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聲:他的大寫意花鳥作品霸悍奇崛、充滿金石氣

2020-12-06 久藏文化SJZ

雷甲壽是一位才氣很高的藝術家,他師從石齊、張立辰、王明明等名師,學習期間並得到楊延文、賈浩義、王文芳、郭石夫等百餘位先生面授。現為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中國·水墨藝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石齊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花鳥畫創作院常務副院長、文化部中國書畫院專家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展評委、野稻穀中國畫第一人。

11月18日,雷甲壽作為特邀嘉賓,蒞臨久藏美術館參加「文風畫脈,時代氣象」當代傑出藝術家創新與探索學術研討會。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

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五子登科》與大寫意花鳥作品

這裡是雷甲壽老師的兩幅作品,一幅是《五子登科》,還有一幅是大寫意花鳥。從我本身的角度上來說,我對雷甲壽老師的作品表示欽佩,是由衷的欽佩的。雷甲壽老師的筆墨靈動,他把古人的氣息與自己心中的激情自然而然的融合到畫中。我認為從章法、技法、色彩運用都有學院派的味道,但更重要的是他繼承了傳統,很大意義上是中國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畫。所以他的作品有書法,有驚喜,有繪畫意境都在畫裡面。

這幅《五子登科》畫中的五隻小鳥繪畫的很簡單,只有頭部用雙勾刻畫的稍微細一點,身體都是一塊顏色,這個不是主題。它的主題就是野稻穀,野稻穀厚厚沉沉的顏色疊加,再加上這幾個藍色的線條,把這個野稻穀跳出來,似乎最後在收尾的腳步時候看到這一塊還有點空,如果沒有這個顏色上相補的話呢,就沒有一種對比,所以雷甲壽老師在旁邊建了畫了一叢野花,這個野花的顏色與野稻穀的顏色似乎給人一種跳脫,使整個畫面給人一種醒目的感覺。

《五子登科》(參展作品)

再說這幅畫的落款,他這個落款我認為也很巧妙,沒有四個角也不是橫的豎的,他就是中間三行,很自然的,似乎像孩兒體一樣,「五子登科 雷甲壽寫北京」錯落有致,有點像孩兒體,但是正好在這個位置上補上去。水墨的顏色,字體的安排,所謂是跌宕多姿,和畫面融會在一起。

包括他蓋的章,他的印章這裡有四方章。第一方:玄武,可能是他的字號或別名。第二方在左下角,「雷甲壽」這方印章有戰國印的味道。這裡還有一個佛像印,這還有壓角章:妙道自然,也就是說野稻穀是自然的東西,把它融到繪畫裡面,這是很自然的一種藝術,所以叫妙道自然。

而這幅大寫意花鳥用綠色描繪野稻穀,它是野生的而不是培育的,還有兩個小鳥在邊上。這兩隻小鳥刻畫的比較生動一點,中間的壽石和籬笆的用水用墨用的非常得體。這塊壽石有點玲瓏剔透,我們收藏石頭都講究皺漏瘦透,而雷老師都包含進去了。他用少少的筆墨,靈動的水墨,似乎有點透。旁邊加有一叢蘭花,尤其是這個籬笆澀澀的,表現的籬笆很自然,用筆很快,擦擦擦幾下,因為他胸中已經有圖案了,他不需要很準確的把這個籬笆表現出來。一個畫家胸中早已有了筆墨,胸中的圖案早就安排好了,拿出來就是。如果這個筆墨他用筆很死板,那麼就不靈動了。

大寫意花鳥(參展作品)

所以我認為,雷甲壽老師的這幅作品應該是有潛力,有前景的。絕對來說,是有投資價值的!投資價值來源於他的藝術深度,而不是說像股市一樣炒。雷老師本身是有藝術深度的,是值得去領會,值得去收藏,值得去探討他的深度,去研究去觀賞他。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觀賞,看雷甲壽老師的作品就是在觀賞,觀賞他的筆墨,他的色彩,他的構思他的思想境界,所以雷甲壽老師的作品我是看好的。

在眾多的畫家裡面應該說是出類拔萃的,像這樣靈動的筆墨,巧妙的構思,不是一般的畫家能夠出現的。也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那樣,他是藝術大師,大師不是自封的,不是某個公司炒作起來的,那是要經過歷史的沉澱。如果說現在人對他在認識上還有一定的距離,我相信幾十年以後他肯定會出人頭地能跳出一般畫家的水準。

蔡國聲點評雷甲壽《滿山紅遍》

雷甲壽老師這幅《滿山紅遍》看起來有一個很大的衝擊力,他用色重重疊疊,是國畫似乎又是西畫,一層層讀下去有一種遐想讓人追思又讓人印象深刻。他的這幅作品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我認為雷老師的畫繼承傳統書畫裡很有金石味的一類,屬於大寫意一類,金石味很濃表現在他的書法與繪畫融為一體化,這種創作很難,但足以表現雷老師的功底。他的作品,書就是畫,畫就是書,他的筆墨很像揚州八怪裡的黃慎,我認為雷甲壽老師的這個落款很有明代草書的味道,瀟灑的很,給人一種回味無窮,厚重耐看的感覺。

