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西工非遺手工繩藝代表人物劉媛媛:小繩藝 大世界

2020-10-21 洛陽京房雲宅

不同的年代,共同的熱愛。不同的故事,共同的感動。如今的洛陽正在飛速發展,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家國騰飛式發展,城市不斷趨向美好。日新月異的變革中,洛陽在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讓每一位洛陽人感受著最真切的幸福感。

旭輝時代天際攜手京東房產洛陽站特別企劃《見證洛陽時代驕傲》活動,尋找城市建設巨變的親歷者,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通過那充滿平實煙火氣的小家小事和行業故事,有溫度、有深度地講述洛陽的城市發展和變遷,區域的崛起和騰飛,人居的改善與革新。

本期嘉賓:西工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繩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媛媛

實拍圖

  • 一雙巧手 編出繩藝的大千世界

荷花、牡丹、戲中鳳冠……這些精緻的手工藝品,竟然都是通過細細小小的絲線編織而成,絢麗多姿、形態各異、造型逼真,無不體現出繩藝造型的精湛技藝!而這些,都是出自西工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繩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媛媛的一雙巧手。

實拍圖

中國繩編藝術源遠流長。繩藝,通俗叫編繩結,每一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以繩做結,以物慰心,中國繩結蘊寓著各種美好的祝福。

劉老師酷愛編織,而且技藝高超,手工編織品,每一件都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頗受大家歡迎!小編在工作室看到各種各樣不同造型的繩藝作品,以及一排排擺放整齊的五顏六色的絲線。

實拍圖

劉老師介紹,這些絲線有的是流蘇線,線條較細;有的是珠寶線,相對粗一點。不同的絲線有不同的用途。

只見這些絲線在劉老師的一雙巧手下,通過翻飛,繞、拉、打結等動作,一氣呵成,各色彩線和彩繩層層編織在一起,不長時間,一個個精緻的掛飾、手鍊便躍然手中,讓人不禁驚嘆。

實拍圖

當問及劉老師製作手工繩藝有沒有什麼竅門時,她笑著說:「哪有什麼竅門,熟能生巧罷了!就是要多練。」

據劉老師介紹,她從小跟著外婆和母親在閒暇之餘製作各種鉤織繡編的手工工藝品,耳濡目染,慢慢也練就了一雙巧手。

她的工作室裡擺放著一個個精美的繩藝工藝品,流蘇千絲萬縷,順滑而又有光澤,充滿了藝術美。這些繩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繩結有雙錢結、盤長結、如意結、曼陀羅結、雙聯結、同心結等。

實拍圖

  • 繩藝背後 離不開精細的用心

劉老師介紹說,這些小小的繩藝,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要十分用心。顏色的搭配,絲線的挑選,編織成不同的繩結,還要搭配飾物,而這些飾物也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每一步都很細緻。

一條條小小的線繩,可以編出大大的五彩繽紛的「世界」。而一個個普普通通的洛陽人,他們的努力奮進,才成就了今天的洛陽時代驕傲。作為非遺傳承人,在劉媛媛看來,洛陽近兩年來最大的變化,便是對傳統文化的支持。

「以前,非遺傳承只是手工技藝者代代相傳,人們對手工繩藝這一傳統技藝了解不多。如今,一些研學旅行基地可以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文化傳承中來。」劉老師說。

近年來,劉媛媛一面積極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非遺大課堂、非遺研學等活動,將中國傳統繩編技藝傳授給喜愛傳統文化的市民和學生;一面結合現代人的喜好,將古典與時尚融入作品中,讓繩藝工藝品既高雅氣派,又充滿傳統寓意和生活氣息。

實拍圖

另外,在劉老師看來,現在洛陽建了很多的城市書房,學習氛圍濃厚,整個城市顯得非常舒適宜居。

當問到劉老師心目中理想的居所時,劉老師表示:「作為一個手藝人,最看重的還是品質,以及是否用心,只有用心打造的居所,才能住著安心。」

  • 精築細節 詮釋匠心品質的真諦

秉承「用心構築美好生活」的理念,旭輝·時代天際以匠人的態度,精細景觀以及建築的每一細節,致力於盡善盡美,讓每一處造景,每一片磚瓦,都成為匠心獨到的成就,與精於細節的藝術沉澱。旭輝·時代天際網紅疊水示範區,反覆幾十稿設計圖紙,一次又一次對洛陽人居的深入調查,從而將國際靈感和古都文化結合,打造出山水林城的景觀、全齡樂園、智能化社區,成就洛陽人居的嶄新界面。

