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們 上 報 紙 啦!
· 李莊主在2019年接受《雲南經濟日報》採訪
—— 《萬裡跋涉獵好茶 走近「傳匠茶號」獵茶人李莊主》——·
發布日期:2020年1月20日
· 第8788期 B2版 文化
· 李莊主在2019年,年末接受《雲南經濟日報》採訪
《雲南經濟日報》是雲南省本地的一個老牌報紙刊物,它的前身是雲南省物資局主管主辦的《雲南物資市場報》;創刊於1984年1月2日,至今已發行36年之久。
1995年1月1日,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雲南經濟報》正式更名為《雲南經濟日報》;這開啟了它成了雲南財經第一媒體的歷程。
在2004年6月,《雲南經濟日報》正式劃歸給雲南日報報業集團;《雲南經濟日報》發展至今日,已經成為雲南最具權威性、公信力的媒體刊物。
· 雲南具有權威性,公信力的報刊
作為雲南省的權威性刊物,李莊主能接受《雲南經濟日報》的採訪,深感榮幸。採訪中有提到,李莊主5年來的來的獵茶經歷;
從當初賣掉廣州的房產毅然決然的跑到勐海研究起了普洱茶,到現在自己成立了一個叫「傳匠茶號」的團隊,這之中的辛酸,無法言說。
採訪的全部內容,感興趣的茶友,可以搜索《雲南經濟日報》網絡版第8788期B2版塊,在網上查看。
實體報紙版本,在該條推送中,將以圖片+全文形式呈現;想要直接閱讀全文的茶友,下拉至【採訪全文】即可。
· 採訪全文
· 郵發代號
· 第8788期,B2文化板塊
採訪全文:
自小便是茶痴,人近中年卻成為普洱茶「職業獵手」。五年來,遍收好茶,創立了「傳匠茶號」。他認定的茶,連老茶客都會追隨。
他叫李莊主,本名李水亮,生於愛茶之地廣東的嗜茶之家。他最愛普洱茶,認為真正愛茶的人,必會去茶山和茶廠看個究竟,一款好茶為什麼好喝,不同的因素會給口感帶來什麼影響。僅2012年,李莊主就先後六次去了普洱、臨滄等地,多次跟茶農親自採茶,研究其中的門道。
說起採茶,李莊主頗感慨,茶農技法嫻熟,而自己採茶兩小時,雙手便磨出水泡,被烈日曬得頭暈腦漲。雖然辛苦,但是樂趣也很多。
「我們也會在路邊吃現摘的水果,悄悄放下二十塊錢開溜,或在傣族婦女小攤上買竹筒飯填肚子。然後望著彼此的臉,開心地笑。」
李莊主講完有趣的經歷,又補充說:「不知道從何時起,愛上了雲南。」2014年,他決定常駐雲南,全心做個「獵茶人」。廣東的茶友們聽說後,毫無猶豫地成了他的首批種子客戶,他們太需要好茶源。
既被信任,李莊主就決不從茶販子手裡收購,而是親自深入各個山頭村寨,和當地茶農直接合作,從源頭獲取優質原料。
回憶當年的獵茶生活,有件事李莊主印象深刻。初到時,常被茶農的狗追咬,後來去的次數多了,跟那些狗都混熟了。
六大茶山百家茶,李莊主了如指掌。在茶農家住宿,喝酒唱歌跳舞。誰家結婚就去隨個份子。老班章村一位老鄉講:「老李一來,狗不咬,床能睡,酒管喝。」
起初並非如此。李莊主剛開始獵茶的時候,茶農很牴觸這個外地人。但慢慢地發現,這小夥子話少老實,收茶從不欠一分錢,很靠譜。從找茶農到被茶農找,李莊主的獵茶之路愈發寬廣,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
說到這裡,李莊主沉默了一下才接著說:「賣掉廣州的房子,在勐海縣城買了套房自住,剩餘的錢用來收茶。」老朋友說他傻,但李莊主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做個世俗的傻子又如何。
李莊主也遭到過茶農兄弟的抱怨。2019年,他已帶出「傳匠茶號」5支獵茶團隊。9月份,帶隊去老曼峨村獵茶,有家茶農給了10公斤好茶,結果李莊主只選出3公斤。茶農抱怨:「『傳匠茶號』太挑剔了,這在別家眼裡,都是好茶。」李莊主只好解釋:「我們不挑剔,顧客就要挑剔我們。」
有時從茶農那裡收過來的茶,李莊主一看便知哪家用臺地茶冒充大樹茶,或用秋茶冒充春茶。「這樣的茶農,再不合作了,壞名聲。
李莊主要做「教科書級」的產品,讓每一款「傳匠茶號」的普洱茶,都完美地詮釋一種普洱文化。比如,喝颳風寨見南山,樹齡400年,能體會到茶氣是怎麼回事;喝景邁無鋒,樹齡100年,會懂什麼是喉韻的潤澤感。
口碑是最好的證明。一位老茶友評價:「喝過很多老牌普洱,卻成了傳匠的鐵粉,它們的口感,太有競爭力。」所有的讚譽,都來自李莊主和團隊的專業性和嚴苛的標準。
五支獵茶團隊,堅持源頭收茶,壓縮虛高差價,杜絕廠貨出現;專業品控團隊,從風味,飽滿度、耐泡度、喉韻等多方面品鑑,設立了口糧級、玩家級、藏家級、頂級玩家級四大品級,雙盲實驗達標才上線;
在西雙版納和昆明設大型倉庫,從倉儲、工藝、衛生等方面嚴格執行標準,接受質檢中心、衛生局的雙重監督。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賣房獵茶到開專業公司,從個人帶貨到大型倉儲……談到未來,李莊主說:「這輩子離不開普洱茶了,我也不懂怎麼打廣告,但認準一個死理。」
他的死理,就是腳踏實地做好品控,讓這代茶友喝好的普洱,下代下下代茶友還喝「傳匠茶號」。這樣,「傳匠茶號」的招牌才算傳下去了。
5年的獵茶生涯,李莊主的生活改變是巨大的,期初上山獵茶,一個人隨便就找個茶農老鄉,就駐紮在別人家中;跟他交往過的茶農都說他:「這小夥子,簡直就是個茶痴」;
就這樣,前前後後出入茶山,走了不下2萬公裡,踏破了40餘雙布鞋;而這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數字,依然在增加。只不過,現在不是他一人單打獨鬥,他現在擁有了「傳匠茶號」這個團隊······
李莊主說:未來會有無數種可能性,但認準一個死理兒『腳踏實地的做茶』怎麼都不會錯!團隊裡的「我們」,傳匠茶號的構成者們,死守「傳匠精神」;秉持著李莊主最初的信念,也將不畏艱險,萬裡跋涉,將大山裡的好茶帶出來,帶給更多愛茶的人。
傳匠茶號只做古樹普洱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