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講人情世故,一個卻跟你講江湖道義,王倫怎能容下林衝

2020-08-28 小狠解讀

林衝武藝高強,但王倫卻嫉妒心作祟,容不下他。其實這是很多人都認同的書裡面的答案。不錯,書中寫王倫是落第秀才,本身沒什麼武藝,依靠杜遷宋萬坐上了這個梁山之主,也知道曾經受過柴進的資助。但我不想把原因想的這麼簡單,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更新穎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呢?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間想了一個新的觀點:這其實是王倫和林衝是兩個不同群體的人,王倫講的是人情世故,而林衝講的是江湖道義。兩人認知的矛盾決定了王倫不會收留林衝。

王倫講的是人情世故

王倫上山,坐了梁山的這把交椅。其實是把梁山當作了自己的財產。這話其實也是對的。畢竟梁山是自己和杜遷宋萬打下的江山,這是我的家,我喜歡留誰,想趕誰走還不是我說的算的事情嗎?

這就是王倫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講的是和為貴。講的是我的利益,我的底線和社會的交集。以我的利益為先。

王倫既然把梁山當作自己的財產,自然是想方設法去保護。所以不光是林衝上山遇阻,凡是對他有威脅的人,他都要設法去攆下山。因為我的家我說的算,我的財產需要我來保護。

所以當王倫覺得林衝有威脅,武藝太高強,自己控制不住的時候。他就要想辦法了,但還要考慮柴進的面子呢,還要從人情世故出發,講他的和為貴呢。這時候王倫想出了納投名狀,設了個門檻,你達不到,那不好意思,不是我不留你,而是你達不到要求。咱們也不至於撕破臉。

你看,王倫還是充分顧及了柴進的臉面和恩情,我是要留林衝的,可是他達不到條件自己走了呀。他要的是這個結果。

同樣的,晁蓋等人上山,王倫連投名狀都沒有納,門檻都沒設下,直接送錢就讓他們下山。因為我跟你沒交情,也沒有熟人中間人情要顧慮。我送你金銀,已經很給面子了,我的家不留你,你自覺下山最好。

按理說王倫所思所想也沒有什麼不對,可為什麼卻遭到了林衝的火併,連命都搭上了呢?這裡就要看看林衝,晁蓋等人的梁山屬於什麼性質了。

林衝,晁蓋等人講的是江湖道義

江湖道義是水滸傳中的一個特色,是屬於江湖中人的,不是好漢大都不了解。王倫自然更不了解,他只是一介書生,落第秀才。

水滸中的江湖道義講的是義字當先,兄弟走投無路,那是一定要兩肋插刀,肝膽相照的。

同樣是書生,宋江是懂得江湖道義的,跟王倫大大不同,這也是宋江受人愛戴的原因,並不單單是他仗義疏財的結果。宋江在救晁蓋等人的時候,晁蓋是怎麼說的呢?

晁蓋道:虧殺這個兄弟,擔著血海也似干係,來報與我們。---水滸傳第十八回

宋江雖然講求的是俠義,對晁蓋來講,這個兄弟結交的就不冤枉,是十分講江湖道義的,所以後來晁蓋也匯集整個梁山來劫法場救宋江,因為義字當先,有恩必報,這是江湖人要講究的規矩。

明白這個道理,整本水滸傳讀起來就頗為順暢。朱仝為什麼寧可自己散家財,受牢獄,也要放走宋江,雷橫。魯達為什麼要救林衝,武松為什麼幫助黑社會施恩打蔣門神。柴進為什麼要養著這幫社會閒散等等問題便迎刃而解了,因為這是江湖中人講究的道義,兄弟走投無路,至少要儘自己所能幫助才算義氣。

所以在林衝的眼中,身處江湖,無處藏身的時候,我來求救於你,至少要收留於我。這樣才算江湖道義。可見王倫的認知與林衝的實在是不一樣。

兩人的認知矛盾最終無法調和,才引發林衝火併了王倫

到了晁蓋要上山聚義這裡,王倫的表現更是惹怒了林衝,晁蓋等人義氣深重,這幫豪傑你不收留,怎麼能說得過去呢?不想在江湖混了嗎?

