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賽初賽(平邑賽區)完美落幕!

2020-08-10 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

為進一步傳承、保護《沂蒙山小調》這首優美的民間小調,激發全社會保護傳承經典民歌的熱情,挖掘新一批年輕的愛好民歌的傳唱人,8月6日下午,由臨沂市文化館、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平邑縣文化館、魯商·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主辦的《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賽初賽(平邑賽區)在東城平邑職業中專舉行。

據了解,本次選拔賽吸引了來自平邑縣各鎮街30餘名愛好民歌的人士參加。參賽選手年齡最大60歲,最小選手年齡僅7歲。各參賽選手進行了激烈的角逐,共評出2名選手入圍決賽。

比賽現場頒發沂蒙山小調傳唱人入圍決賽晉級卡及沂蒙山小調傳唱人證書。

隨著平邑賽區初賽的完美落幕,《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大賽其他賽區的初賽也將隨之拉開大幕。誰將成為沂蒙山小調金牌傳唱人,贏取萬元大獎,讓我們拭目以待!對這個活動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繼續報名參加!我們在比賽現場等你哦!

為激發全社會保護傳承經典民歌的熱情,使《沂蒙山小調》能夠繼續傳唱下去,使沂蒙精神代代相傳,在《沂蒙山小調》傳唱80周年之際,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特發起《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活動。

報名就送天蒙景區門票

動動手指,參與投票

就可抽獎贏門票、代金券

人人可參加,百分百中獎

更有萬元大獎等你拿!

報名方式等具體活動詳情,猛戳二維碼獲取!

比海邊還清涼的避暑勝地

來一場透心涼的尖叫之旅

清涼刺激又能欣賞到絕世美景

網紅漂流給你高能冰爽刺激體驗,

高空極限蹦極給你驚心動魄的快感

現在出發剛剛好!

