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走街|藏在社區裡火爆爆的「錢大媽」,到底在賺誰的錢?

2020-12-19 金融投資網

金融投資報記者 梅婧

年尾的煙火氣,是紅火的香腸、必需的調味品,更是平常的一日三餐。

生鮮,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佔據著零售消費市場C位。並以萬億巨大市場容量、高頻剛性需求,成為諸多巨頭搶灘的重鎮。

目前的生鮮市場暗流湧動,網際網路新業態來勢洶洶,老玩家不動聲色暗地擴張,共同吹響了社區生鮮賽道衝鋒號。

今天,跟著金妹兒,走進藏在社區裡的生鮮店,了解一日三餐背後的行業擴張密碼。

 

打工人,你們有沒有發現小區門口有這麼一家神奇的店——

當你每天早上出門,發現小區門口有家店生意爆棚,大爺大媽們排著長隊,像極了買奶茶的我們;晚上回到家中,長輩們在手機上呼朋喚友,約好去那家店「撿相因」的具體時點……

這家神秘、奪得社區大爺大媽們芳心的店,正是今年加快擴張步伐,在上海、蘇州、杭州、武漢、成都等九個城市攻城伐地的生鮮店「錢大媽」。

「錢大媽」到底有何魅力?盈利點又在哪裡?加盟商情況如何?金融投資報記者深入社區,走遍周邊店面,採訪多位人士,勾勒著生鮮賽道上這位老玩家的擴張脈絡。

點擊下方視頻

逛逛「錢大媽」

▼▼▼

1

居民:每晚七點準時「撿相因」

十二月中旬,成都氣溫陡降,卻沒有澆滅住華潤翡翠城劉大媽逛生鮮店的熱情。

「我已經和姐妹們約好了,晚上七點開始打折,八點就全場七折,最好趕在七點前就去提前選,不然就買不到了。」劉大媽興致勃勃地表示。

自「錢大媽」門店落戶東三環華潤翡翠城後,憑著「不賣隔夜肉」迅速俘虜了社區居民的心。尤其是晚上七點就開始階段打折,11點半後全部免費派送,更是讓大爺大媽們牽腸掛肚。

小區另一居民王大姐稱:「以前買菜都要出小區到華潤萬家去買,現在錢大媽相當於就在家門口,很方便,而且價格也比外面便宜!」

記者注意到,這家「錢大媽」門店面積僅40多平米,只賣豬肉和蔬菜水果。招牌上「不賣隔夜肉」的宣傳標語尤其醒目,門口則張貼著錢大媽標誌性的清貨時間表:從19:00開始9折促銷,每半小時再低一折,直至23:30免費派送。

「雖說是11點半後免費送,但基本九點多就關門,東西都賣得差不多了。」劉大媽告訴記者,最近她已經養成固定習慣。「上午送完孫子就去買新鮮的肉菜準備午飯,下午五點多來買些晚上吃的,然後六點四十又來逛會,選好了和朋友們聊天,等到七點打折再結帳。」

「錢大媽營銷做得好。不賣隔夜肉菜突出鮮,有利於品牌形象建立;七點後分時段打折也是最大化覆蓋消費者,因為買菜的主力人群在晚上七點前就會完成消費,不然就無法按時吃飯,尤其是有小孩老人的家庭。」成都本地一位從事零售生意的朱詠(化)表示:「7點後打折,針對的是喜歡便宜的老年人。由於數量有限,相當於飢餓營銷,往往不到十一點就會售罄。」

在某機關單位工作的鄧大姐,每天下班到家時間是7點後,正好是老年人排隊「撿相因」的高峰期。

但她並不擔心:「錢大媽有個微信服務群,成員基本都是上班族,可提前把要買的菜在微信定好交錢,下班了就直接去拿,員工會事先把菜品準備好放在門口,非常方便。而且群裡也會搞活動,直接在線上搶購,不用去和老年人擠。」

記者獲悉,錢大媽於今年3月份正式進軍成都,半年時間門店已超100多家,如此迅速的擴張速度已經引起了原有社區生鮮零售商的警惕。

「我們把他們的模式、營銷等都做了分析,發現最大的特點是,兼顧到了每個群體的消費模式,年輕人和老年人消費場景不會衝突,能很好發揮邊際效用。同時,體量也小,控制進貨量,出清方便,免去了庫存清理費用。目前我也在嘗試做,但感覺很難。」朱詠苦笑著。

