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行業洗牌,昔日巨頭曲終人散,網易雲成騰訊唯一對手

2020-12-12 數碼小妖精

11月29日,有關「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熱度極速攀升,在微博實時熱搜榜上名列前茅。此事起因於一位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網友@相徵,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的博文。

很快,蝦米音樂「即將退出江湖」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多方媒體紛紛參與報導,但對於此事蝦米音樂官方的回應只有四個字「不予置評」。按照一直以來企業官方回應傳言的風格,筆者認為「不予置評」四個字幾乎可以等同於「有此打算」。

所以,在筆者看來,蝦米音樂「或將於1月份關停」的消息可信度較高。回到消息本身,蝦米音樂如果真的計劃關停的話,那麼中國音樂APP行業將迎來一次大洗牌。

公開資料顯示,蝦米音樂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網際網路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但很多行業已經開始藉助網際網路尋求新的突破,包括音樂行業。

這一年,蝦米音樂的前身EMUMO誕生,後期改名為蝦米網。創始人王皓非常熱愛音樂,也非常懂音樂人,所以在創建蝦米網時王皓就將內容和口碑視為核心競爭力。

對於喜愛音樂的消費者而言,內容質量極其重要,而這剛好是當年蝦米的強項。筆者了解到,彼時蝦米擁有非常詳盡的音樂風格列表,大概有24中類別,大類別下還有許多子類別,可涵蓋幾百種音樂風格。

為了讓用戶有參與感,蝦米還開放了用戶修改通道,發現內容不準確或不完整的蝦米用戶,都可以自行修改並提交驗證。

總而言之,當年的蝦米網可謂風靡全國,並引起了阿里巴巴的注意,2013年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手機客戶端也隨之上線。

背靠阿里巴巴這位網際網路巨頭的蝦米音樂,一度穩居音樂APP鄙視鏈的頂端,擁有超2000萬註冊會員,月活用戶達到700萬左右。

但即便有阿里的扶持,蝦米音樂也沒能抗住資本混戰帶來的傷害,市場被瓜分、用戶被搶走,近年來更是長期遊走在市場邊緣,即將曲終人散。

而阿里又有了新歡——網易雲。2019年,阿里和雲鋒基金向網易雲音樂投資約7億美元,股權佔比為10%;網易雲音樂還同阿里88VIP達成戰略合作。

不過,根據Fastdata極數公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手握酷狗、QQ音樂和酷我的騰訊音樂在版權能力、用戶流量上,相比蝦米、網易雲等其他音樂平臺形成碾壓優勢。

或許,只有坐擁1.2億用戶的網易雲音樂,在接下來的行業變革中能夠被騰訊視為對手。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相關焦點

