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養成記:文學史河中為什麼只出現了一個李清照?

2020-09-04 史海殘雲

在中國漫長的文學發展史上,能夠激蕩出浪花的女性詩詞作者著實不多,即便如蔡文姬、卓文君、班昭、上官婉兒、謝道韞等才名在外的女性留下了一段段的精彩傳奇,但是當代所能夠讀到的由她們所作的詩詞卻是寥寥。

「北宋女詞人,則有李易安。」在燦爛的中國文學之河上,唯有李清照這一朵奇葩能夠在男權主義社會的統治下留下諸多驚世之篇章,讓天下女子為之所嘆服。中國古詩詞的文明蔚為大觀,為什麼只出現了一個易安居士?

在男權統治下的古代社會中,李清照又是如何攪動那一池文學春水的?本文從多個角度出發,著重闡述了李清照所表現出來的女性自主意識,將北宋詞壇上那一縷自由的魂魄引入到當代女性的精神世界之中。

一、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光芒:江山代有佳人出,北宋易安當為首

1.那一眾的才子政客,在她面前也只是陪襯的「綠肥」,越發凸顯出這朵「紅瘦」的豔絕

宋代朱彧評價她「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明代楊慎稱讚她「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清代劉體仁描繪她「惟易安居士「最難將息」。「怎一個愁字了得」,深妙穩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絕句,真此道本色當行第一人也。」當代著名文學家胡適先生也對她頗有讚譽,「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個女文豪,名清照,號易安居幹。……李清照少年時即負文學的盛名,她的詞更是傳誦一時的。」

也正是這樣一位奇女子,在人才輩出的北宋年間,歷經了少女、人婦、喪夫等諸多人生波折之後,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個真實而獨具魅力的女性剪影——她是「含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明媚少女,也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豪爽之士,還是「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的含羞少婦,更是「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閨思人,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傷懷者。李清照用她的數十年時間,經歷了大家小姐到貴族夫人再到落難逃荒、喪夫悲痛等諸多心緒的轉變,如果僅僅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子之情似乎也無法成就她的「第一才女」之稱,面對國破山河不在的悲壯,她還發出了「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言壯志,由此可見斯女子的內心之溝壑,無愧後世之人對其讚譽!

2.以一己之力撐起宋代之後的女性獨立意識,李易安無愧「第一才女」之讚譽!

就今人所傳頌下來的奇女子來說,著實不算是少數,比如有遠嫁匈奴的千古第一琴女蔡文姬、為愛不顧世俗之約的卓文君、續寫《漢書》的班昭、在唐朝朝堂上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以詠絮之才而備受世人推崇的謝道韞等紅顏,再有近代文壇上揮筆成章的張愛玲、命運悽慘卻依然傲骨天成的蕭紅等佳人,為什麼這諸多女子當中唯有李清照能夠當得起「第一才女」之名?

可以跨越歷史對這諸多女性角色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前者大都在歷史環境中獨善其身,而唯有李清照認識到了女性的獨立與自主。國破之後,她顛沛流離、不復往日富貴,於是她編寫《金石錄》,主張北伐、收復失地。於文學涉獵上,她沒有被「女子無才便是德」給禁錮,而是飽讀詩書,從《多麗·詠白菊》中「貴妃醉臉」、「孫壽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屈平陶令」等對經典的據引可見一斑。

於個性表達上,不管是她落難後「勇於休夫」的舉動,還是以濃重的家國情懷,都體現出來了李清照「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的遠大志向。最後,李清照的愛國主義情懷是她「第一才女」之名的點睛,但凡糾結於閨中之樂、女子之情的才女大都只能夠被傳頌一時,為唯有將家國天下放在心間的李易安成了千古傳奇!

二、古代才女養成記:在男人們的詩詞認知中,女子如何殺出一條重圍?

1.自古才女,非大家閨秀而不能成:拼爹、拼家庭,在才女界早已盛行!

