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比情商更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意志力

2020-12-14 騰訊網

經典電影《教父》中有句至理名言: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小時候如果表現很好,通常會被誇獎聰明。以至於長大後,很多人總是將成就的高低與智商等聯繫起來。

事實上,智商和情商遠遠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智慧才是最根本的東西。

而如何才能得到智慧呢?

答案是,能夠洞察事物本質與規律的人往往能夠擁有智慧。

換句話說,你得擁有直擊事物本質的洞察力,才能夠決定未來。

高智商高情商也許能為你加分,讓你處理信息更快,學習能力更強,但是培養洞察力卻比高智商更重要。

正如查理芒格所說:「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到什麼都像釘子」。

一個有高智商高情商的人而沒有洞察力的人,就像是個滿世界找釘子敲的人,敲得再快再用力,也不會有遠大格局。

沒有洞察力的人,就像是被降維打擊。

在複雜的生活之中,依然如此。每件事想要辦好,都得能夠洞察本質,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成敗關鍵點。

比如,一個人申請漲工資總是被拒,會把原因落腳到「同事排擠」、「領導偏見」等外因上,但實際上這都不是本質,本質是他能提供的價值與他想擁有的高工資不匹配。

人事資源分配基本上也遵循市場規則,你有多大價值,公司就會給你多大價格,很少會溢價,也很少會低估。

工資漲不上去,跟外因沒太大關係,洞察這個問題的本質,你會發現它一定是圍繞著創造的價值。

直擊本質的洞察力對普通人重要,對大佬更是重要,張磊花了15年寫了一本新書《價值》,書中高頻的觀點之一就是直擊本質的洞察力。

張磊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是誰,如果不是彭于晏的話,我也可能會晚一點知道。

張磊有多牛逼呢?

你常用的社交軟體x信,打車常用的滴滴,購物常用的京東,搜索常用的某度,吃飯常用的美團,正在給你供暖的格力、美的等等,它們背後都站著一個男人——張磊。

張磊是高瓴資本的掌舵人,從少年時擺地攤開始,到後來出國留學歸來,3000萬美金起家,做到了如今5000億資產,實打實的傳奇人物。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在向別人講述什麼是可複製、可證偽的成功路徑時,他幾乎都提到了直擊本質的洞察力,這也是他的新書《價值》的核心思想之一。

01 一個人有多大價值,不是看豪車豪宅,而是撇開這一切的東西

「凡是能被火燒掉的東西,都不重要,比如房子,車子,鈔票或者其他物質財富,而無法被火燒掉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總結起來有三:知識,能力和價值觀。」——《價值》

網上常傳一句愛因斯坦的話:當我們把學校裡學的知識都忘掉,留下來的就是能力。

這句話和張磊的觀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誤以為一個人有多大社會價值,是看他積累了多少財富,有多大權力。其實不然,財富會縮水,權力會顛覆。

而只有把這些拋開不談,就像把學校知識都忘掉,你還剩下的「本能」,才是彰顯你價值的地方。

所以決定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是他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

這三樣東西,就像樹幹和樹根,有了它們財富和權力的果實自然會掛滿枝頭。

所以褚時健獄中虛度光陰後,也能創辦褚橙這樣的名企;羅永浩欠債6個億,也能逆風翻盤,讓所有人五體投地。

要想提升自己的價值,需要夯實的基礎無非就是這三樣。

而如何才能夯實它們呢?答案是讀書和行動。

不信,你看包括張磊等牛逼的大佬和成功人士,無一不是名校畢業,無一不是酷愛讀書學習,無一不是行動力超強。

社會在快速發展,時代變遷後浪翻湧,要想自己不被貶值,唯有不斷自我學習,迭代修正,才能洞察事物本質,與時俱進。

02 真正的長期主義,是聚焦於成長的本質,投機主義幾乎都是泡沫

張磊說:「長期主義有三個層次:堅持初心;保持進化;終局遊戲」

人們都渴望成長變強,但很多人在這個不愁沒得選的時代漸漸迷失了方向。他們漸漸把短期內能賺多少」作為了第一選擇。卻忽略了,成長其實是長期主義的結果。

那什麼是長期主義呢?

