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重慶可看兩個《金鎖記》 粵語版、京劇版你想pick哪一款

2020-12-17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2日18時5分訊(記者 舒婷)張愛玲的《金鎖記》曾被各種藝術形式以各種版本演繹,而由海派作家王安憶編劇、金馬金像獎導演許鞍華執導,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主演的粵語版話劇《金鎖記》,自2009年問世後一度創下香港舞臺劇演出場次記錄,並且在國內巡演後留下極佳口碑。今(22)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時隔兩年,粵語版話劇《金鎖記》又來重慶了,而這次市民還能欣賞到重慶打造的京劇版《金鎖記》。

據了解,這是由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的渝港文化交流活動,重慶、香港的藝術團體將分別以京劇和粵語兩種不同形式演繹話劇《金鎖記》,互相交流切磋。

《金鎖記》改編自張愛的原著小說,故事以曹七巧的一生為主線,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敘述她如何由一個身心健康的少變成惡毒尖酸的怨婦。

據介紹,京劇版由重慶京劇團打造,其本打通京劇、話劇的藝術表達,突破京劇的舞臺調和程序表現,有致委婉,盪氣迴腸的京劇唱腔,極具現代象徵意味的舞美,卻也體現簡約凝重,時空轉換靈活的傳統戲曲「一桌二椅」的美學,全劇風格悽美典雅,細膩講究。

而香港藝團的現代話劇版本,依據《金鎖記》時代背景設計服裝及布景,演員則以現代人手法演繹一字一及一舉手一足。

在今日的新聞通氣會現場,「兩個」曹七巧同臺,分享了自己對這個角色的理解,並表示期待兩個不同版本間的碰撞。

據悉,京劇版《金鎖記》將於明(23)日晚19:30在重慶群眾藝術館群星劇院公益演出;粵語版將於5月25日晚19:30在重慶勞動人民文化宮大劇院開演,市民可在網絡平臺購票。

