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
《魏書·卷九一》:古史倉頡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維事。宣之王庭,則百工以敘。
自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漢字,他們便逐漸脫離了原始,向文明跨越了一大步。而從倉頡造字至今,漢字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毛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所以詩歌,是漢字的高度濃縮,更能作為漢字升華的代表。無數的文人騷客用詩歌記錄了日月的更迭,描繪了事態的變遷。相信哪怕現在蹣跚學步的牙牙稚子,都會偶爾來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然也就有諸多的分類,而歷代的文豪各有所長。在這紛繁詩歌體系裡,卻有一個極為小眾的存在,那就是迴文詩。
恕我直言,第一次接觸到迴文詩的時候,夜述封神甚至望文生義,覺得是用回文寫的詩,每次想到都臉頰微紅。
其實「回文」是一種修辭手法,回文堪稱是漢字運用的極限,在詩、詞、曲、文、對聯等場景多有運用,用這種手法寫的詩叫「迴文詩」。
比如: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沒錯,這樣的就是迴文詩,「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的感覺對吧?其實迴文詩根據「回文」的方式,分為多種,下面就跟隨夜述封神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01通體回文
通體的意思就是通篇,所以通體回文也就是整篇文章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
蘇軾《記夢回文二首》: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唾碧衫。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衫碧唾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倒)
空花落盡酒傾缸, 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窗晴鬥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倒)
02雙句回文
蘇軾《菩薩蠻·夏景回文》: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閒。
蘇軾《菩薩蠻·夏閨怨回文》: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03本篇回文
蕭綱《詠雪詩》:
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奩。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04
蘇軾《賞花》:
賞花歸復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是不是覺得作一首迴文詩好難,當初《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要現在我覺得作迴文詩也要驚天地泣鬼神了。
其實迴文詩最出名的還是《璇璣圖》,相傳竇滔和蘇蕙郎才女貌,後來竇滔任秦州刺史時因「忤旨」而被流放,後蘇蕙寫了迴文詩託人帶給竇滔。外人不知其意,唯有竇滔閱後嚎啕大哭。
原來迴文詩被蘇蕙用五彩絲線織成,橫直各8寸,29行,每行29字,總共841字,而按各種讀法,竟然可得各體詩200餘首。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簡直是千古一絕,令人大開眼界。
武則天也親自為之作序:
蘇氏所著文詞五千餘言,屬隋季之亂,文字散落,而獨錦字回文盛傳於世。朕聽政之暇,留心《墳典》,散帙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多才,復美連波之悔過,遂制此記,聊以示將來也。大周天冊金輪皇帝制。
而自《璇璣圖》以後,錦書,也專指華麗的文書,比如「雲中誰寄錦書來」「錦書難託」。
迴文詩雖然在寫法上有回文的手法,但是受文字的限制,迴文詩所能表現出來的意境相比傳統詩歌很受限制,屬於小眾詩歌。儘管如此,迴文詩作為漢字藝術的一種文化,雖然燒腦,卻也別有一番風味,所以歷來很多文人還是喜歡迴文詩,尤其喜歡通過回文來玩文字遊戲。
就如同音樂,可能你喜歡流行,但是你不能鄙視和抵制美聲,對吧。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有喜歡迴文詩的朋友可以關注並留言,我是夜述封神,感謝大家的收看,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