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全文)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31日電  國家版權局31日發出通知,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徵求意見,向社會公開草案文本和關於草案的簡要說明。通知同時公布了社會公眾提出意見的途徑和方式。

  通知中稱,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國家版權局草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為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現向社會公開草案文本和關於草案的簡要說明,歡迎社會各界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

  社會公眾可以在2012年4月30日之前,按照通知提供的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修改草案)

  (國家版權局   2012年3月)

  第一章  總則.......................................................................... 2

  第二章  著作權...................................................................... 6

  第一節  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6

  第二節  著作權的歸屬..................................................... 8

  第三節  著作權的保護期................................................ 11

  第三章  相關權..................................................................... 12

  第一節  出版者............................................................... 12

  第二節  表演者............................................................... 13

  第三節  錄音製作者....................................................... 14

  第四節  廣播電臺、電視臺............................................ 15

  第四章  權利的限制............................................................. 15

  第五章  權利的行使............................................................. 19

  第一節  著作權和相關權合同........................................ 19

  第二節  著作權集體管理................................................ 21

  第六章  技術保護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 23

  第七章  權利的保護............................................................. 24

  第八章  附則........................................................................ 29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傳播者的相關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科學和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籤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受本法保護。

  未與中國籤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和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本法保護。

  中國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版式設計、表演、錄音製品和廣播電視節目,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版式設計、表演、錄音製品和廣播電視節目,根據其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籤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受本法保護。

  外國人、無國籍人的追續權、實用藝術作品、版式設計、本法第二十五條以及第三十六條規定的權利,根據其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的法律適用對等保護。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形式固定的智力成果。

  作品包括以下種類:

  (一)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是指即興的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以口頭語言形式表現的作品;

  (三)音樂作品,是指歌曲、交響樂等能夠演唱或者演奏的帶詞或者不帶詞的作品;

  (四)戲劇作品,是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供舞臺演出的作品;

  (五)曲藝作品,是指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以說唱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

  (六)舞蹈作品,是指通過連續的動作、姿勢、表情等表現思想情感的作品;

  (七)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的作品;

  (八)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九)實用藝術作品,是指具有實際用途的藝術作品;

  (十)建築作品,是指以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形式表現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十一)攝影作品,是指藉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質上記錄客觀物體形象的藝術作品;

  (十二)視聽作品,是指固定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技術設備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

  (十三)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製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十四)模型作品,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製成的立體作品;

  (十五)電腦程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以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化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令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電腦程式的源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

  (十六)其他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自動產生,無需履行任何手續。

  第四條  本法所稱的相關權,指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或者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權利,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的權利,錄音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製品享有的權利,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享有的權利。

  相關權自使用版式設計的圖書或者期刊首次出版、表演發生、錄音製品首次製作和廣播電視節目首次播放之日起自動產生,無需履行任何手續。

  第五條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相關權人行使相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國家對作品的傳播依法進行監督管理。

  第六條  著作權人和相關權人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設立的專門登記機構進行著作權或者相關權登記。登記文書是登記事項屬實的初步證明。

  登記應當繳納費用,收費標準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管理部門確定。

  著作權和相關權登記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另行制定。

  第七條  著作權保護及於表達,不延及思想、過程、原理、數學概念、操作方法等。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信息網絡等媒體報導的單純事實消息;

  (三)曆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八條  民間文學藝術表達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九條  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和相關權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和相關權管理工作。

