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億人脫貧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如何走

2020-12-21 瀟湘晨報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具有卓越遠見的計劃,讓數億人脫貧,成就令人鼓舞。」

「中國的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中國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拓展貿易、擴大投資等都作出了貢獻。」

……

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是世界減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同時,通過推動南南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國際減貧合作,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看來,中國的脫貧攻堅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經驗。

「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黨的領導,省、市、縣、鄉、村書記一起抓扶貧,建立健全脫貧攻堅責任制,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他說。

建立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也是中國扶貧的一大特色。魏後凱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扶貧,調動各方面資源投入,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大規模資源投入機制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方位扶貧體系。

魏後凱說,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基本方略,在摸清貧困狀況、精準查找窮根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切實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提高精準扶貧靶向性,切實增強扶貧績效。同時,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增強貧困農戶的內生發展動力,並以市場為導向,加強長效扶貧產業的發展,培育減貧的長效機制。

擺脫絕對貧困不是終點。在業內專家看來,反貧困是一個永恆課題。未來,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將走向何方?

「我們將建立防止返貧長效機制,解決好如何穩的問題。」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說,將從2021年起設立五年過渡期,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對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建立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提前採取針對性幫扶措施,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

劉永富表示,下一步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邁進。「長期以來,中國同國際社會在減貧領域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我們願意繼續深化交流合作,為構建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他說。

14日至15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分別舉辦了「中國扶貧經驗對話」「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金融支持國際減貧事業發展」「國際減貧媒體交流」等4場線上分專題研討會。期間還舉辦了「國際青年領袖對話」啟動儀式,旨在推動各國青年圍繞減貧合作、多邊主義、科技創新、文明互鑑、衛生健康等議題,增進思想交流和相互理解,為完善全球治理匯聚更多國際化、年輕化、多元化力量。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稱讚中國的脫貧成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布雷特感慨,「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中國的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中國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經濟逐步復甦,政府和企業加大力度幫助農民利用網際網路銷售農產品,許多農村家庭收入在持續恢復。  中國的脫貧成就離不開堅定有效的扶貧政策。縱觀過去40年,中國的減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針一直具有高度的戰略性,「三農」問題長期以來被視為多部門工作的重心。中國政府的扶貧開發模式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特別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
  • 書寫全球減貧史重要篇章(和音)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以必勝的信心和決心,盡銳出戰、攻堅克難,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毅行動,書寫著全球減貧史的重要篇章。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這是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將對全球減貧事業產生重要激勵作用。  中國的脫貧攻堅行動,承載著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初心。
  • 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人民論壇)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中國減貧成就有力促進全球發展事業」(我看中國脫貧攻堅)——訪...
    「中國一定能夠如期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蒙古國國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策布勒瑪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通過有效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減貧成就。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半邊天」力量競相迸發、巾幗風採生動展現,貧困婦女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脫貧的近1億貧困人口中婦女約佔一半。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  為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提供中國經驗  通過對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範圍減貧實踐的考察不難發現,一些發展中國家儘管經濟在發展,但貧富差距及貧困問題仍無法解決,有的甚至陷入了「越減越貧」的怪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減貧之路,為發展中國家反貧困提供了可供參考借鑑的中國方案。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作為負責任的世界大國,中國在堅持不懈抓好自身脫貧攻堅任務實現的同時,更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和胸襟,為世界減貧事業注入強勁動力,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成就」為世界減貧進程注入了「加速度」。消除貧困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消除貧困的成效不僅關乎自身發展,也關乎全球減貧進度。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從全局看,在世界貧困形勢不容樂觀的情形下,中國減貧卻呈現「風景這邊獨好」。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目前全球約有接近20億人口處於「中度貧困」,即每人每日可支配收入少於3.1美元。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由於戰亂、自然災害、部族矛盾衝突激烈等因素,導致經濟發展長期停滯,減貧、脫貧更是無從談起。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發展農業、旅遊業以及促進商品、服務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減貧。如今,我們可能無法單純依賴過去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減貧。柬埔寨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維護雙邊和多邊夥伴關係,以確保共同實現發展、和平與穩定。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
  • 蔣永穆:四川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譜寫了中國減貧奇蹟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蔣永穆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作為全國貧困人口較多、面積較大、程度較深的西部大省,四川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扶貧開發政策,堅持不懈推進全省減貧事業,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譜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四川篇章。
  • 「對人類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我看中國脫貧攻堅)
    人民日報駐俄羅斯記者 殷新宇「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每年我都會去中國幾次。」俄羅斯學者、俄羅斯—中國分析中心主任謝爾蓋·薩納科耶夫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擁有發達的交通網絡。我相信,看到中國基礎設施發展成就的人,都會心生欽佩。」近年來,薩納科耶夫到訪過中國中西部一些貧困地區。「我親眼看到,很多民眾的生活大大改善。在城市,昔日住在棚戶區的很多人搬進了現代的公寓樓;在鄉村,很多富裕起來的農民建起了新房。時髦漂亮的衣服填充了人們的衣櫥,環保舒適的交通工具代替了過去破舊的車輛。」
  • 破譯中國減貧奇蹟的制度密碼 「中國的脫貧智慧」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來源標題:破譯中國減貧奇蹟的制度密碼 「中國的脫貧智慧」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賀俊怡 攝 (新中國7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 施普皓)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 綠色減貧面臨的多重挑戰及創新思考
    在理念構建方面,《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更加倡導加強消除貧困的任務,並且能夠走綠色發展的減貧道路。在推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中,則提出了必須走包容式發展模式,即「不落下任何一個人」的包容性發展和綠色發展新理念。綠色減貧與發展之路,更加注重解決減貧、教育、衛生等傳統基本生存的問題。與此同時,更加注重南北合作路徑和能力建設,尤其是強化發展中國家的造血功能。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過去我們主要通過發展農業、旅遊業以及促進商品、服務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減貧。如今,我們可能無法單純依賴過去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和減貧。柬埔寨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特別是維護雙邊和多邊夥伴關係,以確保共同實現發展、和平與穩定。借鑑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實施了一些重要項目,包括中國援柬減貧示範合作項目、中國援柬鄉村道路項目和中國援柬鄉村供水項目等。
  • 【地評線】潮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一直是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人類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答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
    「不變」與「變」:一位拉美外交官眼中的中國減貧經驗導讀中國減貧成功的經驗在於,從中央到地方對扶貧事業給予一以貫之的大力支持,但在具體扶貧措施上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地採取不同政策。「精準扶貧」戰略準確識別扶貧對象,保證了「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