戶型示意圖

在建築和戶型規劃方面,更是以建築的每一立方,去承載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現代東方美學立面、自由巨廳、南北通透戶型、面寬設置、陽臺空間等等,細節無一處不精研,嚴苛考究每份用材,賦予空間藝術氣息,雕琢居住空間,為洛陽帶來全新的國際品質人居。


裝修示範單位實拍圖 | 非交付標準

  • 時代天際 置業洛陽的理想人居

與此同時,旭輝·時代天際呼應城市發展雄心,執掌區域升級價值紅利,佔據西工完善而成熟的生活配套資源。毗鄰王城大道、地鐵2號線(在建)等城市主動脈、以及凱旋路小學旭輝校區(公辦)、洛陽四十中、洛陽五十中、規劃中小學、幼兒園等15年優教圈,周邊更有王府井、新都匯、中央百貨等眾多商圈環繞;春都遊園、運動公園、洛陽牡丹園、國花路遊園、上清宮森林公園……各大公園自然點綴;以及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洛陽市中心醫院、白馬醫院等,優質的醫療配套護航,為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示意圖

小繩藝,大世界。以精微,致廣大。每一個人都是時代發展的推動者,每一個人都是時代發展的見證者。我們彼此連接,共同奮進,追逐更美好的生活。未來,旭輝時代天際將與洛陽市民一道同行,攜手共進,開啟洛陽的絢爛篇章。

