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和大家分享、探討了以禪的美意識生發出的《美的七種表現意向》無印良品的創始人田中一光和堤清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物質的繁盛導致消費的虛華而立志創造一種讓消費回歸生活真相:平實、樸素的全新商業模式 – 無印良品由此理念而誕生。田中一光以日本琳派藝術為靈感,走出了一條簡潔、優雅的日本現代設計之路。無印良品的商業實踐,是《美的七種表現意向》的精粹表達。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被迪特·拉姆斯譽為最佳詮釋《好的設計的十條準則》的APPLE蘋果公司。蘋果的偉大貢獻,在於證明了設計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通過設計,通過商業模式的設計、品牌的設計、產品的設計、用戶體驗的設計,能夠改變生活方式,並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蘋果的賈伯斯和喬納森·艾維,就如同無印良品的堤清二和田中一光。賈伯斯將喬納森·艾維視為「在蘋果公司的精神夥伴」。喬納森·艾維參與設計了iPod、iMac、iPhone、iPad、iWatch等眾多蘋果的經典產品。大家對於賈伯斯(喬幫主)可謂非常熟悉,他是一代人的精神偶像。蘋果的傑出廣告Think Different(非同凡響),告訴世人蘋果不同尋常的商業思想:神壇可上,地獄可下。但蘋果始終是為真正的遠見者量身定製,他們持有不同的想法,敢於逆流而行。喬納森·艾維就是這樣人!
艾維曾經在英國的聖馬丁學習設計,是我的校友和前輩。年輕時的艾維對數學和計算機,並不擅長,懼而遠之。對設計和人之間的體驗連結,興趣勃然,尤其是對迪特·拉姆斯Less but Better(少卻更好)的設計理念,推崇備至。在艾維給蘋果所做的產品設計中,都能夠感受到到拉姆斯的巨大影響。
拉姆斯給博朗所做的口袋收音機與蘋果的iPod、博朗電視與iMac、博朗音響和蘋果iPod Hi-Fi,都是以白色為基調,沒有多餘的裝飾,在細膩溫和的造型下,把設計的簡潔唯美、注重細節、功能體驗,淋漓盡致的做到了完美。這是一種對生活認真、致敬的態度所致,是一種懷有對生活的恩惠,並立志於讓生活更加精彩和非同凡響的情懷所致。
生活和人的關係在蘋果的設計中,是如此自然天然的的合二為一,用迪特·拉姆斯的準則而說:好的設計大道至簡,虛懷如谷,才能裝下生活,優化生活。在iPad問世之初,面對媒體的挑剔和懷疑,喬納森·艾維平靜溫和地說過:「很多時候,我們正因為那些不存在的東西而感到驕傲,對於我們來說,設計的重點是自我完善並為生活而完善,直到用戶同他們互動的內容之間沒有障礙為止。」
田中一光或是喬納森·艾維、堤清二或是賈伯斯、迪特·拉姆斯的設計準則或是禪的美意識,都是用設計和美,為我們的生活去偽存真,為人和生活的關係留住真實的價值。在我們當下所經歷的疫情改變生活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直面真實,勇於前行。
正如賈伯斯所說:「有時候,人生會遇到災難性的打擊,這種感覺就像別人用磚頭打你的頭,但你不要就此喪失信心。要相信,只要保持熱愛,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愛你做的事,未來就會是美好的。」
《幸會生活!畢瀛皇講設計》由畢瀛皇先生原創。
畢瀛皇先生是上海唯示品牌設計工作室 Vision & View 聯合創始人兼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