2

盈利:來自加盟費和供應鏈

很顯然,來勢洶洶的錢大媽,離不開背後資本的助力。

去年12月,錢大媽獲得近10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由基石資本領投,泰康人壽、啟承資本、兼固資本、正瀚投資、光源資本跟投,其中已連續參與B、B+、C輪融資的老股東啟承資本,在該次融資中再次追投。

至此,錢大媽估值達85億至100億元左右。在資本的加持下,錢大媽順理成章地開啟了全國擴張。

投資人士認為,在生鮮這一傳統產業裡,擁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錢大媽憑著成熟的物流體系,較為完善的區域供應鏈等,具備了強大的盈利能力。

2019年,錢大媽全年營業額達到70億,較之2018年實現翻倍。有投資人透露,錢大媽正處於盈虧平衡點上。

那麼,不算直營,錢大媽盈利從何而來?

朱詠表示,錢大媽利潤主要來源是加盟費用供應鏈收入。「既然開始做加盟了,收入主要來源肯定是加盟費和由此產生的其他收入。同時,錢大媽在本地建立了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也會從派送中賺取商品差價。」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錢大媽實行「加盟+直營」制,約90%的店鋪為加盟店,10%的店鋪為直營店。

記者以加盟商身份致電成都地區錢大媽招商部,從一位負責招商的黃宇(化)手上獲得了一份加盟費用清單。

據清單顯示,門店需要給錢大媽7萬的加盟費和保證金。同時,還根據營業額抽取1%—1.5%的品牌使用費(抽點)。可以看出,這兩部分費用是錢大媽的固定收入來源之一。

以目前成都120家加盟商為基數,僅算7萬加盟費和保證金,收入就高達840萬!還不提這部分沉澱資金產生的利息等其他收入。

至於供應鏈收入,則是來自生鮮渠道商和加盟商這中間的生鮮價格差價。

「錢大媽打通了供應鏈,可以憑藉著下遊門店的巨大需求,能以優惠的批發價拿貨。然後就加價5%—8%提供給加盟店,賺的是5%—8%這部分差價。相當於中間商,和我們一樣,只不過對接的是加盟店。」朱詠補充道。

可以看出,流淌網際網路血液的「錢大媽」在加盟這塊做的是類生鮮平臺化生意。一邊對接肉、菜供應商,成為其大批量、低價格銷售的渠道商,另一邊則連接加盟店,為他們輸出商品資源、品牌管理、運營技術等支持,通過平臺賺取利潤。

另外,記者注意到,錢大媽門店的多數蔬菜價格都低於市場價。比如豌豆尖,市場價多為7元,但錢大媽賣5.8元;四季豆市場價4元,錢大媽只賣1.98元;市場價4.5元的西蘭花,則賣3.8元。

注意!這可是終端加盟門店價格,最大價差已腰斬,是否意味著錢大媽將供應端價格壓縮到最低?

對此,黃宇如是解釋:「前三個月,加盟店沒有利潤。賣的產品價格就是從我們這的拿貨價,意在引流。三個月後,門店就可以逐步提價,這樣顧客也容易接受,就可以賺錢了。」

鄧大姐亦證實了這一點:「我這段時間發現,價格沒有剛開業那麼優惠了。」而其所在的華潤翡翠門店,門店開業時間是10月初,如今正處於「沒利潤」前三個月的末期階段。

3

加盟商:「成本大,沒有說的那麼美」

對於黃宇「前三個月沒利潤」之說,成都門店情況如何?

通過走訪崔家店、華潤翡翠城、世貿城、中海錦城等多個錢大媽門店,記者發現這些門店多數都是在今年8月份後開張。隨後,記者以想和加盟店老闆交流經驗為由,幾經周折聯繫到一位在城東做加盟的盧先生。

「如果你想做這塊,我建議好好考察一下,多跑幾個做生鮮加盟的,並不是只有錢大媽這一家。」得知記者來意後,盧先生如是表示。

據他介紹,前三個月確實沒有利潤。「做生意嘛,都是要先投入再考慮盈利。目前我已經投了快90萬,地址選得好,每天人流很多。再堅持半年,看看利潤會不會有20%。」

對於目前到底是否盈利?盈利幾何?盧先生拒絕透露,僅稱:「做生意沒那麼簡單,尤其是生鮮店,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我敢說,成都這一百多家錢大媽加盟店沒一家是盈利的,都是在虧損!」成都一家窩窩生鮮員工劉秀(化)用肯定的語氣告訴記者。

