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兩個版本

2020-12-07 藝術國際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檻(jiàn):古建築常於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下臨階砌,謂之檻。至於樓臺水榭,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 羅幕:絲羅的帷幕,富貴人家所用。 不諳(ān):不了解,沒有經驗。諳:熟悉,精通。離恨:一作「離別」。

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 凋:衰落。碧樹:綠樹。 彩箋:彩色的信箋。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兼:一作「無」。

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胡維平草書作品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

相關焦點

  • 飛花令|蘭 檻菊愁煙蘭泣露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北宋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北宋·晏殊檻①菊愁煙蘭泣露,羅幕②輕寒,燕子雙飛去。 【注釋】①檻:欄杆。②羅幕:絲羅的帷幕。③不諳(ān):不了解,不熟悉。④朱戶:也稱「朱門」,指大戶人家。⑤尺素:書信的別稱。
  • 經典吟誦丨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第七期吟誦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念天地悠悠,山長水闊。 第八期吟誦王勃《滕王閣序》,領略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 秋風起,我們跟隨鑑微女史的聲音和這一期十位師友的文字,登高遠眺,眺望不可知的未來。
  • 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閱讀練習及答案
    蝶戀花(宋)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所以從字數來看,這首詞屬於中調)8.D項,「筆力豪放飄逸」說法錯誤,「曲盡幽微,富於變化,境界宏闊,格調高遠」是晏殊這首詞的過人之處9.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厲肅殺,「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
  • 詩詞賞析‖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是著名的「富貴詞人」,曾官居一品,位極人臣,就連死後朝廷也給了極高的禮遇,追贈「三公」,諡為「元獻」,皇帝老兒還特意罷朝兩天,親自前去弔唁。即便是前朝的賀知章,長壽又好命,對於晏殊的這份殊榮,或許也會豔羨三分。但這個愛填詞的晏相爺,身後的爭議,一直未停。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991-1055)【離別相思,深秋懷人】名號:世稱晏元獻,與歐陽修並稱「晏歐」。範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作品:《珠玉詞》季節:秋天《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秋天的詩句: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 一作:雙來去)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賞析  此作品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
  •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煙,燕子雙飛去。菊愁煙、蘭泣露,將客觀景物人格化,寄予主觀感情,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濃濃哀怨。接下來兩句回溯昨夜,明點離恨,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明月本無知,不解人間離恨之苦,原很自然,似乎不應怨恨它。然而正是這一仿佛無理的怨恨,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備受煎熬的內心痛苦。「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承上「斜光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
  • 古詩《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孤獨本身不寂寞,寂寞的是人自己
    宋代的詞人晏殊寫過一首關於獨自一人在外的詞,這首詞至今都是一直頗有盛名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⑴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⑵檻(jiàn):古建築常於軒齋四面房基之上圍以木欄,上承屋角,下臨階砌,謂之檻。至於樓臺水榭,亦多是檻欄修建之所。
  •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我們正在親眼目睹著離別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這是一首懷人的作品,其中洋溢著閨怨的味道。這其中的思念,有著難言的傷痛。失去了自己所愛的人,這種疼痛,如果不親身體驗,怎麼說,都無法理解。其實,失去了自己所愛的人,就等於我們自己的體內有一半也跟著死去了這樣的愛,在我看來,才是認真的、投入的。
  • 古詩詞鑑賞-《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宋.晏殊
    【注釋】 1.檻(kǎn):欄杆。 【譯文】 欄杆(檻在這裡念kǎn,欄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輕煙籠罩,好象含著愁;蘭葉上掛著露珠,好象在哭泣。羅幕閒垂,空氣微冷;一雙燕子飛去了。明月不知道離別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進屋子裡,直到天明。 昨天夜裡,秋風吹落碧樹的葉子。
  • 詞牌溯源—晏殊《蝶戀花》
    #將其改為《蝶戀花》,取自梁代簡文帝的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黃金縷)《江如練》《西笑令》《桃源行》《明月生南浦》《鳳棲梧》《卷珠簾》《一籮金》《望長安》《細雨吹池沼》《魚水同歡》等。《蝶戀花》為雙調,上下片同調,各押四仄韻,雙片共60 字。
  • 神童晏殊的《蝶戀花》千古名篇,耳熟能詳的經典詞作
    今天這首《蝶戀花》也是也離愁的。這個詞牌浪漫而富有詩意,且多佳作。晏殊的這首詞就是千古名篇。《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全詞如下: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上半闕,前三句,「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檻是欄杆的意思,這裡應該是柵欄。愁煙:指慘澹的煙波。詩詞裡常用到。如晏殊的「細草愁煙」僅此一詞就定了整首詞的基調。泣露就把蘭花擬人化了。這三句是說,柵欄裡的菊花籠罩著慘澹的煙波,蘭花如哭泣一般沾著露珠。絲羅帳幕透露出縷縷輕微的寒意。一對燕子雙飛離去。
  • 晏殊最有名的一首蝶戀花,被王國維引用為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離愁別恨是古人常寫的題材之一,將離愁別恨寫得打動人心耐人尋味的作品也不少。晏殊這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便是其中之一。詞人觸景傷情,從傍晚坐到深夜甚至等到了天亮,心中充滿無限傷感,想寄信給對方卻不知那個人身在何處。滿腹的愁苦無處訴說,唯有用文字記錄心聲。
  • 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宋代詞人晏殊的作品。此詞寫深秋懷人,是宋詞的名篇之一。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足見此詞之負盛名。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 讀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北宋 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雙飛去」一作「雙來去」)(「離恨苦」一作「離別苦」)《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上闕「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 昨夜西風凋碧樹,山長水闊知何處:讀晏殊《蝶戀花》
    緣於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而以晏殊這三句為「第一境界」,因為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一境界是展望廣闊前景而立志努力追求。然而,這三句在這首寫愛情的詞裡,「望盡天涯路」,卻是為了襯託出對意中人望而不見、無處可尋的悵惘,連書信也無從傳遞,抒發的是思婦懷遠的悲苦和焦慮。「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清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中國詩詞大會:晏殊《蝶戀花》凋零天涯,悵惘自己,卻驚豔你我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第十期,考到了晏殊《浣溪沙》裡的句子,一時興起,在上篇文字中,寫了一下晏殊所有流傳下來的《浣溪沙》詞作。然而終究還是沒有盡興,那麼一個光耀的人物,僅僅寫他這個詞牌的詞作,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這篇文字,打算介紹一下他的另一首名篇,《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李罡院長:《國風·2020》專輯作品《蝶戀花 · 望盡天涯路》發布!
    李罡院長:《國風·2020》專輯作品《蝶戀花 · 望盡天涯路》發布!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檻菊愁煙蘭泣露」秋的蕭瑟在眼前;「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秋的清冷上心頭。大多數詞人筆下的秋天是哭泣的,是西風凋碧樹,是瀟瀟梧桐雨,是愁腸相思淚。
  • 晏殊寫出這部作品後,寫愁的詩人可以封筆了
    按理說,這樣的人,寫詞應該是沒有愁的,但不知為何,晏殊的詞,都有一股愁味,那種愁,是淡的、輕的,也是糾纏不休的,揮之不去的。且他看寫愁。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