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試運營後,7月12日,火宮殿位於澳門百老匯的門店開始正式運營,每天上午11時一直到翌日凌晨3時,長沙火宮殿派出的7位大廚為來自全球的顧客精心烹製臭豆腐、毛氏紅燒肉等火宮殿的看家菜,生意十分紅火。據了解,這也是湘菜品牌企業首次正式走出內地、走向國際大舞臺。
與此同時,火宮殿張家界店開張,湘府路德思勤城市廣場店也即將新張……在近年來大型餐飲企業大規模調整收縮的氛圍中,作為湘菜龍頭企業的火宮殿,其坡子街總店擴大近一倍的營業面積,還創下單店營業額過億元的奇蹟;如今不但抓緊擴張,更率先走向境外開店,奇蹟的背後究竟有什麼「秘笈」?
億元生意,從10元一杯的早茶開始
7月18日7時不到,坡子街火宮殿一樓大廳靠窗的三張桌子被拼到一起,擠坐了20多位頭髮半白的老人,每人手裡一杯茶,有的還在吃著米粉或包子。「我們是高中同學,現在在長沙的同學每個月在火宮殿聚一次。」62歲的趙躍明從深圳某機關退休後居住在深圳,但只要可能,他都要回來參加老同學們在火宮殿的「早茶會」。「想念這些老夥計,還有這裡的牛肉粉、肉包子……」趙躍明說,在外工作這麼多年,最留戀的還是火宮殿的早茶。
昨日早晨7時左右,記者趕到火宮殿,只見一樓大廳的300多個座位幾乎全部「客滿」。而這一場景幾乎天天都在上演。每天7時不到,顧客們就齊聚於此,一杯茶10元錢,可以從清早喝到上午11時;一個大肉包子3元錢,一般老年人吃一個足矣;一碗牛肉粉10元錢,貨真價實……火宮殿的早餐品種不少,從稀飯肉包到傳統米粉,有上百個品種,這大概也是長沙最齊全的早餐店了。
「雖然人氣很旺,可每筆早餐的營業額小、佔用的人工成本高,所以利潤微乎其微。」火宮殿一位部門經理告訴記者。其實就在2002年改擴建時,曾有人提出停辦早茶的建議,但考慮到在火宮殿喝早茶是許多老長沙多年養成的習慣,為此,火宮殿最後作出了「不惜成本辦好早茶」的決定,因為他們的宗旨是「弘揚傳統、服務大眾」。
「弘揚傳統、服務大眾」,這是火宮殿總經理譚飛在本世紀初為坡子街火宮殿提出的經營宗旨。現在大家看到的火宮殿紅紅火火,其實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火宮殿的經營情況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當時經營不景氣,到2001年更是陷入最低谷,日銷售額不到3000元,出現了連續虧損的狀況。「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我們結合坡子街一帶經濟發展趨勢,毅然決定投入巨資,對坡子街店進行停業改擴建。」譚飛認為,這是火宮殿生死攸關的一著棋,也是關鍵的勝負手。
2002年2月,完成改擴建的火宮殿以嶄新的面容呈現在國內外顧客的面前,火神廟、古牌坊、美食街、宴會樓……火宮殿的建築風格更加鮮明,當年11個月時間即取得了1367萬元的銷售業績,一舉扭虧為盈。之後經過多次擴建,火宮殿的營業面積也從當年的1400多平方米擴展到現在的1萬平方米。
早茶充滿溫情,火宮殿的夜宵也遠近聞名。今年6月中旬開始,火宮殿第二屆口味蝦節開幕,晚上火神廟前坪幾十張桌子露天擺放,幾乎天天座無虛席。
【記者點評】
一杯早茶,拉近了與老顧客的距離,也成了一天紅火生意的開始。正是因為將「弘揚傳統、服務大眾」的經營理念做到了極致,才最終造就了火宮殿坡子街總店年營業額過億的奇蹟!
