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2021-01-08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也是世界難題。2020年,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減貧事業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中國還通過推動南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


  非凡一年,意義非同尋常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是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方略指引下,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在人類減貧史上,中國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稱讚中國的脫貧成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布雷特感慨,「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中國的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中國減貧的巨大成就,推動世界減貧事業大踏步向前。沒有中國的脫貧成就,國際社會實現全球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便無從談起,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更將遙不可及。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表示:「毫無疑問,這是消除貧困的歷史上最大的飛躍。僅中國的努力,就極大促進了與世界減貧有關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


  中國減貧的巨大成就,極大提振了廣大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的信心。查德總統代比讚嘆, 中國經驗向世界表明,貧窮的國家可以改變自身命運,變得富裕。肯亞聖保羅大學經濟學者庫塞瓦說,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創舉。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尋找新辦法來減少和消除貧困。


  中國減貧的巨大成就,在極不平凡之年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脫貧攻堅艱苦卓絕,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


  中國推進脫貧攻堅的堅定意志和紮實行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決心的體現,也是中國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信心的體現。」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表示,中國共產黨的基層幹部對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積極、具體,這得益於中國共產黨內部的凝聚力、執行力,也得益於中國高效的政治體制。在巴基斯坦執政黨正義運動黨中央新聞書記艾哈邁德·賈瓦德看來,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功源於中國的制度優勢——能夠將全社會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人廣泛動員和團結起來,為國家發展的正確方向而共同努力。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和中國人民堅定的發展信念,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分享經驗,增添減貧動力


  「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收入多少?」「扶貧貸款的發放有什麼條件?」「擺脫貧困後,赤溪村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在福建寧德福鼎市赤溪村扶貧展示廳,近30位外國駐華使節對赤溪村的脫貧過程和發展前景興趣濃厚。


  「30多年來,赤溪歷經就地農耕生產『輸血』式幫扶、造福工程異地扶貧『換血』式扶貧、整村推進綜合開發『造血』式發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赤溪村黨總支書記杜家住的這番介紹,讓加彭駐華大使恩東感慨道,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寧德找到了正確的脫貧之路,這啟迪我們,政黨要深入調研、因地制宜,持續為百姓創造更加美好富足的生活。


  如赤溪村一樣,千千萬萬個中國農村拔掉了「窮根」,摘掉了「窮帽」。在中國大地上書寫的減貧奇蹟,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實地探尋「密碼」。從規劃宏觀戰略到實施精準扶貧,從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到增加扶貧投資規模,從實行開發式扶貧方針到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不少發展中國家通過學習借鑑中國脫貧經驗,因地制宜地開展自身脫貧工作。


  泰國孔敬府省、縣級的官員在赴中國實地考察和學習後,研究制定當地的扶貧方案——「下村子」「結對子」「找法子」:選派700多名官員對口幫扶;把貧困戶家庭「看做自己的家,同甘共苦」;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因戶施策」……扶貧計劃實施1年多來,孔敬府1174戶特困戶中已有79%成功脫貧。孔敬府府尹頌薩自豪地說,這一對口扶貧模式得到泰國政府充分肯定,待全面成功後,將在全國推廣。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理論與實踐探索,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新境界,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重要參考。


  「未來的歷史學家在撰寫我們這個時代的編年史時,其中一個特寫章節很可能就是中國的精準扶貧。」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如是判斷。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多次訪華,記錄下很多脫貧攻堅的生動案例:「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暢通後,村民出行方便了,農副產品銷路也廣了;一些本土大型超市為貧困地區的優質果蔬、肉類等產品提供市場渠道和扶持;採用旅遊產業和特色農業相結合的方式讓廣東從化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納賽爾不僅把在中國學到的脫貧經驗帶回摩洛哥農村,還計劃編寫一本關於中國扶貧的書,為更多非洲國家提供參考。他說:「中國的扶貧成就和經驗難能可貴。特別是對很多欠發達國家來說,具有重要借鑑價值。」


  展現擔當,深化國際合作


  「新橋已經建好,村民再也不用繞山路、過水路了。」寮國萬象市版索村副村長坎佔望著中國援建的新橋高興地說:「中國援助項目為村莊帶來許多新理念。我和其他村民一起學習養牛、種玉米等經驗,準備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人增收。」版索村是中國援寮國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村之一。項目啟動3年多來,當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有了明顯改善,農戶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立己達人,兼濟天下。從自身的發展歷程中,中國深刻體會到,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積極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係,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際減貧事業。從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到設立絲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從全面落實南南合作圓桌會上宣布的「100個減貧項目」,到紮實推進「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框架下合作,再到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一批批合作項目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落地生根,為世界減貧與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將使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今年以來,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國際減貧面臨巨大壓力。聯合國關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年度評估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1億人因疫情重新陷入極端貧困。這是自1998年以來全球貧困人口首次增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或將再有2.07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從而使極端貧困總人數突破10億。


