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開出上千家門店,一年後的計劃是門店規模翻倍,「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快速擴張秘訣何在?其90%門店靠加盟的模式,是否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靠著一句「不賣隔夜肉」,錢大媽僅用了6年,就在廣東地區拿下上千家門店。
4月初,據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消息,錢大媽正進行一系列內部調整,包括對內部組織架構的精簡合併,同時,嘗試在門店層面推行新的合伙人模式,即為門店的核心崗位提供相應的激勵。
這邊廂做出調整,另一邊,錢大媽擴張步伐不停。有消息稱,錢大媽在4月13日進駐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錢大媽未來是否會在華東高舉高打仍是未知數,但按照其規劃,在2020年前門店將達到比如今翻倍的3000家規模。這就意味著,錢大媽將要在兩年內繼續狂奔開店。
在社區生鮮賽道上,錢大媽始終保持加速擴張的勢頭,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經營秘訣?靠著大規模加盟實現門店擴張的錢大媽,會不會給未來埋下隱患?
「零庫存」,看上去很美?
錢大媽徵服顧客的生鮮「生意經」,是從家門口打折開始的。
從2012年成立起,錢大媽定位「家門口的菜市場」,採取「蜂窩戰術」佔領市場。從分布上來看,錢大媽基本集中在居民社區周邊,門店最短距離更從最初的300米縮減至250米。社區密布的店面,營造出顧客觸手可及的購買環境。
除了「家門口就能買到菜」的便利性,錢大媽還因主打「不賣隔夜肉」,以及從晚上7點起每半小時打低一折直至免費送的折扣標籤而名聲大噪。
▲錢大媽發展歷程
錢大媽總經理馮衛華坦言,因為擔心耗損,她一開始並不認同「門店零庫存」的模式。但在經營的過程中她發現,錢大媽能根據消費者自動分群而提高效率。「很多消費者會一大早趕來買更新鮮的產品。到了下午,是一些下班的消費群體。而到了晚上,是社區大媽過來撿便宜。7點後的消費群體並不是我們真正要服務的對象,我們會根據三波人把產品做一個合理的分配,要求門店控制7點後的銷量佔全天銷量的10%以內。」
錢大媽一再強調的「零庫存」,其實是因為其要求門店做到每日清算。
旗下門店被要求每日下午三點前將隔天的訂貨單交回給總部,待總部匯總後向供應商下訂單,要求其在五點半前把貨品從配送中心送達門店。錢大媽在信息化的投入上一向慷慨。正是得益於自建的倉配系統,所以錢大媽官方聲稱,從採購、打包、分揀、到店,整個作業過程不超過12個小時。
「零庫存」的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在現實中似乎並不容易實現。
無冕財經研究員走訪了廣州市內數家錢大媽門店,發現店內商品品類確實不少。從魚肉蔬菜到蔬果酸奶,以及麵條饅頭等,種類齊全。而據官方披露,目前錢大媽的商品庫存中有500多個SKU,門店一般擺放200-300餘個商品,未來還會在線上接入帝王蟹和龍蝦等高單價的海鮮,以此提高利潤率。
門店內每件商品都配有獨立的包裝,十分整潔。雖然品類比較豐富,但大部分顧客還是按照購買習慣到店買核心的品類如豬肉和魚類,臨近打折時間,酸奶等貨品才陸續被清貨。
儘管錢大媽宣稱門店從每晚7點開始打折,但在走訪過程中,無冕財經研究員發現,門店會根據售賣情況進行提前打折。晚上6點左右,在海珠區錢大媽雅景苑店內,只剩下少量的魚肉蔬菜和水果。為了儘快清貨,店員已經開始以88折叫賣水果。
為了應對少量商品滯銷的問題,有些門店會將剩餘的商品放到顯眼的位置博得銷量。晚上8點半,無冕財經研究員來到荔灣區龍津西路的錢大媽店,仍剩餘十件左右的熟食,且都被放到了室外的圓桌上售賣。這些生鮮商品脫離了冷藏室,令人擔心食品新鮮度問題。
除此之外,無冕財經研究員還發現,並非所有錢大媽店都能如官方宣傳的那樣暢銷。
在位於海珠區大江直街上的錢大媽店,前行10米左右就是菜市場,旁邊還有不少蔬菜小攤。由於周邊肉菜購買的選擇較多,不少往來的顧客免不了要進行一番價格對比。
此外,這家錢大媽店面積小,商品也較其他錢大媽店要少,但到了晚上6點前後,店內仍剩餘過半數的生鮮商品。到晚上7點40分左右,店內較大的貨架裡,肉類約剩餘80%,另一邊的素菜也放滿了半個貨架。儘管當時已經是全場8折的時間段,但滯銷貨品依然很多,客流量也並不大。
▲海珠區大江直街的錢大媽門店,接近晚上6點,肉菜剩餘80%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行業專家、新零售專家張健告訴無冕財經,錢大媽所稱的供應鏈「零庫存」其實很難實現,這需要在整體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證,「錢大媽需要把每天打折的產品及贈送的產品佔比控制在10%以內,才能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實現零庫存。」
加盟商們的擔憂
錢大媽迅猛擴張,離不開資本和加盟商的「加持」。
從300家門店猛漲至800家,錢大媽只用了短短一年。而與其相伴的,還有京東送來的「大禮」。
