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無形中被拒絕了1000次,日本人說這些話的時候代表著「婉拒」

2020-12-08 騰訊網

眾所周知大部分人日本人說話都十分的委婉,眾所周知日語是一門十分委婉的語言。

而當委婉的日本人說起日語,世界上還有更委婉的嗎...

小編前幾日才給大家介紹了京都人因為獨特的地方特色而被其他的日本人嫌棄。

但這只不過是日語或者說是日本文化委婉的一面。實際上,不光是京都,其他很多地方的日本人也在用著十分委婉的說法,但這些說法並非都是上次講的那樣專門酸人用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日本人經常用的那些「委婉拒絕」的說法是什麼亞子的吧

「ちょっと考えておきます。(讓我稍微考慮一下)」

這是很多日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在你向他提議或邀請的時候如果得到這個回復的話,那基本就是沒戲啦。

雖然很多日本人都很委婉,但如果是對方真的覺得可行或者感興趣的提議的話,大部分人會表示「非常に興味あります(我非常感興趣)」。但如果對方僅僅只是說了句「ちょっと考えておきます。(讓我稍微考慮一下)」的話,就表示這件事對方不想接受了,或者說是基本沒什麼興趣。

「それはちょっと... (那個有點...)」

要是用漢語這麼說的話,大概會讓對方一頭霧水不明白什麼意思,但在日語中,只要對方說了「それはちょっと... (那個有點...)」的話,那就是明明確確的【NO】的意思了。

不論是在何種場合,「それはちょっと... (那個有點...)」都是日本人最喜歡用來拒絕別人的一句話,而一般對方聽到這句話也都能理解到對方拒絕的意志。

「困ります(我很困擾)」

聽上去貌似是不知道該不該答應,所以十分困擾。

但實際上人家並沒有困擾,只是很明確的在說【NO】。並且,「困ります(我很困擾)」在日語中已經是一種非常明確的拒絕,會用這句話就已經說明對方真的很不想做了。

「お考えはよく分かりますが 。(我很明白你的意見,.....)」

另一種日語中非常常見的拒絕方式就是,我先同意你的觀點,再說我有我的難處沒有辦法實行。

這樣的表達方式就在於表明了自己非常的理解對方並且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

但說白了還是一種拒絕。

「善処します。(我會好好處理的)」

說是會好好處理,但真的會好好處理嗎?其實是未知數。這句話被廣泛地應用在各類行業應對客戶等情況上。

但最後是否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其實很難預測。

「検討します(我們會考慮的)」

商務日語中萬用的一句話,要是談了半天會後人家只扔下一句「検討します(我們會考慮的)」的話,那基本就是談崩了。

說是會回去跟其他人討論一下再通知結果,但內在的含義就是【我對你們的計劃或是提議並沒什麼興趣】。

所以,在和日本人談生意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對方說「検討します(我們會考慮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多分難しいです。(大概很難做)」

雖然沒有直接說我們不能做或是不想做,但基本內在的含義就是這樣了。

「多分難しいです。(大概很難做)」代表著這件事超過了我們的能力範圍或是我們不想做。千萬不要誤會以為人家說這件事很難很有挑戰性...

