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和你說,有一個人看了一部用於消遣時間的通俗小說之後,說這樣的故事我能寫得更好,於是他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暢銷書作家,你相信嗎?
這是真實發生在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布朗身上的故事。
2003年之前提起這個人,幾乎沒人知道,但自從他的《達·文西密碼》問世之後,他就成了和J.K.羅琳(《哈利波特》作者)齊名的世界頂級暢銷書作家。
做過音樂人、教師的丹布朗,度假時期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
丹布朗的前半生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不是機會不夠,而是他在其他領域裡並不出色。
他最開始是想從事音樂行業,開過公司,出過專輯,甚至去好萊塢追過夢,但都沒有任何成功的跡象。
90年代初,他進入了國家作曲學院,遇到了比他大12歲的布萊絲·紐頓,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為了讓成名,兩人開始嘗試用媒體建立人設的途徑。
布萊絲·紐頓為丹布朗寫了大量的新聞稿,舉辦了各種活動,介紹了一些該領域內的成功人士。
但可惜的是,這些依然沒有讓丹布朗完成自己音樂人的夢想。
認清現實之後,丹布朗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名小學教師。
這個小學規模不大,一共不到300名學生,丹布朗為高年級教授西班牙語。
而在1996年,丹布朗的人生因偶然機會發生了至關重要的轉折。
在大溪地度假的時候,為了消磨時光,他讀完了席尼·薛爾頓的《末日追殺》,從這個書名大概也能猜到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小說。
丹布朗表示,這樣的故事他也能寫,並且寫得會更好。
於是,丹布朗就這樣開啟了自己的小說創作之旅。
也許是話說得太滿,或者說是經驗不足,他耗時兩年僅僅創作了一部篇幅不長的中篇小說《數字城堡》。
但無論怎麼說,這都是的「處女作」,自然在出版、宣傳上都要做到位。
他的妻子布萊絲為這部小說寫了大量的新聞宣傳稿件,舉辦了談話節目和記者訪談,在聲勢上造得十分熱烈。
丹布朗似乎已經看到「功成名就」在向他招手了。
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那麼點反差,丹布朗的這本新書和他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一樣,無人問津。
也許是失敗的次數多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繼續創作,《天使與魔鬼》、《騙局》(也有譯為《圈套》)兩部小說相繼問世。
但又是石沉大海一般,在眾多驚悚懸疑類小說中沒有泛起一點浪花。
直到2003年,丹布朗的新作《達·文西密碼》出版,瞬間引起了轟動,精彩的故事、豐富的內涵、成熟的文風、神秘的色彩,這種種元素讓讀者大為推崇。
這部書甫一問世,便迅速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連續十周都霸佔著榜首的位置,全球銷量突破800萬冊。
丹布朗瞬間名聲大噪,從一個小學教師成為了在全世界擁有無數讀者粉絲的暢銷書新秀。
人們本著對作者的好奇,發現其之前《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騙局》這三部小說質量也非常不錯,尤其是《天使與魔鬼》正是《達·文西密碼》的姊妹篇,都是「羅伯特·蘭登」的故事。
於是在2004年,丹布朗的四部小說同時進入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這距離他的成名,僅僅只過去了一年而已。
《達·文西密碼》的輝煌,堪稱奇蹟
老實說,《達文西密碼》的質量雖然比前三本小說要高一些,但也有限,並沒有特別大的差距,其走紅和名字有很大關係。
「達·文西」這個名字不說家喻戶曉,稍微讀過點的書的人都聽說過,我們小時候還經常有他畫雞蛋的故事。
而達·文西的名作《蒙拉麗莎》一直被認為是有著神秘色彩的,她那神秘的微笑配合著完美契合黃金分割比的布局,讓非常多的人為之著迷。
當這兩種因素遇合在一起的時候,怎麼能不讓人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正好,翻開書本,就遇到了這樣一個精彩的故事,讀者欲罷不能,極力推崇,讓這本書以迅猛的態勢橫掃了暢銷書市場。
不過丹布朗本身也真的是一個文字高手,在小說創作上有著非常高的天賦,他知道如何調動讀者的好奇心,也知道如何來架構一個故事的框架才能使其更完美。
反轉、蒙太奇、最後一分鐘救贖、英雄救美、心理暗示等等手法信手拈來,不露痕跡地將其融入了故事的講述當中。
而作為丹布朗作品一貫的文風,其中有著大量的「密碼」元素。
丹布朗的父親是一位數學家,母親是宗教音樂家,從小受到的薰陶使得丹布朗將數學中的趣味遊戲「密碼」與宗教、傳說、偵探等等生活元素結合在了一起。
更為重要的是,他真的很會說「謊」。
什麼樣的謊言最不容易識破?就是那種「九真一假」的謊言。
丹布朗對歷史掌故、地理風貌等等描寫都非常詳細且具有趣味性。親身遊歷過的讀者知曉這些都是真實的,沒有遊歷過的讀者去查閱資料之後也會發現這些都非常真實。
那麼,丹布朗偶爾說一句「謊」,自然就非常容易讓人當真了。
雖然這些故事從根本上來說是假的,無論是人物還是事件,都是小說性質,但其內部描寫的人文風貌、密碼知識、宗教趣聞等等都是真實的。
想想看,如果把這些「硬核」的知識以非常生動、精彩的故事演繹出來,這還不足以引人入勝嗎?
真正喜愛驚悚、懸疑類作品的讀者,又怎麼會放過這樣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呢?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私奔,慘澹的結局表明這不是愛情,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