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與《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經邦治國的謀略、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詩情畫意的生活都蘊含其中,不論地位、學歷、年齡、性格等,不同人讀此書都能有所收穫,它就是明朝萬曆年間洪英明寫的一本語錄體著作《菜根譚》。
它糅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釋家出世思想和道家無為思想,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助人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
有人說,人生不同階段品讀《菜根譚》,感受不一。
二十歲,初讀《菜根譚》,便覺人生就該如此;
三十歲,再讀《菜根譚》,又覺人生差了很多;
四十歲,又讀《菜根譚》,恍惚人生歲月蹉跎。
但無論哪個年齡段,相信你都會從中受益匪淺。書中格言大多短小卻富含深刻道理,這是我們祖先卓越的生存智慧,也是我們享用不盡的國學精粹,值得我們心浮氣躁之時慢慢咀嚼。
01
交友帶三分俠氣,做人要存一點素心。
譯:交朋友要帶有幾分俠肝義膽的氣概,為人處世則要保存一種赤子情懷。
02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譯:批評別人錯誤時不要太過嚴厲,要顧及別人是否能夠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能要求太高,要考慮對方能不能做到,不要使其太過為難。
03
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霜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繭而耀採於夏月;故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晦生也。
譯:在糞土中生長的幼蟲雖然骯髒,可是它一旦蛻變成蟬後,卻可以在秋風中吸飲純潔的露水;腐敗的草堆本身不會發出光亮,可是它孕育出來的螢火蟲卻在夏夜裡閃耀出點點螢光;所以可以發現,潔淨的東西往往從汙穢中誕生,而光明的東西也常常在晦暗處孕育。
04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譯:當自己對別人有恩惠的時候不應該總在心裡惦記,但當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的時候則要常常反省;別人對自己有恩惠不能不牢記心中,而當別人有對不住自己的地方則要儘量忘記。
05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 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攘者自冗。
譯:歲月本來漫長,而忙碌的人總感覺歲月短促;天地本來很寬,而心小的人總是自己封閉局限;風花雪月本是讓人休閒欣賞的,而勞碌的人卻自認為它沒什麼用處。
06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
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譯:處在寂靜的環境中得來的靜並非是真的靜,在喧鬧的環境中能保持平靜的內心,這才是人之天性的真境界。在鶯歌燕舞中得來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在艱苦的環境中仍能有一種樂觀的情緒,這才是精神境界的真玄機。
全文共360餘條,本文只是擷取一二以行拋磚引玉之效。
經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樣一本充滿智慧的國學精粹,時常研讀,對於我們人生的當下及遠方肯定大有裨益。
今天朗讀君給大家推薦的這本「小楷手書+絕美插畫+注釋」的《菜根譚》,可以說是此書問世400餘年來最經典的版本。
《菜根譚》自問世以來,流傳的版本不多,這本《菜根譚》為乾隆五十九年的寫本,文字簡煉明雋,配合清人手書讀之,可使人氤氳蒙蔽的心靈豁然開朗。
書中插畫出自與唐寅並稱明四家之一的「沈周」。
沈周,晚號白石翁,出身於書畫世家,其繪畫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皆能,尤以山水畫的創作最負盛名。
筆墨形式蒼中帶秀、剛中有柔,故磅礴而又蒼潤。後世偽作非常之多,足以見其畫作的價值。
沈周的畫作讓整本書透出一種禪的意蘊,賞之心底頓生「閒云為友,風月為家」之感。
《菜根譚》一書中都是一些短句箴言,一段話數十字、數百字不等,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在為我們娓娓道來他對人生、人際、人性的理解,讀起來朗朗上口,猶如醍醐灌頂。
喜愛古文之人每讀一次便會加深一分對它的喜愛,讀起來趣味連連;但對於一些古文零基礎的人來說,未免讀起來還是有點生澀。
為了讓大家都能夠零障礙閱讀,做到通俗易懂,注釋部分由資深古籍專家慧劍居士進行注釋。
慧劍居士多年來從事翻譯註釋古籍工作,為行業資深專家,不僅對原文中生澀的字詞進行了精煉的注釋,還對每一句原文進行了流暢白話翻譯。
即使古文零基礎的人,也能分分鐘看懂本書傳遞的種種人生智慧。
這本「小楷手書+絕美插畫+注釋」的《菜根譚》,不管是收藏閱讀,還是贈送他人,皆是上佳之選。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世間的大道真理,終究還是從人心開始,從這本帶您看懂、看透人心的《菜根譚》開始。
現在下單,團購優惠價88元, 點擊下方橫條即可進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