古代有許多窮秀才,也不乏從白衣到高官達貴的逆襲例子,但是卻沒有哪個窮人家的女兒能夠變成才女的。中國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再到後來的封建社會,是女性群體不斷被馴化的過程。古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續的各個朝代雖然沒有這樣的大舉動,但是無不是在逐步的禁錮女性的思維,首先告訴她們「女子無才便是德」,讓她們修習「女紅」、「相夫教子」,然後告訴她們「三寸金蓮」之美,將其禁足於後宅之中不能「拋頭露面」。

在這樣的馴化過程中,女子想要有所成就無疑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大環境,使得貧民女子根本沒有機會識文斷字,更何況是作詩填詞。只有一些相對較為開明,對女兒有頗為寵愛的大家族裡,女子才有了接觸文字、借詩揚名的條件。

2.僅是有財和有才還不夠,不經幾多風雨哪裡能有才名?

古代大家族內,女子的地位雖然不如男子高,但是女兒們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楊國忠的妹妹楊玉環不成為貴妃,楊國忠自然也沒了上躥下跳攪亂朝政的機會。所以說,女兒家的婚事是家族發展的一大助力——「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說的恰恰就是為了國家安定而遠嫁匈奴的王昭君。

望族貴婦最重名聲,如果閨閣之中的詩詞都流傳了出去,那會被人認為是輕浮之人,想要尋得良配自然會有所阻礙。《紅樓夢》中每每聚會,女兒們的詩詞之作從來都是小心管理,從來沒有傳入坊間任人評價的道理。所以有錢人家的女兒,即便是真有才華,那幾首小女兒的心緒也難以得到流傳,所以還必須有諸多風雨的推動。蔡文姬的琴音裡肯定有著遠嫁的擔憂,卓文君的傳奇裡又何嘗不是對真摯愛情的期待、上官婉兒也只願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家恨和父仇……如果李清照只寫了幾首少女懷春、少婦期盼情郎歸的詩詞,恐怕也難以在燦爛的文壇上留下多深的痕跡吧!

三、當代女性看易安:唯斯女子,一腔才華、滿腹經綸,還有一顆著眼大局的赤誠之心

1.以柔弱之身,挑戰世俗之限制,李清照無愧「豪勇」二字!

不管是從情感上還是生理上來講,「女子本柔弱」這一句描述都是千古真理。但是柔弱的外表之下,也可以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李清照從來沒有被世俗所限制,她走出家門、和閨中密友們一起遊山樂水、品酒論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就是由此而來。她將小女子的扭捏放開,面對愛人欣然赴約,「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她心繫家國,從來沒將社稷重任看成是男子的專屬,「江山留與後人愁」所表現出來的正是這種豪義。

2.哪怕是「悽悽慘慘戚戚」,也要有「死亦為鬼雄」的高傲!

有人說李清照是幸運的,因為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能夠讓她享受「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的貴小姐生活,她還遇到了完美浪漫的愛情,讓她有「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興致。但李清照的一生也有許多坎坷,國破家亡之後逃亡生活何嘗不是顛沛流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的苦痛又有誰能夠了解?

但即便是如此,李清照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自主意識,當她發現自己的二次婚姻所託非人之時,她有勇氣對這段婚姻說「不」,哪怕為此進了牢獄也在所不惜。當她看到國破山河不再的時候,那一腔不畏生死的熱血也讓多少男子汗顏!不管是富貴還是顛簸,李清照從來沒有丟失自己,哪怕命運總是一次次的陷她於困頓,但卻從來沒有鞭打掉那一身渾然的獨立自主姿態!

四、結論

上千年的文學史上只出了一個李清照,她的才華與膽魄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瑰寶。對於當代女性來說,大環境遠要比易安居士所處的時期更要優渥,因此更應當拿起自己的自我,將新時代和新世界吹響衝鋒的號角,讓世界認識到當代女性的獨特魅力。古有易安居士,今有萬千女性,李清照所留給大家的,除了那一首首的小令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她從不言棄、自主追求的精神,以及挑戰時代、創造時代的魄力!