晁蓋和王倫談話。但提起聚義一事,王倫便把閒話支吾開去。吳用把眼來看林衝時,只見林衝側坐交椅上,把眼瞅王倫身上。---水滸傳第十九回

這時的林衝是以江湖道義來衡量這件事情,認為梁上收留幾個豪傑是應該應分的事情,自己上山的時候可以忍,為了兄弟義氣,江湖道義,林衝是不能忍的,這時節的林衝的表現,已經隱隱有些不耐煩了。但王倫卻是按照人情世故來處理的,先拿幾錠大銀,然後委婉說辭,不傷了和氣:

三四個人去不多時,只見一人捧個大盤子,裡面放著五錠大銀。王倫起身把盞,對晁蓋說道:感蒙眾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聊備些小薄禮,萬望笑納,煩投大寨歇馬。---水滸傳第十九回

這是把梁山當作自己的買賣,不願意別人摻合,攆人走的說辭,但是還不想傷了和氣。

林衝是知道王倫的理念的,所以不能容他,定要火併了他

林衝怎麼會知道王倫的理念呢?怎麼會知道王倫講的是人情世故那一套,而不是江湖道義那一套呢?林衝有段自白:

林衝拿住王倫罵道: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綢給盤纏,與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泊便是你的!----水滸傳第十九回


林衝這話有幾個意思:

  • 王倫沒什麼本事,靠杜遷得到這裡。按武藝道義也輪不到你做山寨之主。
  • 柴大官人資助王倫,王倫卻忘恩負義,不講義氣推脫。
  • 我也就罷了,晁蓋這些豪傑你也不講江湖義氣,要打發人家走
  • 王倫把整個梁山泊當成自己的財產了。

