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減貧報告2020》: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地區

2020-12-18 第一財經

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報告總結稱,亞洲國家主要四種模式減貧,主要為國家主導型減貧模式、全部門益貧增長減貧模式、外部投資帶動減貧模式、福利轉移型減貧模式。

報告還指出,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伴隨著巨大經濟增長,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經濟和貧困治理的格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如果以收入性貧困指標來衡量,亞洲的極端貧困發生率僅為1.85%。

報告專家團隊牽頭人、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講席教授、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亞洲視角」和「新冠肺炎疫情」是本報告兩大亮點。亞洲地區為世界提供了多樣性的減貧方案。

亞洲地區為世界提供了多樣性的減貧方案

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已連續發布兩年。此次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發布會上發表視頻致辭,秘書長李保東介紹了報告有關情況。

潘基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在減貧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中國和亞洲各國在貧困治理上的成功將堅定其他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的信心。要在疫情影響下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各國更應攜起手來,以具體行動直面共同挑戰。

如前所述,報導指出,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目前亞洲正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階段,邁向緩解相對貧困的新時代,有望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第一個目標上取得較大進展。

報告並顯示,無論採取哪種方式,發展都是解決貧困問題的第一要義。中國與亞洲國家減貧最重要的經驗在於,走符合各自國情的發展道路,通過強有力的體制機制將各方面的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在發展中緩解和消除貧困。

李小雲認為,相對於去年的報告而言,本年度發布的《亞洲減貧報告》最大的轉變是從「中國視角」拓寬至「亞洲視角」,其原創性是總結了亞洲地區多樣的減貧方案。

疫情接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

李保東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拖後中國「脫貧攻堅」的總體進程,反而成為了中國扶貧實踐的「試金石」,體現了中國式扶貧中「以人為本」的初心和「久久為功」的恆心。隨著亞太區域合作進程加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入,合作共贏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

李小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是導致該報告編寫的最大變量,也是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的最直接因素。

報告指出,在疫情的衝擊下,收入不平等進一步加劇,全球貧困人口預計將出現自1998年以來的首次回升。由於亞洲地區經濟社會正處於快速轉型過程中,無論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還是應急管理能力都尚有進步空間,弱勢群體尤其容易受到公共安全事件的負面影響。預計全球近半數新增貧困人口將集中在南亞地區。

「不過,疫情並不會直接使民眾陷入貧困。」李小雲表示,「疫情主要影響的是居民收入,但是否會使民眾陷入貧困,還要看一國的政治經濟體制是否具有韌性,是否有兜底的社會保障系統。」

報告認為,儘管疫情大大增加了我國完成「脫貧攻堅」目標的難度,但面對挑戰,我國政府採取了果斷措施,在2020年底前將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使最後的551萬貧困人口清零,歷史性地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相關焦點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施普皓)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亞洲減貧報告2020》
    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現場中國日報網12月15日電(記者 潘一僑) 12月15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預計全球近半數新增貧困人口將集中在南亞地區。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如果以收入性貧困指標來衡量,亞洲的極端貧困發生率僅為1.85%,正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階段,邁向緩解相對貧困的新時代,有望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第一個目標上取得較大進展。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發布時間:2020-12-16 11: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劉亮)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
  • 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亞洲減貧報告2020》—— 加強交流互鑑 深化...
    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報告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成為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的最直接因素。儘管面臨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降到3%以下,正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階段。
  • 【地評線】潮評|中國「奇蹟」為全球減貧貢獻智慧和力量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他強調,希望論壇與會人士深化減貧經驗交流,廣泛凝聚共識,提振減貧信心,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的組織實施者,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
  • ——亞洲減貧報告(摘編4)
    博鰲亞洲論壇日前發布了《亞洲減貧報告2020》專題研究報告。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今天分享的是報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 貧困與收入不平等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
  • 中國農大校長:中國減貧經驗具有國際意義,可供許多國家參考
    《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12月15日在京發布。報告由中國農業大學團隊與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合作推出。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表示,中國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中國的減貧實踐是亞洲國家的典型代表,為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具有國際意義。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我們正與歐盟加強合作,通過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包括加強基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等,幫助貧困地區擺脫貧困。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卓有遠見的政策舉措,採取了務實行動,匈牙利各方對此高度讚賞。中國減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更加關注貧困問題。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立足我國減貧經驗,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闡釋了中國減貧的世界意義。從全局看,在世界貧困形勢不容樂觀的情形下,中國減貧卻呈現「風景這邊獨好」。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目前全球約有接近20億人口處於「中度貧困」,即每人每日可支配收入少於3.1美元。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於戰亂、自然災害、部族矛盾衝突激烈等因素,導致經濟發展長期停滯,減貧、脫貧更是無從談起。
  • 2020年12月18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20年12月18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2.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和音)
    在推動自身減貧進程的同時,中國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闡明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國際社會: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
    人民網聯合國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聯合舉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大貢獻。
  • 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模式入選全球減貧案例
    長城網訊(記者 吳新光 張嘉琪 通訊員 趙雄偉)近日,第二屆「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最佳案例名單公布,河北農業大學聯合保定市農業農村局、保定市扶貧辦共同申報的《「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為貧困地區傳統產業增添新動能——保定市通過驛站提升產業扶貧質量水平的模式實踐》成功入選。
  • 書寫全球減貧史重要篇章(和音)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以必勝的信心和決心,盡銳出戰、攻堅克難,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毅行動,書寫著全球減貧史的重要篇章。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這是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將對全球減貧事業產生重要激勵作用。  中國的脫貧攻堅行動,承載著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初心。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20年,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中國還通過推動南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 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 · 林奇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隴南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
    央廣網隴南11月24日消息(記者王妍)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24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與會代表探討了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數字創新中受益,並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分享和交流。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舉行 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
    11月24日,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圖為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發表大會演講。中國網記者 李佳攝影11月24日,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圖為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發表大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