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濃園獲批「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

2021-01-19 中國臺灣網
成都濃園獲批「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

2019年01月25日 09: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成都濃園獲批「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25日成都訊 1月18日,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盛大年會——「吾創年華·2019濃園文創藝術節」。活動開幕式吸引了川臺院校機構、兩岸文創機構及活動相關單位負責人,兩岸創意設計師、藝術愛好者等500餘位嘉賓共襄盛舉。藝術節期間,舉行了濃園年度展、2019文化藝術交流項目發布活動、校企合作沙龍會、塗鴉藝術節、設計師分享會等5項精彩紛呈的主題活動。

  「吾創年華·2019濃園文創藝術節」是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後濃園舉行的首個大型兩岸人文交流項目,活動由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等為指導單位。

  開幕式上,四川省臺辦副主任趙宇向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授牌「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趙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年座談會上指出:「人之相交,貴在知心」,文化交流就是交心。去年四川出臺的「川臺70條」也明確指出「支持川臺兩地在文化創意、文化會展、文化貿易、演藝娛樂、舞臺、音樂、書畫藝術、文博、出版、數字內容和動漫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當前,正是進一步深化兩岸及川臺經貿文化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岸深度融合發展的大好時機,希望濃園以此次授牌為契機,持續深化川臺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吸引更多臺灣青年才俊來川追夢築夢,吸引更多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端業態和精品項目來川落戶發展。

  此外,臺灣中華國際產業發展協會、臺灣臺中創藝協會和臺灣僑光科技大學、臺灣示範大學、臺灣藝術大學也牽手濃園,共建產業項目基地和實踐基地,將通過繼續開展濃園創客發展中心寒·暑假創客營、「川臺文化藝術交流暨當代圖紀攝影展」、「成都創意設計周·濃園展館設計」以及首次開展「兩岸一家親·川臺當代藝術展」和「兩岸高校青年·巴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等,持續推動「兩岸院企高校交流平臺」向縱深發展。

  近年來,濃園以雙向互動方式主動融入並同步對接兩岸資源,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上成果豐碩。去年成立的玄奘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創客空間和落戶的2個川臺文創合作基地——臺灣社團法人亞太產學發展協會濃園實踐基地、輔仁大學藝術學院濃園產學人才孵化基地,已成為來川臺青認知四川發展、體悟文創魅力的良好平臺;堅持每年邀請臺灣藝術家及藝術院校師生等來川參加成都創意設計周,利用寒暑假組織臺灣藝術院校學生來川開展文化創意研習營,打造了多個川臺人文交流新品牌,促進了兩岸青年融合。此外,濃園還連續三年赴臺舉辦「川臺美術教育交流暨當代圖紀學術邀請展」活動,取得豐碩交流成果,後續正面效應持續顯現:臺灣玄奘大學與濃園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積極推動臺灣藝術家、臺灣藝術院校師生來川開展交流活動;臺灣藝術大學學生到成都辦展及「2019臺中藝術家寫生四川展」等活動也在積極對接中。

  據悉,自2000年以來,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秉持「和諧包容、務實創新」理念,成為兩岸藝文人的交流平臺和連接兩岸的文化橋梁與紐帶。其工作成果得到四川省政府和省市臺辦認可,先後被授予「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四川省重點文化旗艦企業」「蓉臺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基地」「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等榮譽稱號,搭建起了兩岸及川臺人文交流合作新平臺。(中國臺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導)

四川省臺辦副主任趙宇致辭。(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校企合作籤約儀式。(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焦點

