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菜場之王」錢大媽,還能兇猛多久?

2020-12-09 聯商網linkshop

六年開出上千家門店,一年後的計劃是門店規模翻倍,「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快速擴張秘訣何在?其90%門店靠加盟的模式,是否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靠著一句「不賣隔夜肉」,錢大媽僅用了6年,就在廣東地區拿下上千家門店。

4月初,據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消息,錢大媽正進行一系列內部調整,包括對內部組織架構的精簡合併,同時,嘗試在門店層面推行新的合伙人模式,即為門店的核心崗位提供相應的激勵。

這邊廂做出調整,另一邊,錢大媽擴張步伐不停。有消息稱,錢大媽在4月13日進駐上海開出第一家店。錢大媽未來是否會在華東高舉高打仍是未知數,但按照其規劃,在2020年前門店將達到比如今翻倍的3000家規模。這就意味著,錢大媽將要在兩年內繼續狂奔開店。

在社區生鮮賽道上,錢大媽始終保持加速擴張的勢頭,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經營秘訣?靠著大規模加盟實現門店擴張的錢大媽,會不會給未來埋下隱患?

「零庫存」,看上去很美?

錢大媽徵服顧客的生鮮「生意經」,是從家門口打折開始的。

從2012年成立起,錢大媽定位「家門口的菜市場」,採取「蜂窩戰術」佔領市場。從分布上來看,錢大媽基本集中在居民社區周邊,門店最短距離更從最初的300米縮減至250米。社區密布的店面,營造出顧客觸手可及的購買環境。

除了「家門口就能買到菜」的便利性,錢大媽還因主打「不賣隔夜肉」,以及從晚上7點起每半小時打低一折直至免費送的折扣標籤而名聲大噪。


▲錢大媽發展歷程

錢大媽總經理馮衛華坦言,因為擔心耗損,她一開始並不認同「門店零庫存」的模式。但在經營的過程中她發現,錢大媽能根據消費者自動分群而提高效率。「很多消費者會一大早趕來買更新鮮的產品。到了下午,是一些下班的消費群體。而到了晚上,是社區大媽過來撿便宜。7點後的消費群體並不是我們真正要服務的對象,我們會根據三波人把產品做一個合理的分配,要求門店控制7點後的銷量佔全天銷量的10%以內。」

錢大媽一再強調的「零庫存」,其實是因為其要求門店做到每日清算。

旗下門店被要求每日下午三點前將隔天的訂貨單交回給總部,待總部匯總後向供應商下訂單,要求其在五點半前把貨品從配送中心送達門店。錢大媽在信息化的投入上一向慷慨。正是得益於自建的倉配系統,所以錢大媽官方聲稱,從採購、打包、分揀、到店,整個作業過程不超過12個小時。

「零庫存」的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在現實中似乎並不容易實現。

無冕財經研究員走訪了廣州市內數家錢大媽門店,發現店內商品品類確實不少。從魚肉蔬菜到蔬果酸奶,以及麵條饅頭等,種類齊全。而據官方披露,目前錢大媽的商品庫存中有500多個SKU,門店一般擺放200-300餘個商品,未來還會在線上接入帝王蟹和龍蝦等高單價的海鮮,以此提高利潤率。

門店內每件商品都配有獨立的包裝,十分整潔。雖然品類比較豐富,但大部分顧客還是按照購買習慣到店買核心的品類如豬肉和魚類,臨近打折時間,酸奶等貨品才陸續被清貨。

儘管錢大媽宣稱門店從每晚7點開始打折,但在走訪過程中,無冕財經研究員發現,門店會根據售賣情況進行提前打折。晚上6點左右,在海珠區錢大媽雅景苑店內,只剩下少量的魚肉蔬菜和水果。為了儘快清貨,店員已經開始以88折叫賣水果。

為了應對少量商品滯銷的問題,有些門店會將剩餘的商品放到顯眼的位置博得銷量。晚上8點半,無冕財經研究員來到荔灣區龍津西路的錢大媽店,仍剩餘十件左右的熟食,且都被放到了室外的圓桌上售賣。這些生鮮商品脫離了冷藏室,令人擔心食品新鮮度問題。