相關焦點

  • 版權局就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國家版權局草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並於2012年3月31日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根據社會各界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國家版權局對草案進行了修改和完善。現將修改後的草案和簡要說明公布,歡迎社會各界提出修改建議和意見。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全文)
    國家版權局31日發出通知,公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徵求意見,向社會公開草案文本和關於草案的簡要說明。通知同時公布了社會公眾提出意見的途徑和方式。通知中稱,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國家版權局草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爭議條款被刪第二稿公布徵求意見
    6日,國家版權局在新聞出版總署網站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自即日起公開徵求意見。與3月31日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相比,第二稿刪除了此前第一稿中引起爭議的錄音製品「法定許可」條款,並在多方面有較大改動。
  • 版權局收到《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意見建議1560份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璩靜)記者18日從國家版權局獲悉,截至目前國家版權局共收到社會各界關於《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意見和建議1560份,涉及草案81個條款,其中包括備受音樂界爭議的第46條、48條、60條、70條等有關條款。此外,國家版權局將根據社會各界意見以及專家委員會建議進一步完善草案,爭取在5月底前完成修改並將再次徵求意見。
  • 著作權法修改徵求意見結束 合理使用條款爭議多
    【財新網】(實習記者 陳怡帆)《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已於6月13日截止。徵求意見的最後一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的「著作權法修改熱點問題」學術沙龍上,業內人士對於備受爭議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再次進行研討,以期進一步完善修正案草案。
  • 《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修改稿)》攝影界徵求意見座談會在京召開
    2017年1月3日,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聯合召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修改稿)》攝影界徵求意見座談會,就「修改稿」傾聽攝影界人士的意願和心聲。此次座談會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充分徵求攝影界關於《著作權法》的修法意見,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攝影家的訴求,力爭使修改後的《著作權法》能夠準確反映和切實保障廣大攝影家應有的權益。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或年底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三稿目前已基本完成,國家版權局正在為草案起草立法說明。根據計劃,修改草案將於今年年底前上報國務院,若獲通過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著作權法修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版權局法規司司長王自強介紹,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由現行的著作權法的六章六十一條調整為八章九十條,內容和形式均有很大變化,呈現四大特點:一是體例結構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章節設置上遵循了先權利內容後權利限制,結構上實現了權利內容與權利限制分章設計。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公布
    7月6日,國家版權局公布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從7月6日起至7月31日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與3月31日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相比,第二稿對於此前爭議較大的錄音製作的法定許可、集體管理組織延伸管理等問題給予了積極回應,並參考《視聽表演北京條約》進一步明確與表演者權相關的規定。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3月31日公布後,第四十六條關於錄音製作法定許可條款在音樂界引發強烈反應。這一條在第二稿中被刪除。
  • 《著作權法》修訂公開徵求意見 第46條是個關注點
    閻曉宏: 《著作權法》這次的修訂公開徵求社會意見,社會各方面反映熱烈,第46條就是其中的一個關注點,關於第46條主要是涉及到《著作權法》關於授權的規定,叫法定許可。我稍微做一點解釋,在《著作權法》裡一種是授權許可,一種是法定許可,還有一種是合理使用。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刪除原草案四十六條等
    中新網7月6日電  備受各界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6日下午由國家版權局對外公開發布。  國家版權局在發布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同時,還進行了簡要說明。  截至5月底收到意見和建議1600餘份  說明指出,2012年 3月31日,國家版權局通過國家版權局和新聞出版總署官方網站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
  • 律師稱《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鼓勵盜版系誤解
    本報訊(記者 蘇蕾)近日,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引發高曉松、汪峰等諸多音樂人的大討論。前日,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數十位音樂人也集體座談,擬出給全國音樂人的公開信,並就修改草案提出自己的建議。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引爭議:權利保護以意思自由為原則
    【事件回放】   2012年3月底,國家版權局發布的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一稿)》,在音樂界引起巨大爭議。  4月11日下午,中國音像協會唱片工作委員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就草案第一稿的部分條款召開記者通氣會。
  •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為啥修了十年?
    ;隨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審議,並在中國人大網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2011年7月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工作啟動以來,國家版權局已分別於2012年3月、2012年7月和2012年10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第一稿、第二稿和第三稿。2014年6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國家版權局報請國務院審議的8章90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
  • 《著作權法》修訂草案刪除錄音製品法定許可
    【財新網】(記者 任重遠)今日下午公布的《著作權法》修訂草案第二稿刪除了此前一稿中引起巨大爭議的錄音製品「法定許可」條款,並在多方面有重要修改。  7月6日下午5時許,國家版權局公布了《著作權法》(修訂草案二稿)全文,再次面向公眾徵求意見。
  • 《著作權法》草案第二稿修改達81條 僅7條未改
    昨天下午,古籍整理作品版權保護——《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座談會在景名園賓館舉行,  國家版權局著作權法修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版權局法規司司長王自強稱,《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將於本月底或下月初公布,「88個條款只有7個條款沒有修改。」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見的匯報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草案修改稿)》修改意見的匯報        ——1990年8月30日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宋汝棼        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著作權法(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分組審議。
  • 談《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中報刊轉載的法定許可
    尋求著作權利與公共利益的平衡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45條規定:「中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文字作品在報刊上刊登後,其他報刊可以依照本法第48條規定的條件,不經作者許可進行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
  • 劉宿金工作室:關於第三次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的若干意見與建議
    作者 | 劉宿金工作室一、總體意見與建議(一)修法任務和指導思想2012年底,國務院法制辦公布著作權法修改徵求意見稿,該意見稿由版權局起草。8年後,人大常委會公布的送審稿是司法部修訂的。8年間,除了前幾年在系統內對一個草稿有過一次徵求意見外,外界對修訂工作一無所知。此次的送審稿,與8年前大相逕庭,很多人表示失望與不解。我們提前幾天看到了草案,因時間倉促,在4月26日常委會開會當天,第一時間把簡要的意見送到了會議上。
  • 《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已報請國務院審議
    《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已報請國務院審議  本報訊(記者 祖薇)中宣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蔡赴朝近日表示,要啟動《廣播電視法》立法工作。健全依法決策機制,通過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機制,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要有擔當的精神和勇氣。在意識形態領域、在網際網路管理、在行業發展中,敢於負責、敢於管理、敢於碰硬、敢於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公布 "新歌3個月後可翻唱"刪了
    國家版權局6日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從6日起至7月31日,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第一稿中引起廣泛爭議的有關「法定許可」和「延伸集體管理」的條款在第二稿中被刪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