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聲:他的重彩鄉情畫筆墨豐富,表現著極為幽雅靜致的美學特色

2020-12-03 久藏文化SJZ

吳泉棠是新安畫派當代掌門人,其「重彩鄉情山水」以獨創的徽派建築為藝術美學表現形式,以明麗的綠色、黃色與白色、黑色相呼應 , 形成黑白灰種種色調,在對比中統一,不零亂不瑣碎,映射出江南鄉村鮮明而富於詩意的生活。作為紅牆藝術家代表,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國家最高政治權利機關及權威收藏部門收藏。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室畫家、中國畫廊聯盟專職畫家、中國海外藝術文化推廣大使、中國海外藝術文化傑出貢獻者。

11月18日,吳泉棠蒞臨久藏美術館參加「文風畫脈,時代氣象」當代傑出藝術家創新與探索學術研討會。會展期間,吳泉棠的《江南風情》《晚霞》等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江楓、雷甲壽三位老師的高度評價。

蔡國聲點評吳泉棠作品

吳泉棠老師的作品不管是重彩鄉情畫還是花鳥畫都的很美,像這幅畫上的梨花白,線條、光線都掌握的非常好,層層疊疊的很美。這個顏色的搭配都是非常好的,費了好大功夫,畫的也味道非常好,吳老師的鄉情畫上似乎民居多一些,線條多一些,那麼在感覺上我認為可以再寫意點,不一定要那麼寫實,這樣與背景結合起來我認為可能效果會更好。線條有點多就有一點板的感覺,只作個參考。總的來說吳老師的作品畫的功夫是不得了的,畫裡面的素描寫生功夫很到位,效果很不錯。

《晚霞》(參展作品)

江楓點評吳泉棠重彩鄉情作品

吳泉棠老師重彩鄉情畫上的民居畫的非常精彩,雖然是這些古民居看到很多,但是要畫出老就很難。他的畫面上表現的特別豐富,古民居的各種形式都已表達出來了。這些線條勾的特別好,一般人容易把它搞死掉了,像吳老師畫面上的情況勾的很靈動很完整,不容易而且內容也很豐富協調。

《濃秋》(參展作品)

雷甲壽點評吳泉棠花鳥畫作品

我認為花鳥畫裡蘊藏著一種真正的好東西,它是自由自在的,這是畫者的心境。而吳泉棠老師的花鳥畫作品恰恰體現了這一點。看這幅作品的背景用溼墨、幹墨和各種辦法,都用在裡面很協調,這張畫才是畫家的一個心境。這張畫中的長線短線,短線比長線舒展,幹筆在裡面的穿插,用墨色遮擋,在繪畫中這要有多年的經驗才可以把握的,才能留到一個主體的空間裡,才能感到景象。作品用宣紙作畫給人一種很明豔的感覺。這就是生活很具有美感。

《江南風情》(參展作品)

作品欣賞

《一夜春風玉蘭開》(參展作品)