除此之外,無冕財經研究員還發現,並非所有錢大媽店都能如官方宣傳的那樣暢銷。

在位於海珠區大江直街上的錢大媽店,前行10米左右就是菜市場,旁邊還有不少蔬菜小攤。由於周邊肉菜購買的選擇較多,不少往來的顧客免不了要進行一番價格對比。

此外,這家錢大媽店面積小,商品也較其他錢大媽店要少,但到了晚上6點前後,店內仍剩餘過半數的生鮮商品。到晚上7點40分左右,店內較大的貨架裡,肉類約剩餘80%,另一邊的素菜也放滿了半個貨架。儘管當時已經是全場8折的時間段,但滯銷貨品依然很多,客流量也並不大。

▲海珠區大江直街的錢大媽門店,接近晚上6點,肉菜剩餘80%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行業專家、新零售專家張健告訴無冕財經,錢大媽所稱的供應鏈「零庫存」其實很難實現,這需要在整體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證,「錢大媽需要把每天打折的產品及贈送的產品佔比控制在10%以內,才能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實現零庫存。」

加盟商們的擔憂

錢大媽迅猛擴張,離不開資本和加盟商的「加持」。

從300家門店猛漲至800家,錢大媽只用了短短一年。而與其相伴的,還有京東送來的「大禮」。

根據啟信寶信息,在錢大媽的投資方名單上,京東旗下的啟承資本兩次位列其中。在真金白銀的投入後,外界都認為京東會將其供應鏈、城配、金融和O2O能力全部接入錢大媽的渠道。想法很好,但遲遲未能落地。就目前情況來看,京東對錢大媽的融資還是更傾向於財務投資

對此,張健也認為京東持觀望態度,「未來京東會在多大程度上為錢大媽提供各種渠道,取決於錢大媽的發展能否為其提供數據及渠道布局。」

事實上,京東之所以選擇錢大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可快速複製的價值。

從錢大媽的開店效率來看,其擴張能力頗為可觀。雖然開店體系是「加盟商+店長承包製+城市內部加盟」三種模式並行,但實際上,90%的門店都是加盟店。目前獲得官方籤約的1508家籤約門店中,只有139家直營店,其他都是加盟店。

5月11日,無冕財經研究員從錢大媽主辦的招商會上了解到,若要加盟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前期投入大約包含25萬元裝修設備費,以及7萬元加盟費、保證金等。此外,加盟半年後,錢大媽還要收取當日19點前營業額的1%-1.5%作為品牌使用費。網絡上提及的對店家的「補貼」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以半年為期的品牌使用費。


▲錢大媽加盟收費情況

招商會上,負責人列出這樣一組數據:一家錢大媽的門店大概能夠覆蓋1000-1500家住戶,平均每天門店客流在500-800人。門店開張的三個月內由於蔬菜類不賺錢,主要靠肉類盈利,最好在社區中建微信群,多拓展線上渠道銷售。等到經營情況穩定,加盟商平均能有20%-25%的毛利。

在可觀的盈利面前,加盟商自然前赴後繼,但賺錢也並非板上釘釘。

加盟商李先生透露, 「除非選址非常好,不然別想能夠在一兩年內回本。」對此,張健也分析指出,錢大媽定位是社區店,「首先要開在社區裡面,其次就是周邊要有不低於1500戶家庭,否則就很難盈利。」

李先生怕踩入選址的「坑」,同為加盟商的小文則被同業競爭難住了。「錢大媽沒有區域性的保護,不管附近開了多少家錢大媽,官方為了加盟費基本都會批的,同業競爭嚴重。」這一點,無冕財經在錢大媽招商會上得到了確認。負責人陳先生表示,「我們不會硬性控制每個區域的門店數量,確實避免不了一定程度上的同業競爭。最終結果這還是取決於每家門店的營銷策略。」

錢大媽招商會上,在提到「示範門店」錢大媽龍口店時,負責人陳先生描述了該門店3個月回本的故事,臨近結束,也連帶提及了如今生鮮電商入局對它的影響,「畢竟生鮮業態競爭大,以前每日營業額可達3.4萬,現在可能就只有1萬多。」

門店盈利能力普遍下降,而錢大媽品牌卻沒有為店主提供抵禦「危機」的協助。「2018年之前,總部是有回收門店的政策,但現在已經取消。」當現場有意向的加盟商問及終止營業的事宜時,陳先生顯得很坦誠,「若是實在無法經營,可以找人接手門店,若是再不濟,就只能選擇關店。我們就只能退還4萬的保證金,門店裡的設備都需要自己處理。」