  • 中國音樂行業迎來洗牌,昔日巨頭即將關停,騰訊只剩下一個對手
    雖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應該讓新聞「飛一會兒」,但鍾愛蝦米音樂的蝦米用戶們難免擔憂,部分用戶甚至跑到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尋求「否認關停」的安慰。昔日巨頭即將關停可往往事與願違,雖說當時蝦米音樂官方沒有回應,但在新年伊始,蝦米音樂殘忍地發表官方聲明。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官方宣布,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
  • 多米音樂停擺!在線音樂巨頭騰訊、網易、阿里三分天下
    驅動中國2018年3月6日消息 如今在線音樂平臺再度洗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合作之後,二線音樂平臺多米音樂卻打出了「休戰牌」。即使作為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老將——多米音樂依然難逃「版權高壓」,多米音樂財報顯示,此前該公司連續多年虧損,已經難以負荷巨大的版權成本壓力。而在線音樂平臺巨頭們三分天下、激戰正酣。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誰能撼動騰訊音樂江山?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行業在不斷地洗牌,但盜版的問題依然嚴重。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2數位音樂報告》指出,中國數位音樂的比重為71%,盜版率為99%,盜版來自網盤和非法下載網站。國家對盜版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曾經以爬取唱片公司連結為主的音樂搜索平臺難以為繼,在版權的限制下,PC端音樂巨頭開始合併。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行業在不斷地洗牌,但盜版的問題依然嚴重。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2數位音樂報告》指出,中國數位音樂的比重為71%,盜版率為99%,盜版來自網盤和非法下載網站。國家對盜版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曾經以爬取唱片公司連結為主的音樂搜索平臺難以為繼,在版權的限制下,PC端音樂巨頭開始合併。
  • 版權壟斷巨頭廝殺,資本怎樣摧毀音樂行業?
    財經媒體《深燃》在報導中的用詞非常犀利:這個行業的人有個誤區,就是TME是第一、網易雲第二,其實網易雲音樂數據最好的時候也沒有達到TME的1/4,這個行業沒有第二。這個成績一方面要感謝騰訊兇殘的金元儲備,另一方面要感謝一個人,他叫謝國民。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 知識庫 - 市場部網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行業在不斷地洗牌,但盜版的問題依然嚴重。唱片業協會發布的《2012數位音樂報告》指出,中國數位音樂的比重為71%,盜版率為99%,盜版來自網盤和非法下載網站。國家對盜版的打擊力度逐漸加強。曾經以爬取唱片公司連結為主的音樂搜索平臺難以為繼,在版權的限制下,PC端音樂巨頭開始合併。
  • 數位音樂洗牌,網易雲音樂版權之痛
    近日,因遭遇版權糾紛,網易雲、蝦米及天天動聽的音樂無法在社交網絡分享的消息在各大媒體迅速擴散,「版權」這兩個字眼再次回歸大眾視野,引發諸多猜想。去年11月,周杰倫的經紀公司杰威爾警告天天動聽侵權,網易雲音樂同樣不能再侵犯周杰倫新專輯,隨後周杰倫新專輯中的音樂全部從網易雲音樂下架,版權問題引發大眾廣泛關注。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來源:礪石商業評論在高曉松做夢的這一年,2016年7月,馬化騰將中國音樂集團收入囊中,成為版權音樂的最大佔有者。對於昔日王者中國音樂集團而言,這是最好的結局。雖然表面上它依然是音樂市場上的三巨頭之一,但隨著版權合同的到期,中國音樂集團越來越沒有了繼續雄霸天下的能力。與騰訊結合,就是四平八穩的龍頭了。
  • 騰訊音樂遭中國反壟斷機構調查 獨家版權或被終止
    在取得版權之後,騰訊音樂將內容版權轉賣給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但是後者認為騰訊的這種做法並不公平。騰訊音樂以並不合理的較高價格購買版權,並將其中的大部分成本轉嫁到競爭對手身上。一位人士透露,騰訊音樂中的歌曲在中國的授權費用,可能是直接從世界其他地區的唱片公司購買授權的兩倍。
  • 網易雲音樂與蝦米合併背後:音樂行業焦慮症大爆發-虎嗅網
    就在6月10日,行業社交App脈脈有匿名帖稱,網易雲音樂投資原九天音樂核心團隊,將進軍音樂發行業務。 虎嗅就此詢問了網易雲音樂,官方人士表示不予置評。脈脈的行業曝料曾屢被闢謠,但這次傳言並非空穴來風,除了一部分流傳近一個月的信息仍無法確定外,不少傳言已久的行業動態都在主帖和跟帖裡曝了出來。
  • 對手上市了,你們愛的網易雲音樂還好嗎?
    欣賞大佬們熱愛音樂的矯健身姿之餘,DT君(公眾號ID:DTcaijing)忍不住幫忙操心一些更長遠的事:騰訊音樂巨頭生態氣質愈發凸顯,你們愛的網易雲音樂還好嗎?▍網易雲音樂增長迅速,但離騰訊系仍有距離從數據來看,在線音樂這條賽道上,其他選手跟騰訊系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 國內三大音樂巨頭的版權之爭,騰訊音樂通過不斷收購一家獨大