《滿山紅遍》(參展作品)

蔡國聲點評雷甲壽大寫意花鳥作品

雷甲壽老師的這幅作品筆墨厚重,精神氣質磅礴,詩書畫印四項全能,它是中間畫的那個水墨竹就是以前文人墨客所用的金錯刀,他劈出的竹像金銼刀一樣,鏗鏘有力,入木三分。

大寫意花鳥(參展作品)

作品欣賞

《空谷傳音》(參展作品)

《離開都市一路都是歌》(參展作品)

大寫意花鳥(參展作品)

相關焦點

  • 「文風畫脈,時代氣象」研討會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作品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 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五子登科》與大寫意花鳥作品這裡是雷甲壽老師的兩幅作品,一幅是《五子登科》,還有一幅是大寫意花鳥。
  • 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畫霸悍凜然,雄渾沉鬱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河北畫院副院長江楓、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兩位老師的高度評價。劉尚勇點評雷甲壽大寫意花鳥作品雷甲壽老師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是在中國傳統的筆墨去找一個新的題材,這一點很難得。
  • 畫風奇崛生動,透射出深厚的學養,吳悅石11幅大寫意花鳥畫欣賞
    吳悅石大寫意花鳥畫欣賞,《桃實如畫令人垂涎東方朔在世不必偷也》,136x68釐米。吳悅石,1945年生,北京市人。少年時開始學習中國畫,五六十年代曾得到畫壇耆宿的親授,為著名國畫家王鑄九、董壽平入室弟子。《瓜瓞連綿》,136x68釐米。吳悅石大寫意花鳥畫欣賞。
  • 觀禾推薦 | 當代著名大寫意畫家——杜未
    坦率地說,杜未的大寫意花鳥,從總體上看,其筆墨語言也許還需要進一步錘鍊,個性風格、藝術圖式也許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聚散關係也許還有值得探討商榷的地方,但是,這絲毫不妨礙他成為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壇的佼佼者。特別是其以勁健的筆墨和誇張的形象及其以簡為尚、勁健疏簡、闊筆書寫的充滿浪漫主義情懷的一些大寫意作品,傳遞出一股雄強正大的時代氣息,呈現出一派至剛至大的傳統美學精神,給觀者以強烈視覺衝擊和深刻印象。可以說,古拙與疏簡,大氣與超邁,雄強與霸悍,是蘊藏在杜未大寫意花鳥作品裡的三個美學品格或者說氣質特徵。
  • 以漢碑入畫,獨具雄渾博大的藝術氣質,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欣賞
    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欣賞,《志在千裡》,190x96釐米。邢少臣,字掃塵,1955年8月生,北京人。畢業於北京東城師範學校。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高研班導師。《春風醉》,190x96釐米。
  • 四條標準,教你輕鬆欣賞大寫意花鳥藝術
    很多人對國畫的欣賞,停留在了「像不像」的感性認識階段,所以,對工筆和小寫意的作品,很容易獲得認同感,而對於大寫意作品,則「看不懂」,大寫意畫以草書入畫,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大寫意畫既是高度自我的藝術,又是高度忘我的藝術。
  • 他這大寫意花鳥,筆墨線條渾厚凝重,霸氣硬朗,有大家風範
    邢少臣 (1955年生)當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其作品無論從筆墨還是畫風,既有青藤的狂放、八大的簡括,也有吳昌碩的厚重、齊白石的樸拙,以及潘天壽的霸悍、崔子範的天真。實可謂集近現代大寫意畫家筆墨之大成者。
  • 呂冰:譜寫當代大寫意花鳥新篇章
    他看清了當代大寫意花鳥難以「立於前人之外」的局限,所以多年來,他的大寫意花鳥以明確的超越傳統構建新的時代風格為目標,在筆墨、構境、氣韻、學養等方面為大寫意花鳥注入新鮮活力,讓他筆下的花鳥呈現除勇於探索的新面目。
  • 清秀而富於意趣:郭西元大寫意花鳥作品選
    在強調專業性的當代社會中,郭西元完全可以在他的大寫意花鳥的範圍內發展自己,像當代許多畫家那樣,以某一點而獲得社會的認可,飽食終日。郭西元沒有選擇這樣的路向,其基本的原因就是他來自南京。金陵這個既具有歷史傳統、又具有近代傳統的地域,對於國畫中的筆墨,有著地域性的敏感以及天性,這使得生活在那個地區的畫家無不具有一些傳承性的審美定勢,而且代代相傳。
  • 樊昌哲的大寫意花鳥畫 :一切景語皆情語
    氣韻奇崛 虛實相生 ——樊昌哲大寫意花鳥畫特色馬鴻增 (原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早在1993年,樊昌哲就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給南京畫壇送來「西北味」的大寫意畫風。那時我任分管業務的副館長,研究決定收藏了他兩件作品。在此前後,我也曾看到他多次在全國美展中的佳作。
  • 瑞凝書畫 劉一博老師大寫意花鳥專題欣賞
    在日本、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多次舉辦個展和聯展,在國內舉辦個展聯展三十餘次,全國美展中多次獲得重大獎項,國家級重大刊物出版髮型作品百餘幅,多次出版個人畫集,中國花鳥畫導師。劉一博老師擅長大寫意花鳥,老師的作品繼承中國畫優良傳統,並融中西技法為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闢蹊徑,在實踐中出新,常以芭蕉、琵琶、石榴、牡丹、向日葵、石、荷、八哥、雞等為題材。
