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與高校教師退休後的待遇差別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05 騰訊網

中小學教師和高校教師都是屬於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1日起,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納入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範疇,都同樣存在退休中人、退休新人等情況。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都是屬於教師,而且都是屬於編制內的教師,同屬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具體制度的執行上,都要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規定來執行。只要和用人單位籤訂了聘用協議,建立了勞動關係,用人單位都要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和職業年金,從繳費方式,退休手續的辦理,養老金的計算等,都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但由於事業單位之間,雖然工資體系都是執行的事業單位的工作體系,都是按照技術職稱、職務、職級等來確定自己的工資待遇。但從總體上來說,高校教師的工資水平要高於中小學教師。按照社保法的規定,養老金的計算是按照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帳戶資金餘額、退休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退休年齡等因素來綜合計算的。養老金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職業年金三個部分組成,對於具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還要增加過渡性養老金,對於退休中人同樣是按照新老兩種辦法來進行對比計算,當新辦法低於老辦法時,按照老辦法執行;當新辦法計算的結果高於老辦法時,其高出的部分仍然需要按照十年的過渡期,分期按比例計發。

但任何事情都有特殊性,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屬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但由於繳費基數不同,繳費年限不同,個人帳戶資金餘額不同,退休地不同,所以大學教師在退休以後,其養老金待遇肯定會高於中小學教師的養老金水平。這也是普遍性之中存在特殊性。從普遍性來講,執行的都是同一個政策,即《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金的計算都是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決定實施細則》規定進行計算,這就是普遍性。但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視同繳費係數的計算,要考慮在崗時所擔任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等因素,所以視同繳費係數的不同,過渡性養老金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這就是普遍之中存在特殊,特殊之中存在普遍性。

