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貴州威寧草海鎮呂家河村,菜農在蔬菜基地除草。 賀俊怡 攝

(新中國7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當天發布的新一份「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時,國家一窮二白,人民生活處於極端貧困狀態。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率先進行經濟制度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民收入大幅提高,農民溫飽問題逐步得以解決。若以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衡量,農村貧困人口從1978年末的7.7億人減少到1985年末的6.6億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978年末的97.5%下降到1985年末的78.3%。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針對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確立以貧困地區為重點,實施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扶貧開發政策,農村貧困程度進一步減輕,貧困人口繼續大幅減少。以現行農村貧困標準衡量,2012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9899萬人,比1985年末減少5.6億多人,下降了85.0%;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2%,比1985年末下降了68.1個百分點。

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扶貧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報告顯示,6年來,中國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6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成為全球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加速了世界減貧進程,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報告援引世界銀行數據稱,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從1981年末到2015年末,中國貧困發生率累計下降了87.6個百分點,年均下降2.6個百分點,同期全球貧困發生率累計下降32.2個百分點,年均下降0.9個百分點,中國減貧速度明顯快於全球,貧困發生率也大大低於全球。(完)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的突出成就與寶貴經驗
    張國強        (中共河北省委黨校  河北石家莊  050061)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積累了寶貴經驗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為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議程提出的具體目標納入國家發展總體規劃,並在專項規劃中予以細化、統籌和銜接。2016年9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對落實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村地區減貧脫貧、促進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推動第73屆聯合國大會就消除農村貧困問題通過決議。
  • 專訪: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 專訪: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古斯塔沃·吉拉多   新華社記者 倪瑞捷 陳瑤   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並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其直面挑戰
  •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
    這一成就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不斷增加,為中國家庭提供更大社會保障。這有助於增加消費者信心和消費支出,進而對區域發展和全球增長產生積極影響。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衝擊,對貧困人口的影響尤其不容忽視。
  •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經驗」
    冉昊 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立足我國減貧經驗,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闡釋了中國減貧的世界意義。當前全球疫情肆虐,更加劇了減貧事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2012年以來,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 精準發力「拔窮根」——廣西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年均減貧117萬人
    新華社南寧10月7日電 題:精準發力「拔窮根」——廣西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年均減貧117萬人  新華社記者何偉  廣西集「老、少、邊、山、窮」於一體,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2012年—2017年,廣西減少貧困人口704萬人,年均減貧逾117萬人。
  • 和音: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 綠色減貧面臨的多重挑戰及創新思考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綠色發展和減貧目標的確定,為綠色減貧的國際合作和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預示著綠色減貧將在世界範圍內有新前景和新期許。1.2綠色減貧是中國開展國際扶貧合作的重要路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9億,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 讓數億人脫貧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如何走
    「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具有卓越遠見的計劃,讓數億人脫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的發展不僅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國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拓展貿易、擴大投資等都作出了貢獻。」……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減貧是世界減貧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新時代婦女扶貧減貧的中國經驗
    中國婦女扶貧減貧的巨大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在扶貧減貧領域的生動實踐,為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促進全球婦女減貧進程乃至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減貧項目官員安娜·坎波斯指出,中國在減貧領域取得巨大成果,是因為始終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且在扶貧方面有清晰的目標,中國在減貧領域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誠如所言,在中國,消除貧困一直是重要的政治議程。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絕對貧困明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
  • 天水8年減貧92.08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在12月11日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發布會上說,經過8年的艱苦奮鬥,至目前,天水市累計減貧92.08萬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 扶貧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非凡一年,意義非同尋常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一直是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8億多人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稱讚中國的脫貧成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亞太局局長布雷特感慨,「沒有其他任何國家能如此迅速完成這樣一項影響深遠的事業」,「中國的減貧經驗是一座寶庫」。
  • 中國精準扶貧經驗幫助東南亞國家減貧
    坎佔·布維奈是寮國萬象市版索村村民,曾兩次到中國交流學習脫貧經驗,對廣西梯田綜合開發、現代農業發展以及旅遊扶貧項目頗感興趣。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將中國種養經驗運用到當地,成立養牛、種玉米和織布的生產小組。「我們參考中國精準扶貧做法,準備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人增收。」 近年來,中國和寮國不斷加強在扶貧領域的交流合作。
  •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持續推進中國與東協國家減貧合作...
    會議期間,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譚衛平對中國國際扶貧中心自建立以來,在推動中國與東協國家的減貧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了介紹。譚衛平表示,中國歷來都十分重視與東協國家間的減貧交流與合作。自2005年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建立以來,始終都將推動中國和東協國家的減貧合作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中國東協社會發展與減貧論壇、「東協+3」村官交流項目等重要活動,各方在減貧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習近平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 2020年12月14日 21:31: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
  •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同世界各國一道加速全球減貧進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12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2012年以來,中國在之前扶貧攻堅的基礎上,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努力,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 國際社會: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
    人民網聯合國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聯合舉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大貢獻。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開幕...
    此外,減貧委員會還在動員廣大的基層志願者,推動減貧和監測包括食品補助計劃在內的扶貧項目的實施情況。我們認為,能力建設,尤其是農村地區的能力建設,在實現社區脫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農村發展,在最貧困的地區推出試點項目,如社區綜合民生、農業生產和加工項目、有機種植和商品交易設施項目,以及全面漁業發展項目,有助於實現減貧。在菲律賓,仍然有2100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
  • 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人民論壇)
    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中國脫貧攻堅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不僅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也為人類社會治理貧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