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劍瓷青年,都是一扇「文化之窗」

2020-09-11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

記者 戴昕律 攝

在以「劍瓷文化」聞名於世的龍泉,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名叫「劍瓷青年」。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沒有特定的組織培訓,甚至互不相識,只因從小耳濡目染源遠流長的龍泉文化,因這自豪的歸屬感而積極為家鄉文化代言。

在價值多元、信息傳播渠道多元的時代,讓宣講「飛入尋常百姓家」並非易事,這要求宣講員既「接天線」又「接地氣」,劍瓷青年就是這樣的「承上啟下者」——他們不斷創新傳播手段和語言方式,積極融合新媒體、新技術等年輕人善於使用、長於表達且受眾易於接受、樂於傳播的形式,讓宣講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富有時代感和吸引力。

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來說明這個群體到底有多大,但是,無論走在龍泉的繁華市區,還是鄉野村莊,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只要你對這座城市的文化充滿好奇,他們都會熱情為你解答一二。

他們用「小切口」彰顯「大主題」,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用「小欄目」發揮「大效應」。透過龍泉青年與「青瓷文化」之間碰撞出的精彩火花,我們看見了新時代青年以實際行動厲行「麗水之幹」,為打造「文化之窗」所釋放出的巨大能量。

為青瓷文化代言的「劍瓷青年」

9月3日,是龍泉《劍瓷青年說》短視頻拍攝的第五期,主題是青瓷文化。33歲的吳哲是這一期的宣講員。

吳哲有著五年龍泉市青瓷寶劍產業保護和發展局的工作經驗,她的愛人是龍泉新生代青瓷藝人張浩,業餘時,她還是一名青瓷首飾設計師。擁有三重優勢的吳哲,以自己與青瓷的故事為腳本,通過《劍瓷青年說》的舞臺,吸引更多人關注龍泉青瓷。

拍攝當天下午,吳哲在龍泉青瓷博物館、青瓷工作室、龍泉中職校青瓷班等地方留下了自己的影像,並將自己與龍泉青瓷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熱愛的故事通過鏡頭娓娓道來,令人印象深刻。

在視頻的結尾,吳哲說:「無論你是青瓷從業者還是青瓷愛好者,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對龍泉青瓷的不同解讀,每一個人都賦予了龍泉青瓷不一樣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是窗口。」這是吳哲對於自己全新身份——一名劍瓷青年宣講員的理解。

今年6月,在龍泉市委宣傳部的招募下,吳哲參與了《劍瓷青年說》短視頻拍攝團隊,成為一名青瓷文化的宣講員。「吳哲只是『劍瓷青年』的一個代表,『劍瓷青年』所涵蓋的範圍也不僅僅是拍攝團隊的那十幾個人,它包括以『80後』『90後』為主體的所有龍泉青年。」龍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胡盛鋒說,不僅是現在,從很早開始,青年群體就已經成為新時代青瓷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力量。

吳哲的丈夫張浩,自2015年成立個人工作室至今,每年都會帶著自己的作品外出參展,展示龍泉青瓷的青春與活力。除了成百上千的年輕青瓷從業者,「龍泉青瓷文化已經融入每個龍泉青年的血液裡。他們主動作為,為文化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胡盛鋒說,這些年輕人對家鄉飽含深情,思維敏捷且敢於創新,擅長用形形色色的方式解讀家鄉文化。

「80後」王國政是來自湖南的「新龍泉人」。逢年過節,他會把青瓷日用品帶回老家,當作節日禮物贈送給親朋好友。「我喜歡龍泉文化,也很樂於用這樣的方式推廣龍泉青瓷。」

17歲的周維新是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青瓷班高二年級的學生,他的父母在龍泉上垟鎮從事青瓷製作,從小耳濡目染的他,初中畢業後就來到了青瓷班學習青瓷製作工藝。每次外出旅遊,他都會隨身攜帶一些青瓷小物件,將龍泉青瓷推介給更多人。

用火熱青春厲行「麗水之幹」

天蒙蒙亮,吳哲早早地起床,為一天的拍攝做準備工作。精緻的妝容、素雅的服裝加上別致的青瓷首飾,她希望在鏡頭前用最好的狀態去呈現自己所理解的青瓷文化。在這之前,她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修改腳本,先後易稿十餘次。

短視頻導演是麗水日報報業傳媒集團龍泉全媒體有限公司的黃永龍。接到拍攝任務後,他和他的團隊一刻也不敢懈怠,在深入了解吳哲與青瓷的故事的同時,他們頂著烈日外出踩點,耐心梳理每一個細節。「很多人會通過我們的視頻了解青瓷文化,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把視頻做好。」黃永龍和吳哲的態度,是每一個「劍瓷青年」用火熱青春厲行「麗水之幹」的縮影,這也是許許多多劍瓷青年的精神風貌。

