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鎮裡活色生香 鄉村間文脈綿長

2020-12-17 騰訊網

白牆綠瓦銀杏黃,石橋清水垂柳綠。入冬的朱家角古鎮保留著自己獨有的韻味。九條老街,依水傍河,千棟民宅,臨河而建。很多人喜歡用「活著的古鎮」來形容朱家角,因為這裡是開放式的,沒有整齊劃一的開發規劃,放生橋上的每一塊石板仍是千年前的模樣,原住民們起居如昨,冒著濃濃的煙火氣。

圖說:入冬的朱家角古鎮保留著自己獨有的韻味。徐程 攝

背靠大上海,面向長三角,緊鄰澱山湖的朱家角是歷史上江南人文厚重的商貿重鎮,現如今,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重鎮、青浦西翼澱山湖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鎮、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五鎮之一,迎來發展新機遇的朱家角正蓄勢待發、乘勢而上,要成為青浦打造「上海之門」的橋頭堡和最前沿陣地。

看:「畫中畫」享譽國際,文創布局持續加碼

如果說朱家角古鎮本身就是一幅水墨江南,那麼在畫中看畫是不是更加別有一番風味?「朱家角古鎮的魅力是文化帶來的魅力」,這已經成為朱家角古鎮發展過程中共識。如何增加古鎮文化內涵,提升影響力,用文化魅力帶動旅遊業發展?不同於產業園,古鎮內資源有限,只能項目制引進相關產業來優化文化產業布局,而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

2006年,全華水彩藝術館在古鎮落腳,由國際水彩畫屆享有盛譽的我國著名水彩畫家陳希旦擔綱主理,經過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經成為名聞遐邇的國際水彩畫交流平臺。

圖說:在古鎮內遊客可以坐船看景。徐程 攝

這十多年發生在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的大事,副館長竺發龍如數家珍。2010年是他提起最多的年份,這一年,世界水彩畫歷史上的首次雙年展——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在這裡舉行,18個國家參展。法國《水彩藝術》作為發行量全球第一、影響力最大、最具權威的水彩專業雜誌為此特地創刊英文版,並從2010年起,不間斷地向世界介紹中國水彩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這幅畫是英國查爾斯王子得知我們要舉辦水彩畫雙年展時寄過來的作品,誰也不會想到,查爾斯王子是知名的英國皇家水彩畫學會榮譽會員,竟然是水彩畫的『大咖』。」一幅由查爾斯王子親筆籤名的限量版水彩複製品《無題》成為全華水彩藝術館意外的收穫。

雙年展打響了朱家角在世界水彩畫屆的知名度,待到2012年舉辦第二屆時,參展國家達到62個。這裡不僅吸引了國內外知名水彩畫家前來辦展,國際級的水彩創作訓練營也陸續在這裡開營,宣紙上、油畫布上、水墨韻味……許多水彩畫的創新之舉在這裡引領潮流。

2016年,澳大利亞著名水彩畫家約瑟夫在朱家角開課,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水彩畫高手報名,在他們的畫作裡,朱家角成了最具特寫的描摹對象。約瑟夫曾毫不避諱地表達了他對朱家角的喜愛,稱這裡是「世界水彩畫家的天堂」。

實際上,古鎮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從未止步。一批文化演藝館、大師級文化工作室正在加緊布局。文史館、江南文化研究院都已經在規劃藍圖中成型,為古鎮的文化底蘊加碼。實踐證明,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朱家角有實力也有能力打造中國特色小鎮的文創高地,成為長三角最具活力的創新之鎮。

圖說:古鎮內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徐程 攝

品:阿婆茶裡的文化經,旅遊品質持續提升

地鐵17號線開通的那天,朱家角的「水上17號線」同時開通。出了地鐵就可以換上小船,沿水路直抵放生橋畔。離放生橋不遠的阿婆茶樓所處的位置,是古鎮最佳的觀景平臺之一,沿河的座位視野空曠,點一杯茶閒坐半日,左右美景淨收眼底。

「阿婆茶」是當地澱山湖畔的民間茶俗,之所以叫阿婆茶樓,老闆沈勇說是為了讓茶樓更接地氣,就好比到鄰家喝了杯茶。沈勇來自江蘇,廚師出身的他在朱家角打拼20多年,有了自己的事業,開茶樓不為賺錢,只是想回報成就了他的朱家角。

