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閱讀力提升

2020-12-12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臺北3月3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教育主管部門3日舉行「讀饗幸福─閱讀習慣調查」發布典禮,活動中表揚74位公共圖書館借閱楷模及12個圖書館。主辦方希望藉此活動能提升民眾閱讀風氣,讓各縣市政府更重視圖書館建設,讓民眾在閱讀中感受幸福。

民眾閱讀力躍升

目前全臺灣共有2349萬人。據臺灣201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在走入各地公共圖書館人次、借閱人次、借閱冊數、辦證數等方面,都較上年有顯著成長。

2015年進入各地公共圖書館的逾7337萬人次,比2014年增加118萬人次。平均每人進入公共圖書館3次。借閱人次逾1879萬人次,借閱總冊數逾6943萬冊,分別比2014年增長9%。

調查結果顯示,利用圖書館網站查詢資料人次首度突破4.9億,平均每人查詢約21次。17家圖書館共推出電子書47萬冊,借閱人數達到83萬人次。

以各縣市公共圖書館每人每年借閱冊數來看,臺北市為冠軍,臺南市和苗慄市分別位居第2、第3名。

臺灣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說,調查顯示了臺灣閱讀風氣的蓬勃發展,可謂社會之福,將有助於民眾知識力與競爭力的提高。

青壯年借閱數比率最高

作為公務員的陳庭基,在2015年借閱了793本圖書。46歲的他說,看書是他的樂趣,最喜歡《淘寶筆記》。看了一遍簡體版,又看了一遍繁體版。「奇遇」或「努力不懈而成就非凡」都能讓他「喜歡且沉溺其中」。

調查結果顯示,以讀者的年齡層來看,以31歲到50歲的青壯年讀者借閱冊數比率最高,佔全部比率43%。以性別來看,女性讀者佔總借閱量的60%,高於男性讀者的40%。

7歲到12歲的學童組,借閱量僅次於青壯年組,佔全部比率17%。參加本次表揚典禮的74位借閱楷模中,年紀最小的兄妹檔是來自嘉義市的5歲的林真氶及4歲的林窈如兄妹,他們也是2014年參加表揚典禮的楷模中最年幼之兄妹。借書冊數也分別從712冊增加到881冊、705冊增加到878冊。

林真氶最喜歡的書是《七色山的秘密》。他在閱讀心得裡寫道:身為一個城市人,對山的了解其實很淺薄。如果透過這本書讓人對「山」的一切有所心動,想去了解它,不要去破壞它,或許它的目的就達到了。

此次推薦的各個組別的「閱讀楷模」冠軍,他們的借閱數達到平均每月94冊,是之前相關調查結果的55倍。

臺中市67歲銀髮族借閱冠軍蘇正明先生,2015年借閱圖書高達6925冊,同時也是本次調查的借閱冠軍。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書是《喜歡我自己》,以前都不會注意自己走路安不安全,看了這本書才注意到,「因為自己能健康活著,就是喜歡我自己」。

人生、財富及休閒圖書異軍突起

從2011年起,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就利用6300萬筆大數據進行有關閱讀調查。這次調查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讀者最愛借閱的圖書類別皆為「語言文學類」。「應用科學類」是女性的次優選擇,包括烹飪、美容等主題;男性則偏好藝術休閒類,涵蓋攝影、技藝等主題。

從本次調查結果,主辦方還分析出人們的閱讀喜好,匯整出最受讀者歡迎的圖書TOP20,其中包括了黃易的武俠小說《日月當空》,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吳若權的《先放手,再放心》,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去旅行》等等。

主辦方分析說,生活面向的人生經營、財富管理及旅遊休閒等主題圖書,在人們的閱讀生活中異軍突起,已經打破以往奇幻冒險、歷史武俠、懸疑推理三分天下的閱讀格局。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14歲的楊毓芸生活在花蓮,去年她借閱了322本書。她最喜歡講述青少年階段如何和異性相處的書《酸桔子》裡的這句話。她說,這本書讓她懂得求學要盡本分,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等到我們比較成熟時,再談戀愛比較妥當。」

