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劍瓷文化再度走向輝煌

2020-12-04 龍泉新聞網

  □鍾 聲

  近年來,龍泉青瓷寶劍行業繼往開來,推陳出新,不斷發揚光大,科技研究、藝術創新、人才培養全面進步,呈現了又一個高峰期。中興龍泉青瓷寶劍,我們責無旁貸。面對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的「青瓷之問」,當下龍泉劍瓷如何在繼承中求創新、創新中求發展,如何通過打造「龍泉劍瓷」品牌文化這張金名片,切實提升龍泉人民的幸福指數,創作出更多綠色生態、符合傳統技藝的原創藝術品,使得龍泉劍瓷文化品牌再度走向輝煌,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劍瓷品牌文化的宣傳與推廣

  首先,政府主導。

  其次,民間助力。比如周正武的刀劍後援會遍布世界各地;徐朝興、毛正聰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青瓷大展;沈新培師徒西安展等等。

  再次,百花齊放。各類各級的青瓷寶劍主題文化展,如三人行——龍泉青瓷主題文化展、劍瓷與其他藝術的聯展、各地經營公司與劍瓷藝人的展銷、文化會館場所品鑑展等。

  最後,劍瓷文化進校園。在《我愛家鄉——龍泉》的基礎上,繼續編撰劍瓷文化鄉土教材,通過校園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讓龍泉孩子從小養成「知劍瓷、愛龍泉」的氛圍。

  二.劍瓷品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傳統的就是現代的。龍泉窯是我國燒制時間最長、品種最多的一個窯系。龍泉窯在各個時期燒制的作品,都具有明顯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現代龍泉青瓷藝人,要善於去繼承傳統,用傳統的養分來滋潤自己。龍泉寶劍亦是如此,每個朝代都有其自己的特點風格,更不應該從外地批發其它產品來替代。

  立身先立德。德,即品德和修養,包括為人正直、善良、誠懇,又具有強烈的責任心、進取心和事業心;藝,即藝人的知識和才能,是經過長期努力而形成的藝術技能。現在很多的劍瓷藝人,不思進取,急於求成;技藝不高卻心氣甚高,恥於向同行請教;不讀書,不研究,不創新,而是一味的抄襲別人,甚至於只會「籤名」。這些狀況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劍瓷行業的整體聲譽。

  一個當代劍瓷藝人,就應該有博大的胸懷,虛心請教,靜下心來從事青瓷的創作,切不可心浮氣躁。從藝之人,一定要德藝雙馨,以德為先。

  現代的龍泉劍瓷藝人,要忠實地繼承傳統的藝術風格,尤其是在作品的造型、裝飾、原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時下好多劍瓷藝人,摒棄了傳統,覺得去繼承傳統就是簡單的仿古,離開傳統去談創新,作品的意義顯得空洞、蒼白無力。作為劍瓷藝人,必須以史為根,在植根傳統的繼承上,親身去實踐,找出適合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藝術語言。

  作為「人類非遺」的龍泉青瓷、國家級「非遺」的龍泉寶劍,其品牌文化所顯現的價值越來越大。現實卻是一部分劍瓷從業人員,忽視了對品牌文化的維護和愛戴,以低劣的產品充斥市場,沒有盡到作為一個劍瓷藝人的職責。劍瓷創作應該注重品質,向高品質發展。所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堅守質量的主題,而絕不能唯利是圖,以次充好,讓低俗粗劣的劍瓷產品,流入市場。那樣,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我們整個劍瓷行業。

  作為當代劍瓷藝人,要向傳統和民間學習,靜下心來,潛心研究,不浮躁,把握好創作心態。同時,加強對外界的交流,虛心請教,不抄襲,扎紮實實搞創作。每個劍瓷藝人都應該「重學養、重品德、重功底、重個性」,大膽創新,尋求與其它藝術門類的融會貫通,不斷提升綜合素養。

  三.劍瓷品牌文化的「短板」

  當代的劍瓷產品應該說具有極強的藝術性,也能符合我們這個新時代的特徵。但是,卻存在以下的「短板」,急須克服。

  劍瓷產品,尤其是日用的劍瓷產品,在造型設計上,總體顯得比較平淡、落後,尤其是青瓷,與其它產區相比,設計人才嚴重不足。

  品牌文化的創建意識不強。我市的劍瓷行業,沒有較強的品牌,劍瓷藝人往往注重個人的發展,忽略了品牌的創建,不利於劍瓷行業的做大做強。

  包裝設計極其落後。劍瓷產品的包裝設計比較落後,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包裝設計理念方向的培訓,鼓勵有藝術家個性的包裝設計。