▲錢大媽加盟模式

招商會上,陳先生還給出56家的關閉門店數據。然而,這4%的門店比例裡,並不包括虧損門店的數量。對具體的虧損情況,錢大媽官方始終閉口不提,網上則不時出現有關「錢大媽鋪位轉讓」的信息。

雖說毛利率能穩定在20%-25%,但部分有意向的加盟商仍表現出擔憂。同場有意向加盟的張志表示,「選址要好,鋪租還要維持在2萬以下,本身就很難找。而且這20%的毛利還未扣除人工、鋪租以及水電成本。」再三思量,他還是選擇相信品牌影響力,填寫了現場所發的加盟意向書,「錢大媽的品牌肯定是有影響力的,不然也不能開出千家門店。」

這邊加盟商盈利風險重重,另一邊,不斷複製模式的錢大媽發展順利。

錢大媽官方除了給予品牌使用和人員培訓,最大的成本投入就是供應鏈配送。而在實現規模化之後,供應鏈成本正不斷降低。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曾以加盟店每月8萬元的淨利潤為基準測算,近540多家加盟店每月可給錢大媽官方貢獻大約43萬元利潤分成,加上數千萬元的加盟相關費用,錢大媽官方基本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在這保守估算之外,錢大媽官方的實際盈利更為可觀。截至今年4月的數據,錢大媽的加盟店就達到1328家。藉助加盟商資金擴店,錢大媽並不會出現重資產的投入,可見品牌方盈利能力正不斷加強。

錢大媽的野心並不止步於廣東,如今,它還把目標指向了香港和華東地區。

雖說擴張仍是「試水」動作,但無疑給了錢大媽更多的談資。「我們在香港已經開出了第二家店,現在正進軍華東。」眼前宏偉的擴張計劃,讓不少意向加盟者心潮澎湃。

比起香港,在被稱為「生鮮市場競爭最激烈」的上海搶奪份額,明顯更為艱辛。自媒體「第三隻眼看零售」採訪的相關知情人士就認為,從市場維度考慮,進軍上海具有戰略意義,但問題在於,上海市場競爭激烈,市內不僅有盒馬鮮生,還有近兩年來火速躥紅的叮咚買菜。

儘管錢大媽在廣東打響了頭炮,但要想把模式複製到全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無冕財經 胡慧茵)