林衝還是從江湖規矩這方面談起,先說梁山泊不是一個人的,是有德居之。無論哪方面王倫也沒資格當寨主。對我不講義氣也罷,對晁蓋等人也不講義氣就說不過去。

而相反方面也印證了,王倫還是那一套人情世故,把梁山泊當自己的私人財產了。

最後就是林衝為了江湖義氣為重,火併了王倫。

結語:林衝火併了王倫是因為兩人的觀念大不相同,一個是人情世故,一個是江湖道義。結果林衝最後火併了王倫,反方向看,王倫容不下林衝也是正常的。

【本文由小狠解讀發布,2020年8月11日】

相關焦點

  • 一個講人情世故,一個卻跟你講江湖道義,王倫怎能容下林衝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間想了一個新的觀點:這其實是王倫和林衝是兩個不同群體的人,王倫講的是人情世故,而林衝講的是江湖道義。兩人認知的矛盾決定了王倫不會收留林衝。王倫講的是人情世故王倫上山,坐了梁山的這把交椅。其實是把梁山當作了自己的財產。這話其實也是對的。畢竟梁山是自己和杜遷宋萬打下的江山,這是我的家,我喜歡留誰,想趕誰走還不是我說的算的事情嗎?
  • 林衝「火併王倫」,鳩佔鵲巢的江湖法則之下深藏的醜陋
    我廟小容不下諸位大佛,熱情招待然後大禮相送,這符合江湖規矩。但讓王倫想不到的是,他遇到的是一夥亡命之徒,更兼自己手下還有一個根本不守江湖規矩的狠人。早就冷眼旁觀心中憋著怒火的林衝坐不住了,他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來時,也推道糧少房稀。今日晁兄與眾豪傑到此山寨,你又發出這等言語來,是何道理?」
  • 王倫,梁山上繞不過去的一個名字
    梁山之主這個位置,最終一定是會落到一個強盜都服氣的人手中,這樣的人江湖上有三個,一個是晁蓋,另一個是宋江,還有一個是柴大官人。真不知道要是柴大官人在晁蓋之前上了山,王倫會怎麼樣。林衝上山時,他忌憚林衝了得,不願意接納。
  • 《水滸》智慧啟示錄第八講王倫的出路
    林衝來投王倫,因為有柴大官人的推薦信,王倫準備收留,沒想到林衝自我介紹十萬禁軍教頭,說著就讓王倫心中沒譜了。手下就杜遷和宋萬,兩人都是個高,沒什麼其他長項,王倫覺得林衝萬一鬧起來,奪了權,自己就死無葬身之地,就婉言送客。王倫就讓他取投名狀,引出了王倫的陰招,造內耗,增加權力。遇到楊志,二人打得難解難分。在領導崗位上,王倫不得不狹隘。權力有兩種類型,一是職位權力,二是個人權力。
  • 水滸傳:林衝壓根就沒想過要殺王倫,可王倫的一個舉動激怒了林衝
    文/十霧娛樂說這個王倫最大的錯誤並不是給林衝擺臉色看,也不是對林衝說話的時候陰陽怪氣或者尖酸刻薄的,而是就在他得罪了林衝的同時,他居然還得罪了人家晁蓋跟吳用他們,而這麼一來就相當於是把林衝推到了晁蓋跟吳用他們這邊了,可事情已經是發展到了這一步
  • 林衝與王倫怎麼就尿不到一個壺裡?
    《水滸傳》中的林衝和王倫兩個人的關係十分有意思,理論上王倫是林衝的上級,而按照江湖上的規矩二人以兄弟相稱,但是實際上二人卻貌合神離,最終導致水火不容的局面。那麼問題來了,林衝和王倫兩個人怎麼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呢?
  • 還是林衝太傻?不殺王倫會怎樣?
    江湖,的確是講究道義的地方,也有很多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真正講道義的不多,知名的山寨頭領講義氣,不知名的山寨頭領靠的都是打打殺殺,誰武藝高誰老大。王倫的水泊梁山,江湖有名,但名氣不大,所以也是講究打殺的地方,否則王倫也不用擔心林衝。所以,面對王倫的排擠,林衝完全可以選擇火併,然後坐上第一把交椅,經營山寨。
  • 亂讀水滸:火併王倫,林衝的一個政治錯誤
    林衝一生犯過不少錯誤,上文說了,他強行休妻是最大的錯誤。為了自己的利益,大難來時撇清妻子,表面看起來是為了妻子,其實在那種情況下,休妻就是將妻子往火坑推,目的就是為擇清自己。誰知擇不清,高俅這廝斬盡殺絕。還說什麼如果不依,「林衝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幾乎每一個字都是為了他自己。
  • 從林衝殺王倫,看梁山好漢的義氣是幌子,沒本事不能做梁山一哥
    但不要忘記了,王倫混的是江湖,梁山是江湖上的強盜聚集地,王倫時代,梁山做的也是無本買賣,劫掠過往客商。王倫能無端的劫掠他人錢財,為什麼別人不能奪你的水泊梁山呢!江湖就是這樣,王倫之死,雖然無辜,但卻有取死之道,你沒本事,還住著大房子,佔據水泊梁山。再看看後來想要上梁山的晁蓋團夥。
  • 林衝殺王倫是否可取,今天終於有了答案
    這樣一個層次簡單的梁山泊在林衝上山之時被打破了,王倫壓根也不想著怎麼用好林衝,而是怕武藝高強的林衝奪了他的寨主之位,所以千方百計的想趕林衝下山,虧得朱貴好言相勸,王倫才讓林衝那個投名狀再入夥。其實仔細想想王倫的要求也不過分,你林衝都要上山當強盜了,就別懷念在東京的生活了,殺個人表表決心怎麼了。
  • 水滸釋疑:林衝為什麼火併王倫?
    林衝拿住王倫罵道:「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周給盤纏,與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杜遷、宋萬、朱貴本待要向前來勸,被這幾個緊緊幫著,那裡敢動。
