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3月3日電(記者何自力 王昀加)臺灣教育主管部門3日舉行「讀饗幸福─閱讀習慣調查」發布典禮,活動中表揚74位公共圖書館借閱楷模及12個圖書館。主辦方希望藉此活動能提升民眾閱讀風氣,讓各縣市政府更重視圖書館建設,讓民眾在閱讀中感受幸福。
民眾閱讀力躍升
目前全臺灣共有2349萬人。據臺灣201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在走入各地公共圖書館人次、借閱人次、借閱冊數、辦證數等方面,都較上年有顯著成長。
2015年進入各地公共圖書館的逾7337萬人次,比2014年增加118萬人次。平均每人進入公共圖書館3次。借閱人次逾1879萬人次,借閱總冊數逾6943萬冊,分別比2014年增長9%。
調查結果顯示,利用圖書館網站查詢資料人次首度突破4.9億,平均每人查詢約21次。17家圖書館共推出電子書47萬冊,借閱人數達到83萬人次。
以各縣市公共圖書館每人每年借閱冊數來看,臺北市為冠軍,臺南市和苗慄市分別位居第2、第3名。
臺灣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說,調查顯示了臺灣閱讀風氣的蓬勃發展,可謂社會之福,將有助於民眾知識力與競爭力的提高。
青壯年借閱數比率最高
作為公務員的陳庭基,在2015年借閱了793本圖書。46歲的他說,看書是他的樂趣,最喜歡《淘寶筆記》。看了一遍簡體版,又看了一遍繁體版。「奇遇」或「努力不懈而成就非凡」都能讓他「喜歡且沉溺其中」。
調查結果顯示,以讀者的年齡層來看,以31歲到50歲的青壯年讀者借閱冊數比率最高,佔全部比率43%。以性別來看,女性讀者佔總借閱量的60%,高於男性讀者的40%。
7歲到12歲的學童組,借閱量僅次於青壯年組,佔全部比率17%。參加本次表揚典禮的74位借閱楷模中,年紀最小的兄妹檔是來自嘉義市的5歲的林真氶及4歲的林窈如兄妹,他們也是2014年參加表揚典禮的楷模中最年幼之兄妹。借書冊數也分別從712冊增加到881冊、705冊增加到878冊。
林真氶最喜歡的書是《七色山的秘密》。他在閱讀心得裡寫道:身為一個城市人,對山的了解其實很淺薄。如果透過這本書讓人對「山」的一切有所心動,想去了解它,不要去破壞它,或許它的目的就達到了。
此次推薦的各個組別的「閱讀楷模」冠軍,他們的借閱數達到平均每月94冊,是之前相關調查結果的55倍。
臺中市67歲銀髮族借閱冠軍蘇正明先生,2015年借閱圖書高達6925冊,同時也是本次調查的借閱冠軍。他說,自己最喜歡的書是《喜歡我自己》,以前都不會注意自己走路安不安全,看了這本書才注意到,「因為自己能健康活著,就是喜歡我自己」。
人生、財富及休閒圖書異軍突起
從2011年起,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就利用6300萬筆大數據進行有關閱讀調查。這次調查結果表明:男性與女性讀者最愛借閱的圖書類別皆為「語言文學類」。「應用科學類」是女性的次優選擇,包括烹飪、美容等主題;男性則偏好藝術休閒類,涵蓋攝影、技藝等主題。
從本次調查結果,主辦方還分析出人們的閱讀喜好,匯整出最受讀者歡迎的圖書TOP20,其中包括了黃易的武俠小說《日月當空》,東野圭吾的小說《解憂雜貨店》,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吳若權的《先放手,再放心》,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去旅行》等等。
主辦方分析說,生活面向的人生經營、財富管理及旅遊休閒等主題圖書,在人們的閱讀生活中異軍突起,已經打破以往奇幻冒險、歷史武俠、懸疑推理三分天下的閱讀格局。
「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14歲的楊毓芸生活在花蓮,去年她借閱了322本書。她最喜歡講述青少年階段如何和異性相處的書《酸桔子》裡的這句話。她說,這本書讓她懂得求學要盡本分,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等到我們比較成熟時,再談戀愛比較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