「我熱愛青瓷,做好青瓷的文化宣傳是我的夢想。」「80後」徐芳琳是龍泉市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傳播青瓷文化的參與者之一。在她看來,龍泉青瓷文化傳播工作在這些年得到了質的飛躍。

「近年來,龍泉探索青瓷與影視相結合,宣傳方式越來越接地氣,也越來越年輕化。」令徐芳琳印象深刻的是,8月28日晚,「張紹剛泥人頭像摔扁了」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榜。這是浙江衛視《還有詩與遠方》欄目組在龍泉錄製的明星嘉賓與新生代青瓷藝人葉芳在製作青瓷工藝品節目的片段。當天,這條微博熱搜為龍泉青瓷貢獻了1.9億的閱讀量。

這是龍泉市委宣傳部創新宣傳龍泉青瓷的方式之一。不僅如此,通過深化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杭州亞運會的合作,舉辦世界青瓷大會,用好劍瓷文化研究院等方式,「劍瓷龍泉」文化品牌得以進一步打響。

在龍泉市區的東升小學,幾近完工的「非遺館」即將呈現在大眾眼前。在這個嶄新的非遺館,青瓷文化將是重頭戲之一。東升小學的孩子們除了能在館裡學習青瓷文化知識,還能學著親手製作青瓷工藝品。「將青瓷文化具象地傳播給每一個孩子」,這是東升小學每一位教職人員致力於做的事。

34歲的鐘紫軍,是東升小學的美術老師,這些年,他積極參與學校的「鄉愁館」與「非遺館」建設,並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以「海上絲綢之路」為題的12幅水彩畫,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青瓷文化源遠流長。」如今,他的畫作出現在了小學的圍牆和龍泉東大橋甌江畔景觀帶上,成為學校和這座城市展示青瓷文化的窗口之一。

年輕力量助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我覺得龍泉青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劍瓷青年說》短視頻裡,吳哲有感而發地談到對當下青瓷文化的看法。

的確,這些年,她的生活因為青瓷而變得不同,她利用業餘時間練習工筆,將山水刻進自己的青瓷首飾作品裡。佩戴著自己親手製作的青瓷首飾,在吳哲看來,「這是雅致生活的最好載體。」

不止吳哲,越來越多龍泉人的生活因為青瓷,開始更加富有儀式感。有的人在閒暇時,到青瓷工作室體驗青瓷製作。有的人選擇來到上茶街的茶室,用青瓷茶具泡一杯好茶,觀景品茗。龍泉青瓷通過這些傳統的儀式感,帶給人們全新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扇扇展示個性的窗口。

新生活方式的形成,離不開年輕力量的推動。這幾年,新生代青瓷藝人,正將富有活力和創新力的龍泉青瓷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約從2015年開始,龍泉對青瓷產業的發展就一直強調創新,由政府搭臺,越來越多青年群體加入這支隊伍,讓龍泉青瓷展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活力。」張浩說,在不少人眼裡,青瓷是莊嚴而高格調的藝術品,這也讓很多愛好者望而卻步。近些年,通過年輕制瓷藝人的加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青瓷產業活力不足的問題。

來自新生代青瓷工藝大師的創意工藝品,連續五年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贈禮;龍泉青瓷走進聯合國,走進紐約,向世界推介的龍泉青瓷作品中,也不乏日用茶具、餐具、文房、花器、香器、首飾等更為親民的工藝品;在龍泉市區,布局了許多青瓷創業園區,在那裡,青年成為龍泉青瓷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斷為龍泉青瓷文化輸送創意……

前兩天,來自河南南陽的茶具經銷商李先生驅車十多個小時來到龍泉,為的是尋找合作夥伴。「在茶具市場裡,龍泉青瓷一直不溫不火。但最近這一年,一些手工製作的龍泉青瓷茶具大受市場歡迎,很多顧客向我諮詢產品。」在市場的驅動下,李先生專程造訪龍泉,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龍泉。在朋友的介紹下,李先生找到了張浩等年輕青瓷藝人,看到他們設計的富有創意的茶具後很是吃驚:「果然和傳統茶具很不一樣,這種把青瓷的古典美與現代的創意靈感相結合的作品,真讓我大開眼界。」

「這幾年,像李先生這樣慕名而來的商人或買家,絡繹不絕。」張浩說。在他面前的桌上,滿滿當當擺放著40多件新設計的茶具,千姿百態,美輪美奐。龍泉青瓷,正以年輕而新潮的方式不斷打開市場大門,迎接更多的創造力與可能性。