  龍泉劍瓷產業的發展,浸潤著龍泉劍瓷人的心血和智慧。龍泉劍瓷的每一項成就,與龍泉劍瓷人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是分不開的。「不斷創新,吸收提高,推陳出新,開放自信」是龍泉劍瓷文化永葆青春的法寶。

相關焦點

  • 浙江省人大代表王武——堅守匠心傳承劍瓷文化
    浙江省人大代表王武——堅守匠心傳承劍瓷文化 2020年01月16日 05:46:30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陸遙   浙江在線1月16日訊對省人大代表、龍泉市御品瓷坊負責人
  • 在上海之巔重新定義千年龍泉劍瓷文化
    傳承有序、繼往開來,《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則以青瓷文化為基點,展示現代和當代龍泉青瓷的年輕創造,並且提煉龍泉劍瓷藝術兩大核心理念:「形——萬物之態」和「色——天地之氣」,以文字、作品陳列和系列視頻組合的形式,營造場景環境。8月1日,一場圍繞龍泉劍瓷的高端文化沙龍在上海中心大廈37樓寶庫文化中心·琺瑯廳舉行,各方「大咖」展開了一場跨越時代和國界的思維碰撞。
  • 激活傳統文化「一池春水」浙江龍泉譜寫文旅融合新篇章
    千年已過,過去千帆競渡的輝煌場面雖已不在,但伴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發展大勢,龍泉又再次屹立於世界級藝術殿堂之林,相繼走向美洲、歐洲,甚至聯合國。外人不禁紛紛感嘆,古老藝術如何重創輝煌?龍泉青瓷 周禹龍 攝 劍瓷文化再度走向巔峰作為劍瓷之都,龍泉最大的夢想,是重現劍瓷千年榮光
  •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龍泉市力推劍瓷文化|龍泉青瓷、龍泉寶劍展覽在...
    此次,龍泉劍瓷的76位大師和80位8090年輕藝術家代表,來到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將上百件龍泉劍瓷傳奇之作在寶庫藝術中心和寶庫匠心館中以「時代與經典」和「一代龍泉」兩個主題展來特別呈現,在展示經典工藝的傳承脈絡和民族匠心精神的同時,更展現了在大時代環境下,藝術的創新與文化思潮。
  • 浙江龍泉著力打造劍瓷品牌
    當日,第二屆世界青瓷大會·第十一屆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遊節在浙江省龍泉市開幕,包括展覽、研討會、藝術沙龍等在內的20餘項活動將在三天時間內陸續展開。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和龍泉寶劍鍛制技藝是發源於龍泉的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龍泉積極推進劍瓷文化研究、產業培育、文旅融合,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 浙江龍泉劍瓷文化掌門人的民宿經:山水藝境 隱居龍泉
    當不少地方仍在為城裡的生產線忙碌時,坐擁「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劍瓷名城」——浙江龍泉,已開闢出一條新路,以「山水藝境,隱居龍泉」為定位,轉向在農村「嘗鮮」打造民宿經濟,將深山裡的村落與大都市的遊客相連,撬動了旅遊大市場。一股民宿經濟的熱潮刮進大山深處,沉寂的「野百合」,即將迎來春天。
  • 龍泉監督助力劍瓷行業企穩回暖
    日前,龍泉市青瓷產業寶劍局、融媒體中心等部門創新服務機制,藉助微平臺等載體以直播形式幫助劍瓷企業開拓銷售渠道,讓劍瓷產品在「雙十一」創下了銷售高峰。劍瓷行業是龍泉市的重點特色行業,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劍瓷電商銷售、外貿出口都受到較大的衝擊。為進一步促進劍瓷行業發展,龍泉市紀委市監委聚焦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扶持劍瓷行業的相關決策部署,組建督查組對劍瓷產業扶持、減稅降費、補助資金等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嚴查貫徹落實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確保政令暢通,為復工復產、護航劍瓷行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 「問海借力」龍泉劍瓷展覽申城啟幕
    中國商務新聞網訊7月31日,「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系列活動之《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揭幕他表示,龍泉始始終牢記習總書記「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民族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承和弘揚」的殷切囑託,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努力將龍泉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高品質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致力做好劍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工作,以接軌世界的力度重現開放之路,走進30餘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面打響「天下龍泉」品牌。