  • 蔡國聲:他的作品筆墨獨特,別具一格
    羅煥全(左)與蔡國聲(右)合影11月18日,羅煥全蒞臨久藏美術館參加「文風畫脈,時代氣象」當代傑出藝術家創新與探索學術研討會。會展期間,羅煥全的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羅煥全荷花作品羅煥全老師的這幅荷花是潑彩也是潑墨,西畫的味道很濃,他把西畫和中國畫結合在一起。那這樣的畫作我看到比較早的作品是70年代的大師之作,他的作品似乎有點像林風眠的味道,但是又不是林風眠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作品繪畫風格。
  • 潑墨大寫意欣賞
    讀上面這幅潑墨淋漓的大寫意作品,會給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徐渭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
  • 潑墨大寫意,必看這六家
    梁楷(南宋)南宋 梁楷《潑墨仙人圖》讀上面這幅潑墨淋漓的大寫意作品他的潑墨寫意花鳥畫,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徐渭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將傳統的文人畫提高到了一個更新的境界,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
  • 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家鄭樵作品賞析
    他師承李苦禪、盧光照二位先生,謙虛低調是他一貫的風格;他熱愛書法,把書法用筆之韻味溶入到繪畫中去,勾皴點染筆筆厚重紮實;他不忘師恩,時刻追隨老師,活到老學到老是他一直堅持的信念。他就是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家——鄭樵先生。
  • 品大寫意的真性——觀王耕花鳥作品有感
    畫家:王耕品大寫意的真性 ——觀王耕花鳥作品有感王耕號次山江蘇常州人,1954王耕性格靜遠,他的大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胎,用墨多用潑墨,色彩明快,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於畫中,書與畫,相得滋彩,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當人們品味他的畫、書更深切的領會這其中承載著畫家埋藏心中高超的人格魅力,而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 大寫意花鳥——中國藝術的最高峰
    徐渭 蕉石圖 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藏01 什麼是大寫意花鳥?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鳥畫在長期的發展中,適應中國人的審美需要,形成了在觀察客觀形象的基礎上,以寓興、寫意為目的的創作傳統。因此,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為描繪花鳥而描繪花鳥,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際遇、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寓意性的表現。
  • 他的工筆花鳥畫,靜謐深邃,猶如夢境——曹小民花鳥作品賞析
    問學於南北名家,專攻工筆花鳥。其作品繼承了宋元畫風,學古而不泥古,遵格而不拘格,追求細膩筆觸與水墨意境的完美融合,使畫面達到一種渾穆厚重,寧靜高古,幽遠深邃、清逸高雅的意境。曹小民講到自己的作品時,總會提到「氣韻」,在他看來,一幅畫的氣韻就像這幅畫的靈魂一樣,決定了畫的整體氣質。「畫畫就像打拳一樣,功夫越高,氣就越沉。而功夫低的人,氣就是浮的。」
  • 大寫意花鳥的哲學意趣
    牡丹圖軸(國畫) 牛石慧 原標題:大寫意花鳥的哲學意趣   隨著商品畫市場的繁榮而寫意精神的缺失,直接妨礙了中國畫意境、筆墨趣味的詩性表達,作品缺乏藝術家個性的表現,成為制約中國畫當代開展的瓶頸。   花鳥畫的現狀也是如此,從歷屆美展來看,大寫意作品寥寥無幾,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大寫意花鳥畫植根於中國傳統哲學,追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意趣。齊白石說過:「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 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劉蔭祥先生去世
    大寫意花鳥代表性畫家劉蔭祥先生我國大寫意花鳥代表性畫家劉蔭祥先生昨晚8點在天津去世,享年83歲。擅長大寫意中國花鳥畫,是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藝術傳人、國畫大家崔子範先生入室弟子。早年研習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藝術,後來在現代藝術、民間藝術和兒童繪畫中汲取營養。不斷開拓繪畫語言,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為國內畫壇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