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曲藝名家匯聚!相聲大師李立山南寧收徒

2020-06-21 南國早報

6月20日,記者從廣西曲藝家協會獲悉,以李立山為代表的中國曲藝界多位大咖於日前來到南寧,與廣西曲藝藝術家進行交流。李立山還當場收下了他的第一位南寧弟子呂遵強,傳授快板、相聲等曲藝。

南北曲藝名家匯聚!相聲大師李立山南寧收徒

李立山收呂遵強為徒。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劉豫攝

近日,李立山、王文水、李少傑、高洪勝、楊魯平等國內曲藝名家來到南寧,與廣西的同行羅徵、楊建偉、黃劼、吳海洋等人切磋交流。

一直以來,南北曲藝風格明顯,在各自圈子裡有著固定的受眾群體。近年來,北方曲藝在南方的受眾逐漸增多,開拓了廣闊的市場,而南方曲藝也開始走向全國,受到北方觀眾歡迎。尤其是以楊建偉為代表的南方小品,因其獨特的廣西特色,在全國曲藝界嶄露頭角,引起了曲藝名家們的關注。

南北曲藝名家匯聚!相聲大師李立山南寧收徒

曲藝名家楊魯平在現場發言。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劉豫攝

交流活動上,大咖們都對南寧近年曲藝小品的發展給予肯定。

作為國內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同時也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快板藝術委員會副會長,李立山曾與牛群、師勝傑等相聲名家合作表演,多次參加央視春節晚會。那句家喻戶曉的經典臺詞「領導,冒號!」就出自1988年央視春晚上牛群和李立山合講的相聲《巧立名目》。

南北曲藝名家匯聚!相聲大師李立山南寧收徒

牛群和李立山(右)的相聲《巧立名目》是曲藝界的經典作品。資料圖片

此次在南寧收曲藝演員呂遵強為徒,李立山希望藉此讓南北曲藝能進一步交流融合。他還特別贈送了幾句話給新徒弟:「師父領進門,學藝先做人。善思勤發奮,悟得藝中魂」。

能夠拜名師,呂遵強表示很榮幸。近年來,呂遵強一直致力於在廣西推廣快板、相聲等曲藝活動。

「類似這樣的交流活動,對促進廣西曲藝的發展和創新,有著積極意義。」廣西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楊建偉告訴記者,廣西曲藝應揚長避短,突出自己的地域特色,創新表現形式,讓更多的觀眾能接納、喜歡。

