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2020-12-17 譽家裝飾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這裡的七、八、九指的是農曆初七、初八、初九。

初七不能出門的原因是,沒有辦好七件事,即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就是農村人常說的開門七件事,在以前出遠門的一般都是農村的當家人,必須要提前安排好家裡面的生活才能出門,因此,不是不能出門,把這七件事辦好同樣可以出門。

初八不能回家,同樣是有講究的,古人有八條做人的道德準則,即孝、悌、信、忠、義、禮、廉、恥,違反了其中任何一條,農村人就認為對不起自己的祖宗,自然沒有臉面回家。

初九出門惹是非,是土家族的一個禁忌。在他們認為初九是「紅煞日」,有「出門遇紅煞,一去不歸家」說法,這一天出門會給自己惹來是非。

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人生就是不斷的戰鬥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俗話說:百事孝為先;可俗話又說:忠孝不能兩全!俗話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可俗話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騎士粵

初七我出門我騎我的川崎h2r把一輛天籟撞了,只是輕輕的碰了一下,車主下車就罵髒話,眼瞎啊,他一看我是騎摩託車的就說,你他媽的陪的起嗎?其實也沒什麼都沒有刮花!就是輪胎輕輕碰了一下!為什麼開小車的就瞧不起開摩託車的?

@順成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外出惹事非,初九為什麼不能外出呢?那是老黃曆了,現在是三六九往外走。不要等人家都上班了你還沒找到好日子出門。

@冬日暖陽

好象知道一些神叨叨的東西就是先生一樣,更有甚者自己和家人買東西只買便宜點,卻用錢去養「僧」,騙子積少成多有了八套房子十部車子,自已苦熬日子等去西天,愚味。

@艾諾初見

現在的人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扔了,就連出生的時辰八字都打破了,都可以剖腹產了,要想什麼黃道吉日生就什麼時候生,算命先生都懵了,都下崗了,還講這些幹嘛?

@一汪清泉

我老家安徽六安的,這邊也是說初7不出門,初8不回家,初9倒是沒聽說。都是口口相傳,傳下來的,這就是傳統文化吧。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正月初七晚上不關燈睡覺,那樣會全年都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哈哈,其實都是心理作用了,每天都有回家的人,不在乎那些個東西了!

@光子恆心

傳統文化都被你們曲解成什麼了!!!

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說古時候,現在的平常人家都齊嗎?

多讀書,多走訪,少說話,會死啊???

七不走,八不歸是提醒出門在外的遊子,出門在外要想著家裡有盼著你回家的妻子。不要忘了母親的囑咐,千萬不能惹事生非好嘛!不要帶個疤回家。

@海晏河清

初九出門惹是非,跟我們家那邊的剛好相反,三、六九等逢帶九之日都是出門的好日子,三六幾往外走,金銀財寶往家摟!三六九都是多和順之意,所以以前人都圖個吉利及彩頭!雖然這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以前是農耕自給自足的社會,這些都是地方的民俗!現在人生活節奏快,這些舊的風俗習慣慢慢也就淹沒了!

@侃文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識?什麼開門七件事的油米茶等有關係是不對的,在我的家鄉是家人老人了,就過七,就是七天。每過七天都要上墳上燒紙、哭亡靈!所以說都忌諱初七、十七、二十七出門!

八不歸,也是和死人有關!死者逝世那一天,若是初八、十八、二十八亡靈閻王爺跟前挨棒打。家人都會用五彩紙糊個蓮花,說法是亡靈躲到蓮花下,都免去一頓棒打!所以說活人忌諱,龍七逢八即不出門也不回門!

總結下來,大家對於這句俗語說法各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迷信、一種美好願望,只為出門圖個吉利,圖個平安;還有人認為,它的本來含義是教育人出門前處理好家中事務、在外嚴格審視自己,弘揚的是一種對家庭負責、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生活態度。

