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2020-12-10 環球網

本文轉自【新華社】;

廣西參與援建的寮國萬象市版索村新橋。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供圖

新華社南寧11月28日電 近日,隨著最後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作為中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致力消除自身貧困的同時,廣西還利用毗鄰東協國家的優勢,與一些東協國家分享減貧經驗,積極開展減貧合作。

「新橋已經建好,村民出村便利多了。如今,村裡的泥巴路變成瀝青路,環境衛生持續好轉。」望著廣西參與援建的新橋,49歲的坎佔·布維奈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

坎佔·布維奈是寮國萬象市版索村村民,曾兩次到中國交流學習脫貧經驗,對廣西梯田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發展以及旅遊扶貧項目頗感興趣。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將中國種養經驗運用到當地,成立養牛、種玉米和織布的生產小組。「我們參考中國精準扶貧做法,準備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人增收。」

近年來,中國和寮國不斷加強在扶貧領域的交流合作。2017年9月,廣西負責實施的中國援寮國減貧示範合作項目在萬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省象龍村啟動,旨在完善當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開展技術援助。

49歲的版索村村民妮·坎帕馮莎參加了由20多戶村民組成的織布小組,作為一項副業,妮·坎帕馮莎一年增加收入約4000元人民幣。51歲的萬萍和愛人加入了養牛小組,一頭牛平均利潤超過3000元人民幣。

此前,項目工作團隊和養牛技術員到版索村檢查養牛示範戶牛欄建設、種母黃牛到戶情況,還對村民進行養殖技術、疾病預防等培訓。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西援助寮國版索村種母黃牛養殖示範戶40戶,共分配120頭種母黃牛。其中,60頭種母黃牛已懷小牛犢。

「現在我們有了更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村莊工作經驗,還學到許多新技能和實用知識,確保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坎佔·布維奈說,中國援助項目為村莊帶來許多新理念,還建立了村級項目管理組織。

「借鑑中國的減貧經驗,當地有關部門不再簡單送錢送物,而是在項目村開展更有效的u2018造血型u2019扶貧。」中老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方專家組組長、中老國家聯合項目辦公室中方常駐負責人範西寧說,中方專家組與老方執行團隊相互學習借鑑,統籌推進項目實施。

2014年,中國在第17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上提議實施「東亞減貧合作倡議」,開展鄉村減貧推進計劃,建立東亞減貧合作示範點。隨後,中國選擇在寮國、柬埔寨、緬甸3個國家開展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派出專家組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民能力建設等活動,為這些國家減貧提供示範。

從基礎設施到產業、從扶貧到扶智,中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模式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得到推廣,讓當地村民切實感受到中國減貧的智慧和力量。

在近日召開的「一帶一路」減貧與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全球可持續減貧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亞洲理工學院教授拉金德拉·什雷斯塔說,目前泰國通過提供就業服務、提升農村地區「造血」能力等舉措推進減貧事業,這與中國的精準扶貧理念有很大相似性。

寮國工貿部部長兼老中合作委員會主席開瑪妮·奔舍那說:「繼續加強貧困村硬體和軟體系統的全面建設,實現脫貧致富、可持續發展,老中雙方可以更深入地探討與合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先後承辦6屆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舉辦數十期國際減貧經驗研修班,與國際社會共享減貧經驗。亞洲、非洲、拉丁美洲70多個國家扶貧官員先後到廣西開展學習交流,考察農村電商發展、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重點項目。目前,廣西已完成中國-寮國合作社區、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等減貧示範項目。(記者:何偉、潘強、章建華、黃慶剛)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導讀中國減貧成功的經驗在於,從中央到地方對扶貧事業給予一以貫之的大力支持,但在具體扶貧措施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採取不同政策。「精準扶貧」戰略準確識別扶貧對象,保證了「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立足我國減貧經驗,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闡釋了中國減貧的世界意義。當前全球疫情肆虐,更加劇了減貧事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2012年以來,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持續推進中國與東協國家減貧合作...
    會議期間,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對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自建立以來,在推動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減貧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介紹。譚衛平表示,中國歷來都十分重視與東協國家間的減貧交流與合作。自2005年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建立以來,始終都將推動中國和東協國家的減貧合作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東協+3」村官交流項目等重要活動,各方在減貧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中國農大校長:中國減貧經驗具有國際意義,可供許多國家參考
    報告由中國農業大學團隊與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合作推出。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表示,中國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中國的減貧實踐是亞洲國家的典型代表,為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經驗,具有國際意義。
  • 談及人類減貧經驗,大家都聊了啥?
    12月14日,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向與會朋友分享了中國脫貧攻堅的主要體會。中國脫貧攻堅所採取的方式和獲得的成績,為世界所矚目。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背景下,繼續討論減貧事業,大家都談了些什麼?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為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議程提出的具體目標納入國家發展總體規劃,並在專項規劃中予以細化、統籌和銜接。2016年9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對落實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減貧脫貧、促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推動第73屆聯合國大會就消除農村貧困問題通過決議。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推動農村發展,在最貧困的地區推出試點項目,如社區綜合民生、農業生產和加工項目、有機種植和商品交易設施項目,以及全面漁業發展項目,有助於實現減貧。在菲律賓,仍然有210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我們的減貧政策取得了成效,但依然面臨各種挑戰。我們正在採取具體行動,加強國家之間的減貧合作,學習和探索更多有益的減貧經驗,不斷改進減貧計劃。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民眾脫貧,還要讓他們的生活過得更好。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稱讚中國的脫貧成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布雷特感慨,「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中國的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 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我國多數貧困地區實現推普廣動員、廣參與、廣覆蓋,貧困群眾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不通普通話的人數不斷減少,貧困群眾交流交往能力有所增強、職業技能明顯提升
  • 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到來 網友盛讚中國減貧奇蹟
    原標題:網友盛讚中國減貧奇蹟 在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網友紛紛表示,中國減貧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對脫貧攻堅的重任,就是要咬定目標加油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凝聚強大合力。網友「嚴俊0822」留言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中國夢!」網友「沂蒙山水」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沂蒙兒女心向黨,甩開膀子奔小康!」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中國攻堅進行時】中國精準扶貧成就彰顯世界意義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中國脫貧攻堅成績斐然、世界矚目。中國式扶貧是中國道路的亮麗篇章,同時也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國方案。
  • 獅子山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舉行
    獅子山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舉行——「中國經驗為我們改善民生開拓思路」  為期兩周的2020年獅子山減貧與可持續發展研修班日前在線舉行,來自中塞兩國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圍繞減貧與可持續發展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中國的改革開放使數以億計的人口擺脫了貧困,在這一進程中獲益的不僅有中國人民,也有其他國家的人民。「發展中國家在2010年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內容,這一目標得以實現,中國功不可沒。」  「中國力量」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了「強引擎」。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過得好。中國在推動自身減貧進程的同時,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 「實踐新論」精準扶貧的寶貴經驗與中國實踐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解決貧困問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減貧方式方法,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減貧道路。回顧中國的精準扶貧實踐,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總結。堅持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證。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政治保證,也是精準扶貧取得成功的體制保障。
  • 精準發力「拔窮根」——廣西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年均減貧117萬人
    新華社南寧10月7日電 題:精準發力「拔窮根」——廣西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年均減貧117萬人  新華社記者何偉  廣西集「老、少、邊、山、窮」於一體,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12年—2017年,廣西減少貧困人口704萬人,年均減貧逾117萬人。
  • 讓數億人脫貧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如何走
    ……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是世界減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人民論壇)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