隨著2024年9月30日的到來,隨著退休中人過渡期的結束,今後養老金的計算全部按照新辦法來計算,雖然也還有視同繳費年限,也還有過渡性的養老金,但是今後高校教師或是中小學教師,養老金還是分要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這一塊,更多的是考慮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這一塊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相比,由於繳費基數的差別,體現在待遇上的差別也是非常巨大的;個人帳戶養老金,由於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差別,所以個人帳戶的差別也是很大的,過渡性養老金不再考慮在崗時的職務、職級和技術職稱,技術職稱工資已經體現在繳費基數上,過渡性養老金不再有十年過渡期,而是當期計發,職業年金由於繳費基數不一樣,所以差別也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雖然都是教師都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但由於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形成在崗工資的差別,導致繳費基數、個人帳戶資金餘額等產生差別,雖然養老金的計發方式沒有任何差別,但退休後的待遇肯定也是有差別的。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退休工資待遇差別有多大?
    眾所周知,中小學教師工資的高低跟職稱的高低有直接關係,而且工資差異一直影響到退休工資的多少。那麼,中小學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退休後每月工資相差多少呢?誰也說不清楚具體相差多少。但是,其相差的幅度應該和職稱高低之間的幅度是一樣的。
  • 廣西通知規定國企中小學退休教師可享受公辦待遇
    新華社南寧9月9日電(記者 王勉)教師節前夕,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日前下發了關於落實區直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就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政府、企業的國企辦中小學退休教師的待遇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    通知要求對國企辦中小學要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 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從十級升到七級,待遇發生多大轉變?差距相當大
    「中小學教師從十級升到七級,在待遇方面到底會發生什麼轉變?」有人問。其次,績效工資、應休未休、取暖費之類的待遇有一定的差別。崗位級別是七級的教師,在績效工資方面至少會比崗位級別十級的教師多上四五百,那麼一袋20斤裝的大米按50元算的話,七級教師和十級教師相比,前者的10袋米又到手了;在應休未休和取暖費等補貼類的待遇方面,七級教師作為副高職稱,自然也比身為中級職稱的十級教師更牛一些,至於有多牛,這在正常情況下是因地制宜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差別。
  • 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相比,退休後,養老金相差多少
    中小學教師的養老金待遇高低,與在職時的工資有關,而在職工資又與職稱高低有關,一般來說,職稱高,工資就高,職稱低,工資低,所以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相比,退休後,正高級教師的工資要高不少。不過,要弄清高級教師與正高級教師退休後,養老金相差多少,是很難的。因為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年限有關,與繳費基數有關;繳費基數又與在職時的崗位工資有關,還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等有關。
  • 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問一下,你們那裡發年終獎嗎?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果教師沒有年終獎,那麼其工資收入水平就不可能與當地公務員一樣。提到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我們早就發現,其實各地教師年終獎,而有些地方沒有年終獎一說。如果你是教師,你們那裡發年終獎嗎?截圖再來看教師法規定的教師「待遇」: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享受教齡津貼,有邊遠貧困地區工作補貼,住房建設優惠。
  • 中小學教師對職稱不滿,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第二點意見更大
    教齡相同、資歷相同、業績相當的兩個老師,只不過因為老沈分配到了一所尚有指標的學校,而老陳分配到了一所沒有指標的學校,結果,老沈一級不落,十年後便評上了副高職稱;而老陳十年後剛評上中級,二十多年後仍在為了副高打拼。他們的工資待遇相差一萬多元每年,這讓老陳心裡很不是滋味。
  • 中小學教師低收入曝光,有誰的工資能比我還低?
    作為中小學教師,對孩子慚愧,因為教育上不能給以更多的投資,只能上一般的公立學校;對於老人慚愧,因為給不了更多的贍養費,讓操勞一輩子的老人過上優裕的生活。一個中小學教師,對於家庭的貢獻實在是太有限了。不得不說,職稱對於中小學教師,太重要了,他直接影響了教師的生活質量。三、為啥晉升不了職稱;職稱晉升不了,不代表著教師水平就差,高校裡有的教師課教得好,連個副教授都不評的。只能說明這些教師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面,而無暇顧及其它。
  • 教育部:全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標準均提高10%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新華社電,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呂玉剛9月11日在做客中國政府網時表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學教師的待遇問題,並將著力縮小城鄉教師的收入差距。呂玉剛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師待遇。
  • 中小學教師的月薪資是4300,年收入高達九萬七,這個待遇高嗎?
    所以最近幾年連帶著師範專業也火了起來,在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成為熱門專業,很多家長都希望學生可以報考,尤其是女生,教師這個行業對於她們來說不但很體面,而且工作還很穩定,在薪資和待遇方面都很不錯。教師都有哪些福利待遇?
  • 什麼是教師職稱?教齡成為晉升職稱的關鍵,職稱對教師而言很重要
    研究生畢業後數人都會選擇考公務員或者成為教師這兩種工作,畢竟這兩種工作被很多人都稱呼為「金飯碗」,素來有工資高,福利待遇好的明顯優勢。這裡小編告訴大家,教師這個工作雖然工資福利待遇都很好,但是需要評教師職稱的,教師職稱對於一名教師而言還是很重要的,教師職稱越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就越好。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教師和教師職稱有哪些關係吧。
  • 中小學男教師需要的是什麼?工資待遇還是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中小學男教師需要的是什麼?工資待遇還是自我實現的成就感?這兩天又翻起來《中小學教育管理》教材,看到裡面關於教師的人本主義管理。然後又感慨這兩天發了一些關於中小學「男教師荒」的文章(大家可以翻看前兩篇文章:1、《沒想到男教師工資這麼低?難怪中小「男教師荒」!不過好消息來了》;2、《最真實的小學「男教師荒」的原因!並不只是因為「工資待遇」!》)
  • 委員建議:幼師與公辦中小學教師同酬
    針對幼兒園「虐童」「小學化」問題,深圳市政協委員王翔認為是幼兒教師待遇低的結果,她建議提高幼師待遇,讓新型公辦園的教師享受與公辦中小學教師一樣的薪酬。來自經濟界的深圳市政協委員車漢澍建議,參照本市公辦小學專任教師和相應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等因素,制定新型公辦園和非營利性普惠園專任教師薪酬指導範圍。
  • 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構建的思考
    為什麼要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我認為,主要從3個方面看這項制度設計的初衷。第一,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是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教育要回歸到原點,必須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我們要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理念必須付諸行動。
  • 為什麼高校教師可以兼職,中小學老師偏偏不行?
    這次允許高校教師兼職,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10月13日,根據安徽省委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意見》,允許高校教師從事兼職工作並獲得合法收入。
  • 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_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職業道德常考知識_教師職業道德_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共六條,體現了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和時代特徵,「愛」與「責任」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和靈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08年修訂版)(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 高校教師全員要求博士是大勢所趨,小碩入職高校已然不易
    如今博士數量年年增加,但教職的增量卻遠遠落後,如果學校未來要優化教師隊伍,最先淘汰的肯定是低學歷群體,所以沒有博士學位未來的不確定性將會大大增加。除此之外,碩士教師們還面臨許多職業發展上的掣肘。例如,在高校制定職稱晉升或者榮譽等方面的取得都有著很多的門檻或者要求,學校的博士比例是學校排名、更名、申請碩博點、學科評估等的依據,因此,學校會不斷地向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進行資源傾斜,以鼓勵更多人擁有博士學位。沒有博士學歷做後盾,晉升幾乎無緣。想在職業發展上再進一步的碩士教師們,讀博的願望逐漸高漲。
  • 教師職業吸引力為何越來越強:編制待遇有保障,教育培訓完善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關鍵在教師。編制待遇有保障「各地招聘新教師崗位的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張布和舉例說,「某個省的省會城市今年招考912個中小學教師崗位,報名人數約1.9萬,報名人數和招考崗位比例達到20:1。」編制和待遇,這是教師職業吸引力不可迴避的重要方面。
  • 這一串長長的來自清華北大的中小學教師聘用名單讓人感覺五味雜陳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境況除了可能是因為這些高學歷畢業生自身極其熱愛教育事業外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招聘學校自身的內在和外在的實際需求以及所開出的對高學歷人才的優惠傾斜政策包括安家落戶和高薪待遇等。這樣的一些優惠傾斜政策在當今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是很有吸引力的。
  • 高校教師教育者的知識結構探析
    其次,教師教育者教學活動的實踐性體現在其教學實踐的內容上。師範生作為準教師將來要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因此,教師教育者所傳授的知識與價值應當面向基礎教育實踐,以幫助準教師適應中小學教育發展的需要和變化,縮小準教師與實踐教學的差距。同時,教師教育者不僅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在師範生的教學實踐中指導其掌握實踐情境所需要的技能技巧。
  • 高校教師,年薪70萬怎麼了!
    因為待遇優厚,網友紛紛表示「檸檬」了。那麼,這個薪酬水平在高校真的算高嗎? 高學歷≠高收入 一直以來,高校教師的薪資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