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與中國文化

2020-12-13 超凡博弈

《金剛經》與中國文化

般若類經典,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類經典。般若類的著作很多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金剛經》和《心經》。

自從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了《金剛經》和很多的般若類經典之後,這般若類經典在中國就廣泛地流行了起來,中國佛教就進入了般若時代。

在唐代的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從儒道釋這三家的經典裡面,各挑選了一部,並且親自作註解,頒行天下,廣為流通。

玄宗選的儒家的經典是《孝經》,道家的經典是《道德經》,佛家的經典就是這一部《金剛經》。

這一舉措,對《金剛經》在民間和後世的廣泛流傳,那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明代的時候,明成祖朱棣曾經編纂過《金剛經集注》。他從歷代名家的註疏裡面,精選了幾種,和這些經文,《金剛經》的經文合在一起,刊印流通,並親自作序,盛讚《金剛經》它的功能它的作用,說《金剛經》是眾生「明心見性」的關鍵。

了年紀一把,鬍子一把,說話洩氣漏風,走路跟頭把式的老先生,也會像老兒童一樣,到了人多的場合,按捺不住要表演,使大家注意他。否則,將老人家旁落於鏡頭之外,焦距沒有對準他,會五急六受,十分痛苦的。

歷代的書法名家大家,像柳公權趙孟,文徵明,董其昌,傅山等等,也都滿懷虔誠地書寫過《金剛經》,這些墨寶一直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仍然是書法臨驀的範本。

《金剛經》和《心經》,在中國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不僅僅是佛門的寶典,也是皇帝大臣、文人雅士、三教九流等所有人共同愛好的經典。

它們的影響,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佛教的範圍,成為中華民族的聖典。不管是和尚,還是道士、儒生,幾乎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一生中都要經常去誦讀《金剛經》和《心經》。

並且,《金剛經》在中國的佛教中,已經超越了單個的宗派,不管是哪個宗派,不管你修的是哪個法門,都要誦讀《金剛經》。

禪門的五祖弘忍大師,就是用《金剛經》來印心的。

六祖慧能大師,是在聽了有人誦讀《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聽到了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裡受到了深刻的觸動,於是立志出家,跟隨弘忍大師學習禪法,後來終於在黃梅繼承了五祖的衣缽,成為禪門六祖。

由於《金剛經》被禪宗的大師們極力地提倡,這就讓《金剛經》在中國家喻戶曉,廣為流通。

它所蘊含的真理,在哲人賢達以及老百姓的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金剛經》的意義

《金剛經》對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成長、靈性的成長、智慧的開發,到底有什麼樣的一個重要的意義。

在漢傳佛教的所有經典裡面,最難懂的經典之一就是《金剛經》。《金剛經》裡面全是大白話,可是這裡面說的道理呢,卻很難讓人明白。

歷朝歷代對《金剛經》進行解讀的人很多很多,其中還不乏有祖師大德級別的人物,但是我們讀了這些解讀,還仍然是似懂非懂,如在雲中霧裡。

金剛經》的義理之所以玄奧難懂,這是因為《金剛經》代表著佛教最高智慧,它蘊含了太多太多的奧妙。

《金剛經》對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成長,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可以讓我們煉就金剛不壞眼,成就金剛不壞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事物,如夢境、如幻覺、如水泡、如影子、如露水、如閃電,正所謂:紅塵看破了,不過是夢境;色相看破了,不過是幻覺;生命看破了,不過是水泡;名利看破了,不過是影子;權位看破了,不過是露水;情緣看破了,不過是閃電。

