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大寫意的真性——觀王耕花鳥作品有感

2020-12-14 羲之書畫藝術資訊

畫家:王耕

品大寫意的真性 ——觀王耕花鳥作品有感

王耕號次山江蘇常州人,1954年生,早年拜王個為師,並得到大師的薰陶和名人的指點。王耕性格靜遠,他的大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胎,用墨多用潑墨,色彩明快,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於畫中,書與畫,相得滋彩,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當人們品味他的畫、書更深切的領會這其中承載著畫家埋藏心中高超的人格魅力,而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王耕的潑墨大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大寫意」所擁有的無窮魅力來自於畫家對「超脫於形」「無窮於道的一種意境的表現。何為大寫意中的「大」?這個大並非指尺幅大,而是畫作的氣象大,內容大,意境大。其表達的意境和道家思想聯繫很緊密。

老子說:「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對「無」的追求是道家哲學思想和最高境界,大即是無,這與大寫意繪畫中的留白不謀而合,留白所體現出的虛實相生樹託出寫意的意境。所有畫種都能傳達意境,意境雖無高低之分,都有大小之別。小寫意的意境傳達的是小情小調,猶如一個待字國中姑娘,面若桃花,羞羞答答,觀者的確感覺到「她」的美,卻不能盡其意也。大寫意的意境就要突出一個「大」,大象無形,就如我們頭頂上的藍天一樣,真正的「大」是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卻又時時身在其中,超脫「形」的束縛,是一種筆盡而意無盡的意境之美,使人心靈得以釋放,與觀賞者、品味者產生共鳴王耕先生常說有一種東西眼晴看不到卻觸感覺到它的存在。這就是大寫意所追求的境意。和古人的無為無不為的世學思想一脈相通,這也是王耕先生大寫意作品的獨到之處,與眾不同我們在欣貫作品的同時,應該領略到這般感受凡是

大寫意這一派的人無一不對徐謂推崇之至,情有獨鍾鄭板橋情願「青藤門下牛馬走」,齊白石則是:「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齊白石常說畫畫容易,畫像更容易,唯格局最難。王耕先生在構圖和格調方面有過人之處,在繼承傳統上開自已獨有的藝術語言,這得有多難而且這不是盲目的創新,而是心手追,吃透古人,然後才是突破古人,這和他的激情,他的見解,他的膽識,他的悟性都是分不開的大寫意繪畫,講究以書入畫,王耕先生以書法入畫,其畫作氣勢磅,走筆如神,志意揮毫,在蒼動中姿端躍出,而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用水墨與線相結合,其線條富有的律感,潑墨又甜暢淋漓,千變萬化,使整個畫面渾然一體,達到直抒胸臆,物我化一的意境在南朝謝赫六法中的「傳移模寫」、「應物象形」、「骨法用筆」、「經營位置」、「隨類賦彩」都是中國畫的基本功,而第六法的「氣韻生動」說的是一種意境的營造能力,將以為意境一到則「氣韻」自然生動。人如其畫,畫如其人,「氣韻生

動」是要通過個人長時間的修養提升自已的精神境界來達到的,不同人的營造能力肯定有所不同,王耕先生長時間的訓練自已這種意境的營造力,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和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說的都是積累與領悟的過程,書畫作品應多搜素材,多觀事物,才能進發靈感,於反覆磨練中不斷摸索,以便將「搜盡奇峰」所產生的創作靈感和意境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於作品當中,觀王耕先生的畫作,技法的超群和內心的孤獨我相信是這整大師的必然心理處境。高人往往春是孤獨的,不被時代理解的,因為他們超越時代,引領時代,等時代追上他們的腳步時,才會嘖稱奇,讚嘆不已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他的作品不以喜俗,以怪著稱,

在他的代表作「傷心鳥」和「白眼魚」中,魚鳥本無人類的情感。在八大的筆下卻被賦子了自已的情感色彩,託物言志,形成「以我觀物,故物皆看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這是對大寫意的理解,不要藏著掖著,不要過度的含蓄美,就是要宣洩自我最真實的一面,正是最打動人心的,王耕先生畫作正是有著這股真氣,其花卉真,鳥獸真,山石真,情感真,其每一筆都是帶有生命力的。你看那水仙仿佛站在你面前,清風徐來,可聞花香他的作品中藤本植物最為常見,紫藤以大筆畫現主幹,再通過畫筆的中、側、偏、、頓、挫的變描畫,這樣一族族盛開重疊懸垂的紫藤便躍然紙上,曲曲彎彎的藤蔓則一氣可成,再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盛開的紫藤花,他將紫藤比做明珠,比如「翠蓋明珠」「明珠滴玉」「葉底明珠」等都是王耕先生曾為繼