某種意義上說,沈勇對於茶樓有情結。他鍾愛傳統文化、江南文化,這在茶樓的布置上可見一斑。他收藏了一幅滬上知名攝影家雍和1990年拍的照片,在這幅題為《朱家角茶樓》的照片裡,90年代的茶樓人聲頂沸,人們一邊喝茶一邊欣賞著戲曲表演。「我希望可以重現當年茶樓的這種氛圍,希望阿婆茶樓可以成為朱家角品質旅遊的一張名片,成為長三角展示江南文化的一張名片。」沈勇說,以後的阿婆茶樓評彈表演、戲曲表演會常規化,還會有不同主題的文化沙龍,讓遊客感受到傳統文化、江南文化的魅力,而這一切最快在明年5月就會實現。

圖說:朱家角古鎮放生橋畔夜景婉約。徐程 攝

品質和品味的提升,是朱家角旅遊發展的發力點。隨著17號線的開通、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利好的釋放,朱家角旅遊的人氣不斷攀升。如今古鎮每年要接待超過700萬人次的中外遊客。各具特色的文化街區、一體化智慧旅遊綜合平臺、旅遊迴路橋梁……以打造環湖古鎮群中的文旅高地為目標,已經是國家4A級景區的朱家角古鎮,正大力提升景區的旅遊品質和品味,向國家5A級旅遊景區邁進。

現如今,朱家角古鎮早晚遊客並不多,而不論是民宿布局的探索還是夜經濟發展的創新,都是為了留下更多的遊客,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古鎮的氣息。可以想見,晚上在河邊茶樓小憩,手中一杯清茗,耳邊是評彈的吟唱,眼前燈光和河裡的倒影交相輝映,疲了便枕水而居,是怎樣一種愜意。

聽:田山歌唱出歷史傳承,鄉村振興持續發力

對於75歲的張馬村村民孫耀佐來說,田山歌是他年輕時的記憶。

「山歌不唱喉嚨癢,問花名唱開場。」冬日的地頭被遍地翠綠的油菜苗裝點得生機盎然,孫耀佐和84歲的老哥哥楊光華一起唱響了舊日的時光。

「我們以前是一個生產隊的,年輕的時候一起在地裡幹活,夏天特別熱,手腳都在泥地裡,太陽曬得汗一直往下流,眼睛都睜不開,大家一起唱歌,天越熱唱得有勁,聲音越響亮,唱著歌大家都不覺得累了,很神奇。」熟悉的調調一開口,老哥倆按照之前的分工配合著、呼應著,一組套曲下來,略微有些喘的兩個老人相視而笑,陽光下空曠的地頭竟多了幾分暖意。

圖說:在地頭唱田山歌的老哥倆,75歲的孫耀佐(左)和84歲的楊光華。毛麗君 攝

唐代的泖塔,蜿蜒而過的泖河,歷經千年,成為了張馬村最燦爛的文化載體,作為泖河流域至今保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田山歌的傳承村,田山歌更是張馬村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現在我們村會唱田山歌的老人還剩8個,年齡最大的89歲,最小的74歲。」孫耀佐理解中的田山歌,是以前村裡男人們勞動時用於消除疲勞的產物,有固定的8個曲調,至於歌詞,則更隨性,「看到什麼唱什麼」。「因為是一環套一環的,一般5個人以上,大家分好工就可以唱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村裡會唱的人越來越少。所幸,田山歌的保護和傳承被寫進了朱家角鎮鄉村文化建設方案裡。

朱家角不是只有古鎮,還有廣袤的鄉村,在古鎮旅遊發展的同時,鄉村振興也成為了朱家角的發展動力,充滿機遇。

圖說:張馬村航拍。徐程 攝

張馬村有泖塔,有田山歌;林家村西周至漢代時期的凌家角遺址;張巷村有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夏瑞芳故居;新勝村有建於清嘉慶元年的永安橋……三泖九峰之處,朱家角鎮沈太片區張馬、林家、張巷、建新、王金、新勝、李莊等七村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蘊藏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燦爛的古文化遺蹟,深厚的人文脈絡。針對七村的文化特性與共性進行的精心布局與打造,都是鄉村振興路上的「寶藏」。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