相關焦點

  • 新生鮮圍城,菜場還能存活多久?
    而對比永輝旗下的幾種供應生鮮的商業門店看,最小的永輝生活便利店,只需要不到150平方米的面積,超級物種的選址要求也是一家菜場的一半左右。它們顯然離我們的懶人生活要近了許多。在半徑為500米的「懶人距離」裡,相比傳統大型菜場「每個小區附近不超過三家」的克制選址,新生鮮零售能夠選擇「小而多」的「社區包圍」路線,店鋪內部面積更小,但分布密度更高,離小區也更近。
  • 年尾·走街|藏在社區裡火爆爆的「錢大媽」,到底在賺誰的錢?
    「錢大媽」到底有何魅力?盈利點又在哪裡?加盟商情況如何?金融投資報記者深入社區,走遍周邊店面,採訪多位人士,勾勒著生鮮賽道上這位老玩家的擴張脈絡。自「錢大媽」門店落戶東三環華潤翡翠城後,憑著「不賣隔夜肉」迅速俘虜了社區居民的心。尤其是晚上七點就開始階段打折,11點半後全部免費派送,更是讓大爺大媽們牽腸掛肚。小區另一居民王大姐稱:「以前買菜都要出小區到華潤萬家去買,現在錢大媽相當於就在家門口,很方便,而且價格也比外面便宜!」
  • 上海最美的五個菜場-菜場,黎安集,圖說,生鮮,菜市場,鄰裡...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但是,你有多久沒去過小菜場了?當超市裡的生鮮區足夠大,電商平臺的快遞速度足夠快的時候,小菜場卻有著「髒亂差」的固有印象。社區食堂「禾穀食堂」中午有套餐,晚上能炒菜,持有老年卡的顧客,還能享受「一葷一素一湯一米飯」的敬老午餐,一份8元。  黎安集緊靠河邊的小道也已經改造完畢,掛上彩燈,搭起連廊,從原來的垃圾堆積地變成河道景觀區。等到下個月,這裡還將辦起「河道夜市」,各家小吃店延長經營時間,邀請周邊居民來擼串。  漫步到二樓,則是空中花園。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菜場大媽教你怎麼存放大蒜,再也不擔心大蒜會放壞
    (註:本文內容為火樂美食獨家原創,侵權必究)菜場大媽教你怎麼存放大蒜,再也不擔心大蒜會放壞。要說到我們家中的各種調味料,大蒜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菜場大媽教你怎麼存放大蒜,再也不擔心大蒜會放壞。大蒜在咱們中華美食中的應用可謂源遠流長,早在古時候,就有吃大蒜闢邪的說法,同時大蒜也被用來製作各種美食。包括我們日常吃的一些烤魚或者小龍蝦中,也會包含蒜香這一種口味,足以看出大蒜的影響力何其廣闊。
  • 「食神大賽」:社區擺下擂臺退休大媽拼了
    「食神大賽」:社區擺下擂臺退休大媽拼了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4.22 星期三     昨日早上剛過九點,南山社區的大爺大媽們便忙活開來,拎著剛從市場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魚肉來到了社區居委會門前。天氣轉暖,社區門前十幾張桌子一字排開,一場備受社區居民關注的廚藝大賽即將在這裡上演。
  • 從馬路市場到AI菜場 看上海小菜場的「變形記」
    位於長寧芙蓉江路的首家美天「人工智慧菜場」已經開業啦!作為一家「頂配」的超市型菜市場,到底有什麼「新鮮」之處呢?  社區智慧菜場是一種以網訂櫃取、自助售菜等生鮮零售新業態模式。居民線上訂購的菜品,能及時配送到線下社區智能冷櫃,讓居民實現「家門口」買菜。
  • 南方「錢大媽」生鮮超市進軍通州,初來乍到,能否立穩腳步
    日前,北青社區報記者調查發現,「錢大媽」剛入駐通州不久,生意就很火爆。到店的部分顧客稱,主要就是為「錢大媽」不賣隔夜菜的招牌來的。受此影響,附近多家生鮮店鋪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最近客流明顯減少了!"附近一店鋪老闆表示。當下社區生鮮競爭本就激烈,初來乍到的「錢大媽」能否在通州立穩腳步?周邊的老生鮮超市又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競爭?
  • 打造社區一站式便民綜合體上海浦東新區探索新型菜場模式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張仲超)菜場,一直是牽動市民生活和情感的場所,它的身上,聚焦了民生、經濟、商業、城市規劃等多個命題。而今天,上海的菜場形態發生了新一輪變化:有些菜場經設計改造,和社區的鄰裡中心「合二為一」,作為情感發生器和社區營造的新抓手。同時,一大批新的生鮮超市和電商在上海遍地開花,滿足了年輕一代對菜場的新需求。
  • 上海小菜場:注入了「智慧芯」 不僅買菜還能社交
    改革開放40年,人們口中的小菜場同樣回應著歷史的變遷。從馬路菜場入室到室內菜場啟動標準化改造,從顏值不斷提升到注入科技「智慧芯」……由外及裡的迭代更新,使得小小菜場成為這個時代民生發展的生動註腳。時下,菜場的社交標籤也被悄悄放大。
  • 菜場女攤主引吭高歌視頻獲網友熱捧(圖)
    英國蘇珊大媽走紅全球,如今上海一菜市場裡也有了「翻版」——一位賣雞腿、雞翅等食品的女攤主以美妙歌聲招徠顧客,日前被拍成視頻上傳至網絡,點擊率很高,被網友稱為「菜花甜媽」。據拍攝視頻的網友稱,來自安徽農村的「菜花甜媽」雖然不識英文,卻能唱黑人靈歌乃至東北二人轉,堪稱名副其實的「菜場歌后」。
  • 錢大媽進駐魔都 4月13日上海首店開業