基本上日本文化中最常被用來婉拒的幾種說法都在這裡了。總結一下特點就是,日本人一般拒絕不直接拒絕而是用不明確答覆,轉折或是低欲求的表現來代表自己的拒絕之意。

特別是在場合比較正式的時候,拒絕的就越加的委婉。相反要是熟人或朋友間反而沒有這麼多推脫的表現。

而這樣的行事方式其實也很咱們國內很多地方的文化很像。婉拒之中其實內涵著對對方心情的考慮,不僅是一種溫柔的體現也是自身涵養的表現。

雖然對於不了解日本文化的外國人來說,這些諸多的委婉說法很讓人頭大,但在真正了解了日本的這種文化以後,就能夠明白其中這種婉拒說法的好了。

畢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嘛。

這裡還有日本物語的其他精品文章~可以來看一下哦~

以上です。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

相關焦點

  • 日語:日本人不善於表達「No」,要或不要都是繞著彎來表達的
    對日本人來說,被直截了當地被告知「ない」是一份無法承受的沉痛,所以營業員必須多費口舌加以修飾和鋪陳,以緩解「ない」這個詞帶來的衝擊。本州妹子曾經給我說,剛剛來中國的時候,就因為營業員直接說:「沒有」,而感到非常的難過,「一點都不注意我的感受。」
  • 日本人在說「よろしく」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可謂是日語中相當高頻的詞彙了,只要稍微懂一些日語,就一定會聽過「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這句話。那麼日本人在說「よろしく」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よろしく」漢字寫作「宜しく」,源於形容詞「宜し」(古語)的連用形。常與「願う」連用,構成「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用於寒暄,表示問好、致意之意。
  • 為什麼說「僵固型思維」比「無知」更可怕?
    傅盛說:「在面對一項新事物時,人們的心態可以分為兩種:篩子心態和空杯心態」。「確認偏誤」顯然是一種自我封閉的篩子心態,這種心態表現為:如果我拒絕改變,便永遠不可能被說服。法國拖利得說:「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 日本京都原來跟想像中的不一樣!4個讓人倍感衝擊的「京都文化」
    所謂的「京都式風景」只是其中生活的一角雖然想到京都,許多人都會聯想到神社、廟宇等古都風情洋溢的街道,以及三面環繞的巍峨山巒等,充滿著日本魅力的風景,但其實這些風景都只是京都市內的一小部分而已!一位來自印尼的男性表示:「還以為京都整個城鎮裡都是照片上的傳統風景,實際上在京都旅行過後才發現,原來這種景色不是全部。」
  • 想不失禮的拒絕別人?這3個句子可得掌握好
    學日語之後,如果認識了日本朋友真的是超開心的!結識新朋友之後就會有社交邀約的活動,但是如果遇到了無法參加需要拒絕的時候,該怎麼樣婉拒他人又不失禮呢?在「約束があって」前可以放入各種理由,如「彼氏と映畫を見に行く約束があって」,日文常常用「て形」表示句子未完,這樣語感上比較委婉,才不會有說死的感覺。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江戶時代」,原來這就是「江戶人」的生活
    ,長度為當時的一半隨著「五街道」的設置,江戶時期的日本橋一帶成為了交通要衝,之後幕府又在這些街道上設置了「宿場」,作為提供往來旅人住宿和飲食的設施。這些竟然都是江戶人的日常美食「壽司」和「鰻魚飯」在現代屬於中高價位的料理,不過這可是江戶庶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呢!
  • 原來日本人不常講「阿娜答」!不能亂說啊,用錯會激怒日本人哦
    ▋迷思①:「阿娜答」沒有「老公」的意思常會在日本影劇中看到忙碌的家庭主婦,對著下班回家的先生說「あなた、お風呂にする?それともご飯が先?」(老公,想先洗澡還是先吃飯?)那麼大家都已經知道「あなた」意思就是「你」了,這個字在初級日語中一定會學到,例如問對方姓名是「あなたのお名前はなんですか?」(你的名字是什麼),問對方的興趣則是「あなたの興味はなんですか?」(你的興趣是什麼),這些句子雖然在文法上都沒錯,但其實日本人平常對話時幾乎不會這樣用!
  • 《啟示錄》中的「四騎士」代表什麼?
    在一個場景中,一名美國軍官在交火時到達戰場。炮彈隨處爆炸;士兵們睜大眼睛,絕望地看著布滿天空的曳光彈。「這裡誰負責?」軍官問道。沒有人回答。這是導演科波拉對「啟示錄」的理解:地獄般的場景,沒有方向,沒有目的,也沒有解決方案。而聖經中的《啟示錄》對人類歷史的走向提出了相反的理解。
  • 日語:日本人的曖昧語調,拒絕人都很含蓄