據她透露:「我們接待了很多來考察的客戶,其中有不少在做錢大媽。錢大媽確實人流多,但前三個月沒利潤,後面又要從營業額而不是淨利來抽點,按每天流水1萬算,每個月就要給3000元,再除去水電氣、員工工資等其他成本,算到最後加盟商基本賺不到錢。」

正在做市場調查的吳銘(化)告訴記者:「我手上有筆錢在尋找投資渠道,這幾個月一直在考察錢大媽門店,發現生意不錯,每天人流量很大。結果和招商部門談了下加盟情況,我覺得很懸。」

工科出身的吳銘,擁有多年主管工程項目經驗,喜歡把各項數據表格化。

「我做了個表格,算下來每個月成本為4.7萬,必須要單日流水上萬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後來又和他們聊了下,發現成本做低了。比如50平米的店面我以為4個人就夠了,結果得知要6—8個人,相當於人工費還要乘以2。」將各項成本數據化後,吳銘覺得有點「虧」。

(表格由受訪者提供)

據吳銘介紹,前三個月每天流水據說有1.5萬,三個月後流水如何並沒有透露。「前三個月是用價格優勢來引流,但滿了三個月逐步提價後,能否繼續保持高流水?更何況,這個1.5萬還是招商部說的,實際情況如何也不得知。」

同時他還透露:「裝修費用也比較高,我已諮詢了做這行的朋友,發現50平米店面各種裝修加設備20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但加盟要求是25萬。更何況他們屬於團體客戶,費用還可以更低。相當於又可以從裝修賺一筆差價。」

「聽說他們後面會有個招商會,我打算去參加再仔細了解下。」吳銘告訴記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則表示:「錢大媽今年加速擴張,或意在上市。必須要有足夠規模的體量,反過來又能加強自身的供應鏈能力。而這兩點,正是資本最看重的。」