張磊認為長期主義有三層。

第一層是堅持初心。初心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若是放棄初心做一個投機主義者,只會在漫漫徵途中疲於奔命。王興就是因為堅持初心,才有了現在「可以沒有邊界,但是永遠堅持核心」的美團。

第二層是保持進化。機會主義者往往重視一時的成功,會給由運氣或偶然因素造成的機遇賦予很大的權重,結果影響了自己的認知和判斷。

貝佐斯是不斷進化的代表,從進軍零售業,到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再到智能家居、視頻流媒體領域。他可以放棄企業的短期利潤,持續把企業資源配置到持續創新的布局中,哪怕虧損也要讓資產價值和商業模式不斷更新迭代。

第三層是終局遊戲。「終局遊戲」不是一個終點,而是持續開始的起點,是一場「有無數終局的遊戲」。

換句話說,商業或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終局,只有以終為始,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堅持長期主義的價值觀,保持一顆平靜又不懈怠的心,才能直擊本質洞察成長的本質。

讀完《價值》收穫頗多,這本書對個人價值的思考,對這個時代「價值「的思考,既是對中國近十幾年發展的洞察,也是對本質事物的思考。

這本書讓宏大無序的商業變遷濃縮成一張尋寶圖,從宏觀視角讓一切變得有跡可循,道破識人看物的本質。

關於這本書,順豐快遞創始人王衛的評價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個人成功一次,也許是偶然,但是若能長期成功,那肯定有其獨到之處,可能從思維到行為都跟別人不太一樣。」