    這是一句非常常見的日語問句,初學日語的朋友沒人不知道該用那句日語。「これは何ですか。」但是和日本人工作了這些年,我卻不再使用這句「ですか」,反而常用「これは何でしょうか。」可別小看這句「でしょうか」,這是日本人的常態表達方式,反而「です」這樣的敬語,要在特定的場合才會使用。曖昧而婉轉的日本人要正確使用日語,首先需要了解日本以及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曖昧的表達方式時日語的一大特點。
  • 臺灣人揮之不去的「次等公民」標籤
    臺灣人揮之不去的「次等公民」標籤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的聲音,自廣播之中傳出。原本束縛在帝國殖民統治之下的臺灣臣民們,在「玉音放送」之中,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再度面臨了新的轉捩點。對於這個轉變,臺灣島上的人們,一時之間百感交集,不知要作何反應。
  • 當日本人說「邪魔」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邪魔」讀作「じゃま」,懂日語的小夥伴們一定不陌生,但是對於日語小白來說,看到「邪魔」這個詞,可能會覺得中二感滿滿。
  • 日本兩大名校創辦人「福澤諭吉」與「大隈重信」的故事
    兩人都出身九州,並且創辦了兩大名校,為日本培育無數英才。今天就來介紹時代巨人的友誼小故事以及相關景點,一起來認識這兩位大人物吧!▋世界上唯一的花束獻給遠方的你關於福澤諭吉和大隈重信的友情有著這麼一段故事。1901年福澤諭吉過世的時候,婉拒所有的鮮花和奠儀,唯獨收下了來自大隈重信的鮮花。
  • 「T帖」1000話-草帽魯夫(來自臺灣同胞的分析)
    *******版權聲明*********首發於2020/12/27TalkOP海道海賊王論壇ID:T321096*******謝謝*********1000話。草帽魯夫1000話了,尾田老師達成了1000話了,恭喜。1000話什麼的讚美祝福之詞就讓其他漫迷說吧!!個人身為七龍珠世代(漫迷)必需要對尾田老師投上至高的敬意!尾田老師你太厲害了!!
  • 日語中「敲鬥(ちょっと)」的全部涵義及「等一下」的正確說法
    有許多中國人都從小就有接觸日本文化,會說像是「卡哇伊(かわいい、可愛)」之類的簡單日語,不過有中國人到了日本搭巴士想請司機稍等一下的時候,腦中下意識說出「敲鬥(ちょっと)」這個字,這時只看見司機滿臉疑惑的回望著他。因為其實想表達「等一下」時,只用「ちょっと」這個詞是不完整的呀!
  • 為什麼日本人吃完飯後都會說一句「ごちそうさま」(我吃飽了)?
    「ごちそうさま」是「多謝款待,我吃飽了」的意思。 「ごちそうさま」如果用漢字寫得話是【御馳走様】。在古代並不像現在這樣有冰箱或者超市這些便利的東西,為了做一頓飯收集食材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馳走】這兩個字就是奔跑的意思。
  • 為什麼有「河南話」「四川話」卻沒有「河北話」?
    提起北方「河南話」「山東話」甚或「陝西話」「東北話」,南方提起「廣東話」「四川話」「湖南話」等等,這些稱呼雖然不是很準確,但大家都有大致的印象,但是若提起「河北話」人們則多半是一臉懵。「河北話」存在嗎?
  • 原來日語「髒話」也會問候對方家人?教科書上沒有的4句日本髒話
    因為「雑魚」是價值不高的小魚,所以衍生出「弱小、地位或價值低下」的意思。罵人「雑魚」的話,就是在罵很弱。這個字在電玩裡面也很常出現,電玩裡很弱的角色,日文會說「雑魚キャラ」(雜魚角色),很弱的敵人也會叫「雑魚」。常玩日本電玩的人,應該都認識這個字吧!
  • 日語:「かみさん」和「かみ様」看似差不多,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
    「きんねんざとうと申せば いずれも おくがたへ參候」另外還有另一個句子「奧の方の部屋」在室町時代,一個高級地位的男人和他的伴侶生活在豪宅深處(「奧」是裡頭、深處的意思),感覺這句話有點像中文的而他的周圍的人,包括同僚,僕人都稱呼他的伴侶為「奧方」「奧方」這個詞,就漸漸成為了「 妻子」的代稱,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妻子則更被稱為「奧様」 「奧さん」。
  • 日本人說「這三句話」的時候聽聽就好,不要輕易相信!
    「的確是日本人很容易便會向外國人說的說話」: 1. 在看日本綜藝節目的時候,藝人和主持人都似乎很愛說「很可愛」?、「很好吃~」等推動氣氛,頻率高得讓人懷疑可信性:「怎麼所有東西都可愛和好吃?」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日本妖怪山童形象圖對日本人而言,神代表絕對的正面,而鬼則是與地獄、暗黑勢力結合,會危害人類甚至吃人的怪物。於日本所說的「鬼おに」,其實是頭上長角,兇面獠牙,似人像狼會吃人肉的怪物。據說是印度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受到印度教神話中青面獠牙、半夜吃人的「羅剎」餓鬼形象的影響,改變了日本人對「鬼」的定義。③ 什麼!掃把也可以是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