立店之本,小吃王國和湘菜首府
「十幾年前來吃過一次後對八寶飯念念不忘,這次來長沙一大目標就是再去火宮殿!來之前做好了功課,把那些經典的小吃每種都點了一份。」這是網友慕容蕭瀟20日在大眾點評網上對火宮殿的留言,字裡行間透露出對火宮殿的獨特情分。
火宮殿為何能讓食客們情有獨鍾?靠的還是自己過硬的菜品和服務。「經典湘菜、傳統小吃,這是我們的立店之本。」譚飛介紹,姜氏臭豆腐、胡家龍脂豬血、江氏姐妹糰子、鄧氏紅燒豬腳等都是長沙的小吃經典,火宮殿通過一代一代師徒傳承,將湘味小吃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產品分五個系列達300餘種。特別難得的是,火宮殿將這些經典菜品傳承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傳承人、原料、製作工藝……每一道小吃後面都有一個津津有味的故事,吸引著更多的食客來感受、品嘗。
2006年,湘風小吃被分別列入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全省餐飲產品製作技藝首開先河。而火宮殿的髮絲牛百葉、毛氏紅燒肉、東安仔雞、油酥鯽魚、荷葉粉蒸肉、腊味合蒸等經典湘菜,更是經久不衰。去年4月12日,在毛澤東到火宮殿視察56周年紀念日那天,火宮殿的「湘菜首府」大樓正式新張營業,與旁邊的「小吃王國」大樓相輝映,不但使得營業面積擴大近一倍,也把火宮殿的兩大「賣點」傲然展示給顧客。
去火宮殿用餐的顧客會發現,它的菜單有兩份,一份是固定的經典湘菜,講究的是原汁原味,而另一本則琳琅滿目,不乏當前市面流行的菜品。既保持傳統精髓,又不斷與市場新品對接,取長補短,這也是火宮殿菜品、小吃「能調眾口」的主要原因。
【記者點評】
將特色菜品做到極致,讓每一道小吃擁有獨具個性的精彩故事,火宮殿的經營者讓食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感受精神的愉悅,這是高人一籌的地方!
勇擔責任,像經營美食一樣傾心傳統文化建設
想看花鼓戲?去火宮殿沒錯!現在長沙人家裡來了客,要是想請客人看場湖南花鼓戲該去哪?不是去戲院而是去火宮殿,那裡一年365天,天天晚上有傳統戲劇節目表演,《補鍋》、《劉海砍樵》、《張先生討學錢》……都是些老長沙們能哼上幾句的花鼓戲。
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火宮殿都會舉行不同主題內容的節日廟會,京劇、湘劇唱腔圓潤,讓戲曲票友們如醉如痴。2006年,火宮殿的「火神廟會」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二年,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謂實至名歸。
有專家認為,中國飲食富含文化,而中國餐飲業缺少文化,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餐飲企業的經營者不重視傳統文化,沒有認識到文化對餐飲發展的作用。而譚飛覺得,火宮殿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他曾將火宮殿文化歸納為「長沙乃至湖南一個集民俗文化、宗教、飲食於一體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化」,並且把這種理念融入企業經營中。
走進火宮殿廣場,除了戲臺、火神廟,去年新建成的「金磚照壁」把火宮殿擴建時挖出的明代「金磚」實物展示給遊客,讓人深深體會到它的厚重歷史。而臭豆腐作坊則以圖文光電和實物全方位展示臭豆腐的「成長史」,二樓的實物展覽館更是讓遊客參觀完後,對火宮殿有了更多的了解。如今,火宮殿已「殿中有街、街中有店、店中有食、食中有典」,這種盛況,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1951年在火宮殿品嘗過小吃,51年後他再次到火宮殿品嘗湘菜、風味小吃,感到風味不減當年,欣然命筆贊火宮殿「藝絕聲名遠,情深客自來」。
【記者點評】
做餐飲的最高境界是做文化,火宮殿精準地把握住了火宮殿的文化內涵,大力挖掘與弘揚,使火宮殿具有了獨特的文化魅力,從而也對食客產生了持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