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有關「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熱度極速攀升,在微博實時熱搜榜上名列前茅。此事起因於一位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相徵,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的博文。
很快,蝦米音樂「即將退出江湖」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多方媒體紛紛參與報導,但對於此事蝦米音樂官方的回應只有四個字「不予置評」。按照一直以來企業官方回應傳言的風格,筆者認為「不予置評」四個字幾乎可以等同於「有此打算」。
所以,在筆者看來,蝦米音樂「或將於1月份關停」的消息可信度較高。回到消息本身,蝦米音樂如果真的計劃關停的話,那麼中國音樂APP行業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公開資料顯示,蝦米音樂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網際網路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但很多行業已經開始藉助網際網路尋求新的突破,包括音樂行業。
這一年,蝦米音樂的前身EMUMO誕生,後期改名為蝦米網。創始人王皓非常熱愛音樂,也非常懂音樂人,所以在創建蝦米網時王皓就將內容和口碑視為核心競爭力。
對於喜愛音樂的消費者而言,內容質量極其重要,而這剛好是當年蝦米的強項。筆者了解到,彼時蝦米擁有非常詳盡的音樂風格列表,大概有24中類別,大類別下還有許多子類別,可涵蓋幾百種音樂風格。
為了讓用戶有參與感,蝦米還開放了用戶修改通道,發現內容不準確或不完整的蝦米用戶,都可以自行修改並提交驗證。
總而言之,當年的蝦米網可謂風靡全國,並引起了阿里巴巴的注意,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手機客戶端也隨之上線。
背靠阿里巴巴這位網際網路巨頭的蝦米音樂,一度穩居音樂APP鄙視鏈的頂端,擁有超2000萬註冊會員,月活用戶達到700萬左右。
但即便有阿里的扶持,蝦米音樂也沒能抗住資本混戰帶來的傷害,市場被瓜分、用戶被搶走,近年來更是長期遊走在市場邊緣,即將曲終人散。
而阿里又有了新歡——網易雲。2019年,阿里和雲鋒基金向網易雲音樂投資約7億美元,股權佔比為10%;網易雲音樂還同阿里88VIP達成戰略合作。
不過,根據Fastdata極數公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手握酷狗、QQ音樂和酷我的騰訊音樂在版權能力、用戶流量上,相比蝦米、網易雲等其他音樂平臺形成碾壓優勢。
或許,只有坐擁1.2億用戶的網易雲音樂,在接下來的行業變革中能夠被騰訊視為對手。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