相關焦點

  • 全面提升孩子的閱讀力
    ,由曹文軒主編,一線名師參與編著的「國家統編語文教科書·名著閱讀力養成叢書」(以下稱《名著閱讀力養成叢書》)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國內首套關於名著閱讀力養成的叢書。曹文軒告訴記者,新版國家統編語文教材增加大量閱讀內容,目標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要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力。看了那麼多名著,為什麼卻仍然不會閱讀?讀了那麼多經典,為什麼寫作文還是發愁?看看名家與名師給家長和孩子們開列的閱讀書單,或許會有啟發。
  • 統計顯示:臺灣民眾閱讀力持續成長 電子書閱讀崛起
    新華社臺北2月25日電(記者章利新 劉斐)臺灣圖書館25日在臺北舉行2018年臺灣閱讀風貌發布記者會。統計顯示,去年臺灣民眾愛上圖書館的熱情不減,閱讀力持續成長,但閱讀習慣逐漸改變,電子書閱讀正在崛起。
  • 新書推薦丨《由理解到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新書,浙江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浙江省首批正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褚樹榮老師是這樣評價的:在滿屏都是「高富帥」「白富美」的今天,《由理解到創造:中學生閱讀力的有效提升》的作者程載國簡直就是一個農民。不但人像農夫,手中「農活」也拾掇得整整有條。他經營的田園,風光旖旎,一派豐收在望的樣子。
  • 松江區初中英語學科教師閱讀力提升實訓
    聚焦課程設計 提升閱讀能力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英語學科提出了基於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框架。為加強英語閱讀教學,引導教師掌握其基本理念和教學策略,進一步推進學科融合創新,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松江區初中英語學科教師閱讀力提升實訓在松江區小崑山學校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2位區教研員進行課程分享,李葉老師、楊月華老師、張杰老師、衡春芳老師、陸佳老師等數十位一線教師參加本次師訓。
  • 引領閱讀教學新趨勢 書果星球提升孩子閱讀力
    書過程球的雙能進階課程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幫助孩子實現成績能力的雙提升。書果星球雙能進階閱讀課程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基點,以提升孩子的閱讀力,培養終身閱讀者為目標,科學設置三級進階教學體系。雙能進階閱讀課程的第一階和第二階主要針對學段處於幼兒園至小學三年級的孩子,進行閱讀興趣的培養,幫助孩子從基礎開始,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 《閱讀力決定學習力》長沙讀者見面會
    10月22日,著名出版家、「全民閱讀」的主要倡導者和領讀人聶震寧攜其新作《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與長沙讀者見面並進行了籤售活動。活動中,讀者迫不及待地翻閱本書,說「這本書不但是提高中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習能力的專業輔導書,也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在各階段的閱讀要求和閱讀目標,解決了家長輔導孩子閱讀的難題。」
  • 聶震寧《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
    10月13日下午,聶震寧《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會(下稱「研討會」),在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舉行。本次研討會由現代教育出版社、新華網悅讀頻道聯合主辦。現代教育出版社社長陳琦和新華網移動悅讀與公益事業部總經理程前昆分别致辭,祝賀新書的出版。
  • 《深閱讀》教你提升「閱讀力」
    讀「好書」是培養「閱讀力」的前提在這「信息過剩」的時代,什麼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深閱讀》作者齋藤孝認為好書的標準是「易讀」、「有內涵」。那麼如何找到值得閱讀的好書呢?「持續讀書」是修煉「閱讀力」的基本功選書容易讀書難!很多人買書時興致勃勃,回去後卻是放入書櫃,成為裝飾品。正真堅持每天讀書的少之又少,為什麼這麼難堅持?
  • 聚焦閱讀力:「鳳凰引讀者」學生閱讀項目正式啟動
    同時,針對中小學生學習特點,開發有高質量的音視頻讀物、閱讀力測評等教育服務。作為「鳳凰引讀者」叢書的總顧問,王蒙說,「鳳凰引讀者」學生閱讀項目著眼於中小學生文學素養及閱讀力的提升,通過文學經典圖書的出版和閱讀,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並結合開展的名家校園演講和學生讀寫大賽等系列活動
  • 參考國家新課標,3-9歲的孩子應該這樣 「補」上閱讀力!
    40 個情緒管理方法3 大類字詞句基礎(修辭、反義詞、形容詞)快速識字能力、流利表達能力為了讓大家能夠好好體驗這個課程,有道給大家帶來了獨家福利:原價99元的少兒閱讀力提升課02互動式學習讓孩子愛上閱讀網易有道系統閱讀力課是國內領先的互動式少兒閱讀力提升課程,以經典繪本內容為基礎,由經驗豐富的名師帶領孩子邊讀邊學。
  • 臺灣民眾懷念馬英九?臺灣民眾:他和蔡英文就是兩個極端!
    臺頭聞編輯:暗藍12月19日,臺灣社交媒體的一段視頻引發臺灣民眾的熱議。視頻的內容是馬英九」微服」出行。此次視頻受到臺灣民眾的一致認可和討論。臺灣民眾認為馬英九的個人能力和行為習慣要遠勝於蔡英文。即使馬英九已經卸任多年,但是馬英九在臺灣民眾心中已經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這也讓臺灣民眾對馬英九有著深深的好感,臺灣民眾認為馬英九才是臺灣真正的領導人。臺灣民眾懷念馬英九時代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近日」微服」出巡被臺灣民眾拍到,並且將視頻發到臺灣地區社交網站上。視頻一經發布立即引來大批的臺灣民眾圍觀。
