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8年減貧92.08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20-12-17 天水市人民政府

  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在12月11日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發布會上說,經過8年的艱苦奮鬥,至目前,天水市累計減貧92.08萬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農村貧困人口全脫貧8年累計減貧92.08萬人

  王軍介紹說,天水是甘肅省人口大市,也是扶貧大市,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3年,全市有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92.08萬,建檔立卡貧困村1165個,貧困發生率29.92%,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繁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天水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及對甘肅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聚焦精準方略,突出「五個一批」,全面落實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舉全市之力盡銳出戰、攻堅克難。經過8年的艱苦奮鬥,至目前,全市累計減貧92.08萬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6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兩區五縣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農村的道路、吃水、用電、住房、上學、就醫、社保、通訊、產業、人居環境等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貧困群眾收入預計今年底接近萬元大關

  天水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實行7名省級領導、32名市級領導、113名縣級領導聯繫縣區、包抓鄉鎮和幫扶貧困村制度,市、縣區、鄉鎮和村級黨組織1286名「四級書記」抓扶貧,1165名縣級脫貧攻堅聯絡員、4.2萬名機關幹部、3652名駐村幫扶隊員深入貧困村、貧困戶。

  緊盯「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持之以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貧困群眾收入從2013年的4386元提高到2019年的8439元,年均增長9%,預計今年年底接近萬元大關。累計投入「兩免一補」及各類補助資金64.37億元,惠及學生836.1萬人次,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投資1.3億元建成村衛生室1301個,行政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患大病救治率達到100%。投資26.85億元建成農村飲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392處,惠及群眾296.3萬人,特別是2018年市財政自籌6.2億元、利用兩年時間對全市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進行全面鞏固提升。先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7.18萬戶、補助資金20.92億元,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32個,搬遷安置人口2.09萬戶10.1萬人,貧困戶危房全部清零。

  「扶貧車間」「雙助貸」等扶貧模式省內外推廣

  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發展「五小」產業和「短平快」產業,積極推進光伏扶貧、電商扶貧、就業扶貧。累計引導貧困戶新建果園15.59萬畝,種植蔬菜21.35萬畝、中藥材20.57萬畝、馬鈴薯67.12萬畝,培育「短平快」產業項目280個,發展「五小」產業12983處,建成村級光伏電站73.74兆瓦,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3.56萬個,輸轉貧困勞動力533.99萬人次。累計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06家,組建貧困村農民合作社3968家,建成規模養殖場684個、果蔬保鮮庫843座81.43萬噸、扶貧車間414家。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和扶貧小額信貸85億元、各類救助資金44.93億元,落實扶貧互助資金25億元、東西部協作資金9.3億元,累計完成消費扶貧21.52億元。

  「扶貧車間」、扶貧互助資金「雙助貸」、村級「八大員」公益性崗位、秦安隴城「教育園區」等扶貧模式得到了國家、省上的肯定和推廣。

  先後建成高標準農田105.15萬畝,建成堤防1198公裡,新改建農村公路7508公裡,拆除空心房等2000多座,新改建戶用衛生廁所23.6萬座,建成垃圾焚燒站21座、垃圾壓縮站23座、汙水處理站31座,貧困村實現水泥瀝青路、動力電、4G網際網路「村村通」,脫貧攻堅基礎更加牢固。

  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完成開展「五大行動」建立「十大機制」實施「十五大工程」

  就記者提出的天水市脫貧攻堅中形成了哪些機制確保任務完成的問題,天水市政協主席、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趙衛東說,開展了「五大行動」,建立了「十大機制」,實施了「十五大工程」。

  ●五大行動:「一測算三核實十徹查」行動、「三盯三抓三解決」行動、「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行動、「五摸清五保障」行動、「四核四防十緊盯」專項行動。

  ●十大機制:貧困戶「雙線排序比對法」篩選機制、問題整改「系統梳理排查法」篩查機制、「千名縣級幹部聯千村」聯絡員機制、疫情防控「定期調度」機制、剩餘貧困「掛牌督戰」機制、脫貧攻堅「戰情分析」通報機制、工作任務督促落實機制、問題整改「集中會戰」機制、幫扶工作「提醒提示」機制和村戶檔案資料「清單管理」機制。

  ●十五大工程:村級「八大員」服務性崗位助推脫貧工程、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淺山乾旱區蔬菜產業發展工程、「就業扶貧車間」建設工程、光伏扶貧助推脫貧攻堅工程、農村空心房「拆院留權」改造工程、扶貧互助資金「雙助貸」工程、易地集中安置與分散插花安置相結合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推進鄉村教學模式改革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程、「五位一體」勞務培訓輸轉工程、整片帶整流域綜合開發扶貧工程、扶貧勵志教育提振脫貧致富信心工程、「三戶一孤」人員大病救助保險全覆蓋工程、農村「八差」整治助力脫貧攻堅工程、堅持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工程。

  

