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燒腦和高檔的文字遊戲,漢字的小眾表現形式——迴文詩

2021-01-10 夜述封神

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

《魏書·卷九一》:古史倉頡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維事。宣之王庭,則百工以敘。

自從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漢字,他們便逐漸脫離了原始,向文明跨越了一大步。而從倉頡造字至今,漢字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漢字

《毛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所以詩歌,是漢字的高度濃縮,更能作為漢字升華的代表。無數的文人騷客用詩歌記錄了日月的更迭,描繪了事態的變遷。相信哪怕現在蹣跚學步的牙牙稚子,都會偶爾來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歌有著悠久的歷史,自然也就有諸多的分類,而歷代的文豪各有所長。在這紛繁詩歌體系裡,卻有一個極為小眾的存在,那就是迴文詩。

迴文詩

恕我直言,第一次接觸到迴文詩的時候,夜述封神甚至望文生義,覺得是用回文寫的詩,每次想到都臉頰微紅。

其實「回文」是一種修辭手法,回文堪稱是漢字運用的極限,在詩、詞、曲、文、對聯等場景多有運用,用這種手法寫的詩叫「迴文詩」。

比如: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沒錯,這樣的就是迴文詩,「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的感覺對吧?其實迴文詩根據「回文」的方式,分為多種,下面就跟隨夜述封神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回文對聯

01通體回文

通體的意思就是通篇,所以通體回文也就是整篇文章順著讀和倒著讀都可以。

蘇軾《記夢回文二首》: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唾碧衫。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衫碧唾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倒)

空花落盡酒傾缸, 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窗晴鬥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倒)

02雙句回文

蘇軾《菩薩蠻·夏景回文》: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暈。閒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閒。

蘇軾《菩薩蠻·夏閨怨回文》: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03本篇回文

蕭綱《詠雪詩》:

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奩。奩粉飄落花,舞蝶亂飛鹽。

04

蘇軾

蘇軾《賞花》:

賞花歸復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是不是覺得作一首迴文詩好難,當初《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要現在我覺得作迴文詩也要驚天地泣鬼神了。

其實迴文詩最出名的還是《璇璣圖》,相傳竇滔和蘇蕙郎才女貌,後來竇滔任秦州刺史時因「忤旨」而被流放,後蘇蕙寫了迴文詩託人帶給竇滔。外人不知其意,唯有竇滔閱後嚎啕大哭。

《璇璣圖》

原來迴文詩被蘇蕙用五彩絲線織成,橫直各8寸,29行,每行29字,總共841字,而按各種讀法,竟然可得各體詩200餘首。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簡直是千古一絕,令人大開眼界。

錦書

武則天也親自為之作序:

蘇氏所著文詞五千餘言,屬隋季之亂,文字散落,而獨錦字回文盛傳於世。朕聽政之暇,留心《墳典》,散帙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多才,復美連波之悔過,遂制此記,聊以示將來也。大周天冊金輪皇帝制。

而自《璇璣圖》以後,錦書,也專指華麗的文書,比如「雲中誰寄錦書來」「錦書難託」。

蘇蕙

迴文詩雖然在寫法上有回文的手法,但是受文字的限制,迴文詩所能表現出來的意境相比傳統詩歌很受限制,屬於小眾詩歌。儘管如此,迴文詩作為漢字藝術的一種文化,雖然燒腦,卻也別有一番風味,所以歷來很多文人還是喜歡迴文詩,尤其喜歡通過回文來玩文字遊戲。