更有屬於天蒙的夏日限定等著你來發現~

暑期玩水避暑優惠活動同步進行中

相關焦點

  • 我是經典傳唱人——《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大賽決賽舉辦
    2020年恰逢中國優秀民歌《沂蒙山小調》創作誕生80周年。從1940年到2020年,一首「小調」傳唱80載,點亮信念唱紅沂蒙,唱響全國。、臨沂市文化館、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各縣區文化和旅遊局及文化館發起《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活動,面向全國尋找《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唱響民歌經典。
  • 沂蒙山小調傳唱人選拔決賽8月22日在天蒙景區舉行
    》能夠繼續傳唱下去,在《沂蒙山小調》傳唱80周年之際,沂蒙山小調誕生地-魯商·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特聯合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沂市文化館、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各縣區文化和旅遊局及文化館發起《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活動,面向全國尋找《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唱響民歌經典。
  • 「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臨沂三區選拔初賽成功舉辦
    8月13日下午由臨沂市文化館、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河東區文化和旅遊局、蘭山區文化和旅遊局、羅莊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河東區文化館、蘭山區文化館、羅莊區文化館以及魯商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共同承辦的「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三區選拔初賽在河東區成功舉辦。
  • 《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賽(費縣賽區)成功舉行
    為進一步發掘、保護《沂蒙山小調》這首優美的民間小調,激發全社會保護傳承經典民歌的熱情,挖掘新一批年輕的愛好民歌的傳唱人,使《沂蒙山小調》能夠繼續傳唱下去,將民歌傳承與發展,使沂蒙精神代代相傳,在《沂蒙山小調》傳唱80周年之際,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特發起2020中國沂蒙山小調「雲端」音樂節系列活動——「我是經典傳唱人」《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活動。
  • 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大賽圓滿落幕
    8月22日上午,2020中國沂蒙山小調雲端音樂節系列活動「我是經典傳唱人」沂蒙山小調優秀傳唱人選拔大賽決賽在天蒙景區舉行。最終來自沂南縣的選手徐子婷以其深情又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出色的舞臺表現和紮實的唱功,徵服了在場的評委和觀眾,一舉摘取了本次大賽的桂冠,獲得了「沂蒙山小調金牌傳唱人」的榮譽稱號,並拿走了萬元現金大獎。(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杜輝升 報導)
  • 這就是山東我為家鄉代言|《沂蒙山小調》第三代傳唱人宋守蓮:革命...
    ——三代傳唱人的堅守宋守蓮——《沂蒙山小調》第三代傳唱人。出生於1952年的宋守蓮,出生地離《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只有十幾裡的路。宋守蓮說,在兒童時代,自己學會的第一首歌就是《沂蒙山小調》,到現在已經唱了50多年了。
  • 第六屆當塗民歌大賽(姑孰鎮賽區初賽)圓滿舉行
    當塗民歌姑孰鎮賽區(初賽)11月26日,由當塗縣姑孰鎮人民政府、當塗縣文旅體局主辦,當塗縣文化館、當塗縣姑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當塗縣姑孰鎮綜合文化站承辦的姑孰鎮文藝匯演暨第六屆民歌大賽(姑孰鎮賽區初賽
  • 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唱出臨沂70年滄桑巨變
    一直以來,《沂蒙山小調》作為中國最為優秀的民歌代表之一蜚聲海內外,被世人傳唱。此次,代表山東臨沂參展的音樂故事作品《沂蒙山小調》特別以「嵌入式真人秀」音樂故事探訪的形式,根據歌曲當年的創作人員採訪,以及多年來在沂蒙大地上湧現的沂蒙精神傳承代表人物的真實故事為創作藍本,彰顯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沂蒙精神的傳承不息。
  • 沂蒙山小調的風格是什麼 品一品臨沂人自己的民歌
    沂蒙山小調已經成為我們沂蒙人的一個文化符號,也是我們沂蒙形象的標籤,作為一個沂蒙人有必要對沂蒙山小調了解一下,小編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欣賞一下沂蒙山小調。   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淵源流長,經過千百年的流傳,保留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和本民族的藝術精華,給後人留下了無價之寶,其中包括民族音樂最重要的體裁之一——民歌。
  • 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追尋革命印記
    中國山東網3月28日訊(記者 劉自銳)一首《沂蒙山小調》唱響了沂蒙山這座革命聖地,唱紅了沂蒙山的好風光。3月27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點亮沂蒙精神地標」主題活動一行來到了《 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同唱一首歌,追尋這裡的紅色記憶,見證這裡的輝煌巨變。
  • 2016「水立方杯」海外華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海外賽區初賽紀實
    「水立方杯」中文歌曲賽義大利賽區決賽落幕與此同時,由馬來西亞檳州客家公會及馬來西亞華人演藝人公會北馬區分會承辦的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華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賽北馬區選拔賽也於5月30日晚落幕。其中,作為該區決賽中唯一的男參賽者,周奕斌獲得冠軍,張嘉恬獲得亞軍,而獲得季軍位置的則有2人,她們是李旆穎和羅可涵。這4位選手隨後將代表北馬區角逐全馬來西亞參加北京總決賽的名額。檳州客家公會會長兼馬來西亞華人演藝人公會北馬區分會會長彭永添指出,推廣文化不是簡單任務,(馬來西亞)的新生代華裔青少年們要珍惜前輩留下的中華文化,並積極推廣及傳承。
  • 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有景點 臨沂人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在外地說起我們臨沂的曲藝藝術,都會說起沂蒙山小調,的確,我們的沂蒙山小調全國著名,如今它的誕生地也成了景點,你去過嗎?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70多年來,這支優美動聽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飛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久盛不衰。
  • 沂蒙山小調是哪裡的民歌還用問 臨沂土生土長的民歌精華
    沂蒙山小調在全國都很有名氣,外地人可能有的不知道這是哪裡的民歌,但是作為臨沂人就不能不知道了,這是我們臨沂土生土長的民歌。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這首流傳於抗日戰爭時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中國優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了齊魯大地,正以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走向全世界。   不過,說起這首優美動聽的《沂蒙山小調》是何人何時何地搜集與填詞,又是怎樣廣泛流傳開來的,說法不一。
  • 山東省平邑一中名優生培養工作結出碩果:36人獲省級學科競賽獎項
    (網站截圖)在2020年度的學科競賽中,山東平邑一中學子秉承「靜以修身,志以成學」的校訓,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獲得省級學科競賽獎項的人數達36人,其中9人獲省一等獎,19人獲省二等獎,8人獲省三等獎,位列全省第12位,全國第209位,同時榮獲山東省信息學、物理奧賽金牌學校榮譽稱號
  • 紀念「沂蒙山小調」誕生 溫河大王1940新上市(圖)
    (原標題:紀念「沂蒙山小調」誕生 溫河大王1940新上市(圖))
  • 許晨:沂蒙山的回聲
    我們沿著崎嶇坎坷的小路逶迤前行,第一個景點就是當年創作《沂蒙山小調》的白石屋村。首入眼帘的是兩塊碩大的白色花崗巖巨石,用紅筆分別銘刻著兩行大字,一塊上寫:沂蒙山小調誕生地 袁成隆;另一塊寫: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 阮若珊。袁成隆是抗戰時期抗大一分校文工團的團長,阮若珊是文工團團員、歌詞作者。
  • 2019環球旅遊小姐國際大賽上海賽區初賽圓滿落幕
    9月8日,備受關注的2019環球旅遊小姐國際大賽上海賽區初賽在TOPFASHION型影秀場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70名入圍選手參加了本次比賽。;2020杜拜世博會運營方代表王磊;中國手杖博物館館長陸傑瑞;電影《陽光戀人》導演邢凱;上海麥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娜;尊裕(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環球旅遊小姐大賽上海賽區公益形象大使凌子沫等;
  • 這裡是《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講述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屬於小調,與《茉莉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蜚聲海內外;「沂蒙好風光」也逐步滲入到人們的心靈中,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誕生地不過,「沂蒙山小調」的概念並不僅僅局限於一件音樂作品,《沂蒙山小調》只是「沂蒙山小調」這種山東民歌的一種形式,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沂蒙山小調」的曲調,在數百年前就已經傳唱了。據考證,「沂蒙山小調」起源於沂蒙山區本地的花鼓調,有明確的史料可以證明這種花鼓調至少在清朝中葉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花鼓調名叫《王禪修仙在雲蒙山》。也就是說,《沂蒙山小調》詞是新的,曲是老花鼓調的曲。
  • 一首小調一段歷史《沂蒙山小調》改編作者王音泉臂章帶你回憶那段...
    「這不是我們天蒙山景區主打產品沂蒙山小調誕生地主題曲——《沂蒙山小調》改編作者的臂章嘛!」端詳這枚早已泛黃的珍貴臂章,前輩們踏經的崢嶸歲月浮現在眼前。(史振升先生收藏的王音泉臂章)一首歌,一段歷史算起來,沂蒙山小調已經傳唱八十年了。
  • ...一「城」一「歌」血肉相連 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唱出臨沂70...
    其中,代表山東臨沂參展的《沂蒙山小調》以「嵌入式真人秀」音樂故事探訪的形式,根據歌曲當年的創作人員採訪,以及多年來在沂蒙大地上湧現的沂蒙精神傳承代表人物的真實故事為創作藍本,彰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沂蒙精神的傳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