相關焦點

  •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多倫多捐贈「金剛經」
    日前,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向加拿大玄明壇儒釋道協會捐贈佛學經典《三十二篆金剛經》的儀式在加拿大財經一號電視臺舉行
  • 王月清:佛門的智慧之母——《金剛經》的思想價值及文化意蘊
    南京大學王月清教授(圖片來源:資料圖)佛法東傳,佛教與中國文化撞擊和交融,伴隨著印度佛教經籍的不斷譯介、闡釋的進程。在傳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經典中,《金剛經》是譯介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經典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把《金剛經》與儒家的《論語》、道家的《道德經》、《南華經》並列視為釋儒道三家的宗經寶典。就中國佛教宗派內部而言,隋唐以後天臺、三論、法相、華嚴諸宗都十分崇奉《金剛經》,各宗領袖都結合宗義,寫下了不少有關《金剛經》的註疏。禪宗六祖慧能因聞《金剛經》得悟,從此中國禪宗與《金剛經》結下不解之緣。
  • 是《金剛經》成就了六祖還是六祖成就了《金剛經》?
    今天有幸再次拜讀《金剛經》,一個問題躍出腦海,是《金剛經》成就了六祖還是六祖成就了《金剛經》?六祖在禪宗數祖當中是最有名氣的一個了,他的一生可以成為傳奇人生。六祖原來是靠賣柴為生的,因聽別人誦讀《金剛經》而與佛法結緣,才有之後學法於五祖,聽到五祖講《金剛經》到「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這一系列說明了是《金剛經》成就了六祖。而六祖明心見性之後,又提倡學佛人多誦讀《金剛經》,多禪悟《金剛經》,於是《金剛經》進入了千家萬戶,讓《金剛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佛學經典。
  • 《金剛經》研究述評——杜正乾
    這種方法的出現,迎來了佛教變革的新時代,成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大乘中觀學派及中國空宗建立其哲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方法。五、關於《金剛經》的思想文化價值 《金剛經》不僅在古代佛教經典中地位重要,在現今社會,其思想文化仍有可以借鑑的方面。
  • 《金剛經》:金剛經與地藏經哪部長
    地藏經比較長,因為地藏經的字數大約是19000多字,而金剛經的字數大約是5175個字,而且地藏經的念誦一遍時間比金剛經念誦一遍的時間要長,雖然地藏經和金剛經都是經典之作,但是,金剛經和地藏經是講述了不同的內容。那麼地藏經和金剛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 金剛經常識:家有孩子能念金剛經嗎
    家有孩子能念金剛經,因為念誦金剛經既可以讓我們消減內心的陰鬱,也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有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且念誦金剛經還可以使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多的心得,同時念誦金剛經還能增加我們的福德,那麼念誦金剛經有哪些好處呢?
  • 南懷瑾:什麼時候懂了《金剛經》的道理,就悟到了中國的《易經》
    2015年,位於廣西南寧市大明山北麓的中國弄拉普陀寺開始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經》摩崖石刻。在約400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上,5176個字的《金剛經》經文被鐫刻到石壁上,每一個字的規格大約60×60釐米。如果成功建成,這將是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金剛經》摩崖石刻。
  • 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推出北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拓片
    ——楊守敬 拓制不易,清拓本世所罕見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刻於山東泰山鬥母宮東北經石峪花崗巖溪床,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面積2064平方米,如此大面積的摩崖刻石,拓制起來自然十分困難。 徐國衛君多年來為文化事業奔忙,多有突出事跡,曾為北大捐贈三百餘張拓片,填補了北大空白。近年來更著力於公益事業,如創辦了公益性的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成為濟南市乃至山東省的文化高地。耗費巨資,以所藏老舍手稿為基礎,打造了大型文化項目《老舍點戲》等。
  • 鍾祥斌:另類解讀《金剛經》
