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變成流行語,可你真的了解土嗎?

2020-12-04 螺螄歷史

網絡流行語千千萬,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大家提起的一個詞非「吃土」莫屬。這個詞原本是網友自嘲沒錢吃飯只能在家門口挖土充飢,後來慢慢發展成了對過度消費的一種形容。這不,今年的「雙十一」剛落下帷幕,很多同學都表示沒控制住體內的洪荒之力,之後的日子都得靠「吃土」過活了。

「土」表示自己瑟瑟發抖想靜靜。今天我們就拋開世界賦予土的種種含義,來還原土壤真正的面貌吧!

什麼是土壤

土壤是指陸地表層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由巖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和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水分和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四種物質組成。

土壤是怎麼形成的

土壤是環境中各種要素綜合作用而成的產物。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土母質、生物、氣候、地貌、時間等。

●成士母質

成土母質這個詞聽起來比較陌生,它其實就是巖石的風化產物。什麼是風化呢?在溫度、水、空氣、生物等的影響下,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巖石發生破碎或分解,形成許多鬆散物質,這一過程就稱為風化。成土母質是土壤發育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分狀況,還會影響土壤的質地。

●生物

生物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沒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生物對土壤形成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動植物的殘體可以為土壤提供有機質。而有機質又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為腐殖質。植物還可把分散在成土母質、水和大氣中的氮、磷、鉀、鈣、鎂、硫等營養元素選擇性地加以吸收,儲存在生物體內,並隨生物殘體的分解釋放到土壤表層。這種循環不斷進行,就會使土壤表層富集營養元素。

●氣候

巖石風化的強度和速度會受到溫度和降水量的影響。在溼熱地區土壤形成的速度比乾冷地區快得多。與乾冷地區相比,溼熱地區土壤化學風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強,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溼環境有利於土壤有機質積累,而乾旱、高溫地區土壤有機質積累少。總體而言,氣候的分布規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規律。

●地貌

地貌對土壤發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例如,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山頂與山麓、陽坡與陰坡、迎風坡與背風坡的土壤發育不同。從山頂到低平窪地,由於成土母的顆粒存在由粗到細的變化規律,依次分布著礫質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時間

在上面幾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土壤發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層越厚,土層分化越明顯。在自然狀態下,形成20釐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1000年。

●人類

除自然原因外,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也極為深刻。自然土壤在人類長期的耕作和培育下,就會形成有利於農業生產的耕作土壤。

土壤都有哪些顏色

如果你去過北京中山公園,一定會對其中的明清社稷壇印象深刻。社稷壇上按照方位鋪著五種顏色的土壤: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心為黃色。

選取這五種顏色的土是因為這是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幾種土壤類型。既然都是土壤,為什麼會呈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色彩呢?

其實,土壤顏色主要取決於其中腐殖質的含量和礦物質的成分。

●青土

東部東臨大海,是一個相對多水的環境,土壤當中的氧化鐵(Fe2O3)會在時間的作用下逐漸被還原成氧化亞鐵(FeO),而氧化亞鐵呈灰綠色,也就是古人常說的「青」。

●白土

在西部我們可以觀察到白色的土壤,這是由於西部氣候乾旱,土壤類型基本以鹼土和鹽土為主,這樣的土壤中富含鈉鹽、鎂鹽等白色礦物質。加上可溶性鹽在土壤表層聚集,所以看起來就是白色的。

●紅土

我國南方天氣悶熱潮溼,在這樣的環境裡,土壤中的礦物質會發生快速崩解。大量易溶於水的礦物質會被雨水帶走,而鐵、鋁之類的不活潑元素,會沉澱在土壤中。再進一步氧化時,紅棕色的氧化鐵(Fe2O3)和白色的氧化鋁(Al2O3)就會在土壤中渲染成為磚紅色。

●黑土

一說到黑土我們就會想到東北,這裡的氣候相對溼潤並且非常寒冷,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會大大降低,有機質降解的速度也會變慢。隨著腐殖質不斷地累積,黑色不斷加深,最終土壤就會變成肥沃的黑土地。

●黃土

說到黃土,我們就會想到黃土高原,黃土的有機質含量是最少的,但是又因為它的顆粒非常細膩,便於耕作,所以我們的祖先很多年以前就來到此地繁衍生息,這裡也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地。

