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濃園舉辦「臺灣家宴節」:為臺胞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2021-01-19 華夏經緯網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活動吸引了70多位在蓉臺胞、臺商及成都市臺聯理事、臺盟成員代表參加。成都市臺聯會長、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出席活動並致辭。

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傳授製作道地臺灣菜、合唱臺灣經典歌曲……他們中有90歲高齡的老臺胞,有看好大陸發展紮根四川的「創一代」「創二代」臺商,也有跟隨父母在四川生活的小臺胞,即便年齡、身份和職業不同,但透過「臺灣家宴節」,大家共品家鄉味、共話故鄉情、共敘四川生活的幸福點滴。

林美玲(右一)、孫亦敏(左一)分享臺灣「油飯」製作精髓

已在四川定居5年多的臺灣手作人林美玲現場教授了臺灣傳統佳餚「油飯」的製作技巧,並獲臺灣美食大咖孫亦敏「站臺」,兩人共同分享了 「油飯」製作精髓。除了「油飯」,香菇肉羹、沙茶魷魚羹、蚵仔大腸面線、娘惹手卷等道地臺灣美食也都驚豔亮相。

孫亦敏定居成都15年,堅持用味道寄託鄉愁,並在70歲自創美食品牌。她直言,「鄉愁對我而言是小時候媽媽做飯菜的味道,這次活動不僅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家鄉美食解鄉愁』,更透過大家的分享體會到『兩岸一家親』的情誼 。」作為活動策劃人之一、濃園創客發展中心主任、臺胞謝柏園表示,「自己在四川生活近7年,這裡已是我的第二故鄉」,在他看來,用當地食材搭配臺灣傳統製作手藝的口感更能代表他與四川邂逅的味道。

臺青林良諺(右一)及謝柏園(右一)與林美玲互動團隊表演臺灣經典音樂

謝柏園還分享了他參與策劃的「臺灣家宴節」品牌背後的故事。「這次活動是『臺灣家宴節』的首秀。近年來,成都濃園通過發揮文創特色優勢,持續推動川臺人文交流合作並獲頒『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今年,濃園立足資源拓展與品牌創新,與在川創立「A想活動工作室」從事臺灣少數民族音樂推廣的臺青林良諺一拍即合,希望讓『臺灣家宴節』成為食、樂、藝三位一體的特色品牌項目,讓在川生活的臺胞能在濃園尋覓到鄉愁和歸屬感。這個月,我們還將合作推出『臺灣咖啡珍珠奶茶節』和『藍調音樂節』,未來也會連結更多資源,對活動進行拓展延伸,更好為大家服務,也打響『臺灣家宴節』品牌。」

活動現場,年僅9歲的申承露和5歲的申放之小臺胞一起朗誦了余光中的《鄉愁》,臺青林良諺、葉慶剛和其團隊帶來了精彩的吉他彈唱。與會嘉賓合唱《我只在乎你》,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臺青林良諺(右一)及團隊表演臺灣經典音樂

