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婉約」的一首詞,就算是柳永,也未必能超過

2020-12-20 謝小樓

蘇軾是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他那些流傳千古的經典名篇,多是豪放詞。不過,蘇軾長於豪放,亦擅婉約,他的婉約詞,也有許多經典名篇。

比如《蝶戀花·春景》,就是蘇軾婉約詞中的精品,詞中「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已成我們常用的習語之一。

這首詞寫得清新秀麗,王士禎《花草蒙拾》說:「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屯田就是柳永,最擅長的就是婉約詞,王士禎說,這首詞深情婉約,就算是柳永,也未必能超過。

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常被當成一首愛情詞來解讀,不過細味此詞,行人與佳人本是陌生人,哪裡來的愛情,不過詩中確有一種淺淺的情愫,如果是愛情,那也是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愛情。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杏花凋謝,只有點點殘紅,枝頭長出小小的青杏,燕子斜飛,碧綠的小河環繞著村落人家流淌。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柳枝上的柳絮,被春風越吹越少,天涯路遠,何處沒有芳草呢!

這一句出自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意思是世間什麼地方沒有芳草,你又何必苦苦懷戀故地?這是詞中行人的自我安慰。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行人的天涯之路,從一堵院牆邊經過,牆裡傳來了一位佳人的笑聲,原來牆裡邊有一位佳人在蕩鞦韆。

行人是惆悵的,但此時,佳人的笑似乎瞬間驅散了行人內心的惆悵,因為那笑聲中充滿青春美好的氣息。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但是,牆內佳人笑卻漸漸聽不到了,也許是她感覺到了牆外有行人,刻意迴避,也許是累了回房了,行人被佳人激起了美好的情愫,卻又被佳人漠視了。

這裡的情,不一定是愛情,也許只是行人聽到佳人的笑,產生了對美好的年華的嚮往,也許只是行人在這天涯行旅中渴望的一絲慰藉,這只是一瞬間美好的感受與情愫,但是這種感受與情愫被佳人漠視了,行人最經得到的是更深的惆悵。

詞中「天涯何處無芳草」一句,現在常被我們用來安慰失戀的人,但有原詞中,是行人對人生孤寂的自我安慰,走到哪裡都有美景,這美景便是人生孤寂旅程的一絲慰藉,就如蕩鞦韆的佳人,但是,多情終被無情惱,多情的人必自傷。