相關焦點

  • 上海譯文走過40年:一扇扇打開世界文學之窗
    ● 8月8日至28日,上海譯文出版社40年回顧展在思南公館舉行,從一樓到三樓都被「上海譯文」元素環繞。  幾代「譯文」出品,如何為讀者打開一扇扇「世界之窗」?昨起至8月28日,上海譯文出版社40年回顧展在思南公館舉行,從一樓到三樓都被「上海譯文」元素環繞。整個八月,上海譯文社邀請許鈞、袁筱一、林少華等一批國內翻譯家、作家開展系列讀書沙龍,回望40年來上海出版人的進取、專業和匠心,陪伴讀者探尋精神世界的廣闊未來。
  • 旅遊景點: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正像它的名字那樣,是一扇展現世界名勝的窗口的主題樂園,裡面有世界各知名景點的縮影。除外,這裡還有世界各地的風情表演,日本茶道、非洲風情歌舞秀等,等待你的觀賞。在這,你可以看到眾多知名景觀的縮影。
  • 故宮明清扇面經典 | 一扇一畫一清風
    故宮收錄的198幅圖只是故宮藏品中的鳳毛麟角,更是中國繪畫史中的滄海一粟,然而,卻涵蓋了明清繪畫的主要流派和畫家的重要作品既表現出每位畫家的個人風格,又體現了明清時代的畫壇特點,可以說它們以精緻的形式「描繪」了明清繪畫史。以扇面為載體寫字作畫,最早出現在紈扇上,漢、晉時就有班婕妤題扇詩、王羲之為賣扇老媼書扇的故實。
  • @廣州人,請您打開嶺南之窗,這是屬於我們的榮耀
    2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在廣州塔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將在廣州城市中軸線上展示中國非遺,打造永不落幕的嶺南文化藝術節。李雲迪與一眾藝術名家一起舉行了開幕儀式!嶺南之窗以廣州塔為核心, 以其區域為延續,進行非遺展覽、展演、展銷。以嶺南非遺文化主題站與「潮墟·CPARTY」同步亮相,過不過癮?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 如果進博會是扇「世界之窗」,那「楊浦視角」看到了什麼?
    如果進博會是扇「世界之窗」,那「楊浦視角」看到了什麼?「我們積極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不僅要把展品變商品,還要把參展商變投資商,」孟紅雨說,楊浦商務委及早對接、跨前謀劃,推出大創智、大創谷、濱江等3條參觀考察路線,將投資促進、產業對接更好的融入參觀活動,內容涵蓋商貿金融、智能製造、在線新經濟、文化旅遊等多個領域
  • 基於古瓷燒造材料工藝「缺陷」開展鑑定的方法(三)
    古代瓷器窯口眾多,每個窯口燒造了什麼品種、燒造時間有多長,現代人很難通過有限的出土器來準確把握其特點,作為一名普通古瓷愛好者只能通過上手實物、以點代面、舉一返三的方式來學習古瓷鑑定。上期學習了陶瓷缺陷的名詞術語及一些圖片,對陶瓷缺陷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瓷器燒造的歷史就是一個克服缺陷提高品質的歷史。唐宋元明清越往後瓷器燒制技術越高,產品缺陷呈減少趨勢。
  • 廣安太極拳(劍、扇)系列交流競賽活動在嶽池舉行
    10月12日,為慶祝廣安市老體協成立十周年,發揚體育精神,增強老年朋友體質,豐富老年朋友業餘文化生活,廣安市老年人體育運動協會在嶽池縣體育館舉行了太極拳
  • 大興機場新春文化濃 旅客點讚國寶之窗匠人市集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 喬佳新)近日,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第一星文化傳媒承辦的國寶之窗迎新年「匠人集市」主題文化活動熱鬧開啟,眾多文化名人、匠人齊聚一堂,多家媒體現場採訪報導,剪紙、年畫、玉雕、寫福送春聯等年味滿滿的項目吸引大批遊客駐足互動
  • 今夜,嶺南之窗徐徐開啟:打造廣州中軸線上的嶺南文化藝術節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以下簡稱「嶺南之窗」項目)在廣州塔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將在廣州城市中軸線上展示中國非遺,打造永不落幕的嶺南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現場還舉行了廣州城市形象宣傳片開機儀式。
  • 今夜,嶺南之窗徐徐開啟:打造廣州中軸線上的嶺南文化藝術節
    8月8日晚,「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以下簡稱「嶺南之窗」項目)在廣州塔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將在廣州城市中軸線上展示中國非遺,打造永不落幕的嶺南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現場還舉行了廣州城市形象宣傳片開機儀式。