相關焦點

  • 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直擊「本質」
    」查理芒格曾說:「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到什麼都像釘子」多數時候,我們會把成就的大小與情商和智商聯繫起來。但僅靠智商和情商遠遠不夠,如果不具備直擊事物本質的能力,則會拿起錘子開始解決問題。當我讀完張磊的《價值》,更加深刻的理解,直接本質對一個人的重大影響。張磊或許可以用傳奇人生來形容,但一切看似的傳奇,在他身上都顯得如此的自然而然。
  • 「智商、情商和逆商」能決定未來成功的三大要素!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能決定你未來的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叫做智商,第二大要素叫做情商,第三大要素叫做逆商」,在他看來,智商、情商與逆商的高低,決定了人生成就的大小和個人幸福感的高低。的確,未來社會的競爭裡,不僅僅是智商的競爭,同時也是情商的競爭,而逆商更是不必多言。
  • 決定孩子成就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反脆弱》:是孩子的逆商
    20%是來自於孩子的智商,有80%是來自於孩子的情商,而父母也認為智商和情商是能夠去決定孩子的成就。因此在孩子的教育當中都是去極力的發展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就希望這兩種能夠幫助孩子有更大的成就,但是隨著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其實決定孩子成就的並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另一種這種在《反脆弱》這本書當中提出。 一:《反脆弱》 本書是生活在不確定世界中的藍圖,也是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黑天鵝事件時的終極自保守則。
  • 《恕我直言》看片交流會 蔡康永高情商回應提問
    《恕我直言》看片交流會 蔡康永高情商回應提問 時間:2018.09.18 來源: 鳳凰網娛樂
  • 《恕我直言》郭曉東被吐槽 程莉莎解讀「愛情觀」
    此外,蔡康永更向郭曉東連連發出「送命題」,同時也向屏幕前的觀眾傳授了一堂「愛情情商課」。程莉莎自曝倒追郭曉東幾十次 現場解讀愛情觀《恕我直言》第八期邀請娛樂圈中的「模範夫妻」郭曉東與程莉莎作為飛行嘉賓,以「交往中的情商」為主題展開討論。
  • 人的智商和情商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
    這個不公平的意思是說每一個人出生後就應該是一樣的智商和情商,但是卻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就好像有的人天上數學就可以烤100分,有的考個「雞蛋」的都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到底會與什麼有關係呢?
  • 恕我直言,《恕我直言》真的很尬
    9月20日上周四八點,騰訊視頻上線了《恕我直言》——由蔡康永和江疏影主持的一檔主打男女差異的談話節目。一如既往延續了蔡康永以往的談話節目的調性,只不過這次身邊的女搭檔由小s變成了毫無主持經驗的江疏影「江江」搭檔主持,組成了全新的「蔬菜組合」。
  • 北大校長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3-6歲的家庭教育
    兩年前,曾經看過中國大學排行榜的冠亞軍——北大、清華,孩子能考上如此名校,是多少父母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我看來,上了名牌大學就能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嗎?顯然是誤區。曾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中直言: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 想知道一個人智商情商到底如何,學點心理學,從握拳的方式能看出
    關於智商和情商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總有些人看著是很聰明的,但是在理解別人和處理待人接物上總顯得有點不知所措,這種類型的人就是屬於智商高而情商偏低的人。智商高的人,聰明有天賦,很容易在一個領域裡獲得較高成就,學習能力很強,對待新事物接受得很快,理解能力好。而情商高的人,很會處理人際關係,人緣好,身邊總是有很多朋友 ,發條朋友圈也總是四面八方來點讚的人。
  • 白巖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父母常嘮叨這4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就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教育與更全面的人」的演講中說:教育始終都在不斷更新,小時候,教育更強調「德智體美勞」,但是現在應該再加一個「情」。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都只看到了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卻忽略了,這個年代最不缺的就是努力刻苦學習的人。
  • 白巖松:智商決定對手,情商決定結果。情商高的人有哪些特徵呢?
    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情商高的人,會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然後把所有的小事,都指向自己所制定的宏偉目標,並為此而努力拼搏,最終,成功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情商高的人,在職場上學會應付自如,在交際上懂得換位思考,在婚姻裡能夠相互尊重與包容……情商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而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情商的高低,主要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入手,情商高的人,大多有以下幾個特徵:
  • 《恕我直言》幫女生擰瓶蓋這個梗又火了一次
    蔡康永是最善於拋出定時炸彈的,這一期《恕我直言》,蔡康永給郭曉冬拋出了送命題,當妻子問你:「你喜歡烏拉拉還是我」,你要怎樣回答?這個時候,嘉賓是很聰明的:當你成為選項的時候,就沒有其他選項,直男們記住,這不是選擇題。第二題:你太太問你,我胖的時候抱著舒服還是瘦的時候抱著舒服,郭曉冬秒回:「都舒服」,在座嘉賓噓聲一片:應該說你一點都不胖啊,正好啊。天啊,套路太深了,還能不能給直男們留條活路了。看著郭曉冬步履維艱,真的好心疼他啊。
  • 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能做到這些就是高情商!
    情商高的本質也一樣,是心中有他人。有人說情商高的人有什麼了不起?沒實力,只會投機取巧。其實則不然,情商也是一種硬實力。 有句話是:智商決定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所謂情商高,其實就是懂得好好說話。要怎麼說話呢?
  • 老師直言:孩子成績差只是因為一點,不是智商低也不是不努力
    難道孩子之間的學習差異和成績差距,真的是由智商拉開的嗎?可是科學早已解釋過了,天才都是小部分,並且有明顯的特徵,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差距都不大,屬於平均水平,既沒有特別聰明的,也沒有特別笨的。既然如此,體現在學習上,孩子的成績結果卻顯得沒那麼平均,差異還挺大。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直言:孩子成績差只是因為這點,不是智商低,也不是不努力。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大多數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智商,家長都認為智商高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不過在現代社會,其實情商要比智商還重要,我們會發現以前誇一個孩子,我們常說的是這個孩子真聰明,智商肯定很高。而現在我們誇一個孩子往往說的是這個孩子的情商真高。
  • 智商好轉情商,而情商不好轉智商
    人們總是用情商和智商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有的人智商高,但情商不高;有的人情商高,但智商不高;還有的人智商情商兼備。那麼,智商和情商都是固定不變的嗎?當然不是,而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智商可以轉情商,而情商不一定能轉智商。
  • 恕我直言,周杰倫早就不是小天王了
    大家見到更多的任賢齊都是在電影之中,而且作品也逐漸減少,偶爾出來唱歌不是晚會就是綜藝了。謝霆鋒也一樣,大家如今對他最多的印象是大廚,拍電影時才想到他是影帝,唱歌的話,也基本是在綜藝節目上。這也是這兩人即使演唱,也都在唱老歌的原因,畢竟歌手這個身份已經被封存很久了,小天王之名也只存在於記憶之中。
  • 王煜全: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我認為這兩個範式轉移對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甚至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範式的突破會給我們帶來嶄新的世界,也會推動中國繼續向前進步。 一、探索10大黑科技前,你要知道的事 「人與人真正的區別不是智商、情商,而是經歷。」
  • 心理學家:一個人的這些細節,暗示了他情商很高,不是簡單之輩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情商擁有5大維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情緒的掌控和內心的修養。不過,情商表現在外在的,主要還是擅長理解他人的心思,能妥善的照顧他人的感受,讓人如浴春風。每一個情商高的人,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人。這背後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知識素養。甚至是智力的支撐。
  • 《恕我直言》愛情裡情商真的很重要否則連你怎麼下崗的都不知道
    誰也不能保證兩個人戀愛或者婚姻當中,不會出現第三個人,這個第三個人不是傳統 意義上說的「小三」。《恕我直言》裡,女嘉賓講了一個發生在她身邊的故事,她的閨蜜,我們先稱呼她為小A吧,小A的男朋友和她坦言,他喜歡上了另一個女生,當然目前的情況只是好感而已,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做?立馬和男朋友分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