承前人傳統創作等作品王耕先生的落款常帶禪意,道家之意.比如其自作詩間臥孤枕無伴侶,獨唱無聲一曲歌。還有宣將景物紙上塗,拾得還需避眾家。再有生來柴物半不得,屋中只有老氏經,更有驚人的詩句是,醉迷狂象別吾師,夢覺觀空始自己宗白華說:「人間第一流的文藝,縱然是同時通俗,構他們的普遍性與人間性,然而光是這個,絕不能使它們成為第一流。它們必同時會藏著一層最深層的意義與境界,以待千古的真正知已」。我想王耕先生的知音已經徐徐追來王耕先生以豪邁姿態,追求藝術巔峰,繼承傳統與現代爭鳴,堅持以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為已任,立足固本,以文人畫筆墨傳統中求創新發展,融貫古今,作品面目一新,風格獨特,精妙逼人,開闢出一派源於王個簃先生作品,既有缶翁筆墨一脈動相承,又有新意,更是出彩,體現了缶翁老辣滋潤、韻味,為王個簃先生衣缽一燈相傳繼承者,而又不同於王個簃的筆墨設色之新天地,為中國文化傳承和發展一帶一路書畫藝術不斷地研究與探索。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家鄭樵作品賞析
    他就是中國大寫意花鳥畫家——鄭樵先生。鄭樵生於1943年,現中國思齊畫院名譽院長。他酷愛藝術,故宮的珍寶館和繪畫館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在這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藝術寶庫裡取其所需。由於他偏執於中國大寫意花鳥畫與其天生獨具的秉性和才氣,贏得花鳥大師李苦禪和盧光照二位先生的厚愛,並成為苦禪先生的入室弟子,得到了二位先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受益終生。
  • 蔡國聲:他的大寫意花鳥作品霸悍奇崛、充滿金石氣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五子登科》與大寫意花鳥作品這裡是雷甲壽老師的兩幅作品,一幅是《五子登科》,還有一幅是大寫意花鳥。從我本身的角度上來說,我對雷甲壽老師的作品表示欽佩,是由衷的欽佩的。
  • 觀禾推薦 | 當代著名大寫意畫家——杜未
    特邀入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名家作品展、「厚寫意」當代中國畫一人一品學術大展,紀念「講話」發表60周年甘肅省美展。作品入編《當代花鳥畫》、《中國花鳥畫品鑑》、《中國畫名家小品集珍》、《中國畫名家作品珍藏集》、《中國畫家》、《畫界》、《國畫家》、《藝術家》、《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集》等70餘部。
  • 清秀而富於意趣:郭西元大寫意花鳥作品選
    文/陳履生 郭西元以大寫意花鳥畫而出名。在強調專業性的當代社會中,郭西元完全可以在他的大寫意花鳥的範圍內發展自己,像當代許多畫家那樣,以某一點而獲得社會的認可,飽食終日。郭西元沒有選擇這樣的路向,其基本的原因就是他來自南京。金陵這個既具有歷史傳統、又具有近代傳統的地域,對於國畫中的筆墨,有著地域性的敏感以及天性,這使得生活在那個地區的畫家無不具有一些傳承性的審美定勢,而且代代相傳。
  • 大寫意花鳥——中國藝術的最高峰
    徐渭 蕉石圖 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藏01 什麼是大寫意花鳥?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花鳥畫在長期的發展中,適應中國人的審美需要,形成了在觀察客觀形象的基礎上,以寓興、寫意為目的的創作傳統。因此,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為描繪花鳥而描繪花鳥,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際遇、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寓意性的表現。
  • 大寫意花鳥的哲學意趣
    牡丹圖軸(國畫) 牛石慧 原標題:大寫意花鳥的哲學意趣   隨著商品畫市場的繁榮而寫意精神的缺失,直接妨礙了中國畫意境、筆墨趣味的詩性表達,作品缺乏藝術家個性的表現,成為制約中國畫當代開展的瓶頸。   花鳥畫的現狀也是如此,從歷屆美展來看,大寫意作品寥寥無幾,大寫意花鳥畫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大寫意花鳥畫植根於中國傳統哲學,追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意趣。齊白石說過:「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 呂冰:譜寫當代大寫意花鳥新篇章
    他看清了當代大寫意花鳥難以「立於前人之外」的局限,所以多年來,他的大寫意花鳥以明確的超越傳統構建新的時代風格為目標,在筆墨、構境、氣韻、學養等方面為大寫意花鳥注入新鮮活力,讓他筆下的花鳥呈現除勇於探索的新面目。
  • 「藝術中國 雙年展」——觀餘進大寫意國畫
    安徽文學藝術政府獎專家評委、在韓國首爾代表中國藝術家在開幕式上的講話神思逍遙 筆意自在——觀餘進大寫意國畫高花君/文藝術家餘進在藝術創作中涉獵廣泛,國畫、油畫、水彩、版畫樣樣得心應手。而他最鍾情於中國畫,特別是他將大寫意國畫作為自己私密的繪畫空間,在其中逍遙神思,自在筆意,獨與天地相往來。
  • 四條標準,教你輕鬆欣賞大寫意花鳥藝術
