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意志力不強,不能吃苦,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比如孩子上小學以後,遇到困難就想放棄,作業一多,連想寫都不想寫。
學一個特長,剛開始還興致勃勃,但一提到每天堅持練習,每天就跟刀架脖子上一樣!尤其是學吉他、古箏這類琴弦的,光是手疼這個苦,很多孩子就更吃不了。
孩子為什麼不能吃苦,意志力不強呢?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談到,意志力的培養不是靠智力培養出來的,而是靠體力培養出來的!而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保護的太多,讓孩子沒有吃苦的機會。
李玫瑾教授直言,在孩子小時候,一定要讓他吃一些體力之苦!李玫瑾教授還分享了她小時候的故事。
在她們小時候有拉練,李玫瑾教授非常贊同這種方式!她表示在拉練的過程中,大隊伍跟著走你就得走,就算不想走也得走。
李玫瑾教授甚至還談到現在教育的一大缺點,就是家長動不動「告學校」。孩子受傷了找學校,孩子幹點兒活也會找學校!
而這種「告法」讓學校不敢做很多事兒!尤其是一些體力上的訓練,學校害怕擔責任,自然也就取消了!
李玫瑾教授強調如果學校不做這種訓練的話,家長是很難做到的。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有幾個家長能忍心自己家孩子真「荒野求生」去!
這是家長的原因,除此之外,孩子本身會因為經歷挫折太少,抗挫折能力不夠,害怕失敗而不敢迎難而上;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對自己缺乏信心,膽小不敢嘗試。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一、學遊泳
前面已經提到了,李玫瑾教授主張通過吃苦來提升孩子的意志力,但很多苦現在在學校吃不了怎麼辦?
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建議是讓孩子從小練習遊泳,可以早到4、5歲。學遊泳的過程中,教練是把孩子直接扔下水,讓孩子自己在水裡撲騰。
這樣孩子才能學會遊泳!李玫瑾教授還強調家長在孩子學習遊泳的一天,一定要問孩子一個問題:「你第一次遊泳是什麼感覺」?
孩子可能會描述的很可怕,都遇到了什麼危險。但你接下來要問:「那後來怎麼樣了」?孩子可能會說沒事兒了,我敢下水了!
此時你要告訴孩子要記住這種感受。以後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個經歷!
二、每年陪孩子爬一次山
爬山是非常磨鍊意志力的一項活動,孩子小的時候,選擇的山峰可以矮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山峰的高度也要逐步增加。
在孩子爬不下去的時候,家長要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想辦法幫孩子克服內心的疲憊。比如讓孩子聽音樂、吃點食物休息一下、講一個故事都是好方法。
三、讓孩子接納失敗,增強自己的韌性
孩子意志力弱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輸不起,尤其在上幼兒園階段特別明顯。作為家長如何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呢?
首先家長一定要認可孩子的努力,不要因為孩子沒做對一道題、沒學會一項技能,就直接否定孩子。
這樣在孩子心中會認為,努力比成功更重要。這樣的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和韌性會越來越強!
其次,要理解孩子面對失敗時候的痛苦,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感受到了他的情緒。你可以說:「寶貝,我知道因為什麼失敗了,你很難過!其實我小時候也經歷過這樣的事」。
所有的情緒一旦被理解,就能排解一大部分。之後你再跟孩子講,你曾經是如何走出這個失敗的困境,如何總結經驗的!
最後,可以通過逆商故事進行心理暗示。比如我經常會給孩子講《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中的逆商教育裡的故事。
裡面有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兒》,故事的內容是講述威威龍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輸掉了比賽,所以很沮喪,並且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但恰巧在比賽結束後,發生了事故,大家都被困在比賽賽場。最終威威龍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帶領大家逃出了賽場。
這個故事教會孩子正確看待失敗,明白失敗不一定是壞事,後面可能藏著更大的轉機。而這種心態對於任何一個生活在社會上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這套書是由原創情商早教領導品牌歪歪兔所創作,如今累積銷量已經達到了5000萬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看。
最後把埃·斯賓塞的一句話分享給所有人:「意志引人入坦途,悲傷陷人於迷津」!願所有人都是意志堅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