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天津運河博物館展陳策劃專家座談會在天博召開

2020-11-20 天津博物館

11月19日上午,天津運河博物館展陳策劃專家座談會在天津博物館召開。

天津市文旅局博物館處處長張春雨,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副館長王建平參會。來自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紅橋區文旅局、天津大學、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津市檔案館、天津水利勘測設計院、天津自然博物館及天津市西青區文管所等機構的十餘位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天津運河博物館籌建組成員現場參加座談會。

會上,王建平副館長介紹了天津運河博物館籌建的背景和項目進展情況,明確本次座談會的主題和目標。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天津運河博物館功能定位、展陳策劃選題方向、展陳方式的效果提升等方面內容進行研討交流,建言獻策,充分探討天津運河文化博物館展陳策劃的選題方向和布展意見。

原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陳克從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天津段運河的特點以及把握天津運河文化的整體面貌等方面提出建議。

原天津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張利民提出要對選題進行多方位的學術開拓。

天津市文保中心程紹卿提出要對海河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立體、全面、多角度收藏和展示運河文化。

紅橋區文旅局趙永強建議館內展示要講好運河文化縱向的傳承和橫向的流動,在比較中體現天津的獨特文化。

天津大學朱陽認為布展思路要以運河的形態及其與天津城市發展的關係為主脈絡,以大運河天津段特質為重點進行分版塊展示。

天津大學張威和天津水利勘測設計院的劉洪濤不約而同提到展覽中要對水利工程技術有所展現。

天津市檔案館周利成建議關注運河文化相關檔案的搜集和整理。

天津自然博物館王鳳琴提出運河屬於溼地範疇,同樣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功能。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郭洧建議將近年考古新發現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納入策展範圍。此外,考慮建立一個立體、全景的VR體驗館。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張燁以觀眾個人體驗的視角建議博物館使用沙盤、動畫等展陳手段,更好地展示運河的發展和演變。

天津大學代亮以保護和修繕運河沿線古建築的角度提出建議,為天津市傳統古建築建立資料庫、檔案庫和信息庫。

西青區文管所周建介紹了西青區運河的特點,提出運河對沿線村落的布局和農業發展都有影響。

天津市文史研究館方兆麟、天津師範大學王振良、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侯福志、濱海新區博物館崔志華、河北區政協文史委王勇則等專家發表了書面意見,分別從博物館展陳定位和展陳方案構思等方面提出建議。(天津博物館研究員嶽宏代讀)

張春雨處長做總結髮言。他代表市文旅局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提出與會專家學者們的討論直接關係天津運河博物館建設的未來走向,意義重大。陳卓館長在主持會議時表示,本次座談會的召開為進一步推動天津運河博物館發展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智力支持,博物館展覽策劃團隊將會認真吸納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建議,借鑑交流成果,有效做好展陳內容策劃,充分展現運河博物館的天津特色,不負社會各方的期待。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天津市委市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遺產保護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大運河天津段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目前,天津博物館正在承擔天津市文旅局委託的天津運河博物館展陳策劃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展覽展現天津運河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價值,為「魅力天津」城市名片增光添彩。