  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和舉措,為推動國際減貧合作發揮了重要引領性作用。「我們要直面疫情挑戰,推動國際社會將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置於國際發展合作核心,將消除貧困作為首要目標」「中國已有多支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實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將落實好兩年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的承諾,深化農業、減貧、教育、婦女兒童、氣候變化等領域國際合作,助力各國經濟社會恢復發展」……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籲國際社會凝聚共識、砥礪前行。


  中國積極支持二十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是成員中落實緩債金額最多的國家。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全面落實符合倡議要求的緩債申請,緩債金額達13.53億美元,23個國家從中受益。截至9月末,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有關受惠國家籤訂協議的緩債金額達到7.48億美元。南非政府高級顧問韋斯利·道格拉斯說:中方緩債決定,「對疫情困境中的非洲國家是雪中送炭」。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敞開胸懷,團結合作,才能迎來共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放眼長遠,標本兼治,中國積極攜手各方為消除全球貧困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上,習近平主席重點闡述關於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看法,指出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至關重要。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表示,在人類通往消除貧困、打造更可持續、更加繁榮和諧的道路過程中,「中國作用不可或缺」。


  共促世界減貧,中國誠意滿滿。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記者 鄒志鵬)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地評線】潮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一直是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人類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答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持續推進中國與東協國家減貧合作...
    9月28日下午,由中國日報社主辦,中國日報網承辦,中國—東協中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國際扶貧中心支持的 「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共享中國脫貧方案——東協媒體看中國脫貧攻堅」雲論壇隆重召開。會議期間,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對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自建立以來,在推動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減貧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介紹。譚衛平表示,中國歷來都十分重視與東協國家間的減貧交流與合作。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發展農業、旅遊業以及促進商品、服務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減貧。如今,我們可能無法單純依賴過去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減貧。柬埔寨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維護雙邊和多邊夥伴關係,以確保共同實現發展、和平與穩定。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和音)
    在推動自身減貧進程的同時,中國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闡明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發言摘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於北京時間12月14日至15日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發展農業、旅遊業以及促進商品、服務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減貧。如今,我們可能無法單純依賴過去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減貧。柬埔寨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維護雙邊和多邊夥伴關係,以確保共同實現發展、和平與穩定。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
  •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同世界各國一道加速全球減貧進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在堅持不懈抓好自身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的同時,更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和胸襟,為世界減貧事業注入強勁動力,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成就」為世界減貧進程注入了「加速度」。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朱海鵬 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 · 林奇
  • 習近平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 2020年12月14日 21:31: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
  • 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黨支部築牢黨建基礎 推進國際減貧工作
    原標題:推進國際減貧工作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黨支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提高黨建質量,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業務協同,將黨建成效轉化為發展活力,為服務脫貧攻堅大局,推進國際減貧交流合作事業提供堅強保障。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坎佔·布維奈說,中國援助項目為村莊帶來許多新理念,還建立了村級項目管理組織。 「借鑑中國的減貧經驗,當地有關部門不再簡單送錢送物,而是在項目村開展更有效的u2018造血型u2019扶貧。」中老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中老國家聯合項目辦公室中方常駐負責人範西寧說,中方專家組與老方執行團隊相互學習借鑑,統籌推進項目實施。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如果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將在歷史上首次徹底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人類減貧史上的一大奇蹟。  中國不斷依照世界銀行的口徑修訂提高貧困線標準,擴大全國貧困人口數量或覆蓋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認可。  中國積極同聯合國、發展中國家等開展國際減貧合作。
  • 近30國官員、學者和媒體人聚首雲端,共話國際減貧與媒體責任
    12月15日下午,在「國際減貧媒體交流」線上研討會上,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說。凝聚共識,攜手合作,共迎挑戰。作為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分論壇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國際減貧媒體交流」線上研討會15日在北京舉行。
  • 讓數億人脫貧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如何走
    ……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是世界減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交流互鑑,共商推進全球減貧事業
    10月13日,線下參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福建省委聯合舉辦的「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的近30位外國駐華使節,實地走訪福建寧德,交流經驗、總結規律,共商推進全球減貧事業。
  • 蔣永穆:四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譜寫了中國減貧奇蹟
    作為全國貧困人口較多、面積較大、程度較深的西部大省,四川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扶貧開發政策,堅持不懈推進全省減貧事業,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譜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四川篇章。    「四川充分發揮制度優勢,構築減貧支撐體系。破解貧困難題,必須從源頭出發,建立並夯實減貧的政策體系。」蔣永穆表示,70年來,四川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並結合四川實際完善各項政策,有力推動了減貧的進程。
  • 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人民論壇)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施普皓)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