    錢大媽進駐魔都 4月13日上海首店開業來源:聯商網2019-04-13 09:50聯商網消息:據可靠消息,錢大媽進駐上海的第一家店在4月13日(今日)開業。錢大媽社區生鮮(連鎖)是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旗下連鎖品牌,門店深入社區,定位為家門口的菜市場,專營生鮮肉菜市場,涵蓋鮮肉類、蔬菜配送類、熟食加工類、水產品、水果等五大類別逾500多種食材。2012年錢大媽第一家門店開業,經過幾年的發展,錢大媽先後進駐了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清遠等地區,目前已超1000家門店。
  • 「菜場盲盒」告訴你,看天吃飯的時代到了
    /豆瓣截圖菜場一直是大爺大媽的天下,與爐臺相守多年的他們,心中都有一本菜譜。甭管這些菜長得多「原始」,在他們眼裡都已是「盤中餐」的模樣。而初入菜場的年輕人,顯然沒有這個本事。當隔壁大媽「yang盒」「mang盒」還沒弄明白時,王笑宇就已經靠著「菜場盲盒」蹚出一條賣菜新路子。/新聞截圖王笑宇在南京月苑農貿市場賣菜七八年了,經驗豐富的他發現,菜場中總有一群來回打轉、徘徊的年輕人。仔細觀察後他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既不知道買什麼,買回去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做。
  • 「dama」擠進英語詞彙 這個冤大頭還能當多久?
    「dama」擠進英語詞彙 這個冤大頭還能當多久?   中新網8月16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網16日刊載《「dama」這個冤大頭還能當多久?》一文,文章指出,「dama」即「中國大媽」,擠進由英語把持的秩序森然的金融詞彙隊伍,有點兒瞎胡鬧。貼上這個標籤的群體大體是這樣的:熱情但衝動,精力充沛但經常盲從,擅長利益計算但缺乏能力眼光。
  • 「錢大媽」銷售的一批次烏骨雞,抗菌藥超標近一倍
    來源:消費者報導「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又一次栽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近日,據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最新發布的抽檢信息顯示,錢大媽旗下門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磺胺類藥物被檢出超標近一倍。抽檢信息顯示,廣州市錢大媽生鮮食品連鎖有限公司荔灣南岸路分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磺胺類(總量)檢出值為191.5μg/kg。據了解,磺胺類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譜較廣、性質穩定、使用簡便的抗菌藥,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抑制作用,廣泛用於防治雞球蟲病。
  • 小菜場的彷徨與吶喊
    事實上,一場「菜場革命」正在上海的各個菜市場中悄然展開,目的只有一個——將藝術與空間進行完美搭配,運用數位化工具,將菜市場變成所在社區乃至城市的新地標,從而吸引年輕消費者,提升購物體驗。  疫情期間,位於南京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餐飲店歇業之後,菜市場的生意也隨之大打折扣,甚至有些飯店倒閉之後,預帳期的錢都結不回來。  「我們這個菜場主要還是靠做餐飲店的配送,光做零售還不足夠維持生計。如今餐飲業受影響疫情,我們的營業額也少了一半。」 李女士的兒子告訴零售君。  再加上菜場改革之後,租金有所上升。
  • 社區團購「爭奪戰」激烈 廣場舞大媽成「香餑餑」
    社區團購對於武漢人來說並不陌生,歷經疫情後,沒有哪一座城市比武漢更熟悉社區團購模式。阿里、拼多多、滴滴、寶能等巨頭紛紛入局搶佔這一商業風口,而武漢的廣場舞大媽們,也無意識地參與到了這場估值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創業大潮中,她們或擔任團長,或成為團長們想吸引的客群。
  • 尚書巷菜場的賣菜西施,火了!
    如果說馳騁菜場是南京大媽標配,那麼在尚書巷菜場可能會遇見更多南京杆子! 最近,一位「賣菜西施」火了!就在南京尚書巷菜場!人美、聲甜,關鍵菜還挺新鮮…… 前兩天,腿妹在抖音上發現有網友爆料,在尚書巷菜場有位漂亮的「賣菜西施」,單從這「狗仔」視角,在一群土豆、大白菜之間,這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潘西,簡直驚為天人。
  • 錢幣還能漲多久
    錢幣還能漲多久?(五銖)「就看兜裡的錢還能撐多久。」錢幣還能漲多久,就看外行新人兜裡的錢還能撐多久。如今錢幣出圈,直播正火,圈外的市場,遠遠還沒有飽和。不出意外的話,錢幣還會漲下去,畢竟對於外行來說,一兩百的北宋錢幣也不能算貴,三五百的漢代五銖也還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