遇到桓伊乘車從岸上經過。王徽之聽人說這就是知名音樂家桓伊時,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好奇,於是叫人過去攔住桓伊的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桓伊此時已甚為顯貴,而且與王徽之素不相識,但他知道王徽之不僅是大有來頭的世家子弟,更是當時知名的狂士,以行為怪誕聞名,頗有竹林之風,曾經雪夜行船拜訪琴家戴逵,造門不前而返,還聲稱「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桓伊甘拜下風,便很謙遜地下車,坐在一張小馬扎(當時稱為胡床)上,為王徽之吹奏《三調》之曲,一弄寒山綠萼,二弄姍姍綠影,三弄三疊落梅,笛聲悠揚,曲意深長。桓伊吹完後,一言不發,便直接上車開路,王徽之不明覺厲,連點個讚的機會都沒撈著。這個故事收在《晉書·桓伊傳》和《世說新語·任誕》中,在音樂史上留下一段佳話。當年王徽之邀請桓伊吹笛的蕭家渡渡口,也成為南京一處名勝——邀笛步,民國時期毀於戰亂。

桓伊身居高位,但靈魂深處還是一個藝術家,每次聽到美妙的音樂便陶醉不已,謝安說他「一往有深情」。他與王徽之惺惺相惜,各自欣賞對方的風流才情,而忘掉了地位、禮節這些世俗的東西。唐代杜牧有詩云:

句吳亭東千裡秋,放歌曾作昔年遊。青苔寺裡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秋夜月明,清冷悽迷,忽然傳來《出塞》曲的悲怨笛聲,杜牧由笛聲而聯想起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聲來傳達心中的無限哀愁。豐富的想像,把時隔數百載的人事勾連起來,使歷史與現實,今人與古人,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情事,在時空上渾然融成一體,給人以跌宕迴環、悠悠不已之感。蘇軾《昭君怨·送別》一詞亦有「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春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之句,藉此曲抒發離愁別緒。據清代《蕉庵琴譜》的說法,姜夔描寫梅花的自度曲《暗香》《疏影》,「亦祖此意,較之覺愈奇,有古淡之音」。