當然,土壤的顏色遠不止這些,還有藍、深藍、灰藍、灰白、棕、黃棕、紅棕、暗棕等等。

所以,那些準備要「吃土」的同學們,你們會選擇哪一種呢?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中國的「土」字嗎?
    最近其實特別想寫這樣的一篇文章:你真的了解中國的「土」字嗎?很多時候最讓我費解的是為什麼在現如今「土」這個字會被蒙上了一層貶義色彩?土豪、土氣、吃土等等……不知道這些詞彙是如何緣起的,我只是知道我最早對於「土」的概念是來自於1984年由陳凱歌執導的一部電影《黃土地》。雖然劇情講述的是一位年輕人滿懷熱情追夢的故事,但劇中遼闊天空下那片廣沃無垠的黃土地確實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 10大流行語公布 寶寶心裡苦、吃土等詞因流行度不夠而不收
    【10大流行語公布 寶寶心裡苦、吃土等詞因流行度不夠而不收】2016年十大流行語公布!快來看看有哪些詞語上榜 日前,《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洪荒之力」、「吃瓜群眾」、「工匠精神」、「一言不合就XX」、「藍瘦香菇」等詞上榜。 據了解,此次評選的三個標準是流行、創新、文明。
  • 用土做成的饃,真的可以吃嗎?
    相傳吶,這個村子的人天天吃土。 怎麼會有人吃土呢?當然這個土,可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泥土。而是一種特殊的土,名字叫做觀音土,這是一種用觀音土炒出來的美食——土饃!土饃較為正式的叫法,叫做愚公饃。據說當年愚公在移山的時候,害怕他的妻子和孩子在路途中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於是就提前在家裡炒了些土饃,讓他們食用,因為是用家鄉的土炒制的,所以就可以避免水土不服的情況。這樣流傳下來,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土饃!當然了,土饃的原材料並不是土,而是用雞蛋、麵粉、芝麻、花椒葉為原料,並用王屋山特有的觀音土,烘焙炒制而成。
  • 「高齡土」能吃嗎?可能是觀音土
    >  隨著「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雙十二」一個接一個的到來,許多小夥伴都感慨,這是不停剁手買買買、然後窮到要吃土的節奏,不過最近微博上也出現了一張熱圖,給這些朋友「致命一擊」:你可能連土都吃不起了。原來圖片裡是淘寶上販賣的一種名為「高齡土」的泥土,號稱是分子美食界的新貴,可直接食用,售價不菲。這種土到底是什麼?真的能吃嗎?  一包泥土要賣248元  根據網上的這張熱圖,現代快報記者在淘寶上進行了檢索,發現真的有店鋪在售賣這種泥土,而銷量最好的是一家宣稱主打創意食品的批發商城。
  • 十九「eat dirt」是「吃土」嗎
    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而不在於你如何去描寫。The meaning of life lies in life itself, not in how you describe it.——毛姆已知:dirt=土那eat dirt=?eat dirt=忍氣吞聲 「dirt」一般指灰塵或土。
  • 吃土不是剁手黨專利,這裡的「土」真的可以吃
    吃土不是剁手黨專利,這裡的「土」真的可以吃 2020-11-20 0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尾款人、吃土、買了個表……雙十一熱詞你知道多少?
    除了不斷突破的銷售額,雙十一期間也誕生了不少的熱詞,甚至成為當年經典網絡流行語,而這些屬於雙十一的網絡流行語你知道多少?也正是基於此,」尾款人「成為網絡流行語。按照天貓的雙十一規則,在早前,多數參與活動的商戶已經發起了交付預定金活動,而11月1則是交付尾款的日期。此後,也出現了」昨天是定金人,今天是尾款人,明天是打工人的延伸「。當然,隨之也出現了「吃圭人」、「琦樂無窮」等諧音梗。
  • 今天你吃土了嗎?嘿嘿!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再不發工資,我就要吃土了。」「不能再剁手了,再剁只能吃土了」「這個包包好好看,這個色號的口號我沒有,吃土也要買買買!」總要吃土的你,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土嗎?每種土的顏色、味道、富含的營養元素可是不同的呢。既然吃土常常有,不如各種都嘗一嘗。吃的開心,吃的快樂,我吃故我在。
  • 你吃過這種用「土」做的美食嗎?
    網絡上的標題雖然一驚一乍,但仔細查看相關信息才發現,人家不但真的吃「土」,而且吃得還很香,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用土做為輔料的食品竟然還是山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令人想到就喉嚨乾澀的食物就是山西長治的特產「炒指」,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晉末年,是武鄉羯人石勒發明的便於攜帶的軍糧。
  • 這些土味情話真的不土!
    但是,土味情話真的土嗎?在小編看來,土味情話不在於「土味」而是在於「情話」呀!沒有女孩子不愛聽情話,沒有女孩子不喜歡伴侶直白的告白,哪怕是「土味」滿滿,她們也是幸福的呀,以下這些土味情話講出來,簡直就是感動天地好嗎?「你有聞到一些奇怪的味道嗎?」「沒有,什麼味道?」「看到了你以後,空氣都變甜了。」
  • 非洲人有吃土的習俗,以泥餅為主食,網友:吃土拉土?