就如同音樂,可能你喜歡流行,但是你不能鄙視和抵制美聲,對吧。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有喜歡迴文詩的朋友可以關注並留言,我是夜述封神,感謝大家的收看,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髙雅的文字遊戲 有趣的迴文詩欣賞
    如按體材,可分為田園詩丶山水詩丶愛情詩等; 按情節,可分敘事詩、抒情詩; 從有無格律角度,又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迴文詩則是一種雜體詩,通常是指可以回讀的詩篇。多屬於文字遊戲。回文是修辭學上的辭格之一,運用調序迴環往復的語句,表現兩種事物或情理的相互關係。如"重重青山抱綠水,彎彎綠水繞青山。"
  • 迴文詩賞析(十四)-- 反覆成章的迴文詩
    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釋義:「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由於「回文」的文字組合所產生的新意境,實在具有美學欣賞價值。它的形式千姿百態:有連環回文體、藏頭拆字體、疊字回文體、借字回文體、詩詞雙回文體;單句回文、雙句回文;單篇復沓迴環和偶篇復沓迴環,等等。下面我們擷來幾首不同形式的迴文詩賞析。
  • 3首迴文詩,古代詩人逆天的文字遊戲
    迴文詩是古代詩歌中最神奇的一種體裁,正讀倒讀都能成篇,讀來迴環往復,往往給人綿延無盡、盪氣迴腸之感。迴文詩可不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它自西晉以來就很盛行,經過歷代詩人的創新,它的形式也千姿百態。《題金山寺》·蘇軾順讀潮回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 迴文詩聽說過 但不知道有這麼多花樣 蘇軾很喜歡玩這種文字遊戲
    前言好多著名的詩人都寫過迴文詩,像庾信、王融、權德輿、陸龜蒙、皮日休、蘇軾等大師都玩過這種文字遊戲。不過高手出招,即使是遊戲也玩得令人讚嘆不已,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佳作。有一次在湘東王蕭繹的後院雅集,大家玩起了這種文字遊戲,參加的人有王融、蕭祗、庾信、蕭綸、蕭綱等人,其中皇帝就有兩個,篇幅有限,僅錄入兩首。"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是永明體詩人中著名詩人之一,他先做了一首《春遊迴文詩》,正讀:枝分柳塞北,葉暗榆關東。垂條逐絮轉,落蕊散花叢。
  • 問題有點燒腦,趣談迴文數
    「回文」是指正讀反讀都能讀通的句子,它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種修辭方式和文字遊戲,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在數學中也有這樣一類數字有這樣的特徵,成為迴文數(palindrome number)。1. 迴文數的內涵一個自然數,如果從左向右看和從右向左看數字都一樣,換句話說,就是「數字排列左右對稱」,就把它叫做「迴文數」。
  • 如果諾蘭讀過中國迴文詩,也許《信條》會變樣
    在「燒腦」方面,諾蘭的新片《信條》對於文科生和理科生是一視同仁的。拋開「負熵」「反物質」「祖父悖論」等複雜高深的科學理論,它的另一大核心靈感要素是「迴文詩」,同樣給不少人造成了閱讀障礙。有人以為迴文詩是中國的專利,其實回文在西方文化中源遠流長,希臘人和羅馬人都是「回文控」。因為覺得好玩,古希臘有很多回文的人名、地名,連回文的英文Palindrome都來自希臘文。說起來,希臘、拉丁都是曲折語言,詞兒有「尾巴」,增加了製造回文的難度,可以用來考驗駕馭文字的水平。英文的尾巴大都消失了,所以,英美寫迴文詩歌的文人很多。
  • 連環殺人 + 燒腦推理!這個國產偵探遊戲,一定讓你大呼過癮
    連環殺人 + 燒腦推理!這個國產偵探遊戲,一定讓你大呼過癮 風靡一時的《戀與製作人》,讓相對小眾的互動小說式遊戲 ( AVG 文字冒險) 混了一把臉熟。
  • 回文日裡說回文
    民政部門回應「婚姻幸不幸福和哪天登記無關」。網友以「成人之美」或「道德綁架」的持方展開熱鬧的撕X。最終結果卻是曲折,因防疫需要,16個省(直轄市)取消了2月2日的結婚登記。世事難料。現在說說回文。數字回文沒太大意思,文字則有趣得多。我首先想到的是回文的對子,比如「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正著讀反著讀都是一樣的,最好的下聯應該是「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 蘇東坡最絕妙的一首迴文詩,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古代文人墨客可以說是把文字研究到了極致,吟詩填詞講究格律平仄押韻自不必說,還創造出很多有趣的玩法。比如聯句酬唱、飛花令、行酒令,還有迴文詩、藏頭詩、聯邊詩、繞頭詩、集句詩、隱括詞等等文字遊戲。 玩這些文字遊戲都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學積累,方能做得精巧絕妙,令人讚嘆。