生鮮,一頭聯繫著萬千百姓,另一頭則牽引著萬億市場。大爺大媽們在錢大媽買得真開心,看慣資本風雲的金妹兒也希望錢大媽的經營之路走得開心。

相關焦點

  • 「社區菜場之王」錢大媽,還能兇猛多久?
    六年開出上千家門店,一年後的計劃是門店規模翻倍,「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快速擴張秘訣何在?其90%門店靠加盟的模式,是否給未來發展埋下隱患?靠著一句「不賣隔夜肉」,錢大媽僅用了6年,就在廣東地區拿下上千家門店。
  • 股市裡大家都在喊虧,那錢都被誰賺走了?
    中國股市三十年,錢都被誰賺走了,為什麼大家都喊虧? ,5個月就能成了100億,很多股票上市後,開始走下坡路,大股東一過限售期之後就套現,套現的資金必然就是二級市場參與者的錢,他們套現走人了,實實在在的賺到錢了。
  • 點醒1.8億迷茫的股民: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可是,股票市場風雲變幻,有人盈利有人虧損,從事金融行業這麼久沒少被問「我的錢都虧哪裡去了?究竟是誰賺走了我的錢?」,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股票市值蒸發縮水,錢去哪兒了?某個交易日裡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槓桿」,俗話說「水漲船高,泥多佛大」,事物隨環境在變。中國股市的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 南方「錢大媽」生鮮超市進軍通州,初來乍到,能否立穩腳步
    日前,北青社區報記者調查發現,「錢大媽」剛入駐通州不久,生意就很火爆。到店的部分顧客稱,主要就是為「錢大媽」不賣隔夜菜的招牌來的。受此影響,附近多家生鮮店鋪生意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最近客流明顯減少了!"附近一店鋪老闆表示。當下社區生鮮競爭本就激烈,初來乍到的「錢大媽」能否在通州立穩腳步?周邊的老生鮮超市又如何應對新的市場競爭?
  • 跳廣場舞也能月賺1萬!我賺的錢竟還沒大媽多
    現在你隨便觀察一個廣場舞大媽群體,都是井然有序的狀態。不光在隊形上講究,還有領舞,還有C位。不是所有大媽都可以胡亂站位的,至少要以舞技服人。有天賦,跳得好,氣質佳的大媽就像老天爺賞飯般,她們就像「手握豐厚資源的富人」,成為被眾大媽仰望的對象。有幸成為團隊裡的頭目大媽,已經足夠炫耀了。
  • 有誰知道賴家到底賺了賈府多少錢
    曹雪芹的《紅樓夢》裡,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賈家算是最富有的。「護官符」裡說,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富有的賈府,到後來也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不說別的,就是賴家一家人一年從賈府弄走多少錢,都是一個未知數。賴家是賈府的家生子兒,他們的收入來源只能是出於賈府。賴家有錢,賈母心裡最清楚。王熙鳳過生日,大家湊份子,賈母特別提醒賴嬤嬤,說她才是真正的財主,這十二兩銀子的份子錢是不能少的。
  • 貴州農村大媽「土味」才藝吸粉600多萬火爆全網!網友:你大媽果然...
    桂花加入「三支花」,積極配合拍攝,理由很簡單,「農村老太太,又掙不來什麼錢,拍段子輕鬆一些啊!」這份堅持並不容易面對鏡頭能放得開,對於這些農村大媽來說,並不容易。「三支花」火爆全網今年3月底,「三支花」發布了一條根據時下爆紅的網絡歌曲改編的段子,一夜爆紅,短短幾天就獲得了超過300萬的點讚量。
  • 錢大媽進駐魔都 4月13日上海首店開業
    錢大媽進駐魔都 4月13日上海首店開業來源:聯商網2019-04-13 09:50聯商網消息:據可靠消息,錢大媽進駐上海的第一家店在4月13日(今日)開業。錢大媽社區生鮮(連鎖)是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旗下連鎖品牌,門店深入社區,定位為家門口的菜市場,專營生鮮肉菜市場,涵蓋鮮肉類、蔬菜配送類、熟食加工類、水產品、水果等五大類別逾500多種食材。2012年錢大媽第一家門店開業,經過幾年的發展,錢大媽先後進駐了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清遠等地區,目前已超1000家門店。
  • 社區團購每天2000多單,到底能賺多少錢?商業模式能否最終盈利?
    近日,本人有朋友當了社區團購的團長,他既不是社區便利店主,也不是快遞收發點,他是一名專職的社區團購店主。朋友在社區裡租賃了一間大約40來平的店面,門頭招牌就是社區團購,他主要接了5大平臺: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團買菜、橙心優選、多多買菜。
  • 錢幣致富經:外行的錢更好賺?
    交流會依舊熱鬧非凡,市場依舊人頭攢動,平臺依舊風起雲湧,那麼,到底是誰在玩一些哪怕虧錢處理的錢幣,放在朋友圈裡要麼無人問津,要麼就是還嫌太貴。他自問這些錢幣的品相價格,都比某些平臺裡的要實在得多。而你的朋友圈裡,可沒有不懂錢幣還一擲千金的大客戶,有的都是跟你一樣摸爬滾打過來的老司機。