相關焦點

  • 話劇《金鎖記》一次來了倆 粵語版隔空「對話」京劇版
    時隔兩年,粵語版話劇《金鎖記》又來重慶了,而這次將與京劇版《金鎖記》「對話」上演,為市民帶來視聽盛宴。5月2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渝港文化交流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由香港駐重慶聯絡處、市文旅委和市政府港澳事務辦主辦的渝港文化交流活動將於本周在重慶舉行,來自重慶、香港的藝術團體將分別以京劇和粵語版話劇兩種不同形式演繹《鎖記》。
  • 《金鎖記》倆「曹七巧」對話 港版話劇渝版京劇輝映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香港話劇版的女主角曹七巧飾演者焦媛(右),與重慶京劇版的曹七巧飾演者程聯群在重慶一起分享兩齣劇的精彩看點。
  • 山城迎來兩個「曹七巧」 月底將上演重慶京劇、香港話劇版《金鎖記》
    會上主辦方介紹,5月23日和5月25日重慶香港兩地的藝術團體將會分別以京劇和現代話劇的手法,演繹張愛玲同名小說《金鎖記》。這也是首次京劇與舞臺劇的碰撞、京劇與粵語的碰撞。 高志森導演表示「重慶人民很幸福可以在同一時期內觀看到京劇與現代劇兩個版本的《金鎖記》」。
  • 以重慶京劇、香港話劇演繹的張愛玲同名小說《金鎖記》將亮相山城
    政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重慶市文化和?遊發展委員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推動下,在重慶萬豪酒店召開了渝港文化交流新聞通氣會。會上主辦方介紹,5月23日和5月25日重慶香港兩地的藝術團體將會分別以京劇和現代話劇的手法,演繹張愛玲同名小說《?鎖記》。這也是首次京劇與舞臺劇的碰撞、京劇與粵語的碰撞。
  • 京劇《金鎖記》:舞美使用18道可移動石窟門
    京劇《金鎖記》:舞美使用18道可移動石窟門 2014-10-23 16:16:08  根據張愛玲經典小說改編,重慶市京劇團演繹的現代京劇《金鎖記》,將於本月28日赴上海參加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與全國的觀眾見面。
  • 京劇《金鎖記》亮相重慶八中藝術節 老戲骨:不要低估高中生欣賞水平
    (原標題:京劇《金鎖記》亮相重慶八中藝術節 老戲骨:不要低估高中生欣賞水平)
  • 《金鎖記》11年後再登藝術節 粵語版主演焦媛:上海觀眾是真的熱愛...
    無圖說■本報記者 諸葛漪話劇《金鎖記》是王安憶的第一個舞臺作品,2004年在第6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好評如潮。時隔11年,這個劇本由許鞍華執導、焦媛主演,以粵語形式呈現,11月7日、8日亮相第17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演出3場。
  • 京劇《金鎖記》被盛讚 重慶「曹七巧」不遜京城名角
    最後一輪展演劇目點評會今日舉行,重慶京劇團的《金鎖記》受到評委們一致肯定。對於主演程聯群的表現,評委們喜愛之情更是溢於言表。明晚在重慶大劇院,本屆「中戲節」將閉幕並舉行頒獎晚會。戲劇處理獨運匠心對京劇《金鎖記》半個多小時點評中,評委安志強首先誇讚其在戲劇節的表演是一次「華麗的亮相」。「京劇能否演好《金鎖記》?其實在觀看演出之前,在我心裡還是一個大大的疑問。」
  • 京劇《金鎖記》昨晚上演
    7月20日晚,京劇《金鎖記》在市川劇藝術中心演出。記者 熊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夏婧 實習生 楊晨)原汁原味的京劇唱腔、華麗的舞臺布置、電影分鏡式的表現手法……7月20日晚,由重慶市京劇團打造的現代京劇《金鎖記》在市川劇藝術中心上演。   「三十載兮冷月看……」昨日演出現場,一段鏗鏘的男音一出現,便震驚全場。
  • 一曲兩詞,國語版和粵語版,你認為哪個更經典?
    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版本的歌曲,是國語版和粵語版。一曲兩詞的歌曲比比皆是,能夠二度填詞的歌曲當然是旋律優美的經典歌曲。不過,對於兩個版本的歌曲哪個更經典,大概是仁者見者、智者見智了。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一曲兩詞的經典國語歌和粵語歌。
  • 三個版本的瓶邪,你pick哪版
    龍哥這部從傳出定角開拍的消息時,就讓許多網友大聲呼籲期待,等不及要看了。之前傳出過龍哥肩扛美女的路透照,酸了不少網友,直呼想成為那個被龍哥扛在肩膀上的人。這版小哥的扮演者是黃俊捷,外型還是挺帥的,之前他在《三生三世枕上書》中飾演白真一角。我很期待毛曉彤飾演的阿寧,畢竟沒有看她演過御姐,她在《錦繡未央》裡飾演的反派李常茹可謂是少有的黑化不靠眼妝的演員,演技值得肯定。
  • 京劇也可看故事 《金鎖記》《弄臣》徵北京戲迷
