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雷
說到冬天吃的藥,除了板藍根,金銀花也是比較常見的,很多清熱感冒藥裡面都含有金銀花。
金銀花屬於雙子葉植物中的忍冬科,它的中文學名就叫做忍冬。金銀花是一種常綠的多年生小灌木,葉子經冬不凋,直到開春以後,新葉長出,老葉才慢慢脫落,這也是「忍冬」名字的由來了。雖說是灌木,金銀花的植株卻並不挺拔,而是纏繞或匍匐生長的。也正因為此,可以種植金銀花做籬笆牆,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
金銀花的花是很特別的,花朵像長長的唇,故名唇形花。雌蕊的柱頭和雄蕊也很長,都超出花冠外面。夏天花開的時候,花冠先是白色的,後來慢慢變成黃色,故此得名「金銀花」。中國人很早就認識這種植物了,但直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才第一次出現金銀花的名字,在此之前都是叫它「忍冬」的。金銀花的花和莖藤均可入藥。作為藥材的金銀花,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種植,尤其是在山東、河南種植面積廣大,因此又被叫做「山東花」「河南花」。
曾有一段時間,社會上流傳作為藥物的金銀花摻入了山銀花,把一些消費者也搞糊塗了。其實,山銀花是與金銀花不同的另一種藥用植物。山銀花也是忍冬科的,包括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華南忍冬和黃褐毛忍冬。在形態上,山銀花與金銀花有很多不同。金銀花往往是兩朵兩朵地開在一起,因此被稱為「二花」、「二寶花」,而山銀花卻是一叢一叢地開在一起。而且,金銀花的花朵外面絨毛比較多、比較長,而山銀花的花朵外面卻顯得更光滑。就其藥效的成分而言,二者也是有差別的。不過,在治療疾病上,大多時候二者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或許是由於金銀花和山銀花的市場價格差別較大,這才引起了風波吧。以後再買藥的時候,記得看看配方,或許你就可以發現差別了。
《中國科學報》 (2017-12-15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