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是一座橋梁,能連結古今,讓我們了解中華文化,體會讀詩所帶來的樂趣,並從詩詞中汲取精神力量。而很多人卻認為讀詩很苦,讀詩不為樂趣,只為考試。
北大「工科博士」成「詩詞才女」
在北京大學有著這樣一位「詩詞才女」,她雖是「工科博士」,卻讓讀詩成為了一種情懷。
作為一名非文科出身的學子,她十分熱愛古典詩詞,曾4次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是詩詞大會的「元老」。
她的才華和氣質都不輸於才女武亦姝,雖然在第2季的比賽中惜敗武亦姝,但她在第4季終於奪得冠軍,贏得全場的掌聲,這位北大詩詞才女就是陳更。
作為北大的一名博士,陳更給我們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比賽中,她的詩詞儲備量相當的驚人。
在節目中,她梳著民國女知青的麻花辮,穿著富有書香氣息的裙子。在舞臺上的她才華橫溢、溫婉大方,就算失敗也面帶微笑,這樣的她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歡。許多網友紛紛感嘆:她的才華配上她的氣質,真美!
陳更的經歷非常傳奇。她是《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第一位懂得製造機器人的詩詞愛好者,她的第一次出場,就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9年,陳更考上同濟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之後,憑藉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北京大學直博,研究方向為智能康復機器人的控制器設計,因此,陳更被很多人稱為「機器人博士」。
按理說,作為一名工科博士,實驗室才應該是她的主場,她為何能站到詩詞大會總決賽的現場呢?
真正的富養,是精神的滋養
陳更出生在鹹陽的一個小村莊,家境一般,但她家庭非常重視教育、崇尚讀書。
在陳更很小的時候,她的父母經常帶她去書店玩耍,她由此養成了愛閱讀的習慣,並一發不可收拾。
為此,陳更的爺爺還特意給她搭建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靠牆的簡易木架子塞滿了她喜歡的書,在昏黑的燈光下別有一番風味。
小時候的陳更最喜歡爺爺打造的圖書館,它陪伴了陳更的童年,在這個簡易的圖書角,陳更初次領略到了詩詞之美。
從小就愛看書的她認為,書籍對自己而言,是一路成長最重要的夥伴。他對自己的學業要求很嚴格。高考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同濟大學的自動化專業。
雖然她選擇的是理科,但詩詞已在她心裡扎了根。學習之餘讀詩詞,是陳更最愜意的享受。
或許是理科生的緣故,陳更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再加上努力、苦學以及熱愛,她終於贏得了詩詞大會的總冠軍。
從小飽讀詩書,用詩詞改變了命運
從「女學生」到「詩詞大神」,是不少熱愛《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對陳更的印象。從函數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風花雪月的「詩詞女神」的轉變,可見詩詞對陳更人生的重大影響。
而詩詞大會奪冠之後,陳更還致力於中國古詩詞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多次去往高校宣講,在西安城市宣傳片中,陳更還出境成為了西安的城市形象代言人。
陳更算得上是北京大學中對詩詞研究最深的一位工科博士生了,陳更對詩詞有著特殊的感情,她不是為了背詩而背詩。
詩詞已經成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詩詞相伴的日子中,陳更的生活不再單調,生活中充滿了詩詞畫意,讀詩也成為她的一種情懷。
讀詩和練習書法一樣,可以讓一個人的心靜下來,在這樣一個浮躁、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讀詩也是一種很好的釋放壓力的方法。
尤其是對於孩子更應該從小培養,讓孩子讀詩,總有一天,詩的種子會在孩子的心裡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然後帶他去看人世間的美。
在教改以後語文也提高了閱讀量,尤其是古詩詞的分量,增加了51%,所以如果詩詞不好將嚴重為拖成績的後腿。
很多家長對此也很著急:如果沒有好的文本,孩子還沒體會到詩的美,就已經內心拒絕詩詞了。可要挑選一本能引起孩子興趣的詩詞文本談何容易。
不要急,今天尼莫媽媽給大家推薦這套讀本:《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讀書節目的主持人賀超就推薦過這套書,這套書一上市就贏得了廣大家長和孩子的喜愛,成為了同類書籍中的佼佼者。
這套書包含了40位名家的180首詩詞,是圍繞著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必讀古詩詞進行拓展的。
跟同類的書相比,這套書有一個獨特的亮點,那就是用時間線對詩詞進行串聯,又根據地理位置將詩詞進行定位。
對於書裡的每一首詩,不論是詩中地點的地理知識、歷史文化,還是名人古蹟、傳說故事,都有了生動有趣的介紹。
可以看到李白、杜甫、蘇軾曾經去過哪裡遊玩,在哪裡寫下什麼名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能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詩詞的內容。
此外,還有配套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賀超錄製的音頻,他不僅是主持人,也是全國十大讀書人物,發音標準,娓娓道來的口吻帶著一種天然的親切感,聽起來很舒服。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送給3~12歲孩子的禮物,讓孩子從此愛上詩詞,從此腹有詩書氣自華。
等大家把書拿到手還會驚喜的發現,四本書的封面拼起來,是一張中國地圖的輪廓,編著者也是很用心了。
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查看併購買。
你們對於陳更從一個「機器人女博士」成為「詩詞女神」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