根據啟信寶信息,在錢大媽的投資方名單上,京東旗下的啟承資本兩次位列其中。在真金白銀的投入後,外界都認為京東會將其供應鏈、城配、金融和O2O能力全部接入錢大媽的渠道。想法很好,但遲遲未能落地。就目前情況來看,京東對錢大媽的融資還是更傾向於財務投資。
對此,張健也認為京東持觀望態度,「未來京東會在多大程度上為錢大媽提供各種渠道,取決於錢大媽的發展能否為其提供數據及渠道布局。」
事實上,京東之所以選擇錢大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可快速複製的價值。
從錢大媽的開店效率來看,其擴張能力頗為可觀。雖然開店體系是「加盟商+店長承包製+城市內部加盟」三種模式並行,但實際上,90%的門店都是加盟店。目前獲得官方籤約的1508家籤約門店中,只有139家直營店,其他都是加盟店。
5月11日,無冕財經研究員從錢大媽主辦的招商會上了解到,若要加盟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前期投入大約包含25萬元裝修設備費,以及7萬元加盟費、保證金等。此外,加盟半年後,錢大媽還要收取當日19點前營業額的1%-1.5%作為品牌使用費。網絡上提及的對店家的「補貼」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以半年為期的品牌使用費。
▲錢大媽加盟收費情況
招商會上,負責人列出這樣一組數據:一家錢大媽的門店大概能夠覆蓋1000-1500家住戶,平均每天門店客流在500-800人。門店開張的三個月內由於蔬菜類不賺錢,主要靠肉類盈利,最好在社區中建微信群,多拓展線上渠道銷售。等到經營情況穩定,加盟商平均能有20%-25%的毛利。
在可觀的盈利面前,加盟商自然前赴後繼,但賺錢也並非板上釘釘。
加盟商李先生透露, 「除非選址非常好,不然別想能夠在一兩年內回本。」對此,張健也分析指出,錢大媽定位是社區店,「首先要開在社區裡面,其次就是周邊要有不低於1500戶家庭,否則就很難盈利。」
李先生怕踩入選址的「坑」,同為加盟商的小文則被同業競爭難住了。「錢大媽沒有區域性的保護,不管附近開了多少家錢大媽,官方為了加盟費基本都會批的,同業競爭嚴重。」這一點,無冕財經在錢大媽招商會上得到了確認。負責人陳先生表示,「我們不會硬性控制每個區域的門店數量,確實避免不了一定程度上的同業競爭。最終結果這還是取決於每家門店的營銷策略。」
錢大媽招商會上,在提到「示範門店」錢大媽龍口店時,負責人陳先生描述了該門店3個月回本的故事,臨近結束,也連帶提及了如今生鮮電商入局對它的影響,「畢竟生鮮業態競爭大,以前每日營業額可達3.4萬,現在可能就只有1萬多。」
門店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而錢大媽品牌卻沒有為店主提供抵禦「危機」的協助。「2018年之前,總部是有回收門店的政策,但現在已經取消。」當現場有意向的加盟商問及終止營業的事宜時,陳先生顯得很坦誠,「若是實在無法經營,可以找人接手門店,若是再不濟,就只能選擇關店。我們就只能退還4萬的保證金,門店裡的設備都需要自己處理。」
▲錢大媽加盟模式
招商會上,陳先生還給出56家的關閉門店數據。然而,這4%的門店比例裡,並不包括虧損門店的數量。對具體的虧損情況,錢大媽官方始終閉口不提,網上則不時出現有關「錢大媽鋪位轉讓」的信息。
雖說毛利率能穩定在20%-25%,但部分有意向的加盟商仍表現出擔憂。同場有意向加盟的張志表示,「選址要好,鋪租還要維持在2萬以下,本身就很難找。而且這20%的毛利還未扣除人工、鋪租以及水電成本。」再三思量,他還是選擇相信品牌影響力,填寫了現場所發的加盟意向書,「錢大媽的品牌肯定是有影響力的,不然也不能開出千家門店。」
這邊加盟商盈利風險重重,另一邊,不斷複製模式的錢大媽發展順利。
錢大媽官方除了給予品牌使用和人員培訓,最大的成本投入就是供應鏈配送。而在實現規模化之後,供應鏈成本正不斷降低。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曾以加盟店每月8萬元的淨利潤為基準測算,近540多家加盟店每月可給錢大媽官方貢獻大約43萬元利潤分成,加上數千萬元的加盟相關費用,錢大媽官方基本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在這保守估算之外,錢大媽官方的實際盈利更為可觀。截至今年4月的數據,錢大媽的加盟店就達到1328家。藉助加盟商資金擴店,錢大媽並不會出現重資產的投入,可見品牌方盈利能力正不斷加強。
錢大媽的野心並不止步於廣東,如今,它還把目標指向了香港和華東地區。
雖說擴張仍是「試水」動作,但無疑給了錢大媽更多的談資。「我們在香港已經開出了第二家店,現在正進軍華東。」眼前宏偉的擴張計劃,讓不少意向加盟者心潮澎湃。
比起香港,在被稱為「生鮮市場競爭最激烈」的上海搶奪份額,明顯更為艱辛。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採訪的相關知情人士就認為,從市場維度考慮,進軍上海具有戰略意義,但問題在於,上海市場競爭激烈,市內不僅有盒馬鮮生,還有近兩年來火速躥紅的叮咚買菜。
儘管錢大媽在廣東打響了頭炮,但要想把模式複製到全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無冕財經 胡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