相關焦點

  • 甘肅天水落地脫貧「基礎工程」見效 累計減貧92.08萬人
    高康迪 攝中新網蘭州12月11日電 (高康迪 李亞龍)「農村的道路、吃水、用電、住房、上學、就醫、社保、通訊、產業、人居環境等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貧困群眾的精神狀態發生了深刻變化,貧困地區的面貌得到了改變。」甘肅省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說,目前,天水市累計減貧92.08萬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65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 甘肅天水: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凝聚鄉村振興動能
    人民網蘭州12月11日電(黃帆)12月11日上午,由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在蘭州舉行,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介紹了天水市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和經驗。
  • 「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的脫貧實踐:5年減貧680萬人
    (新中國70年)「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的脫貧實踐:5年減貧680萬人  中新社長沙8月6日電 題:「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的脫貧實踐:5年減貧680萬人  中新社記者 白祖偕 鄧霞  年過六旬、腿腳不便的楊秀富和妻子在位於武陵山腹地的湖南湘西花垣縣十八洞村裡經營著一家農家樂,每天能掙上一兩百元
  • 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來看寧夏脫貧攻堅工作成績單
    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截至目前,全區建檔立卡時的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9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6818元,預計增加到今年底的11450元,年均增長11%,連續5年高於全區平均水平,絕對貧困問題徹底解決。
  • 平頂山市累計減貧8.8萬戶31.6萬人
    今年10月17日是第7個全國扶貧日,從市扶貧辦獲悉,截至2019年底,平頂山市累計減貧8.8萬戶31.6萬人,減幅93.76%,年均減貧4.51萬人。  據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底,全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3萬戶33.18萬人,貧困村512個,貧困發生率7.8%。
  • 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江南都市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陳化先報導:12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省扶貧辦、贛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決戰脫貧攻堅·江西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第一場暨贛州專場發布會在南昌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贛州114.3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出列。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賀俊怡 攝 (新中國7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年均減貧逾千萬人。
  • 天水盡銳出戰決勝脫貧攻堅
    「十三五」時期,天水市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凝心聚力,盡銳出戰,合力攻堅,脫貧戰果自豪地書寫在1.4萬平方公裡大地上——7年精準扶貧、4年集中攻堅,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92.08萬人下降到去年底的2.1萬人,實現1136個貧困村退出
  • 天水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2013年,全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08萬,建檔立卡貧困村1165個。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山大溝深……天水貧困地區具備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所有特徵。貧困這個千斤重擔一直壓在天水人的肩頭,也沉甸甸地壓在歷屆天水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心上。「絕不讓貧困代代相傳」。
  • 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12月15日自治區召開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新聞通氣會介紹了寧夏脫貧攻堅情況我們一起去看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自2015年我區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 截至目前,全區建檔立卡時的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力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有力推動者和重要貢獻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這些年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就舉世矚目。數據顯示,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連續7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也明顯改善。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和音)
    在推動自身減貧進程的同時,中國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闡明中國黨和政府致力消除貧困的歷史進程、偉大成就和國際貢獻,強調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陝西銅川: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銅川首創並堅持三年的扶貧產品交易會成為農企對接、助推脫貧、廣受歡迎的平臺,易地扶貧搬遷「暖冬行動」暖到了貧困群眾心坎裡,「八星勵志」扶貧扶志做法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工作贏得了廣泛認可。2016年全市有3個貧困縣、174個貧困村,貧困人口總規模16119戶47467人,貧困發生率11.2%。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天水專場實錄...
    非常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和我們共同分享天水市脫貧攻堅工作成果。在此,我謹代表天水市委、市政府和372萬天水人民,向新聞界的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天水脫貧攻堅和各項事業的關心支持和宣傳報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中之重。
  • 【地評線】潮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攜手推進國際減貧進程
    「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12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向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致賀信,強調中國一直是全球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為人類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答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中國減貧奇蹟」——習近平為世界展示的一種可能
    2020年年初,他在疫情來襲的「特殊時期」,召開中共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方面最大規模的會議,以「硬核」部署要求不留任何退路和彈性,如期兌現減貧承諾。  40多年發展扶貧、8年脫貧攻堅,既是對習近平個人扶貧經歷的概括,也是無數中國各級官員工作生涯的一條共同主線,更是幾乎全體中國人的生活背景板。中國對減貧事業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度由此可見一斑。
  • 景德鎮精準推進脫貧減貧「六大行動」
    記者從會上獲悉,景德鎮市堅持「長短結合」脫貧減貧方略,推進「1 5」脫貧減貧模式全覆蓋,堅定不移推進「四個一」產業扶貧工程質量大提升,不折不扣精準推進脫貧減貧「六大行動」,以答卷者的擔當、奮鬥者的姿態,穩定扶貧機制,鞏固脫貧成效。目前,全市現行標準下27284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省級貧困村脫貧退出。推進「1 5」脫貧減貧模式全覆蓋。
  • 甘肅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七年累計減貧110萬人
    央廣網天水4月3日消息(記者張磊) 「自2013年建檔立卡以來,全市的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92萬多人減少到2019年的2.1萬人,貧困發生率也由29.92%降至0.68%。」甘肅省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軍3日表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天水市已在2019年底順利實現全市兩區五縣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的背後,與當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密不可分。天水市武山縣的中藥材已經成為深受市場歡迎的產品(央廣網記者 張磊 攝)天水市是甘肅省的人口大市,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2020年新疆261萬貧困人口全脫貧
    原標題:2020年新疆261萬貧困人口全脫貧 2020年新疆261萬貧困人口全脫貧 3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0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到2020年,新疆將有261萬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新疆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確定了新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穩定實現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疆、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現行標準下26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5個重點貧困縣全部摘帽,30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解決南疆四地州區域性整體貧困。
  • 八十八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雲南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12月8日,記者從國新辦在昆明舉行的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