相關焦點

  • 當代殿堂級「紅牆」國寶書畫藝術家——吳泉棠的重彩鄉情
    新安畫派當代掌門人,其「重彩鄉情山水」獨創了徽派藝術美學表現形式。作為紅牆藝術家代表,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等國家最高政治權利機關及權威收藏部門收藏。受人民大會堂邀請,他創作的「重彩鄉情山水」代表作——《故鄉情》全長一丈二,懸掛在人民大會堂金色走廊。
  • 為祖國山河,大美鄉情立傳!——吳泉棠《徽州三絕》
    吳泉棠的重彩鄉情是開創了地域性獨特畫風體系,擁有個人的藝術語言,記載了徽州地域建築的歷史文化,抒寫了徽派建築的風情。再加上吳泉棠之前一直在國外發展,從而導致了他的作品在國內市場上的數量非常稀少這更確定了吳老師的發展趨勢和市場。
  • 國畫的詩韻美學:雙勾重彩田世光,花開幾度謝稚柳
    他早年在京華美術學院就讀,專攻國畫花鳥,後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師承張大千、趙夢朱、齊白石等人。後拜入張大千門下,成為大風堂眾弟子之一。除此之外,柳浪莊的田園風光以及淳樸的民風對田世光而言,是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陶冶了他的性情,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其畫作中的很多落款都是「寫於昆明湖畔柳浪莊上」。
  • 著名重彩工筆畫家劉新華藝術鑑賞
    畢業於日本京都藝術大學大學院等、文學碩士、美術碩士、美學博士。 現為天津大學工筆重彩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導師;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重彩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專家委員。
  • 當代中國工筆重彩藝術代表人物——劉新華
    《荷塘早春》,重彩工筆、雲肌麻紙,畫材:水幹、石色、墨,尺寸:53×45.5cm用筆即是線的造型,是中國繪畫的基本要求,也最具東方特色。但是,當具有情感的藝術家用自己的畫筆進行線的具體表現時就會蘊含著其精神特徵,或抑或揚、或收或放,或中鋒或側鋒體現著音樂似的旋律,含有跌宕起伏、舒緩跳躍的情緒。行筆時的情緒造成了線的流暢與晦澀;用筆的頓挫疾緩產生的節奏感;墨線的運行筆跡顯現並傳遞著作者的情感精神,體現著中國畫特殊的表現方式與欣賞方式。
  • 蔡國聲:他的作品筆墨獨特,別具一格
    羅煥全(左)與蔡國聲(右)合影11月18日,羅煥全蒞臨久藏美術館參加「文風畫脈,時代氣象」當代傑出藝術家創新與探索學術研討會。會展期間,羅煥全的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羅煥全荷花作品羅煥全老師的這幅荷花是潑彩也是潑墨,西畫的味道很濃,他把西畫和中國畫結合在一起。那這樣的畫作我看到比較早的作品是70年代的大師之作,他的作品似乎有點像林風眠的味道,但是又不是林風眠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作品繪畫風格。
  • 重彩華韻—房建平重彩繪畫藝術作品展
    由此,他創作的一系列《重彩寫意》花鳥成為他標誌性的作品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墨與色的點線面披離的網狀交織為主,不僅筆墨自身豐富多變,色彩也有潑彩、點彩、寫彩、染彩之別,又相互穿插、堆積、衝撞、最終統一在沉穩、厚重、和諧的豐富色相之中、畫面改變了傳統的折枝布局,面以滿構圖勾點潑染花草的原生態,層次茂密繁盛。
  • 蔡國聲:他的大寫意花鳥作品霸悍奇崛、充滿金石氣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五子登科》與大寫意花鳥作品這裡是雷甲壽老師的兩幅作品,一幅是《五子登科》,還有一幅是大寫意花鳥。從我本身的角度上來說,我對雷甲壽老師的作品表示欽佩,是由衷的欽佩的。
  • 精緻典雅之美——劉新華的工筆重彩花鳥
    他倘佯在動、植物構成的自然世界中,用詩意的營造讓工筆重彩花鳥散發出幽幽文人情懷。他用在東瀛習得的重彩技法探索中國工筆花鳥畫語言創新的表現可能,無論是對於重彩材質性能的發揮,還是其獨創一格的技法體系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本土文化傳統與外來藝術資源的交融中左右逢源,在工筆重彩花鳥創作領域獨樹畫風、倍受矚目。
  • 蔡國聲:他的山水人物畫風雅文氣,具有高古情懷
    任寶魁是一位全能型藝術家,他篆刻、書法、國畫,俱佳,尤擅山水人物畫創作。他的山水畫與他人一般,有性格、有精神,有靈氣。他師承國畫大師石齊先生,受教於王文芳,王明明,程大利,李鐵生等諸名家,現為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河北分會書畫藝委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特騁研究員,河北省中國畫研究院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 古今國畫花鳥技法:重彩和潑墨、白描和點染結合,色彩與墨華輝映
