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淡泊名利的「張富清」

2020-12-17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爭做淡泊名利的「張富清」

如果不是退役軍人管理部門採集有關信息,張富清的事跡至今可能還不為人知。

在解放戰爭中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一次,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獲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人民功臣」獎章一枚,但他卻把這些赫赫戰功深藏多年;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到條件艱苦的湖北來鳳縣工作,默默無聞奮戰在建設祖國的第一線;擁有職權卻從不謀私,讓妻子在精簡退職中「無過」下崗,把可以正常到國企當工人的兒子送到鄉下當知青……還常跟子女們說:「我是共產黨員,是黨的幹部,如果我照顧親屬,群眾對黨怎麼想?」

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評價張富清,「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忠誠於黨、一生為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是張富清的高貴品格,也是所有優秀共產黨人的本色。毛澤東同志的一件睡衣一穿就是20年,衣袖、前襟、下擺等處一共縫了73塊補丁;彭德懷同志請求毛主席把「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改成「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英勇紅軍」;羅榮桓、徐向前、葉劍英、徐海東、許光達、賴傳珠等在授銜時都曾主動要求降低銜級;楊善洲退休不退責,回鄉後帶領鄉親建成面積5.6萬畝的林場,且全部無償捐獻給國家……這一個個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而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的事跡,正是對共產黨人初心的生動詮釋。

客觀而言,名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奮鬥的動力,收穫名利也是個人能力的象徵,是對奮鬥的回報。但是,過分追求名利,甚至忘卻初心、痴迷於名利,就會為自己套上「名韁利鎖」,就會累身累心、得不償失。

劉青山、張子善都是經歷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嚴峻考驗的幹部,但在進城後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就腐化蛻變為人民的罪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們貪圖不正當的個人享受,追求極端腐化的生活情趣。今天,翻看一些落馬人物的懺悔錄,同樣能看到「名利」對一個人靈魂的侵蝕。比如,一名被判重刑的貪官曾這樣寫道:「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封建頹廢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等灰色人生觀,腐蝕著我的思想。在各種各樣的物質利益誘惑下,我最終墮落為人民的罪人。」還有一名貪官反省:「有了追名逐利的私慾後,權力便與金錢結合起來,就開始了人生的慢性自殺……」

高尚的奮鬥目標是對「大我」的追求,追逐個人名利是對「小我」的迷戀;追求「我將無我」才能「不負人民」,過度迷戀「小我」勢必淡忘初心。張富清之所以能不計得失、不慕虛名,在無私奉獻中不改英雄本色,就是因為在他看來,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遠比追名逐利更高尚;對黨忠誠、為民造福,遠比汲汲於個人名利更可貴。張富清用淡泊名利的境界書寫了精彩人生,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高尚品格,引領我們做一個樸實純粹的人、一個清正有為的幹部、一個忠誠乾淨的共產黨員。

在眾多誘惑、眾多風險考驗面前,能否樹立正確的「名利觀」,能否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是對黨性修養、意志品質的重大考驗,也是對能否堅定不移守初心、擔使命的現實檢驗。涵養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爭做淡泊名利的「張富清」,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我們就能在各自崗位上勇擔使命、無私奉獻,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新業績。