這就是中華文明之博大精深,精練!對於此類俗語要抱著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認識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古人對數字迷信的說法,「七」諧音「欺」,這天出門不吉利,容易受欺負。「七」象形「匕首」,匕首兇器也,不吉利。古人對於外出看的很重要,所以避免在帶「七」的這天外出。另外古代婦女有「七去」或稱「七出」之說,即婦女觸犯「七條」會被丈夫休回娘家(一淫佚、二不事舅姑、三口舌、四盜竊、五妒忌、六惡疾、七無子。)。還有人死後要燒五七紙等等。所以在古代「七」是不吉利的數字。這就是「七不出」的來歷。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過年出門要注意哪些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過年出門要注意哪些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從古至今遺留下來了無數的文化瑰寶。就像大家在博物館中看到的那些一樣,這些有形的東西能夠最直接的將那一個時期的歷史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這裡的「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意思是說農曆的初七禁忌出行,初八呢,外出的遊子不宜歸家,初九就有點危言聳聽了,若是外出恐怕還會吃官司的。然而,在過去的農村,卻不乏一些沉溺於迷信思想,不能自拔的人,常常會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舉動。比如著名作家趙樹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結婚》中就塑造了兩個典型人物,一個是前莊上的二諸葛,一個是后庄上的三仙姑,都是動輒就要測吉兇的。為什麼說「七不出,八不歸」呢?據說是由漢字的象形文化引申而來。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是什麼意思?
    這句俗語不僅是過去農村盛行,現在農村仍然還有很多人都相信和運用這種古老的出行方法。~~「七不出」,古代人在逢七的日子是不能出行的。古代人出行,那個時候交通工具落後,普通人出行只能徒步行走,一到遠方求學、做官、經商,一去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因此,非常講究吉祥,相信封建迷信。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是什麼意思?或許你也沒想到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是什麼意思?或許你也沒想到生活中尤其是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並且有很多人並不理解很多民間俗語的意思。今天已經是正月初七了,村裡的人們對出行這一方面也是有一定規範的詞語的,就比如老年人在初期吧,嘴上常說的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這句話也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熱議,並且也有很多農村人並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在農村裝著還是非常典型的詞語的。「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是什麼意思?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究竟是什麼意思,長見識!
    雖然現在農村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但是農村文化和淳樸的民風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這句話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說得有道理嗎?仔細看過之後,還真是漲了不少見識!七不出首先我們說「七不出」,古人認為七這個數字不吉利。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出遠門的時候,都要選個黃道吉日,目的就是圖個順風順水。到後來有了一句「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的老話。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你知道嗎?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你知道嗎?農村人的精神交流中,最普遍的就是習俗,雖然聽起來並沒有什麼內涵,但村民們一聽就能夠知其中表達的意思。因此很多的村民們,雖然看似並沒有多少文化,卻能夠將這些俗語凸顯出來。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有道理嗎,看完長見識!
    我國的農村文化,是我國眾多文化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而民俗諺語更是我們生活中廣為流傳的文化形式。不過隨著現代的發展,很多民間的老話都已經失傳了,讓人十分的痛心。俗語文化其實就是用簡單的語言來折射人生的智慧,教後人如何為人處事,規避風險。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現在出門也這樣嗎?這原本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教會我們懂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重要性,也告訴我們,出門在外,注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品行,但時間一長,大結局忘記了它原本的寓意,反而成了迷信的說法。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啥意思?出門要注意哪些?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七不出:「七」象形文字「匕首」,匕首兇器也,不吉利。古代人對於外出看日子非常重要,因此請避免在當天與「七」的這天一起外出。另外古代婦女有「七去」或稱「七出」之說,即婦女觸犯「七條」婦女將與丈夫離婚回到自己的家中。還有人死後要燒五七紙等等。
  • 正月初九|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出門一大堆」啥意思
    也是寓意日子紅紅火火,一家人越過越富有的意思。全家人在這一天都要開心,不生氣,也不打罵小孩子,生怕玉帝不開心,怪罪,俗話說「打生日,罵壽日」,他老人家過生日,再怎麼不開心,也要忍耐一下,不要讓玉帝生氣。我中華民族以九為大,正月為一年開始,初九日傳聞不管辦事還是許願,王皇大帝都賜天下萬民心想事成,好夢成真。
  • 農村人過年時講究的「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長久流傳下來的講究和風俗,可是由於時間久了,很多的意思都被現代人誤解了。比如這句過年的講究「七不出門,八不歸家」,很多人就理解為逢七不出門,逢八不回家。那麼這句話真如字面理解的那樣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下。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例如在農村有句非常流行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在普羅大眾的認知裡,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農曆初七的時候,一般是不允許出門的,而在農曆初八,則是不歸家。為何在農村人的眼裡,七和八會有獨特的意思呢,難道說初七出門或者初八回家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嗎?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大年初九有啥講究?
    俗語:「七不出,八不歸」,大年初九有啥講究?一年終於迎來了盡頭,大家以為這就完事了嗎?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咱們開工卻能一邊工作一邊過年。沒錯,除了休息滿一個星期外,過年還可以過到工作中。一般來說放假期間的年,是和親戚朋友一起過的,放假後的年就是和工作上的小夥伴一起過了。
  • 七不出,八不歸是什麼意思呢?別誤解了先人的本意
    現在農村的人們出外打工的多,只要出門就認為要選個好日子,有種說法是「七不出、八不歸」,因此,有很多人農曆初七這天就不出門,初八則不回家,是這樣的嗎?其實古人所說的「七不出,八不歸」並不是說初七不出門,初八不歸家這個意思。這句話是老祖宗傳下的不假,但這是用來教育後人的話。
  • 大年初九是什麼日子?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是什麼意思
    中國傳統節日多,節日裡總有著有趣的傳說,有些是你能理解的,有些不能,這不你理解民間傳說「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上九是指大年初九,你知道2018年大年初九是幾月幾號,大年初九是什麼節日嗎?民間傳說是民俗節日的一種,大年初九的風俗和禁忌都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