···END···

圖片:圖像信息中心 靳挺

文字:媒體中心 賈曼

編輯:媒體中心 徐廣泰

監製:黨委副書記 張玲

相關焦點

  • 天津運河博物館展陳策劃專家座談會召開
    11月19日,天津運河博物館展陳策劃專家座談會在天津博物館召開。來自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紅橋區文旅局、天津大學、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津市檔案館、天津水利勘測設計院、天津自然博物館及天津市西青區文管所等機構的十餘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 簡訊│ 天博召開志願者表彰座談會
    9月15日,天津博物館組織召開臨時展覽志願者表彰座談會,對在「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臨時展覽期間表現突出的18名志願者、「珠寶錦匣」臨時展覽期間表現突出的6名志願者進行了表彰並頒發證書。「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是天津博物館年度高端展覽,不僅有真實的木乃伊展出,同時有塞尼特棋子、木乃伊棺槨等豐富的古埃及展品。
  • 簡訊|天津博物館與法海寺文管所展開深度合作
    ◆ 研討:天博黨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賀信」座談會◆ 簡訊:陳卓館長出席首屆「中國博物館五十人論壇」◆ 講座預告:明代外銷瓷器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國家戰略的推進,三地博物館協同發展持續深入、互動交流日趨頻繁
  • 館長對話·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百年天博的變與不變
    天博成立的時候,中國乃至世界上很多博物館的展陳方式相對比較單一,隨著科技的發展,館舍的設施跟進、展廳空調系統,展櫃裡面還有各種文物保護設備(例如防紫外線的燈具,恆溫恆溼的調節系統等)。此外,現在的文物展出更加精美,觀眾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文物細節的精美之處,而很多高科技的運用也提升了我們對文物的研究和保護。這和社會的進步有很大關係,這也給我們博物館的理念變化提出了要求,需要跟上時代的變化。
  • 簡訊|2018年天博志願者年會圓滿落幕
    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宣教部主任李玫,副主任張堃以及近200名天博志願者參會。年會對2018年志願者工作進行總結,對72名優秀志願者給予表彰。年,志願者共參與「瞬間與永恆——龐貝出土文物特展」、「莎羅花語云嫁衣——雲南省博物館少數民族婚禮服飾展」、「戰國雄風——古中山國文物精品展」、「清代中期繪畫特展」、「文海擷珍——天津博物館藏近代文獻展 」 等9個臨展的志願講解工作;累計講解 4533場、參與志願服務 24817小時、服務觀眾83093 餘人/次。
  • 天水市工業博物館成就廳展陳方案座談會召開
    10月23日,天水市工信局組織召開了由市工業國投公司和31家相關工業企業、市工業博物館成就展陳方案設計團隊上海風語築公司專業團隊參加的座談會,就市工業博物館成就廳展陳方案進行了座談。上海風語築公司專業團隊詳細匯報了成就廳展陳方案的主要思路、展陳內容和要達到的預期效果。隨後,市工信局就展陳方案廣泛徵詢了各相關企業,對有關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確認。相關企業在肯定其方案的基礎上,就進一步優化展呈方案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公告| 國際博物館日 天博在行動
    —古埃及文明展」將在天津博物館隆重開展。展覽二:「珠寶錦匣——俄羅斯民族博物館館藏18-20世紀珠寶展」▲▲▲展出時間:5月9日——8月2日展出地點:天津博物館四樓2019年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為此天津博物館與俄羅斯民族博物館共同策劃本展覽
  • 簡訊|「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在金昌市博物館開展
    為加強博物館館際之間的交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重要指示精神,經金昌市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友好協商,達成文物借展協議。2019年9月24日,天津博物館「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在甘肅省金昌市博物館拉開帷幕。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張玲同志參加開幕式並致辭。
  • 簡訊| 京津冀文保專家齊聚天津 共商協同發展大計
    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河北博物院、首都博物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天津圖書館、天津自然博物館等單位的6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天津,交流文物保護工作經驗,共商文物保護大計。希望京津冀三地文保專家們以本次交流會為契機,相互切磋、彼此借鑑,推動三地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方向發展。陳卓館長代表主辦方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和天津博物館,對參會嘉賓表示感謝和歡迎,並在發言中介紹,本次交流會是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主辦的系列活動之一。