    很多人對國畫的欣賞,停留在了「像不像」的感性認識階段,所以,對工筆和小寫意的作品,很容易獲得認同感,而對於大寫意作品,則「看不懂」,大寫意畫以草書入畫,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大寫意畫既是高度自我的藝術,又是高度忘我的藝術。
  • 大寫意花鳥畫家——張立辰藝術作品欣賞
    #藝術作品欣賞#大寫意花鳥畫家——張立辰藝術作品欣賞張立辰,號漁人,齋號漁人草廬,紫苑,江蘇沛縣人。1965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師從潘天壽,吳弗之,陸維釗等名師。
  • 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劉蔭祥先生去世
    大寫意花鳥代表性畫家劉蔭祥先生我國大寫意花鳥代表性畫家劉蔭祥先生昨晚8點在天津去世,享年83歲。擅長大寫意中國花鳥畫,是國畫大師齊白石的藝術傳人、國畫大家崔子範先生入室弟子。早年研習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藝術,後來在現代藝術、民間藝術和兒童繪畫中汲取營養。不斷開拓繪畫語言,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為國內畫壇矚目。
  • 美術研究|花鳥難寫是生意——謝天賜的大寫意花鳥畫!
    嶺南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謝天賜先生,是由廈門張仃美術館蔡向前館長介紹而相識的。其實在此之前我在各種場合和刊物上就拜讀過天賜先生的畫作。對他的花鳥畫印象很深。首先,我認為天賜先生對中國畫的寫意精神領會透徹。
  • 當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
    江文湛 _ _ 江文湛,當代大寫意花鳥畫家 20世紀80年代初,江文湛先生的花鳥畫已在全國頗具影響,並逐步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面貌和繪畫語言,在花鳥畫壇獨樹一幟,其江氏畫風深深影響了很多中青年畫家。他是被業內人士認可的一位真正做學問的、才情性的畫家。
  • 樊昌哲的大寫意花鳥畫 :一切景語皆情語
    氣韻奇崛 虛實相生 ——樊昌哲大寫意花鳥畫特色馬鴻增 (原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早在1993年,樊昌哲就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畫展,給南京畫壇送來「西北味」的大寫意畫風。那時我任分管業務的副館長,研究決定收藏了他兩件作品。在此前後,我也曾看到他多次在全國美展中的佳作。
  • 甘慶瓊作品大寫意花鳥——瀟灑不俗、饒有意趣
    當代很具影響力的大寫意花鳥畫家。他的作品以渾厚華滋、饒有意趣的筆墨,和瀟灑不俗、純淨清新的意境,在當代寫意畫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花鳥畫壇最令人驚喜的畫家。
  • 熙社畫會成立暨首屆大寫意花鳥畫展在京舉行
    原標題:熙社畫會成立暨首屆大寫意花鳥畫展在京舉行【摘要】 熙社畫會成立暨首屆大寫意花鳥畫展22日至28日在北京杏壇美術館舉行。展會期間還邀請當代著名書畫家、理論家等以茶話會的形式,共同為大寫意花鳥畫的傳承與發展獻計獻策。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朱國華)熙社畫會成立暨首屆大寫意花鳥畫展22日至28日在北京杏壇美術館舉行。
  • 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畫霸悍凜然,雄渾沉鬱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河北畫院副院長江楓、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兩位老師的高度評價。劉尚勇點評雷甲壽大寫意花鳥作品雷甲壽老師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是在中國傳統的筆墨去找一個新的題材,這一點很難得。
  • 紀映欣大寫意花鳥畫之荷塘逸趣賞析(圖)
    五十歲後,始作小寫意、大寫意。他的大寫意荷花造型,是在寫實的基礎上概括提煉的,是在具象中融入抽象因素的。他運用誇張、變形等手法時,極注重主觀與客觀的相互觀照。力避盲目臆造、肆意醜化,惟求筆墨意趣的欺世傾向。使作品充分體現出「似與不似之間」、「天人合一」的中國繪畫傳統寫意精神,達到客觀物象靈性與主觀心境情感渾然融映的致高意象境界。
  • 韋智傑:至清至情的大寫意花鳥
    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展覽入選獲獎。韋智傑作品藝術是時代的產物,但藝術還應該超越時代。水墨大寫意在形式上以高度單純而洗鍊的藝術語言,表達最豐富而深刻的意境,其神韻的營造、節奏的把握、旋律的運構、黑白灰的調度以及造型的意象性、畫面空間的平面感、用筆自由揮灑的表現性,早已步入「現代」藝術形態,成為現代繪畫追求的終極目標。
  • 韋智傑:至清至情的大寫意花鳥
    作品多次在國家級展覽入選獲獎。韋智傑作品藝術是時代的產物,但藝術還應該超越時代。水墨大寫意在形式上以高度單純而洗鍊的藝術語言,表達最豐富而深刻的意境,其神韻的營造、節奏的把握、旋律的運構、黑白灰的調度以及造型的意象性、畫面空間的平面感、用筆自由揮灑的表現性,早已步入「現代」藝術形態,成為現代繪畫追求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