參考文獻:

[1]徐蔭龍.此花不與群花比——李清照及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識研究.西藏大學.2017-04-10

[2]劉穎.士的靈魂——李清照「丈夫氣」新論.湖南師範大學.2009-05-01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
    為什麼說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  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是文學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在中國這樣一個古典詩歌非常繁榮的國度,為什麼說李清照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詞人?請聽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諸葛憶兵在「齊魯大講壇」為大家講述的歷史上真實的李清照。
  • 才女:世間女子千千萬,為何宋朝耳熟能詳的只出了一個李清照?
    唐詩、宋詞各領風騷,不知大家可否有疑問,為什麼大多數詩人、詞人都是男子,才女總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甚至可以說只有一個宋朝李清照可以與男子爭一爭高下,難道真的是女子受的教育程度低?我看不見得。這可能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如果嫁到一個有相同志趣的家庭,她的才華可能會被發揚,比如說李清照。在李清照結婚以前,她的父親母親都是作家,使她能夠得到紮實的史學、經典和詩詞方面的教育,得到了非常好的培養。在她結婚以後,她的丈夫喜歡和她一起討論詩詞、藝術和歷史,使她能夠具有更多的情感與靈氣。此外,由於他們夫婦兩個人並沒有孩子,使李清照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文學的創作。
  • 古代才女無數,為什麼只有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於1084年,是典型的八零後。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據說周歲那天抓周,李清照在十多種物品中伸手就拿了毛筆。李清照的家庭文學氛圍非常濃厚,從小就耳濡目染,她對詩詞有著極高的天分,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 古代才女無數,為什麼結婚兩次的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出生於1084年,是典型的八零後。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據說周歲那天抓周,李清照在十多種物品中伸手就拿了毛筆。李清照的家庭文學氛圍非常濃厚,從小就耳濡目染,她對詩詞有著極高的天分,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為何不是第一?
    其實不然,中國古代不僅有著名的「四大美女」,更有「四大才女」。在封建時期,文人墨客眾多,但是出彩的女性很少,因為沒有機會。但是「四大才女」卻是非常特別的存在。這四位女性分別是誰,你知道嗎?李清照、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兒,都是很有影響的女性,要知道,她們之所以能夠為人們所記住,不僅僅是因為她們的才華和能力,其性格也是非常關鍵的部分。關於「四大才女」的人選和順序,其實一直存在爭議。
  • 宋代詩人、才女,李清照
    序中國歷史悠久,歷代才女比比皆是,她們彰顯不凡的才華,巾幗不讓鬚眉,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今日,就說說中國歷史因文字而流傳千古的才女! 她是誰?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十首精選詩詞 10、《點絳唇·蹴罷鞦韆》 結束語李清照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作家
  • 同是古代才女,李清照為什麼沒有字?
    文化常識題中,經常考名、字、號等等知識。而古代女子字的問題,得細究一番。 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禮並取字,以示成年;女子十五及笄,以示成年。女子字的有無,因時因人而異。
  • 古代才女:李清照集校注
    古代才女,說了薛濤、花蕊夫人、朱淑真,其實最富盛名的,是李清照。李清照,山東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作品不消細說。我所收藏的《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出版,繁體豎排平裝本~ ​​​​
  • 李清照為什麼被稱為千年第一才女?今天來講她的養生故事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享有「詞國皇后」和「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譽,後人對李清照的才華都讚美有加.她學識淵博,她才華出眾,工於詩詞,長於文賦,更精通音律,又善作書畫,在眾多的中國古代作中,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 放射出奇光異彩.
  • 乘風破浪的李清照:為什麼幾千年來,只有她成了「第一才女」
    李清照,在她之後三個朝代,都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女人,不但才華橫溢,在文壇大放光彩,而且一生傳奇,柔情與豪氣並重,至今被人喜愛。16歲的處女作《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轟動文壇。中國歷史上才女並不多見,因為古代文壇是由男性主導的,女性寫作並不被鼓勵,更不可能得到支持,她們的作品很多都難以保留。
  • 才女的養成