編輯丨黃灼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南北曲藝名家匯聚!相聲大師李立山南寧收徒

相關焦點

  • 新疆相聲迷有福利了
    為此,特邀請到全國份量重,威望高,最受大家喜愛的曲藝名家來新疆參加莫老師的收徒儀式。既然他們來了,怎麼也不能讓他們白來,無論如何也得給我們首府各族百姓奉獻一場頂級曲藝盛宴。您肯定不清楚這次都是哪些名家來咱們烏魯木齊,小編就慢慢的給各位介紹!首先新疆相聲巴扎班主莫興偉老師和他的老搭檔趙斌就不用介紹了吧?還有莫老師的兩位得意弟子李兆帥道雲鵬大家也都熟悉吧?
  • 曲藝界又一盛事,鼓王張明智、名家範志強收徒,姜昆劉俊傑等道賀
    日前,曲藝界收徒儀式可以說是一樁接一樁,最近,相聲名家李如剛收徒,相聲大師侯耀華助陣,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相聲演員羅峰收徒,也是有李伯祥、魏文亮、田立禾等名家捧場,可以說是排面十足。,本次收徒儀式的主角是「湖北鼓王」張明智先生和相聲演員範志強先生。
  • 河北省快板書名家 李派快板傳承人劉佔軍喜收五位高徒
    河北省快板書名家,李派快板傳承人劉佔軍喜收五位高徒。他們是高帥、呂佳豪、劉瑩(女)、李佳旗、馮紹航。收徒儀式在石家莊國賓大酒店舉行,收徒儀式由國家一級演員、我省著名主持人於祖武主持。
  • 範偉師父、瀋陽相聲名家陳連仲去世
    瀋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瀋陽相聲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陳連仲於8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3歲。  陳連仲,出生於1947年,天津市靜海人。1960年,陳連仲參加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學說相聲。他颱風穩重,捧逗俱佳,表演生動含蓄,捧哏上個性鮮明,獨具特色。
  • 瀋陽相聲名家逝世!範偉是其徒弟
    瀋陽相聲名家逝世!範偉是其徒弟】瀋陽相聲 瀋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瀋陽相聲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陳連仲於8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3歲。陳連仲,出生於1947年,天津市靜海人。1960年,陳連仲參加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學說相聲。他颱風穩重,捧逗俱佳,表演生動含蓄,捧哏上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代表作有《特殊生活》《雜學唱》《紅燈永亮》《無中生有》《百聽不厭》等。
  • 瀋陽相聲名家陳連仲逝世!範偉是其徒弟
    1960年,陳連仲參加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學說相聲。他颱風穩重,捧逗俱佳,表演生動含蓄,捧哏上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代表作有《特殊生活》《雜學唱》《紅燈永亮》《無中生有》《百聽不厭》等。1979年,陳連仲跟隨瀋陽曲藝團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同年,他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王志濤合作表演了相聲《特殊生活》《臺灣來信》獲文化部表演二等獎。他與王志濤合作表演的《百聽不厭》曾榮獲文化部「金獅獎」相聲比賽一等獎、文化部「文華獎」新節目獎。
  • 我們這一年說相聲 北京星夜相聲會館成立一周年
    「北京星夜相聲會館」陣容強大,包括何雲偉、李菁、梁厚民、李立山、崔琦、劉洪沂、王玥波、徐德亮、王文林、應寧、王磊、張德武、靳佩良、崇天明、張天雷、郭天翼、張碩等20餘位中國最具實力的曲藝名家和曲壇新銳。他們精湛的表演,讓傳統的曲藝文化呈現出全新的藝術魅力。
  • 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相聲曲藝)研培班與天津市曲藝團合作演出
    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相聲曲藝)研培班第二期,以往都是學員們觀摩演出,這次研培班和天津市曲藝團聯合在天津中華曲苑進行了一場演出。這次演出也是研培班安排學員第一次與天津曲藝團的演員合作,以前都是觀摩曲藝團的演出或者是參觀天津市曲藝團。 對於這次演出學員們一開始也是積極的爭取名額,因為不可能所有學員都參與演出,在演出之前學員們之間也是進行了一些激烈的競爭。
  • 清點那些「穿制服」的相聲藝人
    當作華夏相聲界知名的常氏家族成員,相聲大師常連安的第四子,他沒有太多的選用。八歲時,只上過八個多月學的常寶華便依照父親的要求到達父親開辦的位於北京西單商場的啟明茶社當學生,追隨父親和大哥進修相聲。1998年,17歲的常遠考入位於天津的華夏北方曲藝黌舍,拜師相聲名家師勝傑。不外常遠在相聲專門上的建樹不大,反而偏重於戲劇小品以及影視方面的演出後來成為了新派笑劇團體快樂麻花的基本藝人。他曾多次登上央視春晚以及元宵晚會的舞臺,先後為全國億萬觀眾貢獻出《天網恢恢》、《大城小事》、《鬧元宵》、《同學會》、《原來你不懂我的心》、《佔位置》等多個膾炙人口的節目。
  •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逝世
    1960年,陳連仲參加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學說相聲。他颱風穩重,捧逗俱佳,表演生動含蓄,捧哏上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代表作有《特殊生活》《雜學唱》《紅燈永亮》《無中生有》《百聽不厭》等。1979年,陳連仲跟隨瀋陽曲藝團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同年,他與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王志濤合作表演了相聲《特殊生活》《臺灣來信》獲文化部表演二等獎。他與王志濤合作表演的《百聽不厭》曾榮獲文化部「金獅獎」相聲比賽一等獎、文化部「文華獎」新節目獎。