  • 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濃園國際藝術村是由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開發並建設的中國西部最大的藝術原創基地,現佔地約160畝,共有建築70餘幢,園內90%以上為綠化景觀,近10%的建築與茂密植被形成了和諧的生態環境,映入眼帘的是鬱鬱蔥蔥的數百種植被,生機盎然的奇花異草,幽靜的池塘,讓你在不經意間,感受到與自然相融的雅致與芬芳。
  • 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榮獲「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授牌
    川臺合作示範基地12月7日,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重要論壇「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成功舉辦。本次大會評選出數十家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及8位川臺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被授予「川臺合作示範基地」,也是青羊區唯一一家被授牌的企業。
  •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2019年08月14日 08: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訪江油青蓮詩歌小鎮(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8月2日至8月5日,成都濃園創客發展中心——「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
  • 四川首次頒授「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和帶頭人
    12月7日,「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四川省臺辦、省文旅廳頒授了15個「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範基地」和15位「川臺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
  • 成都濃園舉辦「臺灣家宴節」:為臺胞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活動吸引了70多位在蓉臺胞、臺商及成都市臺聯理事、臺盟成員代表參加。成都市臺聯會長、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出席活動並致辭。
  • 成都濃園與臺灣玄奘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兩岸攜手共創繁榮
    教育永遠是中華文化傳承的中心,此次川臺美術教育論壇暨當代圖紀學術展,正是為了讓兩岸的藝術家老師、藝術教育工作者能夠直接深入的進行交流和學習,將兩岸的藝術文萃進行整合併進。「臺灣玄奘大學合影」此次由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平志英帶領的藝術團為了「兩岸攜手共創繁榮」這個理念,進行了兩岸文化藝術的強烈碰撞與合作!
  • 【中評社看四川】成都:藝術文創的孵化器——濃園國際藝術村
    走親團圍繞古蜀文明、傳統工藝、現代科技與藝術、城市建設、創新創業、川臺交流等專題進行深入採訪報導。27日下午,走親團參訪成都市規劃館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成都市規劃館:一座城市發展之窗 為更好了解成都發展史,「成都市規劃館」成為走親團當天參訪的第一站。
  • 成都濃園舉辦「臺灣家宴節」 :為臺胞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沙茶魷魚羹蚵仔大腸面線孫亦敏定居成都近年來,成都濃園通過發揮文創特色優勢,持續推動川臺人文交流合作並獲頒『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今年,濃園立足資源拓展與品牌創新,與在川創立「A想活動工作室」從事臺灣少數民族音樂推廣的臺青林良諺一拍即合,希望讓『臺灣家宴節』成為食、樂、藝三位一體的特色品牌項目,讓在川生活的臺胞能在濃園尋覓到鄉愁和歸屬感。
  • 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作成果展在成都濃園舉行
    9月29日上午,第十九屆巴蜀文化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交流研討會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作成果展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舉行。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袁明、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重慶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張敏、成都市武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平等領導出席研討會。
  • 第一屆海峽兩岸師生原創藝術作品展啟動儀式在武侯濃園舉行
    來自海峽兩岸30多所藝術院校負責人代表、藝術家代表等百餘人共聚四川成都濃園,共赴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盛會。 袁世軍● 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 袁明● 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 劉建剛● 濃園集團董事長 楊麗● 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處處長
  • 泰州單聲珍藏文物館獲批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
    近日,泰州市單聲珍藏文物館成功獲批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這是繼梅蘭芳紀念館之後,不到半年之內泰州市申報獲批的第二個省級對臺交流基地,標誌著泰臺大交流大合作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單聲先生是泰州籍旅歐僑領,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總會長,中國提出《反分裂國家法》立法促統第一人。
  • 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閉幕丨成都濃園攜手臺灣文創人傳播巴蜀文化
    本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共接待觀眾15.1萬人次,780家文創企業及機構帶來了20000餘件創意設計作品,讓觀眾享受了一場創意與設計的盛宴。據悉,27個文創產業項目還在活動期間籤約,籤約金額達到130億元。作為有著濃厚臺灣文創元素的參展方,成都濃園已連續六年參展,文創理念越「玩」越多,川臺文創產業合作走向深入。
  • 2019文創藝術節的八大主題活動今日在濃園展開序幕
    該活動由四川省文化強省智庫、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由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四川省文化產業商會、四川省民營文化企業協會、四川省輕工業設計師聯合會、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主辦
  • 川臺兩地院企合作 共推文創藝術發展
    活動在四川省臺辦、四川省文聯、成都市臺辦等單位共同指導下,由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成都天德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來自成都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等文博單位、文藝組織、文化團體,服貿協會,中小學、各大專院校代表等,以及臺灣社團法人亞太產學發展協會參訪團一行共計600餘人參加開幕式。
  • 「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舉行 首批川臺文旅交流...
    12月7日,由四川省臺辦、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在川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位嘉賓參會。
  • 濃園國際藝術村 從圈子生活到一項文化產業
    位於武侯大道的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在10年間,先後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被四川省政府列為首批「四川省重點文化旗艦企業」。  該園區從2004年開始籌備,由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10年間,園區先後被四川省文化廳命名為「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被四川省政府列為首批「四川省重點文化旗艦企業」。去年,該園區還被評為「中國創業產業最佳園區」。
  • 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到四川調研對臺交流工作
    12月5日至7日,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到四川調研對臺交流和川臺文旅文創合作情況,實地走訪了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成都大邑縣幸福公社、華燦工場·成都空間,看望了部分在川臺籍師生和創業臺青,並出席了「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
  • 濃園文創館「天晴集」展覽展現成都文創實力
    作為四川省重點文化旗艦企業,今日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今日攜首個最重要的集合式展覽品牌「天晴集」以近1000平米展示空間精彩亮相第七屆成都創意設計周。展覽現場成為眾多中外嘉賓、市民、遊客參觀、互動、深度體驗的「網紅打卡地」。
  • 看展|| 連續六屆參加成都創意設計周 濃園文創的態度對話
    四川省重點文化旗艦企業——濃園,以「濃園文創」1000 平米展示空間精彩亮相,場館以「態度·對話」為主題,以「蜀都味,國際範」為主線,呈現濃園在項目、活動、產品以及原創藝術上包容兼蓄的「濃園態度」和「國際視野」,凸顯濃園作為城市文化與品牌建設者,在文旅融合深度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展望的未來。
  • 賣掉全部家當來建藝術村 楊麗變身成都濃園「女當家」
    如今,濃園的「女當家」楊麗又開始涉足藝術衍生品,她建立了一個藝術生活體驗館,力爭讓藝術走進生活。昨日,楊麗正在澳大利亞帶領藝術團進行文化交流,她通過越洋電話接受了記者採訪,講述了自己成為濃園「女當家」的創業心路歷程。創辦藝術聚落不求短期回報楊麗的老家在資陽市樂至縣,早在1990年,她就來到成都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