相關焦點

  • 淡泊名利 永葆初心——記「人民功臣」張富清(下)
    上圖 老英雄張富清精神矍鑠、笑口常開(攝於3月31日)。這個問題從來不在張富清考慮的範圍之內。 在他轉業初期,按照國家擁軍優屬政策,妻子孫玉蘭被招錄為公職人員。上世紀60年代初,張富清調任三胡區副區長。時逢國家發生重大困難,全面精減機構人員,張富清率先動員妻子辭去供銷社的「鐵飯碗」。「咱們家不能都吃公家飯。」
  • 黨員幹部一定要學會淡泊名利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各種場合多次談到「淡泊名利」一詞。「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忠誠於黨、一生為民,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是張富清的高貴品格,也是所有優秀共產黨人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評價時代楷模張富清。可見,淡泊名利,不僅是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備的精神,更是黨員幹部必不可少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湖北日報評論員:淡泊名利最可貴
    原標題:淡泊名利最可貴 張富清老人的英雄事跡被發現,是個「意外」。 要不是國家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老人以「對黨老實忠誠」的態度拿出軍功章、報功書,他的事跡可能永遠被深藏於箱底。如果不是當地幹部以「組織的要求」之名,勸說老人接受媒體採訪,他的故事也不會被外界所知。
  • 愛崗敬業 淡泊名利 爭做新時期人民好法官
    愛崗敬業 淡泊名利 爭做新時期人民好法官 ——學習李慶軍事跡心得體會
  • 張富清:不忘初心,深藏功名的樸素人生
    2019年5月,老英雄張富清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廣泛報導,社會各界反響強烈。張富清,1924年12月生,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原副行長。張富清在新中國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衛國,以赫赫戰功為中國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復員轉業後,他深藏功名,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書寫了精彩人生。
  • 向老英雄張富清學習,怎麼學?
    從網友留言看,大家有的通過媒體報導主動自學,有的通過單位組織的主題黨日活動等集中學,有的召開專題會一起討論學……大家感動於老英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敬佩老黨員一輩子深藏功名、堅守初心的境界,通過學習,不僅受到了感動、積蓄了力量,還看到了差距、砥礪了初心。
  • 益言益行|時代楷模張富清:深藏功名 堅守初心
    「他叫張富清,退伍老兵,今年95歲。」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廣播電視公益廣告作品展播中,我們看到只有一條腿的張富清借用助步器,在一所簡陋的屋子裡過著簡樸的生活。這是一位平凡的老人。1948年3月,出身貧苦的陝西漢中洋縣人張富清光榮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的一名戰士,之後他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赫赫戰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他先後在來鳳縣糧食局、三胡區公所、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等單位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深藏功名,連兒女也不知情。
  • 他,就是總書記提到的張富清!-張富清 戰鬥英雄 特等功 西北野戰軍...
    他,就是總書記提到的張富清!經濟日報 2019年05月25日 15:45   原標題:他,就是總書記提到的張富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
  • 話劇《張富清》西安首演 歌頌平凡而偉大革命精神
    9月7日晚,話劇《張富清》在西安紅旗廠西航劇場正式上演,演員們用精彩的表演為現場觀眾講述了老英雄張富清一生的重要經歷,表現了張富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淡泊名利、深藏功名的崇高品德,歌頌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平凡而偉大的革命精神。
  • 他,就是總書記提到的張富清!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 話劇《張富清》西安首演 詮釋「深藏功名」背後的初心信仰
    他就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張富清。60餘載,張富清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9月7日晚,話劇《張富清》在西安首演。解密了一位深藏功名的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信仰。張富清在解放戰爭中曾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兩次獲「戰鬥英雄」稱號。1955年轉業到湖北最艱苦的山區工作。65年來,他深藏功名,直到2018年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才被發現。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張富清頒獎詞 張富清事跡學習心得體會
    張富清獲頒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5月17日晚8點,《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  95歲的湖北來鳳縣一名離休幹部張富清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張富清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 學習張富清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 羅康友95歲革命老英雄張富清,71年黨齡,8年從軍經歷,多枚軍功勳章,人民功臣;30年生產建設,勤政勤儉勤勞,模範公僕;離休以後,樸實無華,自立自強,黨員楷模。塵封榮耀63載,他只為黨和人民做事情,從不給國家和組織找麻煩。其事跡使人感動,其精神令人折服,其品德讓人敬佩。張富清為我們立起一座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樂觀向上的精神豐碑。
  • 淡泊名利 , 寧靜致遠
    一生為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名利原本無所謂好壞,有道是:「名利高寒閣,冷暖只自知。」無論宦海沉浮,無論商戰成敗,無論情場生死,其中滋味都如寒鴨戲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許多痛苦,笑看人生。也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給人以恬淡、寧靜的生活氛圍,才能在平淡中尋找快樂,才能在寧靜中製造浪漫。
  • 深藏功與名 「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情景報告會」在安徽舉辦
    >觀眾聚精會神聽報告據中安在線消息 12月14日,由省建行主辦的「黨的好戰士——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情景報告會」在安徽大劇院舉行。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等。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參加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槍林彈雨中他出生入死、屢立戰功,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1955年轉業後,他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離休前調入建行來鳳縣支行工作。
  • 張富清,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
    這句話,是張富清在學習2016年版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110頁時所作的筆記。在這一頁,習近平總書記論述了幹部隊伍建設的相關問題。張富清的這段筆記,正是其身為共產黨員一生的真實寫照。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
  • 田玉偉:「淡泊名利」新解
    「淡泊名利」新解作者/田玉偉淡泊名利是指將名譽和利益看得很淡,有名有利卻處之淡然的生活狀態。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談淡泊名利?我以為只有那些擔負族群重任的人才有資格談淡泊名利,古今中外的談淡泊名利最多的莫過於身處高位的政治家,著作等身的文人,筆走龍蛇的書法家,妙手丹青的畫家,身價高昂的成功者。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時候,他怎麼會有心思想淡泊名利的事情呢?我們非常熟悉諸葛亮的《誡子書》,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武漢舉行
    7月4日,張富清孫女張然在報告會上講述張富清同志的事跡。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新華社武漢7月4日電(記者李偉)4日,湖北省委在武漢舉行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團成員用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了張富清同志的感人事跡。一個半小時時間裡,現場多次響起長時間的掌聲,不少在座幹部群眾感動落淚。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
  • 英雄本色 舞臺再現 話劇《張富清》西安首演
    9月7日晚,經過半年多的打磨,陝西省委宣傳部重大文化精品項目——話劇《張富清》在西安西航劇場首演。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臺上演員真情演繹,臺下觀眾認真觀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張富清是新時代的英雄。他深藏功名六十多年,始終堅守初心,淡泊名利,牢記黨的宗旨,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品質。張富清先後獲得「共和國勳章」「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中國好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等十多項頂級榮譽稱號。張富清是陝西洋縣人,在陝西入的黨,在陝西立的功,在陝西成的家,他一直惦記陝西的鄉親,表示要做個陝西的好老百姓。
  • 淡泊名利,可以明哲保身
    ——《莊子·讓王》釋義今天的世俗之人當中,很多人都(只是為了名利之物)置自己於危險的境地,這難道不是一件很讓人感到悲哀的事嗎?在《讓王》篇中,莊子的重生輕利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人活在世界上,無論貧窮富貴、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與「名利」打交道。《清代皇帝秘史》記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不禁興致大發,隨口問一個老和尚:「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真是一語道破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