  • 話題|津門新風尚 夜遊博物館——天博延時閉館受歡迎
    初秋的周末,華燈初上,天津文化中心顯得那麼寧謐、安詳,黃色燈光照耀下的天博異常美麗。悠然自得走進天博,聆聽一段古老的故事,品味一段歷史的餘韻,已然成為津門生活新風尚。8月17日起,天津博物館與天津美術館在每周六試行延時閉館,吸引了大批市民走進文化場館體驗「博物館奇妙夜」。
  • 簡訊│「手繪·天博」繪畫大賽頒獎儀式暨獲獎作品展舉辦
    「手繪·天博——天津博物館創意繪畫大賽」歷經一個半月的激烈角逐,最終落下帷幕。6月8日上午,天津博物館為此次大賽舉行頒獎儀式。同時,入圍的百餘幅獲獎作品在天博四樓未來大廳進行展出,展出時間為6月8日至12日。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推出四大展覽三大鎮館之寶
    央廣網天津6月1日消息(記者夏震宇)6月1日上午,「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暨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啟動儀式在天津博物館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的主題是「傳承與發展」。來自全國120家博物館、紀念館以及文博界知名專家學者150名代表,通過講座報告、分組研討,就當今中國博物館發展走勢、博物館發展理念及實踐、博物館人才需求及建設、中國博物館的現狀及未來等闡述觀點、發表意見。
  • 天津博物館成立百年: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展至10日
    與《雪景寒林圖》一起展出的還包括北宋張擇端《金明池爭標圖》、南宋蘇漢臣《嬰戲圖》(此兩幅展至6月10日),南宋·佚名《中興瑞應圖》、南宋·趙孟堅《水仙圖》(此兩幅展至6月24日)等。同時展出的「守望文明 百年榮光——天津博物館 1918-2018」、 「文海擷珍——天津博物館藏近代文獻展」則講述了天博的百年曆程。
  • 簡訊|天津博物館亮相2019旅博會
    2019旅博會天津博物館展區本屆旅博會以「促文化旅遊融合,匯產業發展成果」為主題,設有國內精品文化和旅遊展區、文化和旅遊裝備展區、國際文化和旅遊展區、文創展區、天津文化和旅遊精品展區、文化和旅遊創新展區、非遺文化展區七大展區。
  • 回顧|天博大展引萬人折腰——「古埃及文明展」觀眾創紀錄
    8月底,歷時三餘月展出,天津博物館年度政府補貼高端展覽「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完美謝幕。該展覽開展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參觀人數創高端展覽歷史新高,累計參觀人次達65萬,日最高參觀量達2萬。
  • 天津博物館召開可移動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中期檢驗會
    8月21日,天津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智慧博物館項目)中期檢驗會在天津博物館召開。市文物局局長徐恆秋出席會議。會議邀請到蘇州博物館副館長茅豔、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主任沈貴華、天津大學張加萬教授、南開大學程仁洪教授、天津理工大學溫顯斌教授等專家學者為項目進展情況把脈獻策。天津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張春雨、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張玲參加了會議。
  • 簡訊|文昌宮民族小學夏令營天博開營
    7月2日,文昌宮民族小學「津彩假日」夏令營在天津博物館開營。文昌宮民族小學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母校,與李叔同故居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本次夏令營活動既是學生切身感受天津地方文化獨特魅力的難得機會,也是對弘一大師李叔同美育精神的一次重要傳承和發揚。
  • 簡訊| 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出席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
    2019年4月11日至12日,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召開。來自五大洲24個國家的40餘位國際一流博物館館長或代表,以及國內50餘位博物館館長或代表齊聚國博。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受邀出席。
  • 簡訊 |「安第斯文明特展」開幕式成功舉辦
    2020年1月17日,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古老文明「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開幕式在天津博物館成功舉辦。展覽由天津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聯合策劃引進,匯集了秘魯11
  • 群英匯聚,集思廣益|蘭陵鎮召開倉頡作字博物館展陳創意初評座談會
    12月27日,蘭陵縣蘭陵鎮召開倉頡作字博物館展陳創意初評座談會。蘭陵鎮有關負責同志、縣直有關部門、市縣部分離退休老幹部、文化界專家學者、本土文化研究愛好者參加了座談。鎮黨委書記羿豔飛通報了蘭陵文化發展規劃,博物館建設牽頭策劃、東方荀子學院院長焦子棟和山東泛華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設計人員就博物館建設的初衷、意義和展陳計劃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