相關焦點

  • 朱家角古鎮活色生香,文脈綿長讓人回味無窮,適合感受生活的魅力
    今天的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朱家角古鎮,進入冬天的朱家角古鎮有獨特的味道, 古鎮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非常流行, 我相信很多遊客喜歡去古鎮玩, 特別是朱家角這樣有魅力的古鎮, 有很多人喜歡在「活著的老城」中表現朱家角, 因為這裡是開放的,沒有很好的開發計劃, 放生橋上還有一千年前的身影, 這個老城的煙花足夠了
  • 古鎮煙火味 活色生香來
    古鎮煙火味 活色生香來薔薇爬越青磚老牆,靜謐的前童緩緩甦醒,伴隨著熟悉的人間煙火味。濃鬱的豆漿中升騰起了熱氣,蝦皮麥餅的香味迎面撲鼻。大人小孩們又走上了街頭,保持距離中感受古鎮本來之美。在古鎮的煙火中,明德書院堅守文創的執念,在這個五一長假邀朋喚友,為遊客們呈現一出出「 活 色 聲 香 」文化場景。活,非遺技藝在現場泥金彩漆是十裡紅妝文化裡的瑰寶,金繕修補瓷讓器物煥發新生。
  • 上海的古鎮——朱家角古鎮
    朱家角古鎮「小橋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朱家角古鎮,俗稱「角裡」,離上海最近的江南水鄉古鎮,是上海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鎮內小橋流水,古意盎然,展現出江南水鄉的縮影。除了古街古橋,古剎也是朱家角古鎮中一個特色景點。慈門寺即清華閣十二景中的「慈門傑閣」,為朱家角著名古剎,位於放生橋畔、漕港河邊,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原名「明遠庵」。明嘉靖中毀於兵禍,隆慶五年,行腳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寶殿,民間稱為新殿。
  • 朱家角古鎮:畫棟水鄉暖冬情
    下午:古鎮吃午餐→乘坐遊船→找間茶鋪曬太陽→返回上海。朱家角的扎肉很有名氣,不要錯過。下午走累了,不妨找一間茶館喝茶曬太陽。怎麼玩古鎮漫步,曬冬日暖陽雖然不如烏鎮周莊那樣出名,朱家角卻有著自己的迷人韻致。這個緊靠澱山湖的江南水鄉,一磚一瓦間都流露出傳統而淡雅的風情。在寒冷的冬日,一邊曬太陽一邊逛古鎮是最好的選擇了。朱家角雖小,可以逛的地方卻不少,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放生橋。
  • 愉悅之旅·活色生香|這裡有一份偏巖古鎮住民宿攻略,請查收
    曾經的商貿重鎮,如今的旅遊古鎮,北碚區金刀峽鎮迎來了巨變,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金刀峽鎮政府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在變革中找準定位,持續推動鄉村振興,使得全鎮的面貌煥然一新,現在的金刀峽鎮已成為鄉村振興的示範地,旅遊業高速而穩定的發展,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 一幅活色生香的鄉村飲食風俗畫
    作者:李向明鄉土散文作家黃孝紀出生於湘南山區一個名叫八公分的偏僻村莊,面對社會轉型背景下農耕文明的核心地位逐步邊緣化的現實,他將臥房裡的長凳、灶屋裡的碗盆、鄉野小巷的彈弓以及田野中種種遠去的兒時舊器物用文字凝固下來,以豐富厚重的筆觸,表現出他對傳統鄉土中國的痴迷和深深眷顧,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眾多省市初中和高中語文閱讀分析試題
  • 書香角裡:朱家角鎮的「閱讀小鎮」之路
    朱家角的鎮中鎮——尚都裡,就邀請國際頂尖建築設計師登琨豔、張永和、柳亦春及馬清運聯袂創作,延續古鎮的文脈,營造當代的江南,也是首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實踐案例展區。商業建築既保留江南特色,又引入當代元素,形成了新建築群落,原汁原味的古鎮配以新潮新趣的商業設施。扎肉的香、崑曲的雅,混合咖啡館的情調、巧克力的濃鬱,交錯出中西相融、古樸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美感。
  • 朱家角古鎮旅遊攻略 上海朱家角古鎮旅遊攻略
    朱家角古鎮是上海周邊一個古色古香的古鎮,這裡有小橋流水,古建築,質樸古韻,擁有著水鄉該有的氣質,來這裡悠閒的度過幾日挺不錯,下面分享一份朱家角古鎮旅遊攻略給大家,最近有去旅遊的朋友可以把這份遊玩攻略作為一個參考。
  • 朱家角:曲水引流觴 角裡文韻長
    二零一六年,朱家角獲評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探索『文創+基金』,為千年古鎮增添時代活力。  古建+時尚  乘坐軌交17號線直達古鎮,再登上龍船「角裡17號」徜徉水鄉,這個春節,朱家角格外熱鬧。槳櫓輕搖,碧波蕩漾,潺潺的水聲在耳畔迴響,置身「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遊」的江南美景。
