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宵節,國人的目光被吸引到了近600歲的故宮身上。當晚,紫禁城中上演了一場現代燈光秀。
這場活動對故宮而言意味著多個首次:建院94年來首次在晚間免費對公眾開放,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大規模點亮。為「進宮」賞月,一波搶票熱潮被提前掀起,「紫禁城裡過大年」系列活動一票難求之後,「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節燈會則火熱到導致預訂網站宕機。
網上更是不乏黃牛倒賣故宮元宵節燈會的門票。在閒魚平臺,有商家標價999元,也有人3000元轉讓,甚至有人出價5000元求購。
這場炫目的燈光秀背後,有對故宮文化IP開發和先進科技力量的讚許,也有對IP開發中文物保護問題的擔憂。顯然,文物保護與現代化科技開發如何和諧「相處」將是「文化經濟」領域一個不小的挑戰。
故宮太和門變成3000㎡「巨幕」。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元宵燈會10天內籌備完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活動現場介紹,這次活動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但沒有辦法延長時間,當前時令有時間限制,同時故宮工作人員太辛苦。此次活動在10天之內籌備完畢,故宮工作人員白天堅守崗位,晚上還要加班。
新京報記者從這場燈光秀的技術方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峰科技」)了解到,他們承擔了太和門的整體「點亮任務」,從圖案內容設計到燈光硬體布景等均出自他們之手。「我們是正月初二(2月6日)接到的任務,初七(2月11日)正式進場,時間還是比較緊張的。」
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這一項目上未向故宮方面收取費用,「這個項目對我們來說意義很重大,算是一個榮耀。」
光峰科技表示,故宮在下午4點半才閉館,遊客全部撤出後就要5點多了。因此只能在晚上施工。「從2月12日到17日都是通宵趕工,施工期間趕上下雪,晚上比較冷。另外,春節期間都在放假,施工人員也難找,大部分都是公司工作人員自己來搭建。」
「故宮方面要求我們根據節日氣氛來做一個節日風格的設計」,光峰科技表示,「因為沒有時間做3D建模,我們做的是平面圖,但是太和門的輪廓不是平面的,太和門從漢白玉臺階到門的縱深超過20米,施工中燈光布局容易變形。我們一直根據實際情況做調整,保證在每一個角度看都是統一的畫面。
至於未來故宮還會不會繼續舉辦夜場活動?單霽翔表示,此次活動結束後將進行全面評估,研究如何才能舉辦得更好,哪些地方還可以繼續點亮,爭取結合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例如中秋、端午、重陽等時節,在保護古建、文物和觀眾安全的前提下,推出一些活動,「但不一定都要走城牆,可能還有其他的區域。」
燈光技術團隊在夜間施工。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大規模燈光布局如何與文物和諧共處?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持續開展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穩步推進「平安故宮」工程。故宮開放面積從2012年的30%,持續擴大到2015年的65%,再到2018年的80%,新開放了南大庫家具館、3/4的城牆,越來越多的院落、文物與公眾「見面」。
2月19日晚,故宮午門城樓及東、西雁翅樓在燈光映照下,更顯壯美雄姿。太和門建築主體及漢白玉臺階作為主要投影目標,通過雷射投影技術,實現精準對位,讓數字畫面躍然於故宮古建築之上,豔麗的顏色令人印象深刻。
光峰科技告訴新京報記者,鑑於故宮的紅牆、白玉、琉璃瓦等,顏色極其豐富,在制定方案的時候,項目組採用了目前業界最亮的螢光雷射放映解決方案,其中亮度最高的設備高達55000流明。
不過有聲音指出,伴隨著故宮走向越來越開放,如此大規模的燈光照明,是否會對古建築產生損害?
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照明設計將高新科技與文物保護有機融合,在方案制定階段,就考慮到避免因照明對古建築產生損害。通過設定不同的燈光強度,產生光影對比,使其在夜間自然產生立體感,達到「見光不見燈」的布光效果,使照明融入建築,讓觀眾更充分感受到紫禁城的夜間風採。
光峰科技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由於故宮是古建築不能進行改動,要根據現有的情況確定投影機的安裝點。因此前後進行了6次的查看,根據現場的情況考慮了從4個點進行投影,採用最簡易搭建方案——將雷射投影機定位於太和門前60至80米處,直接暴露於嚴寒之中。
背後燈光技術公司已接受上市輔導
據故宮方面透露,此次燈光照明及燈光布景,由天津華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春田影視傳媒、中國保利集團、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新京報記者在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網站發現,負責燈光技術的光峰科技已於2018年8月接受了上市輔導。
光峰科技成立於2006年,是位於深圳的一家以提供雷射顯示解決方案為核心技術的創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雷射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與租賃業務。2007年,以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李屹博士為核心的研發團隊在全球範圍內首創螢光雷射顯示技術(「ALPD」技術), 公司迄今為止已申請專利1700餘項。
據介紹,ALPD 是「Advanced Laser Phosphor Display」的縮寫,即螢光雷射顯示技術。該技術具有高亮度、長壽命、寬色域、低能耗等優點,解決了傳統RGB三色雷射顯示技術高成本、低效率、低可靠性、存在散斑等難題;相較於傳統燈泡與LED光源的投影技術,ALPD技術在亮度、色域、能耗等方面更具有優勢。
國內景觀亮化市場規模近千億元
今年春節期間,故宮遊覽情況持續火爆。根據馬蜂窩旅遊網發布的報告顯示,春節期間故宮旅遊熱度同比增長126%,成為北京市最熱門旅遊景點,從1月6日開始的「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更是達到了一票難求的程度。截止到正月初六(2月10日)春節期間的所有門票在正月初二(2月6日)便已售罄。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其中,參觀博物館的遊客比例高達40.5%。
文旅部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也顯示,文化遊成為熱點,2018年國慶重點博物館消費人次同比增長28.1%。
「文化經濟」崛起帶動科技產業發展,其中僅景觀亮化產業規模就達千億元的級別。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受益於全球各個國家或地區政策推廣支持,景觀亮化市場規模不斷提高,2017年全球景觀亮化市場將達到275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達到68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22%。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景觀亮化市場,預計到2020年行業規模將達到近1000億元。
去年5月1日,在文化活動歷史古城西安,1374架無人機在西安城牆南門編隊飛行表演,擺出西安城牆、絲綢之路、四十周年等圖案,創下「數量最多無人機表演金氏世界紀錄」。
不過,一些網友從現場拍到的視頻顯示,當天演出現場出現意外,圖案的左半部分變成了「亂碼」,即便如此,這一次的無人機表演成為關注焦點。
去年5月1日,西安無人機演出現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份來自採購招標網的《關於春舞大西安城牆千架無人機光影盛典活動無人機表演項目成交公告》顯示,此次成交供應商為廣東億航白鷺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億航白鷺),表演項目的成交金額為1050萬元。
飛行表演背後的技術公司億航智能CEO胡華智去年4月接受採訪時表示,飛行編隊的發展已經完全超出了公司的預期,本來只是打算拿無人機表演給大家一點空中造景的喜氣感覺,同時做一些資金上的回收,沒想到甚至扭轉了億航消費級無人機不盈利的頹勢。「我們去年做了幾十場,今年表演的收入甚至會過億,這是我們當初沒有預料到的。
新京報記者 楊礪 實習生張妍 曹雯 編輯 趙澤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