相關焦點

  • 梅邊吹笛成三弄-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首曲子的作者,便是東晉時期的音樂家桓伊。    桓伊出身士族大家,《晉書》稱其「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桓伊擅長聲樂,他唱輓歌與羊曇唱樂歌、袁山松唱《行路難》辭,被時人稱為「三絕」。他的樂器演奏水平也堪稱一絕,善吹笛,能彈箏,據說曾得到東漢蔡邕製作的「柯亭笛」(用柯亭的竹子製成的笛子,聲音清越嘹亮)。桓伊苦心鑽研吹笛技法,盡得其妙,名聞天下。
  • 一場桓伊與王徽之的邂逅,造就了經典的《梅花三弄》
    一場桓伊與王徽之的邂逅,造就了經典的《梅花三弄》。梅花,品性高潔,獨自傲然佇立於冬雪漫天之際,為無數文人騷客所稱讚。三弄,指的是一個樂章在同一個曲子中重複三遍。《梅花三弄》是桓伊在與王徽之見面時橫笛即興而作,後被世人改編成古箏曲。
  • 王徽之:是真名士自風流|生而盡興,用一生用來書寫魏晉文人風骨
    詩中「舊時王謝」之「王」就是東晉第一世家:山東琅琊王氏,而王徽之有幸出生在這樣的家族,更幸運的是他的父親是書聖王羲之。,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另一位男主——東晉大將軍桓伊。好了,介紹完畢,這一天王徽之又出門了,當他乘舟經過建康(今江蘇南京)青溪碼頭時,看見岸上有位士人乘車經過,這時舟上王徽之的朋友突然指著岸上的車中人說:「此人就是桓野王。」
  • 南京呼籲重啟老地名40多個 「大定坊」有望復活
    記者看到,南京區劃地名協會首批推薦重新啟用的老地名就有四十多個,包括了長幹裡、杏花村、百貓坊、邀笛步等。無奈:老地名命名樓盤很少記者留意了一下,在新命名的樓盤中,用原有地名命名樓盤的非常少,大多採用時髦、現代的名字。
  • 【聽歷史遊南京】王徽之的「乘興而來」
    南京六朝古都因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前後相繼的帝國曾經在這裡建都,所以南京歷來有六朝古都之稱。《長江岸邊說六朝》(東晉)王徽之的「乘興而來」播音:江蘇健康廣播 郭郭南京外國語學校 莊子青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7個兒子,王徽之是第5個兒子。
  • 是什麼造就了「真正」的魏晉狂士?
    魏晉狂士首先,建安七子與三曹時期。眾所周知,曹植曹子建才高八鬥,生性放蕩不羈,喜好結交天下名士,更是喜好飲酒,常與眾家名士在府中喝得酩酊大醉。到了東晉時期,玄學思想沒有了本質上的提升,而在於對大量文人的影響,在此時期,由於佛教的大量傳入,更多人以佛學來解釋玄學,隨著佛學引入玄學,形成了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而這時玄學已經深入廣大士大夫階層,清談已經成為朝政主流。
  • 處世哲學特立獨行:《世說新語》裡的王徽之
    常常會想,經世致用的王羲之怎麼會生出王徽之這樣不務實事的孩子,令人發笑,也令人深思。現存王徽之文獻材料不多,但晨星之斑仍然可以看到那不同尋常的光芒——他與人相處的觀念很搞笑,也很時髦。試選六則材料演繹一下:
  • 王徽之:偷表哥毯,跟上司耍賴的東晉弼馬溫,連孫悟空都自愧不如
    王徽之,字子猷,東晉時期名士、書法家,出生於琅琊王氏,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五個兒子。就這樣,王徽之還贏得了一個「不拘小節」的名頭!這樣的事情,換個人來做,估計結局完全不一樣。但是,小王公子是沒關係的,單憑「琅琊王氏」這個姓氏,他就可以在東晉橫著走!
  • 酒仙榜|酒率 · 王徽之
    鬼叔 編撰王徽之,字子猷,書聖王羲之第五子,也是時之名士、著名書法家。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第一豪門,出了許多了不起的人物,譬如子猷的叔祖公王敦、王導,子猷的父親王羲之等,那時坊間流行一個說法叫做「王與馬,共天下」,可見王家權勢之盛。
  • 音樂才子恆伊和書聖王羲之之子王徽之的故事
    有一次,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坐的船停在青溪碼頭。這王徽之也是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王徽之正在碼頭小憩,碰巧桓伊在岸上經過。王徽之本來也並不認得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說,快看呀,這是音樂才子桓野王呀!王徽之也聽過他的名聲,便命人對桓伊說:「聽說你笛子吹得好,能不能為我演奏一曲呀?」
  • 衡陽伊山寺:東晉名士桓伊與《梅花三弄》的故事
    因東晉名士桓伊曾在雲錦庵生活過,後來人們將雲錦峰更名為伊山,將雲錦庵更名為伊山寺,以示紀念。桓伊,字叔夏,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縣臨渙鎮)人,東晉將領。在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中,桓伊與東晉名將謝玄、謝石、謝琰、桓衝等率8萬晉軍,大破前秦天王苻堅統率的80萬大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戰後受封永修縣侯、右軍將軍。
  • 衡陽伊山寺:東晉名士桓伊與《梅花三弄》的故事
    因東晉名士桓伊曾在雲錦庵生活過,後來人們將雲錦峰更名為伊山,將雲錦庵更名為伊山寺,以示紀念。桓伊,字叔夏,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縣臨渙鎮)人,東晉將領。在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淝水之戰中,桓伊與東晉名將謝玄、謝石、謝琰、桓衝等率8萬晉軍,大破前秦天王苻堅統率的80萬大軍,立下了赫赫戰功。戰後受封永修縣侯、右軍將軍。
  • 王徽之:不靠譜的人有靠譜的才華,活出真我才重要
    02細究王徽之,在風雲變幻的官場裡,王徽之當差著實不靠譜。本是豪門,又是幼子,王徽之完全沒有為官耀祖的重壓;即使任職,也是悠閒自得。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雲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