    我國是一個吃貨大國,人們崇尚民以食為天,每天都會因為不知道吃哪種食物而煩惱。相信大家見過許多奇葩的食物,例如蟲子之類的,但是相信大家一定不知道土也能吃。人們常說窮得吃土,這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是在世界上真的有人會去吃土,在非洲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土,當地人把一種用土做成的泥餅當作主食。雖然非洲人有吃土的習俗,但是他們並不是隨便抓一把土就是,他們對吃土也是很有講究的,他們一般會選擇吃蟻穴附近疏鬆的紅土,這種土裡富含多重對人體有益的元素。
  • 自己窮的要吃土了?非洲人才是真的「窮的吃土」
    但是在非洲有一種奇葩的飲食——「吃土」,現在不少的月光族經常說「窮的要吃土」,非洲這裡有不少地區的人是真的在因為窮在吃土,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不同的地區還發展處不同的吃法。比如在喀麥隆,他們喜歡吃土餅,坦尚尼亞的人這是喜歡把土做成土條。這些土餅和土條還出現在非洲的集市上成為商品。非洲人吃土的習俗是由來已久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貧窮。
  • 吃口紅吃到吃土,這些可食用的植物口紅你知道嗎?
    但是,很多人第一次使用口紅的時候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口紅可不可以吃,吃了對身體會不會有傷害?其實,在口紅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確實是對身體不好的,但是,隨著人們對於健康的追求,很多護膚品和彩妝也走的是健康的路線。而且,現在的口紅很多都是可食用的。
  • 真正吃土的國家,吃土已成當地孕婦營養品
    在網絡用語裡,年輕人常常調侃稱窮得只能吃土了。意思為已經快沒錢吃飯了。而在這個國家,泥土已成當地美食。多麼富裕的家庭,也會用土製作土餅進行食用。吃土更成當地孕婦必補充營養的食物。這是怎麼回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難以想像泥土會被搬上餐桌,雖然我國的美食——叫花雞需要泥土包裹在荷葉外進行烤制,但我們並非會吃上外殼泥土,而在非洲,他們是真真實實吃上泥土。在非洲,一些地區的人們會將準備的土用水和成團狀,將泥團做成土餅進行烤制,主要做到消毒殺菌,最後就可食用。
  • 吃土是什麼梗 雙十一吃土什麼意思?
    吃土是什麼梗 雙十一吃土什麼意思?時間:2016-08-28 10:4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土是什麼梗 雙十一吃土什麼意思? 在雙十一前後,不少網友都在曬淘寶訂單,並紛紛感嘆要吃土了。你知道吃土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嗎?想知道它是怎麼火起來的嗎?
  • 土味歌詞慘遭吐槽 亞洲天王真的「周郎才盡」了嗎?
    他的最新大作依舊勢頭迅猛強勢霸榜,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網友集中反應就是一個字「土」!在這首《不愛我就拉倒》出爐前,就傳來消息彈頭參與了此次創作,因此讓不少粉絲對新歌萬分期待。畢竟這也不是他們倆第一次搭檔了,《退後》、《擱淺》等經典作品足見彈頭的創作功力,相信這一次的合作也必定會一鳴驚人。而歌名雖然被調侃充滿著濃鬱的「東北氣息」,但想必是一首唱到心裡的苦情歌。
  • 羊吃土能補微量元素嗎?
    前幾天和一個放羊的大爺聊天,我說你這種能放牧的話,就是說羊生病少,主要呢就是吃的草的種類多,然後補的微量元素多,但是大爺的一句話讓我一愣,大爺說你看我在這路兩旁放牧,這些草上面呢都有土,那個大車把土都帶到草上面了,然後呢羊吃草,順便把這些土也給吃了,由於有這些土的存在,所以說羊吃了這些土以後呢
  • 中國人「吃土」可不是開玩笑,不僅要吃,還吃成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是你回去之後故鄉的人都不同了,路都變了,高樓也起來了,你到底在意的是什麼呢?排除法做出推測,那一定是故鄉的土了。中國人對故鄉的土可不一定是思念和喜歡,有些中國人還真的會吃土。你沒聽錯,的確是吃土,不是開玩笑。而且這吃土不小心吃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來看看到底咋回事兒。
  • 男子路邊端著碗吃土 表情難受 網友:這才是真的吃土
    我們不曾經歷真正的吃土究竟意外著什麼?但吃土一定是一種不正常的表現,網友偶遇路邊吃土男子,拍了視頻傳到網絡上,引起網友的各種猜測。路邊經過的一位大媽發現了這名男子,並報了警,不過這位大媽說,這個男子看上去似乎精神有問題,很多人都關心的上前詢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要吃土,說出來大家可以幫忙。但是男子視而不語,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只是大口的吃土,人多嘴雜,一個過路的男子說,肯定是沒錢吃飯了,誰有錢還吃土啊?
  • 狗狗為什麼會吃土?主要是這4個原因,糾正狗狗吃土要對症下藥
    儘管我們經常用窮到的吃土來調侃自己,其實我們都明白土並不是食物,再怎麼窮都不可能真的吃土。但對於經常做出做出令我們咂舌的舉動的狗狗來說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雖然不常見,但有的狗狗真的會吃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