  • 瀋陽相聲名家陳連仲因病逝世 徒弟範偉將回瀋陽送別恩師
    1960年,陳連仲加入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開始學說相聲。他颱風穩重,捧逗俱佳,表演生動含蓄,捧哏上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代表作有《特殊生活》《雜學唱》《紅燈永亮》《無中生有》《百聽不厭》等。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昨日採訪時獲悉,陳連仲遺體告別儀式將於8月17日在瀋陽回龍崗革命公墓舉行。陳連仲的得意弟子、演員範偉將回瀋陽送別恩師。
  • 著名曲藝大師劉蘭芳南陽「收徒」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王娟 通訊員 劉冠軍)11月3日,南陽市臥龍區舉辦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曲藝家協會名譽會長劉蘭芳先生收徒,南陽市說唱團曲藝演員侯紅蓮拜師儀式。當天上午,劉蘭芳和中國快板藝術委員會副會長王印權及收徒見證人代表登上舞臺。劉蘭芳新收的徒弟侯紅蓮向老師劉蘭芳等人三鞠躬、獻花、相互贈送禮物,併合影留念。
  • 北歌買單曲藝作品 為創作名家籌謀劃策邀約新作
    信報訊(記者張學軍)昨天,北京歌舞劇院請來李立山、白雲海、李東才等幾位曲藝創作名家為其出謀劃策並且邀約新作品。院長趙麗華豪爽的說:「你們出作品,我們買單。」如今,北歌擁有歌唱團、舞蹈團、民樂團和曲藝團四個專業表演團體,而曲藝團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關學曾、李金鬥、李增瑞、高鳳山等眾多曲藝名家均出自該團。作為北歌開年第一件大事,趙麗華稱將邀請眾多曲藝創作名家為曲藝團創作新作品,同時也向全社會喜歡曲藝創作的人們發出邀約,而作品的內容將圍繞著原創、當代、「北京精神」,突出現實生活和故事性,形式涵蓋相聲、小品、快板和鼓曲。
  • 相聲演員簡介-王文水
    2009年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優秀中青年曲藝家」稱號。自幼喜愛曲藝藝術。6歲開始登臺表演相聲、快板書。1990年被特招入伍,進入內蒙古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後留在內蒙古發展。他師承快板、相聲名家李立山先生,基功紮實,技藝純熟,舞臺感召力極強,曾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文水先生身為快板藝術傳人,平日努力鑽研業務,多方吸收營養,在全力繼承傳統的同時,創編了許多新作,並錄製音視、頻發布於網絡,極大地推動了快板藝術的普及,頗受行內外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 2020(碩放)南北曲藝唱曲學術研討交流展演系列活動舉行
    本次活動豐富緊湊,共包含一場研討會、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曲藝聯盟成立儀式、兩場南北曲藝唱曲交流演出以及2020文藝進萬家——「阿福喜樂會」南北曲藝名家走進碩放惠民演出,受到熱愛曲藝的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推動曲藝發展 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曲藝聯盟成立「千年韻,萬象河」,源遠流長的大運河文化孕育、連接了無數沿線百姓。
  • 相聲師承關係總譜(焦德海支系),相聲界的半壁江山
    原因是焦德海大概是,不是大概,就是「相聲八德」裡徒弟和傳承最好的,因為的大徒弟張壽臣領導相聲界將近四五十年,不但收徒眾多而且還給焦德海代拉了不少徒弟。焦德海徒弟裡比較有名的還有李壽增,於俊波、於堃江、白葆亭等。
  • 被相聲輩分困擾的相聲名家那麼多,相聲界的輩分枷鎖何日可去?
    清末相聲誕生之初,相聲原本是老北京天橋下的撂地餬口營生;新中國成立之初,相聲是各地曲藝文工團進行慰問演出時的主要節目;上世紀70-80年代隨著家庭電視機的普及,相聲開始從小劇場登上電視熒幕;90年代之後,隨著小品的崛起,相聲沒落撤回小劇場;2000年之後,德雲社的小劇場相聲變得越來越火爆,登陸體育館開相聲商演之先河。
  • 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當天上午舉辦了《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藝術成就研討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楊發航,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著名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趙連甲,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鬥,著名曲藝評論家常祥霖,著名曲藝作家、評論家孫立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增瑞、李立山、李國盛、韓蘭成、趙福玉,曲藝評論家王大勝,著名相聲作家廉春明、么樹森,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負責人宋德全
  • 相聲表演藝術家陳連仲逝世 陳連仲資料代表作 系範偉師傅
    據瀋陽晚報報導,瀋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瀋陽相聲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陳連仲於8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3歲。陳連仲,出生於1947年,天津市靜海人。1960年,陳連仲參加瀋陽曲藝團,拜相聲名家彭國良為師,學說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