    鍾祥斌是一個長期研究企業文化的人,不為人知的是他研究《金剛經》亦有很多年了。  這是不是有點奇怪啊?說怪也不怪——多少年來,無數學者皆在《金剛經》五千餘字的微言裡尋找大義。且不說唐玄奘譯本的那個古老年代,就說在咱們當代人中如雷貫耳的——學術性強的,比如旅居海外的南懷瑾先生著有《金剛經說什麼》;通俗一點的,又比如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繪有《漫畫金剛經》。  作為大連企業文化研究會的會長,鍾祥斌為什麼也解讀起《金剛經》來?
  • 什麼樣的人不能念金剛經?讀金剛經的好處及作用是什麼?
    佛教的金剛經是一本比較完善的佛經,對於佛而言,很多人是抱有一種看客的觀點。有很多人是相信佛是可以解救我們於苦海之中的,佛家的很多文化都是深深的紮根在中國文化之中的,我們常說的「妙」,其實就是佛教用語。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金剛經的事情吧。金剛經介紹《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金剛經》讓我們懂得了什麼
    佛教經文中的《金剛經》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劇或者是在其他一些地方聽到關於《金剛經》的一些說法,但是《金剛經》到底講了一些什麼?從這裡面我們能夠獲得一些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塊進一步去了解一下它。
  • 《金剛經》常識:金剛經為什麼要天天念
    金剛經天天念誦有利於我們對金剛經的理解,因為天天念誦金剛經不僅可以讓我們遠離一切災難,使我們的人生充滿快樂,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內心得到滿足,但是,是否天天念誦金剛經是由自己決定的,而且就算不是天天念誦金剛經,還是能為我們增加功德和福報的。
  • 《金剛經》你為什麼看不懂?
    除了小時候的《新華字典》,恐怕只有《金剛經》是我翻閱最多的了,還貼了很多便利貼在書中,記下當時的感悟。是故,一本薄薄的金剛經竟被我讀「厚」了,不免心中竊喜。由此可見,《金剛經》的目標人群是指修行到一定層階的,已經自渡且正在廣度眾生之人。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為何古今中外推崇《金剛經》?
    和儒、道一起,佛教在中華文化史上打上深深烙印。千百年來,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和日常生活,無不潛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影響。佛教智慧已成為中華智慧寶庫中天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提起儒家想到《論語》,提起道家想起《老子》一樣,提起佛家,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金剛經》。
  • 書法家張世坤與篆書金剛經的故事
    接著對方發來簡訊稱:需求張世坤寫的篆書金剛經。簡訊約定中秋節過後上班電話聯繫。上班電話接通後,對方提出創作《金剛經》的三個要求:一是用毛筆篆字書寫;二是用佛教黃宣紙;三是要求在寬1.2米、長4米見方的宣紙上,寫完整部的《金剛經》。答應對方條件談價時,以平方尺計算應為一萬好幾千,對方講把零頭去掉付款一萬成交。
  • 鄭培亮《金剛經》書法作品欣賞
    先後畢業於聊城大學歷史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曾任聊城大學美術學院書法系主任、山東工藝美院美術系副教授、教授,現任職於中國書法家協會。論文曾獲全國首屆隸書學術討論會三等獎、第四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一等獎,在國家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 「中國慈善第一人」曹德旺講述金剛經的神奇福報
    《金剛經》給曹德旺帶來了什麼福報,為什麼他會如此鍾愛這本佛教經書? 「人一定要有信仰,信什麼都可以,就怕什麼都不信!」這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說過的一句話,那麼,曹德旺到底信仰什麼呢?據媒體以往報導,在曹德旺的辦公桌上常年擺放著一部《金剛經》,可以說《金剛經》也是曹德旺辦公室的案頭讀物。
  • 《金剛經》的現存譯本
    【法義分享】《金剛經》導讀之021、《金剛經》現存譯本《金剛經》是中國佛教徒和佛教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部佛經,可以說在中國是家喻戶曉。《金剛經》這個名字是老百姓的通俗說法,它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藏傳佛教有《金剛經》的藏譯本,更可喜的是,《金剛經》的梵文原本還在。在大藏經裡邊,保存的金剛經的漢譯本一共有六部。
  • 《金剛經說什麼》:為何叫金剛經
    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後逐品作了講解。鳩摩羅什十一、二歲的時侯,已經可以說悟道了,三十多歲就到了中國大陸。當時是南北朝時代,為了請這位學者來,消滅了三個國家,這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樁震撼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