  • 臺灣民眾的「當局者迷」
    他成功的吸引了臺灣所有媒體的注意力,柯P的新聞天天上頭條,他的語錄正在臺灣民眾間流行。上任了一段時間了,還沒有具體的落實做成任何一件事,可是柯市長的民調與高雄市的陳菊一樣,或的68%是民的支持,不支持柯P的市民只有10%。坊間對柯先生的評論已經太多了,眾說紛紜,各有見地。但是似乎都不如在臺灣的一位渥德曼醫師(Dr.
  • 聶震寧新作《閱讀力決定學習力》出版
    繼《閱讀力》之後,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再推新作,10月13日,《閱讀力決定學習力: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文化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對該書的出版給予高度評價。
  • 智慧熊全新升級「彩插勵志版」叢書,「價值閱讀」提升孩子閱讀力
    價值閱讀,主題對品格,全面提升孩子綜合素養智慧熊一直秉承著「通過有價值的內容,讓青少年愛上閱讀,以閱讀塑造其優秀品格」的理念。早在2012年上市的「無障礙閱讀·彩插勵志版」,就通過「每一本書對應一種品格」的產品內容,培養孩子樹立正向價值觀,滋養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長。
  • 解決閱讀難題,提高閱讀能力,解碼閱讀力轉化為學習力的秘密
    :提高閱讀力的11堂課》新書發布會暨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力研討會,在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舉行。2017年,基於多年的經驗及研究,聶震寧先生在國內首次提出「閱讀力」概念,並出版《閱讀力》一書。近年來,面對廣大中小學生、學生家長和老師對於打造閱讀能力,推動學習全面提升的迫切需求和希望,聶震寧先生在近些年積累的基礎上,延伸了「閱讀力」的思維內涵,創新地提出了「閱讀力」決定學習力的新概念,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實際情況,從學前啟蒙到高中思辨閱讀,簡明精確的回答了讀者為什麼讀,讀什麼,怎樣讀,怎樣衡量讀的好不好,要言不煩,字字珠璣,幫助讀者在閱讀中做一個「明白人」。
  • 英媒:因為這個原因 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又提升了——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英媒稱,過去一年來,儘管北京與臺北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但中國大陸的大製作古裝劇卻被認為增加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臺灣民意基金會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一項年度民調結果顯示,對大陸有好感的受訪者比重上升了4%,達到48.8%,而反感大陸的臺灣民眾比重則從47.4%降至43.9%。臺師大臺語系副教授、社會學專家莊佳穎說,對大陸好感度的增加既是因為欣欣向榮的大陸經濟,也是因為臺灣民眾接觸到了更多的大陸流行文化和製作精良的歷史劇。
  • 蔡英文妄想得到臺灣民眾「體諒」?
    據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她要以「最為謙卑的心情」來請求臺灣民眾體諒她的決定。可即便是蔡英文表面上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但臺灣民眾並沒有想要體諒她,相反地,蔡英文讓美國「萊豬」入臺,卻引來了臺灣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
  • 因為這原因,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提升,體會到大陸才是真正靠山!
    因為這原因,臺灣民眾對大陸好感提升,體會到大陸才是真正靠山!據英媒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民調,49%臺灣成年人對大陸有好感,與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基金會董事長形容「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換言之,在年滿20歲以上的臺灣成年人中,有4成9的人對大陸基本上有好感。特別是25至54歲青壯年族群、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民眾中都有過半數的人對大陸有好感。這是一種「大陸崛起效應」,還是臺灣持續弱化的後遺症?對未來兩岸關係走向會發生什麼樣影響?
  • 「人是他讀的書籍」《閱讀力》聶震寧著
    分享讀書「人是他讀的書籍」——《閱讀力》聶震寧著������������������「我們討論閱讀力,最終還是要回到讀什麼書這個根本問題上來,『人是他所讀的書籍。』有時候一本適時的好書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或者成為他的指路明燈,確定他終生的理想。」隨著聶老師的筆觸,領略閱讀力風光,大開眼界。
  • 臺灣民眾支持「談和」
    但美國是否真的會幫助臺灣,相信美國非常清楚中國的底線在哪裡,也會有自己的利益衡量,臺灣民眾開始從民進黨的謊言中清醒近日有項民意調查顯示,如果解放軍真的採取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話,約有54.2%的民眾希望能夠趁早與大陸「談和」,只有16%的臺灣民眾認為要不惜一切代價去進行「對抗」,約0.8%的民眾選擇投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