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報記者呂紅紅 林翠媚
圖/受訪者供圖
坐落在北滘新城區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順德北滘學校(以下簡稱順德華附)是一所年輕的學校,但它從「出生」起便攜帶華師「名校光環」,備受社會關注。自帶「名校基因」的順德華附,如何走出名校傳統和順德特色並存的創新發展之路?記者就此專訪了該校校長謝新道。
華附順德北滘學校校長謝新道。
傳承名校傳統
適當放手讓學生成長
說起華師附中和華師附小這兩所廣東名校,大眾的評價總離不開其卓越的教學成績、優秀的學子等等。在謝新道看來,人才的培養需要學生有強烈的目標以及高度的自律,學校要因應學生特點建立和他們匹配的育人體系。他告訴記者:「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華師附中、附小不變的傳統。」
培養孩子的高度自覺、高度自律,讓他們以超越自我為目標,是順德華附傳承名校傳統的體現。在順德華附,小學生4點半就放學,他們有了更充足的自我支配時間。「放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我們仍然要給他們多一點空間。」謝新道說。
謝新道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是讓孩子成為學習主人的老師,校長是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老師成為孩子助推器的校長。圍繞這個定位,學校的職能以及老師的責任也有了相應的變化。在該校,學校管理層承載和化解外界負能,讓老師安心做好應做的事情;學校的行政管理部門提升服務意識,以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等組織幫助老師培養學生、幫助學生自我發展。
今年春季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學生不得不留在家中學習,這是一次對學生自律能力的挑戰。在前兩周的線上教學裡,順德華附老師發現學生不僅高效完成作業,還主動預習新課,有的同學還自我加壓,給自己額外增加作業,或主動「要求」老師布置作業。刻苦自律的學子讓老師們深受感動,倍感自豪。
汲取創新養分
立體式培育學生心靈
順德是全國縣域經濟體的領跑者,這裡有良好的創新土壤與氛圍。北滘孕育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本土高新企業多不勝數,每年吸引不少高層次人才流入。創新基因正從上一代傳承到下一代,如何激活孩子身體裡的創新基因是學校能否長足發展的關鍵。
「科技與詩意」是順德華附的辦學特色,「科技」指的是智慧科技校園,「詩意」不僅是優美的校園環境,還是一種存在方式。要理解和抵達詩意生活,從培育學生心靈開始。
該校將「智慧、仁愛、勇氣、正義、節制、超越」六個維度的二十四項美德設置成榮譽勳章,學生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美德卡,他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學校頒發的美德勳章。謝新道表示:「心靈培育是積極心理學的抓手。當孩子找到自信了,會更容易正視自己不足的一面,從而克服缺點,收穫成長。」
培育孩子心靈,家庭的努力不能缺失。去年12月31日,順德華附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元旦匯演+」活動。「+」的正是培育心靈和品格教育。當天,一年級的小學生還迎來少年隊入隊儀式,高年級的老少先隊員為新少先隊員親手繫上紅領巾,互敬一個隊禮;站在新少先隊員背後的,是他們的父母—曾經光榮的少先隊員。孩子邁入人生新階段,父母要給孩子一句祝福、一份有意義的禮物和一個擁抱。
立體式培育學生心靈,有利於培養創新人才。立足於順德這片創新之地,謝新道認為順德的創造力助推了順德人詩意生活的發展,如此優秀的傳統必須與學生的未來實現連結。該校計劃結合順德優秀傳統文化,例如順德龍舟,開設文化課程與實踐課程,讓學生理解順德人的創新基因、創新文化。