    作者(羽菲)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成就的人更容易被稱為才女,比如: 班昭 ,蔡文姬,謝道韞 ,薛濤,魚玄機 ,花蕊夫人,李清照 ,朱淑真 ,黃道婆等。現代社會的才女不僅指在文學方面,只要在任何行業中有突出表現都可以稱之為才女。要有很強的個人素養:應變能力,適應能力,理解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對事物有獨特的見解。那普通人如何去做呢?一、博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為一個才女往往要付出很多的艱辛。多讀書,多旅行,多結交優秀的人,當你積累了足夠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當中,自然形成才女的性格和氣質。
  • 李清照:才女之累,累在性別歧視
    在艾朗諾(Ronald Egan)——現任史丹福大學漢學講座教授,關於李清照的著作《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中,舉例說明了明清之前男性詩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即便是最客觀的,也會糾結在她的婚史上,因為曾經再嫁而有意拉低對她的詩詞評價。到了明清時期,則是抹去了李清照的再嫁,把他塑造成貞潔烈婦,恰如她最激昂的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何許人也?在中國歷史上湧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女性:古代有寫下《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的蔡文姬,有叱吒風雲的上官婉兒;近代更是有林徽因,張愛玲,蕭紅等眾才女。但在古今一眾才女之中,只有一人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一人一首代表作,李清照名氣最大,她是皇妃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一人一首代表作,李清照名氣最大,她是皇妃!自古巾幗不讓鬚眉,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名垂青史的才女有四位,她們分別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蔡文姬蔡琰,字文姬,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擅長文學、音樂、書法。
  • 了解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
    我國歷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才女確實很多,但是只要一提到才女,腦海首先想到的還是李清照。李清照的一開始生她的家庭,父母開明思想前衛,李清照也是幸運的,並沒有經歷裹小腳的痛苦。她大膽追尋自己的愛情,嫁給了心悅的男子-趙明誠。
  • 古代歷史上排名前6的才女,李清照上榜第二,第一太厲害
    古代歷史上排名前6的才女, 李清照上榜第二,第一太厲害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有學問,有才華的人,但是我們知道的大多數都是男子,比如著名的李白啊,杜甫啊,王維啊,反正很多很多。但是我們熟知的女詩人卻很少,但只是相對於男的來說少,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有哪些才女?你是否認識?首先說的這位是謝道韞,說到這個人,我想大家有很多可能都不認識,謝道韞是東晉時期的才女,謝安的侄女,謝安是當時的宰相。而且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將軍,所以她可以說是名門出生的。
  •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李清照,千古詞家李易安,一輪明月清輝照
    說起古代的才女,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古代四大才女了,她們大多都是大家閨秀,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這些擁有才華的女子一般都不僅才華橫溢還要相夫教子,溫柔持家,一舉一動都可以展示出古代女子的優雅,然而這四位才女中有一位卻屬於異類,不僅愛好喝酒,還賭博上癮,是位即使在很不風流的時代也能活得很風流的女子
  • 中國古代才女李清照改嫁風波?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屬於現如今山東地區的人,李清照是我國宋朝時期十分傑出的詞人,也是歷史上比較少且負有盛名的女性詞人,因為李清照的過人才氣,因此被後人冠上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不但聰明好學,而且酷愛大自然的優美景色。
  •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的秘訣是啥?
    可這麼多才女,只有李清照脫穎而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為何呢?傾世之才,無出其右李清照的傾世之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她的作品大多因為傳唱度高,而被長久的流傳了下來。而且婚後的李清照更是受愛情的滋養,寫出了許多千古名篇,尤其是那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的愛情怎麼會不令人嚮往?李清照與趙明誠的這段令世人傳唱的愛情佳話,也是她名氣蓋過其它才女的重要原因之一。
  • 才女李清照的一首清平樂,為什麼會讓讀者落淚
    此詞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賞梅自嘆身世。詞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畫面,深刻地表現了自己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淪落,對自己一生的哀樂作了形象的概括與總結。李清照有兩個愛好特別明顯,常出現詞中,一個是酒,一個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