  • 一首迴文詩《兩相思》——正著讀「思妻」,倒著念「思夫」
    >人的種種情感在詩中以極其完美的形式表現出來迴文詩迴文詩也被稱為「迴環詩」和「回紋詩」,是中國古典詩歌中一種獨特的體裁。從名字裡我們就可以看出,迴文詩順讀倒讀語意皆通。情感隨著意象變化,而意象又隨著情感更新,迴環往復,更加重了其想要表達的情感。
  • 迴文詩賞析(四) -- 茶詩的豐富形式-迴文詩(上)
    轉: 迴文詩賞析(四)茶詩的豐富形式——迴文詩(上)    宋代是迴文詩創作的鼎盛時期﹐蘇武也曾作過這種讀後令人拍手稱奇的詩作。  蘇軾的茶迴文詩有《記夢二首》。詩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夢人以雪水烹小茶團﹐使美人歌以飲。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迴文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是正著讀倒著讀皆成詩文,往往是拼揍而成,沒什麼驚豔之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迴文詩是一門對文學素養要求非常高的學問,其用韻、形式十分嚴苛,若是只為回文而隨意亂用辭意,那誕生的作品必定無色無味、無生無氣,沒有美感。不幸的是現存的迴文詩大多都為此類,所以大家才會對這種詩體有所誤解。創作迴文詩,用「鈎心鬥角」來形容較為貼切,「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要做到情意雙全,尤為難得。
  • 微信史上最燒腦遊戲攻略
    微信遊戲攻略 史上最燒腦遊戲第31關攻略: 幫助小明過馬路 把題目上的「下一關」移動到下面按鈕後點擊即可~ 微信史上最燒腦遊戲攻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史上最燒腦遊戲全關卡圖文攻略,希望這篇通關攻略對有在玩這款遊戲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四兄弟唱和迴文詩,一段詩壇千年佳話
    而且兩個皇帝,兩個王侯四人以迴文詩酬答唱和,千古詩壇恐怕僅此一例。第一首文人迴文詩迴文詩是一種很妙的詩歌體裁,作詩者需要具備極高的文學才華和詩歌造詣還要加上奇思妙想。因為過於追求形式,而忽視了思想內容,違背了「詩言志」的初衷,所以迴文詩被認為是詩餘之樂,是一種文字遊戲。因此被官方文集中收錄的迴文詩非常少。
  • 零下記憶評測 燒腦文字解謎遊戲
    零下記憶是今日上線的一款文字解謎遊戲,這種遊戲不像其他遊戲那樣追求感官體驗,相對的要求玩家熱衷思考觀察。這款國產文字冒險解謎手遊《零下記憶》曾在摩點上進行過眾籌,遊戲加入了很多偵探類遊戲中的優秀元素,得到玩家好評。
  • 九首迴文詩,漢字真是太神奇
    九首迴文詩,漢字真是太神奇 2020-12-15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宋填詞126|南宋理學家朱熹 也玩隱括詞與回文詞這種文字遊戲
    朱熹不僅是一個理學家,他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也是一個詩人。宋朝的詩人都會填詞,只不過有人對於填詞花費的心思多一點,如柳永、辛棄疾;有人卻很不重視填詞,例如楊萬裡和朱熹。朱熹重詩輕詞,他的詩傳下來一千多首,詞卻只有十幾首。不過在這十幾首詞中,卻有幾首類似於文字遊戲的隱括詞和回文詞。
  • 史上最絕的一首迴文詩,大部分人看後不知所云,唯有蘇軾一眼秒懂
    迴文詩,在非常多的人的印象裡其實就是無論正著讀還是讀倒著讀都可以成為詩文,這些迴文詩往往都是拼湊而成,沒什麼驚人之處。 但是其實這是一些錯誤的觀點,因為迴文詩是一門對文學素養要求非常高的學問,它用押韻、形式非常之嚴格,如果是只為回文而隨意亂用辭意,那麼誕生的作品必定是索然無味,沒有生氣的,當然也是沒有什麼美感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5首迴文詩感受漢字魅力,其中一位是學生噩夢
    提到我們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們的今人之所以能夠了解到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史,就是因為在很早之前我們就擁有了用以記錄日常生活狀態的文字。在先秦之前,中華大地的先民,由於有大大小小相對獨立的部落,以及所居住的地域環境差異較大,故此有著種類繁多的原始文字。
  • 被稱為「文字遊戲」的回文體,詞人納蘭性德也愛玩,句句美得窒息
    從最早的詩集《詩經》開始,便以秦漢時期為主的古詩,以及後期出現的五言、七言絕句詩和律詩為主。除了這些,還出現了另一種叫做「雜體詩」的體裁。所謂雜體詩,是來自於某些文人墨客們的奇思妙想,他們或玩味,或審慎地創造了除主要詩體以外的其他別類,如疊字詩、藏頭詩、集句詩等。雜體詩的種類多達一千種以上,堪稱詩人們集思廣益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