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衝一生犯過不少錯誤,上文說了,他強行休妻是最大的錯誤。為了自己的利益,大難來時撇清妻子,表面看起來是為了妻子,其實在那種情況下,休妻就是將妻子往火坑推,目的就是為擇清自己。誰知擇不清,高俅這廝斬盡殺絕。還說什麼如果不依,「林衝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幾乎每一個字都是為了他自己。
王祖賢版「阿嫂」林娘子
但這是他性格和人性上犯的錯誤,到後來火併王倫,則是他犯的政治錯誤。他像高衙內的幫兇,一起逼死自己的妻子,企圖通過殺死陸謙獲得心靈上的懺悔和救贖。卻於事無補,尖刀捅向陸謙的時候,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也一同死去了。為了表明與高俅不共戴天、誓要殺之而後快的決心,他殺了在他眼裡胸無大志的王倫,但也許在他手起刀落的時候,他發現,他殺的不是王倫,而是他自己,作為山賊的林衝隨著那一刀一同死去。
火併王倫
火併王倫,是梁山泊發展進程上的大事,跟後來晁蓋中毒箭而死是一樣的,都是梁山泊發展壯大的必然結果,代表著梁山泊政治綱領的更迭。
但無論如何,捅向王倫的這一刀,不應該林衝來捅。
其實林衝不捅那一刀,晁蓋他們一定會捅。他們來了,就沒準備走。
王倫的梁山幹的勾當是打家劫舍。他「三個好漢,聚得七八百個嘍囉,打家劫舍。」他只打家劫舍,不與官府為敵。當得罪朝廷高官高俅、殺死高球手下陸謙等人的林衝來投時,王倫予以拒絕對於他來說是很正常的事。何況殺死很多官兵的晁蓋等七人?王倫並不拒絕殺人越貨的人——「多有做下彌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但他拒絕那些與官府為敵、殺害官兵的人,因為那樣,梁山的敵人和綱領都變了。但王倫面對洶湧而來的晁蓋等人,除了一貫的伎倆——送盤纏打發走外,他沒有別的辦法。如果林衝沒有主動投懷送抱,估計吳用的策略就是爭取林衝中立,然後親自火併王倫。至於那七八百嘍囉,就是看誰的刀子利就聽誰的。連杜遷、宋萬、朱貴見林衝殺了王倫都是跪下說到:「願隨哥哥執鞭墜鐙!」何況嘍囉們?
火併王倫劇照
林衝怒殺王倫,有三個原因,但其實都站不住腳。
在王倫面前,林衝不但對坐第四把交椅有怨心,而且是有心取而代之的。從他兩次跟晁蓋他們說「奈緣不在其位」,可以看出,他是想「在其位」的。也許他並不是想做老大,他只是對自己委身自己看不起的王倫之下心有不甘。但他卻不能也不敢在晁蓋他們上山之前取而代之。不能是因為會對不起柴大官人,也叫天下英雄恥笑,不敢是因為他的性格一貫如此。
再一個就是林衝對王倫積怨頗深。突如其來的爆發,往往來自長時間積累的怨念。林衝對王倫最大的怨恨來自雪地裡等投名狀那三天。這裡又要說到林衝的職業和人設了,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儘管落了草,開口總是「林衝原系……」如何如何。無論如何,林衝內心是自視甚高的,當然他也有這個資本。但饒是這麼一個高人,還有柴大官人的薦書,王倫這「嫉賢妒能」的賊,居然不願意收留,勉強答應了,居然又叫林衝納投名狀。那三天,無限放大了林衝心裡的怨恨。他背後罵王倫「潑男女,腌臢畜生」、當面罵王倫「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邊罵還邊表露自己心跡「我其實今日放他不過!」就是說早就看不慣你鳥人,早就想殺了你。其實,林衝對王倫哪來這麼大的怨氣呢?無論如何,王倫是梁山草創之人,他自有原則和遊戲規則,他就是不願意收留本事比他大的人,這是他的顧慮和底線。如果林衝上山之日就殺了王倫取而代之,估計很多人還會敬他是一條敢作敢當的好漢。
第三就是林衝想藉助做大梁山反抗朝廷,誅殺高俅。這個訴求他肯定是有的,畢竟那是他心裡永遠的痛。殺了王倫後,林衝推晁蓋坐第一把交椅時的發言裡有一句話「剪除君側元兇首惡」,這是真心的,也被林衝利用晁蓋上位的時機確定為梁山的最高綱領。其實這是一種要挾和政治交換,晁蓋們雖然劫了生辰綱,殺了不少官兵,但他們沒有更多想過以後怎麼辦。殺高俅?八竿子打不著。但林衝殺了王倫,不但推舉晁蓋為頭,還把軍師、國師的第二第三把交椅也直接定了,交換條件就是梁山的共同綱領得由林衝來定。當然,隨著時間推移,林衝的訴求也越來越淡,直至高俅到了梁山,就在他面前,他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可能再去殺死高俅了。
聚義廳
晁蓋他們上山就沒準備走,能留就留,不能留就強留。吳用這廝,早就發現只有林衝扎手一些,其他人都不足為懼,稍事撩撥,林衝就來了。倒不是吳用有多屌,而是林衝太需要這次機會了,他太害怕晁蓋他們真的一言不合而走了。他太容易被人蠱惑,誤入白虎節堂、被挑唆火併王倫,但凡有點思考能力的人都做不出來。
林衝殺了王倫,卻自己不坐第一把交椅,就是他天生的性格缺陷了。他的原話是「據著我的胸襟膽氣,焉敢據敵官軍」,這倒是心裡話。林衝一輩子,吃虧就吃虧在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武力自不必說,梁山上前幾名的存在。能力也不在話下,光看他殺了王倫後的一系列安排,基本奠定了梁山在宋江上山之前的發展基調。
吳學究雕像
人們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林衝空有一身本事,每遇大事總是「怕」字當頭。殺陸謙是做賊之前的林衝最快意平生的事,殺王倫卻是他最不應該做的事。王倫該死,但林衝無論如何,也應該等晁蓋動手。
人總會犯錯,也總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林衝為殺王倫的政治錯誤付出的代價就是內心永不得安寧,讓自己成了梁山上的另類,日漸沉默。因為這個前科,甚至還有讀水滸者懷疑晁蓋也是林衝所殺,可見有些事情,一旦做了,永遠都是揮之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