  • 珍珠紋瓷柄劍
    珍珠紋瓷柄劍全長:68cm刃長:52cm柄長:13cm刃寬:4.2cm刃材:自煉鋼珍珠紋手柄:青瓷劍閣:手雕銅裝適合:收藏 防身 情侶配送 喬遷送禮 武術健身 精美擺設
  • 在廣州塔打開「嶺南之窗」
    廣州塔一層設有嶺南之窗非遺文化的展示區。走出地鐵站,走進廣州塔一樓,一個個花旦頭冠在燈光照射下熠熠生輝,一座座木雕栩栩如生,一步一景,給觀眾打開了一扇「嶺南之窗」。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期間對廣州提出了「老城市新活力」的時代課題。「如何推動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是廣州宣傳思想文化界兩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嶺南之窗』 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是廣州推進文化建設的一次探索、一次實踐。」
  • 電影《新桃花扇》完成製作 一眾青年演員復刻經典
    大眾網·海報新聞3月19日訊 近日,根據歐陽予倩經典劇目改編的電影《新桃花扇》已完成後期製作,該片由北京璟睿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星魅力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計劃於  自2005年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時至今日,已取得卓越成效,參與巡演的話劇《桃花扇》更是獲得了各地觀眾的廣泛好評。電影《新桃花扇》在話劇版本的基礎上,在細枝末節做出藝術加工,講述了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北京少女,獨自一人前來南京遊玩。
  • 浙江龍泉深耕千年文化 劍瓷合璧生色增輝
    青瓷小鎮 李倩倩 攝  中新網麗水8月2日電(記者 邵燕飛 奚金燕 實習生 李倩倩)浙江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一塊普通泥巴經藝術之手,變成了世界「非遺」——龍泉青瓷,一塊普通的鋼鐵經千錘百鍊,成為了高雅藝術品——龍泉寶劍。一文一武,一剛一柔,傳承千年而不衰。  「劍瓷興則龍泉興,文化強則龍泉強。」
  • 迎瓷博、慶兩節——淥江集團開展廉潔文化創作活動
    湖南之窗訊 9月19日,醴陵市淥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開展「迎瓷博、慶兩節」廉潔文化創作活動。特邀請了7名來自醴陵本土的知名畫家與淥江集團紀檢監察幹部、公司員工一起,緊緊圍繞廉潔文化題材創作書畫作品,獻禮瓷博盛會、慶賀國慶中秋佳節。
  • 王飛:在北京金寶匯首創藝術之窗,讓千年景德鎮陶瓷蠻聲海內外
    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千年以來,百瓷爭豔、美不勝收。近些年景德鎮的名號逐漸名揚全球,景德瓷器作為中國瓷的代表,被無數國內外朋友以及知名人士所追捧!,以及主持界泰鬥王老師、趙老師、李老師等都對瓷器愛戴有加。
  • 昆明市博物館開啟藝術欣賞之窗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昆明市博物館開啟藝術欣賞之窗&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昨日,在昆明市博物館,《楊麗萍工筆畫展
  • 到「嶺南之窗」看廣彩及嶺南工藝新品展
    正在廣州塔「嶺南之窗」展出的「華彩雲集—廣彩及嶺南工藝新品展」堪稱一次廣州、廣東傳統手工藝的大薈萃。當中,有一批反映當年十三行貿易情況的特色展品,向觀眾講述著一段屬於廣州也屬於世界的歷史。」此次我們的展品都是文物精品,而且都是成組成套的。洛克菲勒廣彩瓷可以成組欣賞,其他的展品主要是反映廣彩『式多奇巧 歲無定樣』的特點「,章榮玲介紹。比如「清乾隆廣彩錦地開光洋人狩獵圖潘趣碗」,敞口,孤腹,高圈足。內口沿飾花形紋飾,碗心繪西洋人物圖。
  • 初中命題作文:打開一扇窗(1)600字
    打開一扇窗(1)600字     打開一扇心靈之窗,讓人間的情感之風吹入我們的心中。     ——題記     理解·知己     撕毀的賀卡,破碎的杯子,兩個本是令人羨慕、情同手足的朋友背向而坐,誰也不理誰。何必?
  • 從團扇到摺扇:中國的扇文化
    扇有期盼合歡的團扇,也有筆墨丹青的摺扇,世異時移,情誼不已。各種情意情義蘊含在一把小小的扇中,這一個簡單的器具帶來的是雋永深沉的世俗與風俗。一、合歡之望——團扇宋以前稱扇,都是指的團扇。團扇也叫"宮扇"、"紈扇",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