  • 龍虎三皇再度攜手!手遊《正牌龍虎門》重續輝煌
    龍虎三皇再度攜手!手遊《正牌龍虎門》重續輝煌 來源:www.18183.com作者:泡沫時間:2019-02-02 分享到: 風靡港澳50餘年經典港漫改編
  • 浙江龍泉深耕千年文化 劍瓷合璧生色增輝
    「劍瓷興則龍泉興,文化強則龍泉強。」在龍泉市委書記王小榮看來,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文化不僅是「軟實力」,更是經濟「硬實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做好繼承發展劍瓷文化的文章,既是龍泉人的天然使命,更是龍泉人的不懈追求。
  • 省人大代表王武:堅守青瓷匠心 弘揚傳統文化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和藝術創新,通過青瓷這一載體展現出來,傳承下去。近年來,龍泉市在踐行「兩山」理念過程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王武代表說,現在龍泉的劍瓷產業發展勢頭非常好,創新的氛圍非常好,手藝人特別受人尊重。青瓷作品在G20杭州峰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都曾亮相。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 微拍堂線下培訓走進龍泉,網際網路賦能劍瓷文化
    「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龍泉寶劍與龍泉青瓷為主題的龍泉劍瓷文化,是浙江麗水龍泉最亮眼、最具代表性的工藝品牌,也是傳統文化中無法忽略的一抹亮色。本次微拍堂線下培訓會來到龍泉,與產業帶商家們面對面開展專場培訓。會議現場,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局鍾馬馨局長做開場致辭,近60位龍泉青瓷、寶劍類目商家參會。
  • 每位劍瓷青年,都是一扇「文化之窗」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記者 戴昕律 攝在以「劍瓷文化」聞名於世的龍泉,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名叫「劍瓷青年」。為青瓷文化代言的「劍瓷青年」9月3日,是龍泉《劍瓷青年說》短視頻拍攝的第五期,主題是青瓷文化。33歲的吳哲是這一期的宣講員。吳哲有著五年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保護和發展局的工作經驗,她的愛人是龍泉新生代青瓷藝人張浩,業餘時,她還是一名青瓷首飾設計師。
  • 走向輝煌——蒙元精品文物收藏特展盡顯草原文明
    近日,由滿洲裡市文體旅遊廣電局主辦,滿洲裡市博物館、滿洲裡市草原絲路珍品陳列館及扎賚諾爾博物館共同承辦的走向輝煌——蒙元精品文物收藏特展在滿洲裡市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滿洲裡市草原絲路珍品陳列館珍藏的元代文物122件(套),這些文物訴說著蒙元時期草原文明的燦爛輝煌。
  • 聚焦「重要窗口」 聚力龍泉復興 奮力打造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大力培育劍瓷產業,青瓷產業、寶劍產業被列入省十大歷史經典產業,龍泉青瓷小鎮和龍泉寶劍小鎮雙雙列入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如今的龍泉,劍瓷文化產品、文化產業、文化經濟迭代發展,特色競爭優勢加快形成,發展動能不斷積蓄,正以更加開放、更加立體、更加自信的姿態展現歷史文化名城的別樣風採。  30年來,我們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激發了加快發展的新興動能。我們始終堅持深化改革促發展。
  • 龍泉寶劍定將走向新的輝煌
    ——訪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工藝之家暨郭常喜兵器藝術文化館館長郭常喜       臺灣文化建設委員會工藝之家暨郭常喜兵器藝術文化館館長郭常喜是龍泉的常客,對龍泉寶劍更是愛不釋手       郭常喜高度評價了我市這十幾年來對寶劍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工作。他說,刀劍產業在龍泉發展得越來越好了,現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都有龍泉寶劍的銷售點。同時,龍泉的鑄劍師也得到了高度重視,他們嚴格要求自己,對每把寶劍都做到精益求精,而且龍泉寶劍博物館既專業又全面地展示了龍泉寶劍文化,龍泉寶劍定將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