  • 上海朱家角古鎮的特色小吃——朱家角阿婆粽
    朱家角阿婆粽系上海朱家角古鎮的特色小吃.朱家角阿婆粽、大閘蟹、扎肉,肉餡燒賣,炙毛豆,紅燒蹄髈,麥芽糖,臭豆腐等共同構成了古鎮朱家角小吃特色,歷史悠久。精選新鮮原料加以秘制配方,所產的阿婆鮮肉粽,阿婆蛋黃粽等系列,味道獨特,具有鮮明的江南特色。
  • 朱家角鎮將建新4A景區 世外桃源距古鎮6公裡
    原標題:朱家角鎮將建新4A景區 距離古鎮6公裡的世外桃源  隨著地鐵十七號線開通和長三角一體化,青浦的朱家角古鎮遊客日趨飽和。根據測算,古鎮日均承受的客流極值是3.7萬人,這就意味著,節假日古鎮不得不採取限流措施。
  • 【好吃好玩朱家角】傳統古鎮小吃 古鎮特色飯店
    【好吃好玩朱家角】傳統古鎮小吃 古鎮特色飯店 2020-10-09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古典上海,朱家角古鎮!
    上海有很多值得去的古典地方,朱家角古鎮便是其中之一。這裡就說說朱家角古鎮給我留下的印象!1.免費第一次去的時候在網上看了很多關於朱家角的介紹,其中門票這塊,有的人說很貴,有的人說免費。等我到了朱家角,找到了那裡的一些負責人,然後他們說可以免費進入,只需要掃一個二維碼就可以了。3.人多進入裡面之後,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多,不過這也不足為奇,這裡是上海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肯定會有很多人來這裡,尤其門票還是免費的。
  • 鄉村振興|柘榮富溪:傳承文脈 古鎮新生
    古道茶寮裡,遊客正在自助泡茶,四周青山如黛、溪水潺潺,腳下是一泓清池,魚兒正嬉戲蓮葉間;月上柳梢時,一座座明清風格的古宅被五彩的燈光依次點亮,恍如穿越到了古時候的一座繁華小鎮;三面約九米高的牆上繪製著的「古道驛站·富溪清明上河圖」,生動再現了福溫古道上曾經的繁華景觀…… 近年來,柘榮縣富溪鎮按照
  • 青浦印象·七嘴八舌話朱家角古鎮
    76歲潘阿婆:每天在朱家角古鎮包一千多個粽子每個古鎮都有一位做美食非常香的老奶奶或老爺爺,朱家角古鎮呢,有非常出名的老阿婆包的粽子。說到特色,老阿婆店的阿姨當仁不讓的推薦扎肉、粽子。談話間,只見潘阿婆動作嫻熟的幾秒就包好一個粽子,煮熟以後外面還光上一層油,看著非常過癮。73歲周阿姨:交通接軌後 更多遊客來到朱家角73歲的周阿姨是土生土長的朱家角鎮人,見證著朱家角古鎮的日新月異。
  • 帶你了解國家級特色小鎮青浦朱家角
    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她就是聞名遐邇的千年古鎮朱家角。朱家角古鎮歷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已形成村落。北大街充滿了「商氣」,是商品經濟的產物,也是鄉村向都市化方向轉型的產物。它的興起和發展,反映了鄉村逐步向都市化邁進的進程。朱家角鎮成為上海城市和上海農村之間的中介和過渡地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 上海古鎮民宿有了「準生證」,到朱家角當一天枕河人家,終於名正言...
    「這間民宿精心打造了一年多,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開業了。」當井亭民宿當家人江虹蔚接過首張「青浦區民宿備案登記證明」時,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民宿有了『準生證』,接下來的經營也就光明正大了。」就在昨天,上海首個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青浦區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正式出臺。
  • 上海朱家角旅遊攻略 朱家角古鎮遊玩攻略
    在上海周邊想找個不錯的地方打發時間的話,朱家角古鎮是個不錯的選擇,小橋流水,質樸古韻,擁有著水鄉該有的氣質,來這裡悠閒的度過幾日挺不錯,下面分享一份上海朱家角旅遊攻略給大家,最近有去旅遊的朋友可以把這份朱家角古鎮遊玩攻略作為一個參考。
  • 正是江南好風景:朱家角古鎮
    一家人開車五十分鐘就到了朱家角古鎮,這是我很喜歡的古鎮,卻從來沒有好好拍過,之前不過是走過路過,這次專門帶了新相機佳能的EOS 1500D來邊走邊拍,想要記錄下這一年讓我有了欣喜變化的江南四月。素吃食因為自己食素(蛋奶素),所以特地拍了一些朱家角小吃裡的素食,其實這裡的小吃在全國許多地方也都有
  • [旅途]江南古鎮朱家角
    要說起江南古鎮,大部分廣東人首先想到的是周莊,而對於朱家角這個名字還頗感陌生。位於上海西郊的澱山湖之濱的朱家角,面積有138平方公裡。其中古鎮面積有2.7平方公裡,為周莊面積的三倍多,如果說900歲的水鎮周莊小巧精緻、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鎮朱家角則具氣勢磅礴、大家閨秀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