相關焦點

  • 專訪西工非遺手工繩藝代表人物劉媛媛:小繩藝 大世界
    旭輝時代天際攜手京東房產洛陽站特別企劃《見證洛陽時代驕傲》活動,尋找城市建設巨變的親歷者,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通過那充滿平實煙火氣的小家小事和行業故事,有溫度、有深度地講述洛陽的城市發展和變遷,區域的崛起和騰飛,人居的改善與革新。本期嘉賓:西工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繩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媛媛
  • 手工繩藝:巧手編織 繩藝美心(走近洛陽非遺)
    近日,西工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繩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劉媛媛,在她位於洛邑古城的工作室向記者展示了中國繩編藝術之美。編織同心結看劉媛媛編織是一種享受,只見她巧手翻飛,繞、拉、打結,各色彩線和彩繩層層編織在一起,顯得格外輕巧靈動。不長時間,一個個精緻的掛飾、手鍊、彩粽等躍然手中,讓人不禁驚嘆。
  • 蒙古族繩藝
    原標題:蒙古族繩藝   新華網 >>正文  2015年03月26日 15:33:17來源:內蒙古日報  蒙古族千百年來以遊牧為生計,以遷徙為活動範疇。在遊牧和遷徙活動中,蒙古族的繩藝用於衣食住行各個領域,在畜牧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創造出了燦爛的繩藝文化。  草原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蒙古族繩藝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除了編織草繩外,還有皮繩、駝毛繩、馬鬃繩、牛毛繩等,種類達到上百種,形式千奇百樣。僅蒙古包用繩種類就達15種。蒙古族傳統繩技是用牲畜的毛、鬃、絨等製成,因材料的不同用處也不相同。
  • 【繩藝教程】琵琶結的製作方法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匠心坊繩藝」,可直接關注。
  • 非遺、手作、豪禮、潮玩……這個國慶來時代天際就夠了
    潮趣·5大非遺體驗時代天際非遺糖人體驗活動,讓我們的孩子也能體會到我們童年時的歡樂,在沒有網絡的年代裡,最為純粹的小確幸。圖|示意圖④非遺繩藝 創造靈感>TIME:10月5日9:30非遺技藝,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樂趣,更是充滿趣味的創意體驗,繩藝便是其中佼佼者。
  • ...指尖上非遺時代意蘊,全盟蒙古族刺繡和蒙古族繩藝 培訓班順利結業
    11月28日下午,2020年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錫林郭勒盟蒙古族刺繡和蒙古族繩藝培訓班結業儀式暨學員作品競賽頒獎儀式在蘇尼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盟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斯琴巴特爾、蘇尼特左旗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娜日蘇、全體培訓老師、學員、工作人員參加了結業儀式。
  • 頭條|讓傳統蒙古族刺繡和蒙古族繩藝換發時代活力,2020年自治區...
    2020年11月24日,由錫林郭勒盟文體旅遊廣電局主辦, 錫林郭勒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蘇尼特左旗文體旅遊廣電局承辦,蘇尼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的為期6天的「2020年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錫林郭勒盟蒙古族刺繡和蒙古族繩藝培訓班」在蘇尼特左旗開班。
  • 【早春走龍江】孫明輝:家裡開學習班免費培訓下崗姐妹 用繩藝編織...
    東北網4月28日訊(記者 陳顯春 編輯 王豔)4月27日,2018「早春走龍江」集中採訪報導活動第二路記者走進第二站伊春市南岔區,走訪金典工藝品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經理孫明輝發展手工編織業,帶領下崗姐妹創業致富。孫明輝(左二)與女工們交流編織心得。
  • 捆綁女模拍攝兩小時600元 繩藝捆綁是行為藝術?
    「銳度主張」負責人甚至表示,繩藝捆綁是攝影的一個流派,屬於行為藝術,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骯髒」。有律師表示,這一行為只能說是有傷風化,但在法律上確實沒有明文規定,很難界定其是否違法。估衣廊附近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銳度主張」前幾天還開著,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前面的房子已經租給他人,僅留下了一小塊地方。  經輾轉打聽,記者才知道,前天下午,「銳度主張」的負責人大金(網名)被南京警方傳喚,其工作室也因此暫時停業。同時,記者還發現,「銳度主張」的網站已經關閉。是什麼原因使「銳度主張」遭遇警方突查?它真的涉嫌違法犯罪嗎?
  • 非遺文化 | 繩結技藝裡的「民族情懷」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採用結繩這一方法來記事,根據古書記載,那時的人類沒有記事工具,但為了不遺忘事情,就有了結繩這一方法,大事便大結其繩,小事則小結其繩,可見在遠古時,「結」就被先民們賦予了不同的意義。繩藝文化價值 助力扶貧繩結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具有千百年的歷史,是人們長期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極為寶貴的生活經驗總結
  • 愛上內蒙古丨 非遺文化繩結技藝裡的「民族情懷」
    繩藝文化價值助力扶貧繩結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千百年的歷史,是人們長期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極為寶貴的生活經驗總結,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通遼市文旅廣電局將繼續發揮市非遺傳承人在脫貧攻堅工作上的作用,採取多種方式,組織通遼市非遺傳承人到貧困村屯傳授技藝,讓「非遺」惠及百姓,讓「非遺」擴大傳承。
  • 情慾片《五十度灰》:2場繩藝4次行房 觀眾全程笑場
    鳳凰網娛樂訊霸道總裁狠狠打了女主角屁股一下,冷冷的說:「歡迎來到我的世界。」此時影廳裡所有記者和觀眾都笑得東倒西歪。柏林當地時間2月11日晚,第65屆柏林電影節最受觀眾期待的情慾大片《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進行了首輪放映會。
  •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彰顯指尖上非遺時代意蘊,全盟蒙古族刺繡和...
    11月28日下午,2020年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錫林郭勒盟蒙古族刺繡和蒙古族繩藝培訓班結業儀式暨學員作品競賽頒獎儀式在蘇尼特左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盟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斯琴巴特爾、蘇尼特左旗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娜日蘇、全體培訓老師、學員、工作人員參加了結業儀式。
  • 多彩非遺 薪火相傳
    這是西工區文化館近期開展的「多彩非遺·薪火相傳」非遺公益課堂的一幕。繩藝、彩塑等非遺傳承人受邀走進社區、學校、城市書房等,為喜愛傳統文化的市民和學生免費傳授非遺技藝,讓大家在參與中,了解和傳承非遺技藝和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 非遺「出街」 絕活登場 我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豐富多彩
    「第一次見識帶收藏證書的虎頭鞋、第一次看到掛著精緻小粽子的五彩繩、第一次目睹拓片全過程、第一次現場聆聽東北大鼓……」一位市民對記者說。行走在非遺「藝術長廊」中,人們興奮地東看看、西逛逛,手裡還不時增添一兩樣第一次遇見的「寶貝」。眾多非遺傳承人更是做足功課,為近半年來首次「出街」各顯其能。高吉昌現場展示拓片技藝。互動:「見人見物見生活」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蒙古族繩結技藝文化扶貧:讓非遺「食人間煙火」
    「70後」於雲飛是蒙古族科爾沁部繩結技藝的第四代非遺傳承人。她是年輕的手藝人,更是老練的匠人,能獨立編制繩結上百種,擅長科爾沁草原的馬具用品、蒙古服飾盤扣、室內掛飾的編織。綰、結、穿、纏、繞、編、抽……於雲飛告訴記者,傳統科爾沁繩結技藝技術性很高。
  • 你離非遺手工藝人只差這個動作
    今晚19點在羅湖區工人活動中心三樓由由羅湖區總工會主辦,工人活動中心協組織羅湖片區50名各行業工人代表參加了小鮮女繩藝的兩位老師的編織中國傳統文化繩結編織課,本節課講述了蛇結,金剛結,平結,繞線編織四種編織工藝,現場大家興致勃勃,同時有學員說回家給孩子親人們好友編織手工繩凝聚親情友情愛情真好,同時在通行修行非遺手藝人的路上又進一步,而且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