臺青葉慶剛表演臺灣經典音樂

來源:四川省臺辦

相關焦點

  • 成都濃園舉辦「臺灣家宴節」 :為臺胞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傳授製作道地臺灣菜、合唱臺灣經典歌曲……他們中有90歲高齡的老臺胞,有看好大陸發展紮根四川的「創一代」「創二代」臺商,也有跟隨父母在四川生活的小臺胞,即便年齡、身份和職業不同,但透過「臺灣家宴節」,大家共品家鄉味、共話故鄉情、共敘四川生活的幸福點滴。
  • 舌尖上的鄉愁——臺灣家宴節成功舉辦
    11月7日,一場以「舌尖上的鄉愁」為主題的「臺灣家宴節」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行。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傳授製作道地臺灣菜、合唱臺灣經典歌曲……他們中有90歲高齡的老臺胞,有看好大陸發展紮根四川的「創一代」「創二代」臺商,也有跟隨父母在四川生活的小臺胞,即便年齡、身份和職業不同,但透過「臺灣家宴節」,大家共品家鄉味、共話故鄉情、共敘四川生活的幸福點滴。
  • 「舌尖上的鄉愁一一臺灣家宴節」活動日前在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
    活動現場(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1月11日訊 由臺盟成都市支部、成都市臺聯主辦的「舌尖上的鄉愁一一臺灣家宴節」活動日前在天藝濃園藝術生活體驗館舉辦  臺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潘裕萍致辭,她說此次活動以地道的臺灣佳餚為主角,邀請在蓉臺灣手作人為盟員製作臺灣美食,教授製作方法,讓盟員們學做家鄉菜,讓離家多年的臺胞品嘗家鄉味,不忘鄉情,心懷故土。這是一次以多種形式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創新活動。
  • 客家菜系香飄兩岸 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原標題:客家菜系香飄兩岸 留住舌尖上的鄉愁  閩西是臺灣近600萬客屬臺胞的主要祖居地。其中,客家美食可以說是兩岸客家人共同的鄉愁。   據《連城縣誌》記載,白鴨在連城已繁衍棲息百年以上,清朝道光年間即為貢品,是我國唯一藥用鴨。   「去之前,苗慄縣的縣長指明要帶連城白鴨過來,他以前吃過一次,很想再嘗嘗連城白鴨的味道。」王金明回憶說,活動當天來參加的人很多,至少有2000人,可見客家美食在臺灣受歡迎的程度。
  • 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閉幕丨成都濃園攜手臺灣文創人傳播巴蜀文化
    濃園國際藝術村創客發展中心謝主任介紹,今年參展以「態度·對話」為主題,以「蜀都味,國際範」為主線,呈現濃園在項目、活動、產品以及原創藝術上包容兼蓄的「濃園態度」和「國際視野」,「不僅要做好兩岸的文創產業合作平臺,讓更多臺灣同胞了解四川巴蜀文化,還要讓文化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促進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 成都濃園獲批「四川省對臺交流基地」
    「吾創年華·2019濃園文創藝術節」是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後濃園舉行的首個大型兩岸人文交流項目,活動由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等為指導單位。
  • 以文化賦能為主題,助推「文化+」深耕融合 ——濃園舉行「吾創年華...
    以濃園原創藝術、文博存量為基礎,高校人力資源配置為依託,以協會文創企業為抓手,推動文商旅體跨界融合,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天府文創設計論壇上,南谷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文創大咖金平、臺灣文創設計大師巫永堅、洛可可集團成都設計公司總經理李之然分別做了文創設計主題演講。行業大咖們還就如何激活縣域文產資源進行案例和經驗的深度分享。
  • 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濃園國際藝術村是由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開發並建設的中國西部最大的藝術原創基地,現佔地約160畝,共有建築70餘幢,園內90%以上為綠化景觀,近10%的建築與茂密植被形成了和諧的生態環境,映入眼帘的是鬱鬱蔥蔥的數百種植被,生機盎然的奇花異草,幽靜的池塘,讓你在不經意間,感受到與自然相融的雅致與芬芳。
  • 成都濃園與臺灣玄奘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兩岸攜手共創繁榮
    當代圖紀藝術代表團在展覽期間為了加深兩岸美學教育的發展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來到了位於臺灣新竹市的玄奘大學,且成都濃園與玄奘大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觀摩臺灣師生用現代科技、手工創意結合四川在地文化所做出的藝術作品
  • 廣西最大歸僑聚居地「舌尖美味」留住鄉愁
    中新社南寧9月21日電 (林浩 張廣權 湯二田)廣西最大歸僑聚居地廣西—東協經濟技術開發區21日舉辦東南亞傳統糕點製作大賽,弘揚歸僑美食文化,留住歸僑「鄉愁」。當地歸僑僑眷及東協各國華僑現場製作特色東南亞傳統糕點,讓食客不出國門便可品嘗地道的東南亞「舌尖美味」。
  • 【中評社看四川】成都:藝術文創的孵化器——濃園國際藝術村
    走親團受到濃園董事長楊麗女士熱情接待,了解了藝術村整體發展與未來規劃和濃厚的藝術創作氛圍。據來自臺灣的董事長辦公室主任謝柏園介紹,整個藝術村佔地160畝,共有建築170餘棟,藝術家達200餘人,其中包括駐村臺灣藝術家3人(分別為:陶塑雕塑藝術家遊本冠、柴燒窯藝術家吳金維,陶瓷刀刻藝術家吳德賢)。