相關焦點

  • 蘇東坡最地道的一首婉約詞,被詞家評價「柳永未必能及」
    蘇東坡打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提倡詩詞同源,並主張「以詩為詞」,大開詞境,創豪放詞風,大大地提高了宋詞的抒情功能,使得詞的地位得以提升,成為與詩同等的文體。而蘇東坡的豪放詞佳作猶受世人喜愛,「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等等豪言壯語都已成千古名句。蘇東坡本人也因此成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多情堪比柳永,越讀越有味!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多情堪比柳永,越讀越有味!蘇軾是一位全才,他不僅在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頗高的造詣,更是在詩詞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知道蘇軾的詞大多都很豪放健美,但他婉約風格的作品也是別樣動人,可謂精妙絕倫,盈潤如珠!
  • 解讀柳永(2):如果比閱讀量,蘇東坡的詞能超過柳永嗎?
    婉約詞意境今天的文學史多肯定豪放詞,而對婉約性質的詩詞泛濫表示不滿,其理由往往在於:婉約詞在內容上多集中在男歡女愛,離愁別緒,過於狹窄;婉約詞在風格上,缺乏陽剛之力,格調低沉,太軟媚了。但是,在蘇軾生活的年代,婉約詞最為盛行,尤其以柳永的詞為最,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說法。在這種背景下,蘇軾開始大力寫作豪放詞。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婉約詞在兩宋時期的文壇,大部分時間內作為主流而存在,幾乎每個詞人都寫作過婉約詞,這根宋代的國家氣質在整體上偏向於陰柔、秀氣、溫和,有很大關係。柳永一生創作了87首慢詞,125首調子,都屬於婉約詞。不過,他創作的慢詞的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他之前的所有詞人,這是他對宋詞的第一大貢獻。慢詞是一種篇幅較長,節奏舒緩,調子和歌聲延長的曲調樣式,一首詞的字數一般在58字以上,如《卜算子慢》,就是典型的慢詞詞牌,一詠三嘆,在創作上有較高要求。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這樣一個年少成名,卯足力氣想要建功立業的蘇軾,卻碰到了對手王安石,因為政見不同,他差點被搞死在獄中,最終還是王安石手下留情,自此開啟了他的貶謫之路。蘇軾的內心無疑是苦悶的,在被貶謫到黃州居住在定慧院時,就寫了一首堪稱孤獨之最的詩詞,「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婉約詞,描出了人,畫出了心!
    蘇東坡開創了詞史上「以詩為詞」的寫法和豪放曠達的詞風,但他的詞集中豪放詞尚不足十分之一。實際上蘇東坡也是很擅長寫婉約詞的,譬如:「秋雨晴時淚不晴 」、「天涯何處無芳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等等名句都是蘇東坡婉約詞風的體現。
  • 蘇軾對秦觀說:"寫詞別學柳永"。秦觀說:"柳永未必如我。"
    他的詞不亞於當世任何一位詞人,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能站在這座山頂俯瞰眾生。:&34;蘇軾看不上柳永,嫌他風塵氣太重,當蘇軾看到秦觀的詞後,便批評說道:&34;秦觀不屑的說道:&34;同為婉約派代表詞人,秦觀是獨一份,我從不認為秦觀有模仿柳永的痕跡。
  • 豪放中的婉約,婉約中的豪放,淺說婉約詞與豪放詞創作
    今天,借題發揮,順便也錄入幾首老街的婉約詞習作, 說一說婉約詞與豪放詞的作法。文中所說未必準確,都是老街自己的創作一點點心得。一、婉約詞與豪放詞婉約詞與豪放詞的說法,並不是宋朝人自己的分類。張綖最大的貢獻並不在於婉約豪放的分類,而是詞譜的製作。唐宋詞人填詞,大多是依照現有的曲譜「倚聲填詞」,當然,也有很多詞人例如柳永、姜夔、周邦彥自己既能作曲又能填詞。
  • 柳永:柳永的婉約派和蘇軾的豪放派,不同的風格,卻相互輝映
    在北宋時期,出現了許多有名的詞人,而說到婉約派和豪放派的領袖人物,就應該是柳永和蘇軾。他們都是詞壇上面的風雲人物。其實他們兩個的詞作之間有著一些說不清的聯繫,而柳永他在詞上面的創作意義,和對於景物的描寫以及題材上都給蘇軾有了一個特別大的影響,在蘇軾的詞中我們好像能夠看到柳永的影子,而他們兩個人詞作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 柳永的詞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在當時,就連蘇軾的詞都比不上
    中國詩詞史上有一個人,即便是蘇軾也繞不過去,他就是柳永。蘇軾在翰林院當官時,有天特意問一個會唱歌的侍衛:「我的詞與柳永的詞相比怎樣啊?」侍衛沒有直接回答蘇軾,而是形象委婉地說:柳永的詞,就適合十七八歲的女孩子,拿著紅檀木的拍板,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唱「楊柳岸、曉風殘月」。
  • 蘇軾最大氣豪邁的一首詞,能與之媲美的詞寥寥無幾
    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以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詞人為代表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等詞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而說起蘇軾最經典的豪放詞,無外乎兩首,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但若再加上大氣二字那無疑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勝一籌,借古抒懷的表現手法再加上蘇軾豪邁大氣的寫作風格
  • 蘇軾一生的情懷,凝聚在這首婉約的詞中,字字含淚,句句含情
    說起蘇軾,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大江東去」的豪邁,想到的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然。想到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達觀。但是作為豪放派詞風的一個代表人物,蘇軾的一首婉約詞,悼念亡妻的詞,堪稱悼亡詞中的第一。他讓我們見證了一個立體的蘇軾,可謂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 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豪放蘇軾,婉約起來連婉約詞人都甘拜下風
    周様《江城子·密州出獵》其實早在古代就產生了這種看法,宋代餘文豹曾對比蘇軾詞和柳永詞:「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吹劍錄》)庾超然《念奴嬌·赤壁懷古》但是你能想到,蘇軾作起婉約詞來一點也不輸正宗的婉約詞人嗎?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 那個高唱「大江東去」的豪放蘇軾,婉約起來連婉約詞人都甘拜下風
    (《吹劍錄》)庾超然書畫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但是你能想到,蘇軾作起婉約詞來一點也不輸正宗的婉約詞人嗎清詩人王士禎盛讚:「『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花草蒙拾》)屯田即柳永,婉約派代表詞人,王士禎感嘆恐怕連柳永都未必能作出如此綺靡動情之詞,可見蘇軾的「婉約功力」。
  • 大宋最豪放的詞碰撞最婉約的詞
    如:蘇軾、辛棄疾、陸遊等(豪放派代表)、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等(婉約派代表)。今天要說的是哪首是最豪放的詞,哪首是最婉約的詞?個人見解,最豪放的詞當屬大蘇學士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一門三蘇外加才女蘇小妹,才傾天下。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柳永打開了詞牌小令的體裁限制,開創了敘事寫景類的慢詞長調;蘇軾則以詩入詞,拓寬了詞牌的書寫對象,讓詞牌從根本上飛躍,成為能和詩對抗的文體;周邦彥則集中歸納制定了詞牌名、體式,在格式上大成,被稱作「詞中老杜」。這三個人在詞牌史上都非常重要。但是單論詞的藝術成就,不說辛棄疾、李清照,在這三人裡面,柳永是排在最後的。
  • 蘇軾的這首詞,被人們視為豪放派代表的一首婉約風格的詞作
    《蝶戀花·春景》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這首詞有的選本題作《蝶戀花·春景》,它是被人們視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的一首婉約風格的詞作。對此詞,歷來論家多關注,並且抑揚不一。當然大多數論家都是肯定而且褒揚有加的。這首詞證明了蘇軾才華的全面性。
  • 當柳永不再婉約、蘇軾不再豪邁——北宋士人反諷最強音
    宋詞作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其中也有大量反諷手法的運用。宋詞的最初形態是配合燕樂演唱的歌詞,滿足譜曲、填詞之需,並無作者的真情實感。但是到了北宋時期,宋詞卻出現了新的變化,歐陽修、王安石、秦觀、柳永等作家的出現進一步加強了詞體的抒情達意功用。無論是婉約派詞人還是豪放派詞人,他們本身及詞作都充滿著矛盾思想與內容,這些詞人大部分都有著十分相似的身世經歷。
  • 世人只知柳永的婉約詞,這一首卻恢宏又不失精緻,堪稱宋詞典範
    柳永此人,仿佛生來便應該是屬於宋詞的,也只有宋詞,只有那長長短短的詞句,那婉轉纏綿的曲調,才能承得住柳永那千迴百轉的情腸。柳永的詞,很豔,他似乎永遠不會含蓄,開口便是「倚紅偎翠」,便是「幽歡佳會」。柳永的詞,很通俗,「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流傳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