    圖為《弄臣》劇照   第七屆北京國際戲劇舞蹈季主打「跨界」和「融合」,而兩部來自臺灣的新編京劇《弄臣》和《金鎖記》更是將這種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曹七巧」和「弄臣」兩個京劇舞臺上的新形象都大放異彩  傳統京劇戲迷津津樂道的都是一段段的經典唱腔,而這兩部新編戲除了講究的唱腔之外,在故事方面也更加耐看,使許多對京劇抱有成見的年輕觀眾更易於接受。  張愛玲的《金鎖記》對於許多年輕觀眾來說早已爛熟於心,書中的曹七巧更是一個經典文學形象。京劇《金鎖記》為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而選擇了這個題材,可以說非常討巧。
  • 87版《紅樓夢》寶玉的2個新娘子,兩種風情,你pick哪一個?
    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雖然兩人成了親,可寶玉心裡裝著的只有林妹妹。《紅樓夢》中出現了寶玉的兩個新娘子,一個是寶玉幻想的林妹妹,一個是現實的寶姐姐。黛玉的新娘妝,充滿少女氣息,我見猶憐。而看寶釵的新娘妝,貴氣十足,宛如一幅貴婦模樣。87版《紅樓夢》寶玉的2個新娘子,兩種風情,你pick哪一個?這兩種不同風格的新娘,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 許鞍華執導、焦媛主演《金鎖記》5月登陸重慶
    粵語演出 中文字幕許鞍華,一個家喻戶曉的最佳導演;張愛玲,一個載入歷史的個性作家;王安憶,一個低調紮實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位女性藝術家,以原著、編劇、導演、主演的身份,共同打造舞臺版《金鎖記》。或許《金鎖記》能為你解答。
  • 許鞍華舞臺處女作《金鎖記》 逼焦媛裹腳上陣
    這是香港導演許鞍華首部舞臺劇作品,由作家王安憶擔任編劇,香港知名演員焦媛、尹子維用粵語主演。許鞍華要求焦媛「纏腳上陣」,希望她能體驗昔日女人「三寸金蓮」的步姿。  導演許鞍華逼焦媛裹腳上臺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在王安憶手中變成了六幕話劇。而這也是王安憶首個改編劇本。
  • 京劇《金鎖記》座談會獲季國平好評
    原標題:京劇《金鎖記》座談會獲季國平好評 為響應「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委員會關於在全市部分國有演出劇院開展「渝州大舞臺·好戲月月演」惠民演出的活動,重慶市京劇團原創京劇《金鎖記》日前在國泰大劇院上演。
  • 《使徒行者2》熱播,你喜歡看粵語版還是普通話版?
    ,所以看的港劇都是國語版的。後來有了電腦,就一直看的是粵語版的,而個人也比較偏粵語版。我們先來說說國語配音:  一,國語配音演員是固定的  TVB的國語配音演員早期是來自臺灣,後來慢慢的就招了一些內地人。TVB港劇的配音還是由自家的配音員完成的,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 分享五個免費的pdf轉換器,你更想選擇哪一款?
    首先我們找到了幾款免費轉PDF工具來看看各方的優點和缺點,這樣大家選擇起來就一目了然了,也可以避開一些錄屏工具的神坑了。工具一:WPS或者office這兩款工具其實操作內容很像,所以放在一起給大家介紹。
  • 港版話劇《金鎖記》福州驚豔上演
    港版話劇《金鎖記》福州驚豔上演 2017-05-08 09:51:劉可耕 攝 此次是香港版話劇《金鎖記》第四次在內地巡演。 劉可耕 攝劇中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飾演曹七巧。 劉可耕 攝《金鎖記》講述的是曹家為攀附權貴,把曹七巧嫁進豪門姜家,她丈夫是癱病在床的姜二爺,七巧卻鍾情於三爺季澤。 劉可耕 攝劇中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飾演曹七巧。
  • 最驚豔張愛玲《金鎖記》 四個女人一臺戲
    張愛玲的《金鎖記》曾被各種藝術形式以各種版本演繹,而由海派作家王安憶編劇、金馬金像獎導演許鞍華執導,香港舞臺劇女王焦媛主演的粵語版話劇《金鎖記》,也許是這幾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版本。5年之後,香港焦媛實驗劇團找到王安憶,同一個劇本在「粵語化」之後,被搬上香港舞臺。而因為完全不同的創作陣容,這版《金鎖記》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舞臺光華,比之上海的版本,更合乎很多觀眾心目中的那個《金鎖記》和曹七巧。  導演許鞍華是張迷,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許鞍華曾不止一次地自稱是張愛玲的「粉絲」,她的電影《半生緣》至今也是很多觀眾心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