    以音樂行業為例,目前國內的音樂平臺有不少,但幾乎沒有一家可以趕超騰訊音樂,就算是深受用戶追捧的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在騰訊音樂面前也不得不「低頭」,因為騰訊音樂是國內音樂平臺當之無愧的No.1。2014年,在國內同行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騰訊音樂重拳出擊,直接和世界三大音樂巨頭之一的華納音樂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個消息造成的轟動還沒平息,騰訊音樂又一次震驚了界內同行和無數吃瓜群眾。
  • 騰訊陰影下的音樂律動:巨頭「合縱」或另闢蹊徑
    從音質入手尋求差異化,是索尼音樂與騰訊音樂競爭的一種打法。  在許多人看來,國內在線音樂市場幾乎已經沒有懸念。  2017年《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發展研究報告》顯示,騰訊音樂旗下三款產品(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0.7%、25.4%和10%,累計份額高達76.1%。
  • 蝦米音樂「曲終人散」: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目前,蝦米音樂已停止註冊、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但用戶可以將蝦米裡的歌單導出,會員可以申請退款,音樂人還可以提現。「悲情」離場,「曲終人散」早在2020年11月底,關停傳聞出現時,就有不少樂迷為蝦米可能到來的「落幕」而惋惜。
  • 音樂巨頭曲終人散,曾站在鄙視鏈的頂端,卻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QQ音樂整個矩陣,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達到90%。而阿里音樂的音樂版權覆蓋率卻只有20%。忽視了版權的購買和建設,蝦米音樂迅速被後來者超越。
  • 騰訊VS「網易+」:在線音樂雙雄局
    攤開牌面看,騰訊音樂坐擁國內數位音樂版權的半壁江山,且相當穩固;但網易雲音樂也不甘示弱,以社區屬性打出差異化長板,再攜阿里之力衝擊騰訊的「老大哥」地位。中國數位音樂走過20年的風風雨雨,到今天騰訊與網易兩家依然劍拔弩張,對版權的爭奪依舊是現在進行時,但戰火燃起之際,兩家平臺又將去向何方?
  • 數位音樂版權之爭愈演愈烈 網易、騰訊、阿里版權大戰何時作罷?
    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阿里巴巴作為三大在線音樂巨頭,關於音樂版權問題一直是「明爭暗鬥」。尤其對於網易雲音樂的用戶來說,看著列表頁一個個變灰的歌曲,即使充值會員也挽留不住一個個變灰的頁面。在獨家版權這片破濤洶湧的海面下,隱藏著曲庫高度集中帶來的壟斷問題。
  • 騰訊音樂佔有中國總曲庫的90% 但版權壟斷將徹底毀掉音樂市場
    騰訊音樂出價3.5億+1億股權買環球版權 洗牌後的音樂市場騰訊一家獨大今年5月,環球音樂在中國尋找新一輪的合作夥伴。作為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環球音樂佔據世界唱片市場25.6%的份額,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必爭之地。
  • 騰訊入股環球、網易牽手滾石,2020年音樂版權大戰開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最近動作頻頻。這是否意味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又要開啟大戰了?是否流媒體音樂市場格局也將生變?2014年11月,騰訊與華納音樂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不到一個月之後,又拿下索尼音樂的數位音樂版權推廣、管理及分銷業務。2017年5月,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獲得環球音樂在中國大陸地區分銷業務。至此,騰訊集齊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可以召喚神龍(改變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競爭格局和玩法規則)了。
  • 洗牌過後,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蝦米」時代
    這些年來,儘管蝦米飽受爭議,版權市場也逐步失守,但作為蝦米音樂最早期的用戶,依舊對蝦米,對阿里有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 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往往意味著有了足夠強勁的資金鍊,也是企業的生存保障。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網際網路巨頭收購或投資的行業翹楚往往被寄予厚望。蝦米音樂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然而,運營十二載的蝦米音樂終究是在2021年的開頭迎來了告別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