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我的爺爺給我講過,我們河南的慎氏的來歷。祖上是賣藥的,約嘉慶至道光年間從江寧【今南京市】一行三人來河南賣藥,這個行業的性質類似於今天的診所,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還習慣稱藥鋪。很遺憾的是另外兩個人有沒有留在河南,並不清楚。如果另外兩個人的後代也留到了河南,這對我們尋根問祖是有很大幫助的。
據我的爺爺講,祖上前幾代人經營藥鋪,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人丁興旺。在蘇木崗置有幾排房子『原蘇木鄉糧店處』。後來有個風水先生路過慎家墳地,看到墳前有條人們為了抄近路而走出來的斜路,便說恐怕慎家從此要落敗啊!
清末民初,也許是受社會大環境影響,也可能果真如風水先生所言是祖墳風水出了問題,慎家的家業敗了。
族人為了生計四處討飯,爺爺的父親去河南永城縣【今永城市】繼續經營藥鋪,後病故在永城,其義子將其葬在永城當地。
爺爺輩有去河南確山縣開藥鋪賣藥的,不詳。
爺爺的六叔隨父討飯至河南夏邑縣,行至胡橋集村,給龐姓財主家做義子,改名叫龐來印,後讀黃埔軍校。中原大戰期間,曾回蘇木崗老家【時任旅長】,後無音信。其從軍走時,夏邑縣胡橋集村還留一妻一女,女兒後來在商丘教書。
爺爺的大伯家三子慎廷山,參加國民革命軍,無音信。
新中國成立後,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這個時候尋根問祖的思鄉之情湧上心頭。由於受客觀條件限制,幾代人尋根問祖之事未有實際進展。
據《上江兩縣誌》記載,『龍都之民善賣藥……江寧藥匠蓋源於湖熟、龍都一帶……』,這更加肯定祖籍在南京範圍內。
現公開請南京市社會各界給予協助,尋訪南京慎氏,包括溧水、溧陽、江寧、句容等在清朝與中藥事業有關的,在此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