  • 亂讀水滸之五:火併王倫,林衝的一個政治錯誤
    到後來火併王倫,則是他犯的政治錯誤。他像高衙內的一個幫兇,一起逼死自己的妻子,企圖通過殺死陸謙獲得心靈上的懺悔和救贖。但於事無補,尖刀捅向陸謙的時候,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也一同死去了。火併王倫火併王倫,是梁山泊發展進程上的大事,跟後來晁蓋中毒箭而死是一樣的,都是梁山泊發展壯大的必然結果,代表著梁山泊政治綱領的更迭
  • 《水滸傳》深度解說——林衝火併王倫
    大家都知道晁蓋這個人江湖上名聲特別大,雷橫之前為了抓盜賊,曾在晁蓋的莊上受過恩惠,這一次雷橫本來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升官發財,但是他沒有,他乾脆放走了晁蓋這一伙人。到了晚上王倫的真面目露了出來,之前林衝投奔梁山,他就見不得人家武功高強有能力,如今一下子來了7個人要投奔,王倫自然更加的不樂意了,為了自己的地位安穩,王倫特意把晁蓋和其他六個人分開睡,王倫本就不願留下比自己強的人,一個林衝就夠他生悶氣了,這一下來了7個人,還個個比自己能力強,王倫實在是不甘心把苦心經營的梁山交給別人,然而王倫的這一切安排,晁蓋等人也並非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智多星吳用早就已經看穿了王倫是什麼意思
  • 吃著王倫的飯,卻砸了王倫的碗,林衝的這波操作你給多少分?
    林衝火併王倫,你怎麼看?長大後,卻發現原本的這個&34;有些崩塌,他是一個忍辱負重的成年人,他的生活裡只有憋屈和無奈。風雪山神廟被人人稱道,但是火併王倫這件事人們看法卻不一。畢竟在林衝最危難的時候,王倫儘管不情願還是接納了他,給他一碗飯吃,一個容身之所住。可惜林衝吃了人家的飯,睡了人家的房,最終還要了人家的命,林衝如此做真的對嗎?
  • 《水滸傳》林衝火併王倫時,王倫的手下為何沒有一個站出來阻止?
    火併王倫時,王倫手下都在場,卻沒有一個站出來阻止呢?我認為原因如下:一、王倫領導的梁山缺少核心企業文化。梁山作為一個七、八百人的山寨,相當於今天的一個企業或團隊,如何管理團隊,凝聚人心,把手下員工團結在自己周圍,增強團隊的戰鬥力,這是首領王倫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
  • 悟《水滸》裡的人情世故
    四大名著,皆有其非凡影響力:智絕諸葛亮,義絕關雲長,奸絕曹孟德,講來婦孺皆知的赤壁之戰、三氣周瑜,這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力;九九八十一難,講來老幼嫻熟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豬八戒背媳婦兒,這是《西遊記》的影響力;黛玉葬花,寶玉出家,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耳熟能詳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是《紅樓夢
  • 閒談王倫之死
    當初王倫不得地之時,曾與杜遷投奔柴進,多虧柴進收留,臨行又慷慨贈銀,王倫才能在梁山立腳,可以說如果不是柴進,就不會有梁山上的王倫,現在柴進舉薦林衝入夥,王倫都三推四阻,實屬背恩不義,及至吳用等人上山,王倫又是許多推卻,故林衝受激而殺之。
  • 王倫的死局:林衝如果不火併,晁蓋會不會認慫下山?
    阮氏三雄等七星上梁山,沒有人發定位和寫介紹信,可他們基本循著林衝的上山軌跡,走的也是這條路線,住的也是這家酒店。如果他們沒有提前規劃路線,甚至踩點,自然不會這般熟門熟路。再退一萬步講,即便除去阮氏三雄的作用,七星之中還有吳用,也不可忽視。吳用字加亮,擅長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智取生辰綱正是出自他的手筆,好不容易脫貧致富,自然不會輕易去梁山冒險。
  • 水滸中他是個安分守己的優秀土匪,只因認識林衝,被江湖人士恥笑
    而梁山在王倫的領導下,也經營地有聲有色,五七百人逍遙快活自然不在話下。直到那個大雪的紛飛的日子,水泊上來了一個強人,他就是號稱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林衝的到來對梁山而言意味什麼?王倫領導下的梁山,本來只是一撥純粹的土匪,而且從來不接土匪行業以外的業務,比如當反賊。由此可見,王倫是一個安分守己,嚴守土匪職業底線的優秀土匪。
  • 令狐講故事之水滸第一卑鄙小人——林衝
    林娘子能抽身開門,說明有能力擺脫高衙內,說明沒失節,林衝沒丟面子,不必為難。只可憐林娘子為這麼個卑鄙小人受那麼大屈辱和驚嚇。再往後看,送娘子回家揣尖刀找陸謙。沒找到,把陸謙家砸了。這就完了?你要真想殺人報仇,第一目標應該是高衙內,惹不起馬勺惹笊籬。退一萬步講,陸謙就那麼難逮?他有公職,你天天堵他啊 。除非不在汴梁待著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