  • 2019文創藝術節的八大主題活動今日在濃園展開序幕
    中國發布網成都訊(劉垚)以濃園原創藝術、文博存量為基礎,高校人力資源配置為依託,以協會文創企業為抓手,推動文商旅體跨界融合,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天府文創設計論壇上,南谷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文創大咖金平、臺灣文創設計大師巫永堅、洛可可集團成都設計公司總經理李之然分別做了文創設計主題演講。行業大咖們還就如何激活縣域文產資源進行案例和經驗的深度分享。  搭建文創協同創新平臺——文創成果分享及天府文創設計項目對接會上,進行了成都濃園文創未來發展觀點分享、熊貓出發項目成果分享。
  • 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開腦洞 濃園文創潮流不息
    倒計時 1 天明天● 2019 第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 ●將在新會展舉辦提升創意產業發展環境打造創意設計產業的品牌形象成為成都市創意設計自主品牌為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 融合 發展奠定基礎1這是成都最具創意設計的地方自2014年以來成都創意設計周已成功舉辦五屆累計接待觀眾超過200萬人次在全國文創同類型活動中,穩居第一方陣成都創意設計周推動「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讓天府文化得到廣泛傳播促進成都創意經濟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特寫:親望親好鄉愁濃
    (聚焦海峽論壇)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特寫:親望親好鄉愁濃中新社廈門9月20日電 題: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特寫:親望親好鄉愁濃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雨再大,也總要回家……」屏幕上,浙江小歌手在「雲」上放聲歡歌《大夢想家》
  • 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作成果展在成都濃園舉行
    9月29日上午,第十九屆巴蜀文化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交流研討會暨海峽兩岸巴蜀文化創作成果展在成都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舉行。四川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副會長袁明、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重慶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張敏、成都市武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瑞平等領導出席研討會。
  • 第一屆海峽兩岸師生原創藝術作品展啟動儀式在武侯濃園舉行
    來自海峽兩岸30多所藝術院校負責人代表、藝術家代表等百餘人共聚四川成都濃園,共赴海峽兩岸文化藝術盛會。為深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共同發展,濃園長期以來結合藝術家、設計師、文創機構等文化團隊與臺灣積極開展藝術交流和創意設計、文化藝術展的品牌活動。具有廣泛的品牌影響力。
  •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成都濃園「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到綿陽市開展研學活動 2019年08月14日 08:4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訪江油青蓮詩歌小鎮(圖片來源:綿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14日訊 8月2日至8月5日,成都濃園創客發展中心——「2019探索巴蜀文化研學營
  • 成都濃園靠「耍」C位出道
    8月26日,指著成都市濃園國際藝術村裡的一處貨櫃,成都濃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麗向記者介紹。疫情發生後,濃園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但4月一恢復營業,楊麗就按照去年年底制定的工作計劃,啟動了第一屆海峽兩岸師生原創藝術作品展等常規活動,同時瞄準「熱點話題」、新文化消費場景,升級「魔方」計劃和周末文創集市。6月,濃園實現收支持平;而到7月,濃園漸入佳境。
  • 一杯佛手,余光中舌尖上的鄉愁
    余光中是臺灣著名現代主義詩人,其代表作之一《鄉愁》,是中學語文課本上必背課文,很多人都讀過這首詩。在以鐵觀音為首的閩南茶區,佛手歷史悠久,別具風味,也是詩人舌尖上的一縷鄉愁、佛手柑為砧木嫁接而來。 80%外銷,遊子舌尖上的鄉愁
  • 「成都.梅裡達家宴」盛啟2016成都.墨西哥風情節
    (記者 羅豔 報導)7月28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成都市商務委主辦,成都廣播電視臺產業運營中心承辦的「2016成都·墨西哥風情節——成都·梅裡達家宴」在東郊記憶拾得雨林天橋廳舉行,成都國際友城墨西哥梅裡達市副市長維克託·洛薩諾(Victor Lozano),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的負責人等成都和梅裡達嘉賓出席了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