    及至明季周之冕,又以徐熙沒骨法與勾勒法相結合,創造了勾花點葉派這一新形式;現代大家齊白石,用極工細的草蟲配以大寫意花卉,都是對花鳥畫表現形式的發展。重彩和潑墨相結合,是齊白石常喜用的方法。他畫的荷花,每以硃砂點菡萏,以潑墨法點荷葉,以三原色點翠禽。用潑墨寫意的筆法表現坡石苔草和樹幹,同時用重彩勾勒表現花朵或樹葉,便可以創作出形似真實、藝術性高的畫面。
  • 袁宗愈的重彩抽象中國畫
    下面把他數年來的研究成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為大家欣賞和了解他獨特的繪畫藝術提供一個便捷的門徑。徐渭《芭蕉》與八大山人《墨荷》作為書家,學習繪畫自然要從芥子園畫譜入手。學習中國畫,要熟悉歷代畫風,也要熟悉當代名家各派風格特點。袁宗愈從張大千到齊白石、黃賓虹,乃至於金陵畫派、海派、浙派、嶺南畫派的代表畫家無不做過深深研究。
  • 袁宗愈的重彩抽象中國畫
    作為一個有著近四十年書齡的書家,憑著厚實的書法功底和敏銳的繪畫感知及多年的大學文史哲課程教學與研究,袁宗愈先生心底沉積了數年的學術積澱終於奔湧爆發了,一種嶄新的重彩抽象中國畫在他手中誕生了。下面把他數年來的研究成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為大家欣賞和了解他獨特的繪畫藝術提供一個便捷的門徑。
  • 唐代工筆重彩人物畫與唐卡的異同
    唐卡,又名唐嘎,系藏文音譯,意譯為「平坦寬廣」,泛指彩色綢緞裝裱成佛龕狀後用以懸掛供養的捲軸平面畫,是中國藏族地區一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重彩」一詞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但從真正意義上說,傳統工筆重彩人物畫的雛形應該追溯到先秦時期出土於長沙楚墓的《人物御龍圖》和《龍鳳仕女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T型帛畫是漢代最具代表性的工筆重彩人物畫,標誌著工筆畫的進一步發展。而唐代由於政局穩固,以宮廷貴族生活為內容的工筆重彩人物畫發展空前繁榮。
  • 著名畫家秦有田工筆重彩荷花題材作品欣賞
    荷花(也稱蓮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歷來都是文人墨客喜歡歌頌、讚美和表現的題材。今天小編就帶大家欣賞著名中國畫家秦有田先生的荷花題材工筆重彩作品。畫家秦有田筆下的荷花具有強烈的光色效果,在荷花邊緣用畫筆精細地勾勒上金黃色,營造出絢爛光感。同時用不同的顏色混合過渡,既有漸變層次,又有朦朧美感。背景往往用冷色調顏料進行潑彩處理,與金線紅荷形成強烈的對比。
  • 旅美華人筆下重彩的江南水鄉,一種魂牽夢繞的鄉情
    江南對於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總是意味著魂牽夢繞的鄉情,近日在黃浦江邊的上海畫廊舉辦的「重彩江南——旅美畫家呂吉人個展」或可說明這一點。年過花甲的呂吉人早在1958年拜即山水畫大家賀天健為師,研習傳統中國繪畫技法及畫論 1960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預科,1968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81年到美國,後畢業於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其後多居於美國,然而近幾年他對繪寫江南卻情有獨鍾。
  • 李聖峰山水:以墨為體,以色為用,畫因墨而成立,色因墨而煥彩!
    他的畫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解索皴、牛毛皴。王蒙山水多以繁密見勝,畫面繁密充實,用墨厚重,構圖繁密,布局多重山復水,重巒疊嶂,長松茂樹,氣勢充沛,變化多端,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表現林巒鬱茂蒼茫的氣氛,寄秀潤清新於厚重渾穆之中,與倪瓚的焦墨渴筆景物空靈形成鮮明對比。他的山水尤得巨然墨法,用筆亦從郭熙捲雲皴中化出,秀潤細密,有一種學堂氣。
  • 蔡國聲:他的鴻雁圖意筆工寫,刻畫細膩,超越前人
    會展期間,董玉新的《鴻雁南飛》四條屏、《鴻雁四季》長卷等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董玉新《鴻雁南飛》四條屏董玉新老師的這幅《鴻雁南飛》四條屏我認為,它的思想性、藝術性都刻畫在作品中,非常的有深度。為什麼這麼說呢?
  • 重彩
    《千裡江山圖》讓世人感受了礦物質顏料的魅力,而朱琳博,這個即使舊病復發咳著血也不肯放下畫筆的女子,在不斷地失敗與嘗試中,不僅繼承了巖彩畫,這個重彩畫中重要流派的傳統技法,還獨創了數十種顏料的配伍,改良了巖彩畫的紙張,創新了巖彩畫的內容,讓鄉土巖彩畫以獨特的表達方式走進人們的視野,也在自己的人生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