  • 復旦女博士感言:中國股市背後的莊家是誰?錢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財富山下有一個小村,村裡每十年都有五百年個輕人去山上尋寶,因為傳說山頂上有很多的金子,甚至還有狗頭金,但是只有極少數人能活著回來。  有一位老人年輕時候上過山頂,於是有個叫阿呆的小夥子膽子很小,就跑去問老人家怎麼樣自己才能夠拿到金子活著回來。老人告訴他:「山頂確實有金子,但是必須要經過山腳處河水裡成群的鱷魚、山腰處半夜出來吃人腦袋的黑豹,最後還有山頂的上吐火的惡龍。
  • 一杯星巴克咖啡引出的思考:是誰賺了我的錢?
    捧著咖啡喝下第一口,正咂摸著嘴,感慨幸福不過如此,這時,同事也拎著麥當勞咖啡走了進來。咖啡的製作原理非常簡單,路邊的便利店有咖啡、快餐諸如麥當勞這些也有咖啡,還有大量的類似星巴克這樣專門賣咖啡的,甚至咖啡機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在家喝咖啡的問題。但是,價格卻差異很大,這是為什麼呢?
  • 社區電商爆火背後:區團購門檻不高,多數商家賺不到錢
    「還好吧,沒掙著啥錢。」他講得風輕雲淡。各家大佬紛紛入局社區電商的火藥味,對他全無影響,他似乎已全然忘了自己曾經作為一個「團長」,充滿激情的在自己的群裡向團員們發著一張又一張充滿誘惑的「優惠海報」。他已經見到了好幾個社區電商的倒閉,有的甚至是用戶衝了錢的。而現在,用戶直接購買就行了,不用再充錢,「安全方便多了。」而且,他神秘地說,「我們菜鳥也要出大招了。」「找啥呢? 這就是我的店,有什麼事嗎。」
  • 「錢大媽」銷售的一批次烏骨雞,抗菌藥超標近一倍
    來源:消費者報導「不賣隔夜肉」的錢大媽又一次栽在了食品安全問題上。近日,據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最新發布的抽檢信息顯示,錢大媽旗下門店出售的「新鮮烏骨雞」,磺胺類藥物被檢出超標近一倍。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報導》查詢發現,這已經不是錢大媽第一次因食品安全不過關被通報。
  • 社區團購大戰白熱化:百億資本湧入,除了「拼錢」,更是拼臉皮厚
    摘要:社區團購大戰白熱化:百億資本湧入,除了「拼錢」,更是拼臉皮厚10年前的外賣大戰,5年前的共享單車混戰,現在的社區團購大戰,正如雷軍所說:風口來了,豬都會飛起來。要麼成為盟友,要麼成為敵人,這就是社區團購背後的地推人員,他們背後的公司分別是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滴滴等。它們都是網際網路不同的頂尖勢力,就像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七大門派,十八般武藝各顯神通,更是「財億比拼」。或許很多人都在想,社區團購到底被資本看上哪一點,難道去菜市場買菜不香?這場圍繞生鮮零售的大戰,誰是最後的犧牲品?
  • 讀書人的錢真的好賺嗎?
    隨著物價上漲和理財觀念的變化,大學生消費每年消費金額增速開始減緩,正如校園裡大部分商家說的那樣:現在讀書人的錢越來越難賺了。難賺在哪裡呢?周四到醫院體檢,路過大學母校。由於大學畢業後同學們早已各奔東西,我對母校的牽掛也伴隨著同學們的離開而轉淡。
  • 男子給人剪頭髮只收兩元錢 還是漲價40年的結果
    在北碚區歇馬鎮小磨灘社區,提起羅五分這個人,居民幾乎都知道。羅五分,真名羅華貴,今年69歲。羅五分是個外號,更是居民發自內心的讚賞,因為他以前給人理髮收費五分,40年來幾分幾角地漲價,現在只收費兩元。72歲鄧登聯說,羅華貴住在小磨灘社區,上午一般在鎮上理髮,中午才回來。說起羅五分這個外號的來歷,當地77歲陳榮芳婆婆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羅華貴就拿個剪子走街串戶,給人剪頭髮,最早時收費五分錢,所以,大傢伙親切叫他羅五分。不過,羅五分現在叫羅兩元了。陳榮芳婆婆說,隨著經濟發展,羅華貴理髮價格也慢慢從五分錢漲到兩元。
  • 客群不同,社區團購能否取代實體門店
    據說天天去大型超市買菜的大媽們,幾乎從不去菜市場買菜。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們,是目前社區團購的主力軍?這個消費規律不知道你是否相信,我是非常相信的。在我做超市行業市場調查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這麼一個有趣的事情:同一城市隔了一條街的距離有兩家規模差不多的超市,一家超市經營的商品檔次較高,生鮮品比較新鮮,質量較高,該低溫陳列的全部陳列在保鮮櫃裡,葉菜的柜子還是噴霧的,最大程度保證了蔬菜的新鮮感。另一家超市呢,價格平民,檔次較低,每天都有雞蛋和打折蔬菜促銷。
  • 阿里巴巴是怎麼賺錢的,他賺的又是誰的錢?
    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阿里巴巴淘寶天貓是怎麼賺錢的,又是賺誰的錢?起初馬雲建立阿里巴巴的初心,就是幫助中小企業。這確實幫助到了中小企業,可近些年中小企業在阿里巴巴上賺的沒以前多了。主要還是阿里巴巴的模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