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首名為《芒種》的歌曲非常火,其歌曲非常中國風,頗有古風韻味。
本以為這首歌會與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仔細聽之,卻發現意境完全不同。
這首歌曲《芒種》巧妙地融合了佛家的思想,向我們闡述了人在困頓之後的開悟,是一首頗有禪意的歌曲。
今天是芒種時節,我們不談這首歌曲,只談古時芒種時節的文化氣息。
古代,人們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鶪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意思是說:螳螂在上一年產的卵現在破殼而出生出小螳螂;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上鳴叫;有趣的是,在這個時節,能夠學習其他鳥叫的反舌鳥,反而由於感受到了陰氣而停止鳴叫。
芒種,處在小滿和夏至之間,北方的芒種時節,已經顯露出濃濃的夏日氣息,在這夏意盎然的時節,讓我們品讀幾首古時芒種的詩吧。
《梅雨五絕》範成大
梅雨暫收斜照明,去年無此一日晴。忽思城東黃篾舫,臥聽打鼓踏車聲。
範成大曾經寫過頗為經典的《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一年四季鄉村生活的狀態和氣息,而這首《梅雨五絕》則是描述了梅雨時節的風土人情。
在梅雨時節,雨終於停止了,一縷陽光照射出來,去年的梅雨時節,天氣沒有晴過一天。
忽然想起城東的黃篾船,那船上的人,不僅是畫船聽雨眠,還會聽著踩踏車上輪子的聲音吧。
《時雨》陸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庭木集奇聲,架藤發幽香。鶯衣溼不去,勸我持一觴。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桑;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這首詩描繪了南宋時期芒種時節的鄉村場景。此時家家戶戶忙忙碌碌,一家人男女老少在田間插秧,麥子的香氣瀰漫了整個田間,人們在忙碌的同時還不忘唱著小曲。
再看看陸遊,他自嘲自己是一個懶惰的農民,整天躺在竹子做的床上。他深感自己已經年老體邁,頭髮也懶得梳理,最喜歡的事情便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雨,感受夏日的一抹清涼。
窗外,紫藤架上發出陣陣幽香,陸遊望著外面成熟的麥子和桑田,悠閒地地喝了點小酒。
《芒種節》
芒種忙忙割,農家樂啟鐮。西風烘穗海,機械刈禾田。稅賦千年免,糧倉萬戶填。麥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巔。
芒種時節,家家戶戶忙忙碌碌地收割莊稼,一派豐收的喜悅之情。西風颳來,讓田地裡的麥穗都成熟了,人們用鐮刀將莊稼收割。
此時正是太平盛世,上繳的賦稅也少,一年下來家家戶戶還存有餘糧,麥子收穫了在繼續中稻穀,等待秋天再豐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